目的为回应“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解决当前外科教学中存在的重讲授轻启发、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切实推进外科医学教育创新改革,为其他医学学科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目的为回应“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解决当前外科教学中存在的重讲授轻启发、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切实推进外科医学教育创新改革,为其他医学学科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以培养具备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提升医学生“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两种能力,推进专业知识吸收和医学实践操作相结合、医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与床旁模拟教学三个相结合;采用LBL+PBL+CBL+TBL四维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机整合“外科+护理+麻醉+心理+人文思政”五大知识版块,通过“期末理论考核+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数字化题库多阶段Quiz+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学习成效评价量表+网络互评”进行六阶以能力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改革,探索构建基于ERAS理念的外科教学改革模式。结果基于ERAS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凸显了以培养临床岗位胜任力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贴合临床实际,提升了医学生临床与多学科知识理解与整合的能力,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ERAS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掌握临床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人文素养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中CO_2气腹压力对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9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中CO_2气腹压力对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9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40例,术中气腹压力设为10 mm Hg;B组40例,术中气腹压力设为12 mm Hg;C组39例,术中气腹压力设为15 mm Hg。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血浆D-乳酸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气腹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乳酸水平在术前、术后48 h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24 h时C组血浆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糜漏、吻合口瘘、急性胃肠损伤、术后出血、肠麻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CO_2气腹压力在10~15 mm Hg范围内对急性胃肠损伤的出现无明显影响,但尽量应控制在15 mm Hg以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为回应“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解决当前外科教学中存在的重讲授轻启发、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切实推进外科医学教育创新改革,为其他医学学科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以培养具备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提升医学生“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两种能力,推进专业知识吸收和医学实践操作相结合、医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与床旁模拟教学三个相结合;采用LBL+PBL+CBL+TBL四维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机整合“外科+护理+麻醉+心理+人文思政”五大知识版块,通过“期末理论考核+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数字化题库多阶段Quiz+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学习成效评价量表+网络互评”进行六阶以能力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改革,探索构建基于ERAS理念的外科教学改革模式。结果基于ERAS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凸显了以培养临床岗位胜任力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贴合临床实际,提升了医学生临床与多学科知识理解与整合的能力,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ERAS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掌握临床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人文素养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中CO_2气腹压力对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9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40例,术中气腹压力设为10 mm Hg;B组40例,术中气腹压力设为12 mm Hg;C组39例,术中气腹压力设为15 mm Hg。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血浆D-乳酸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气腹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乳酸水平在术前、术后48 h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24 h时C组血浆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糜漏、吻合口瘘、急性胃肠损伤、术后出血、肠麻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CO_2气腹压力在10~15 mm Hg范围内对急性胃肠损伤的出现无明显影响,但尽量应控制在15 mm H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