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二甲以上医院中哮喘相关科室医师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屈朔瑶 宋立强 +3 位作者 欧阳海峰 刘婷 李志奎 吴昌归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西北地区二甲以上医院中哮喘相关科室医师对哮喘防治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评估中国哮喘联盟在医师群体中对哮喘规范化诊治推广的效果,为今后本地区哮喘相关培训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参加2012~2013年度... 目的了解中国西北地区二甲以上医院中哮喘相关科室医师对哮喘防治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评估中国哮喘联盟在医师群体中对哮喘规范化诊治推广的效果,为今后本地区哮喘相关培训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参加2012~2013年度全国哮喘专科医师培训班(西京医院基地)的所有学员(100名,来自西北地区)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形式分析其对哮喘专业相关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问卷内容涵盖对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文件以及哮喘联盟等组织的概念、哮喘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结果回收合格试卷71份,受试对象专业包括呼吸内科(38.1%)、综合内科(35.4%)、儿科(26.5%)。①哮喘相关专业组织的知晓:受调查医师对GINA和中国哮喘联盟的知晓率分别为49.3%和43.7%;②GINA方案、哮喘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措施的掌握:掌握哮喘主要发病机制为慢性气道炎症的比率占78.9%,40.8%的医师知道肺功能检测可作为诊断哮喘的依据,但仅有17.4%的医师了解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可作为哮喘控制程度的检测方法,且主要为呼吸内科医师。54.9%的医师对哮喘控制药物有全面的认识。虽然有高达74.6%的医生认识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在控制支气管哮喘中的重要作用,但仅有56.3%的医生认识到ICS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的必要性。94.4%的医师知道哮喘治疗的最佳给药途径是吸入,且90%以上的医生掌握都保等装置的应用。对脱敏疗法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做出正确评价的医师比率为59.2%;了解白三烯药物特点的医师占69%。66.2%的医师会为患者制定长期用药方案及随访计划;③专业知识学习的途径:约有81.7%的医师表示近三年来参加过哮喘知识新进展的教育研讨会。结论经过中国哮喘联盟各级组织的不懈努力,西北地区医师对于哮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联盟对医师培训的目标相比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专业调查 问卷 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IP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屈朔瑶 欧阳海峰 +2 位作者 遆新宇 薛彦 吴昌归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构建FLIP(FLICE-inhibitory protein)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在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FLIP蛋白的抗凋亡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含有大鼠FLIP基因的原始载体,通过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构建表达大鼠FLIP... 目的:构建FLIP(FLICE-inhibitory protein)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在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FLIP蛋白的抗凋亡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含有大鼠FLIP基因的原始载体,通过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构建表达大鼠FLI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FLIP;原代培养并鉴定大鼠PVEC.利用成功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FLIP感染大鼠PVEC.通过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经重组腺病毒Ad-FLIP感染后大鼠PVEC及对照组细胞中FLIP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含有大鼠FLI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FLIP;经Ⅷ因子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原代培养大鼠PVEC纯度达90%以上;大鼠PVEC经重组腺病毒Ad-FLIP感染后24 h即检测到FL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重组腺病毒Ad-FLIP可有效提高大鼠PVEC中FLIP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P 腺病毒 肺血管内皮细胞 ALI/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IP蛋白抑制顺铂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3
3
作者 贺亚龙 贺晓生 +2 位作者 章翔 屈朔瑶 王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自杀相关因子(Fas)相关死亡结构域样白介素1(IL-1)β转化酶抑制蛋白(FLIP)对于顺铂(CDDP)诱导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株)凋亡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耐药性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利用由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成功... 目的探讨自杀相关因子(Fas)相关死亡结构域样白介素1(IL-1)β转化酶抑制蛋白(FLIP)对于顺铂(CDDP)诱导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株)凋亡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耐药性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利用由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成功构建的携载大鼠FLIP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FLIP感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24h后经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感染组及对照组细胞中FLIP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给予Ad-FLIP感染组及对照组细胞不同浓度的CDDP(0,1,2,4,8mg/ml),药物处理48h后,经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凋亡状况;四唑蓝显色法(MTT)测定并比较两组细胞活力。结果Ad-FLIP感染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FL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d-FLIP感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MTT法结果提示经CDDP处理后,Ad-FLIP感染组与对照组细胞活力均有下降,但FLIP蛋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FLIP蛋白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具有抵抗化疗药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P 胶质瘤 凋亡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IP腺病毒提升大鼠肺组织FLIP表达及其对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王文雅 屈朔瑶 +3 位作者 欧阳海峰 黄芸 吴朔 吴昌归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FLIP)重组体腺病毒滴鼻吸入对大鼠肺组织FLIP表达的影响以及对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效果。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FLIP治疗组:脂多糖(LPS)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ALI模型,... 目的观察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FLIP)重组体腺病毒滴鼻吸入对大鼠肺组织FLIP表达的影响以及对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效果。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FLIP治疗组:脂多糖(LPS)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ALI模型,制模后给予Ad-FLIP腺病毒滴鼻吸入;FLIP预防组:先以Ad-FLIP腺病毒感染大鼠然后复制ALI模型。对照治疗组和对照预防组则分别在制模之后和之前,给予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腺病毒载体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肺大体标本,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肺通透性指数(LPI)。采用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肺组织FLIP的表达水平。结果FLIP治疗组和预防组与各对照组相比,大鼠一般情况较好,肺大体标本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肺组织湿干重比、肺通透性指数降低,肺组织FLI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滴鼻吸入FLIP重组体腺病毒能够上调大鼠肺组织的FLIP表达,保护肺呼吸膜,减轻肺水肿,对大鼠ALI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治疗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薛彦 屈朔瑶 +1 位作者 秦静 吴昌归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9期2420-2423,共4页
观察雷公藤多甙(TP)联合舒利迭(SERETIDE)与单纯吸入舒利迭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变化。选取西京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已确诊为哮喘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舒利... 观察雷公藤多甙(TP)联合舒利迭(SERETIDE)与单纯吸入舒利迭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变化。选取西京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已确诊为哮喘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乙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联合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同时测定哮喘患者肺功能并填写ACQ评分表。结果甲乙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45±0.56,1.44±0.58(P>0.05)无显著性差异。甲乙两种方法治疗4周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5.35±0.54,6.97±0.87(P<0.05);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8.8±13.8,103.6±16.8(P<0.05),ACQ评分表平均得分0.81±0.5,0.28±0.3(P<0.05)。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与FEV1呈显著正相关(r=0.5982,P<0.01)。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治疗哮喘的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吸入舒利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舒利迭 哮喘CD4+CD25+Treg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调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建厚 屈朔瑶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01-503,共3页
目的:明确气道内给予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对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小鼠(6~8周)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哮喘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及γ-分泌酶抑制剂(DAPT)... 目的:明确气道内给予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对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小鼠(6~8周)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哮喘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及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试验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于第0、7天给予腹腔致敏,第15、16、17天使用抗原气道内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DAPT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经气道给予DAPT,DMSO对照组给予等体积DMSO。末次激发24h后,处死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1/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显微镜下对BALF中各组炎性细胞计数。分离各组小鼠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以及过碘酸希夫碱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气道内黏液分泌情况。结果:DAPT组较DMSO对照组和哮喘组气道炎症明显减轻,气道内黏液分泌显著减少(P<0.05);DAPT组气道灌洗液中IL-4分泌水平较DMSO对照组和哮喘组降低,相反,IFN-γ分泌水平增高(P<0.05)。结论:气道内给予DAPT具有抑制过敏原引起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NOTCH信号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提醒与咨询”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7
作者 杨学敏 王明明 +1 位作者 屈朔瑶 宋立强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医师通过“微信提醒及咨询”管理哮喘患者的作用。方法纳入100名首次确诊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无微信提示组,告知定期门诊复诊。B组为定期微信提示并咨询组,通过微信将干粉吸入药物教学视频发送至患者,每周微信提... 目的评价临床医师通过“微信提醒及咨询”管理哮喘患者的作用。方法纳入100名首次确诊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无微信提示组,告知定期门诊复诊。B组为定期微信提示并咨询组,通过微信将干粉吸入药物教学视频发送至患者,每周微信提醒患者规律吸入药物,并且有问题可通过微信提问,专科医生将答疑。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喷吸沙丁胺醇的次数、急性加重的次数、肺功能变化、ACT评分变化、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观察结束时患者评价微信提示是否有作用。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时喷吸沙丁胺醇及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6个月时,B组患者FEV_(1)、FEV_(1)/FVC较A组患者明显改善,B组患者ACT评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观察结束时患者评价微信提示有用。结论医师通过微信与患者保持长期、通畅的沟通与交流,并根据患者的疾病转归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这样使得患者的哮喘症状达到并保持长期良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微信 提醒 咨询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医学继续教育模式 被引量:8
8
作者 屈朔瑶 殷安安 贺亚龙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927-929,共3页
微信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软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多种重要工具,其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微信医学继续教育的需求、基于微信平台医学继续教育的现有模式及其对传统医学教育方式的挑战为出发点,结合微信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 微信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软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多种重要工具,其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微信医学继续教育的需求、基于微信平台医学继续教育的现有模式及其对传统医学教育方式的挑战为出发点,结合微信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优、劣势,充分探讨微信医学继续教育的意义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亚专业专项群的建立及管理。希望能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正确看待微信再教育方式的利弊,同时能更为科学地、正确地使用微信医学继续教育,以期获得专业上的最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医学继续教育 教育模式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炎性指标与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海曼 屈朔瑶 +7 位作者 杨学敏 郭晓雅 周英 杨娟利 杨柳 郝菲 吴朔 遆新宇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观察稳定期不同分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及炎性指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达到精准诊疗目的。方法纳入COPD患者75例,依据GOLD指南将患者分为A、B、C、D组,其中A组为低风险、症状少(2... 目的观察稳定期不同分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及炎性指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达到精准诊疗目的。方法纳入COPD患者75例,依据GOLD指南将患者分为A、B、C、D组,其中A组为低风险、症状少(20例),B组为低风险、症状多(19例),C组为高风险、症状少(17例),D组为高风险、症状多(19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血常规、各类细胞因子指标。比较不同分组间COPD患者的炎性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并且分析炎性指标与综合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A、B、C、D组COPD患者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NLR、PLR、SII、SIRI呈现上升的趋势;细胞因子IL-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而IL-8在C组和B组、C组和D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NLR、PLR、SII、SIRI、IL-6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P<0.01);IL-1β、IL-6与肺功能一秒率、FEV 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NLR、PLR、SII、SIRI、IL-6与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IL-1β、IL-6指标与COPD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指标 肺功能 细胞因子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军基层部队新训旅官兵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知信行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明 遆新宇 +2 位作者 吕行 吴朔 屈朔瑶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目的:了解空军某部新训官兵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分析健康宣教干预在新兵新训期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适用性、可行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12-29对空军某新训旅的新训官兵呼吸... 目的:了解空军某部新训官兵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分析健康宣教干预在新兵新训期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适用性、可行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12-29对空军某新训旅的新训官兵呼吸道传染病防护知识进行调查,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07份,回收有效问卷604份。分析结果显示新训官兵的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分别为(67.50±2.98)分、(67.10±0.88)分、(62.40±1.96)分;受教育水平不同,新训官兵呼吸道传染疾病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入伍前来源地为中城市群体较乡村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行为得分(P<0.05),信念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信公众号科普(89.74%)是新训官兵最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86.59%)、个人防护技能(83.11%)和治疗(82.45%)等是需求最强的知识点。结论:空军新训官兵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程度偏低,对相关健康宣教需求大,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定期推送呼吸健康科普是接受度较高的方式,该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训官兵 呼吸道传染病 新型冠状肺炎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住院肺炎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吴蕾 方圆 +7 位作者 吴朔 巨清 吕行 郭晓雅 屈朔瑶 张芳 陈佩 赵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分析住院肺炎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8年53例肺炎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诱导痰标本,用Bio-Rad荧光定量PCR检测病原体。结果:病原体检出率54.72%,病毒检出率33.96%,其中人冠状病毒和人鼻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 目的:分析住院肺炎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8年53例肺炎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诱导痰标本,用Bio-Rad荧光定量PCR检测病原体。结果:病原体检出率54.72%,病毒检出率33.96%,其中人冠状病毒和人鼻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8.87%和15.09%,高于其他病毒;细菌检出率26.42%,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率11.32%,高于其他细菌;肺炎支原体检出率15.09%;混合病原体检出率24.53%,其中合并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占46.15%,细菌合并病毒混合感染占30.77%。各年龄段、各季节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住院肺炎患者单一病原体感染比例较高,人冠状病毒、人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主要的感染源,混合感染多以肺炎支原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诱导痰 人冠状病毒 肺炎克雷伯杆菌 肺炎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3例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杨学敏 屈朔瑶 王明明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794-796,共3页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B-ILD)是一种呼吸道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病的合并症,属于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病^([1-2])。该病发病率极低,在希腊进行的一项流行病...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B-ILD)是一种呼吸道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病的合并症,属于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病^([1-2])。该病发病率极低,在希腊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RB-ILD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0.07/10万人和0.04/10万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 间质性肺病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通气辅助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例
13
作者 吴运福 陈茜 +2 位作者 屈朔瑶 陈丽展 宋立强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18-119,122,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8月余”于2019年4月入住我科。既往史:患者既往体质一般,有煤尘接触史(环卫工人)11年,脱离接触已8年;吸烟20余年,300包/年,已戒烟5年;无其他器官系统疾病。患者拟行经支气管镜...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8月余”于2019年4月入住我科。既往史:患者既往体质一般,有煤尘接触史(环卫工人)11年,脱离接触已8年;吸烟20余年,300包/年,已戒烟5年;无其他器官系统疾病。患者拟行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end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 ELVR),被外院通过转运无创呼吸机转入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屈朔瑶 吴昌归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6-328,共3页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涉及气道炎症的细胞成分既有结构性细胞,也有循环中的炎症细胞,而且释放众多介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何,与气道高反应性有何关系尚不清楚.长期以来围...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涉及气道炎症的细胞成分既有结构性细胞,也有循环中的炎症细胞,而且释放众多介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何,与气道高反应性有何关系尚不清楚.长期以来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作者在此作一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气道炎症 支气管哮喘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细胞成分 气流受限 炎症细胞 可逆性
原文传递
蛇床子素预处理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哮喘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屈朔瑶 欧阳海峰 +4 位作者 赵峰 吴运福 陈洁 吴朔 宋立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预处理对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PS)对照组、哮喘模型组、Ost处理组1(10 mg/kg)、Ost处理组2(40 mg/kg)。利用OVA构建...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预处理对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PS)对照组、哮喘模型组、Ost处理组1(10 mg/kg)、Ost处理组2(40 mg/kg)。利用OVA构建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48 h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利用HE,AB-PAS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炎性病变及黏液分泌状况,利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Real-time-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mCLCA3以及MUC5AC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及气道内黏液分泌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Ost可有效减低OVA所致的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黏液分泌;Ost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降低;Ost对白介素-4(IL-4)、Eotaxin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干扰素-(IFN-γ)具有提升作用。此外,Ost抑制肺组织中mCLCA3及MUC5AC mRNA的表达。结论 Ost预处理对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气道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CLCA3 mRNA进而抑制MUC5AC表达,减弱哮喘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蛇床子素 白介素-4 mCLCA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医院临床应用呼吸机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运福 宋立强 +4 位作者 屈朔瑶 刘玲莉 陈洁 陈实 李志奎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调查西北地区二级以上医院临床应用呼吸机的相关情况及问题,旨在为本地区呼吸机操作相关人员长期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参加2012年12月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的西北地区无创呼吸机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作为调查对... 目的调查西北地区二级以上医院临床应用呼吸机的相关情况及问题,旨在为本地区呼吸机操作相关人员长期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参加2012年12月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的西北地区无创呼吸机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结果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1份,三甲医院、三乙医院、二甲医院、二乙医院的人员分别占45.5%、11.3%、39.5%、3.7%。①在呼吸机参数的调节人员方面:70%的医院由医生单独调节,1.2%的医院由护士调节,24.6%的医院由两者共同调节;②在机械通气的认识方面:14.8%只是为了满足家属尽心;38.2%认为只能短期缓解病情,远期意义不大;20.9%认为花费大,总体效果不佳;4.9%的认为使用呼吸机会增加患者痛苦;80.2%认为早期使用呼吸机,有效改善了病情;③在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方面:按照被调查者的经验,发生率从高至低依次是排痰不利(70.3%)、腹胀(58%)、误吸(25.9%)、面部压疮(24.7%)、血压不稳(8.6%)及气胸(12.3%);④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过程中的镇静方面:8.6%常规给予镇静,11.1%为大多数时候镇静,25.9%偶尔镇静,38.3%从不镇静;⑤在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方面:61.7%对呼吸机的结构及原理不清楚,67.9%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适应证和时机把握不准,75.3%对参数的调节没有把握,53.1%对无创通气过程中排出二氧化碳的原理不清楚。结论西北地区二级以上医院的呼吸机操作人员中,大多数能够认识到呼吸机在治疗呼吸衰竭中的重要作用,但总体上对呼吸机的结构与原理、适应证及参数调节等相关知识欠缺,在应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高。本调查资料将为本地区呼吸机操作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临床医师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大鼠干预作用及层黏连蛋白和羟脯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保鹏涛 戚好文 +5 位作者 李树钧 杨善潮 张力江 屈朔瑶 吴昌归 高维 《国际呼吸杂志》 2008年第22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层黏连蛋白(LN)和羟脯氨酸(Hyp)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24只,单纯照射组(R组)40只,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36只。R组及U组动物...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层黏连蛋白(LN)和羟脯氨酸(Hyp)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24只,单纯照射组(R组)40只,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36只。R组及U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Gy。U组照射后即按乌司他丁100000U/kg,尾静脉注射,而后每天以相同剂量尾静脉注射7d。C组和R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照射后第7、15、30、60、90、150天处死动物,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及肺胶原纤维等,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N水平,碱水解法测定血清中Hyp的含量。结果U组大鼠生存率(88.9%)明显高于R组大鼠(62.5%)。R组大鼠肺部在照射后,早期肺泡明显出现充血和水肿,晚期部分肺泡腔塌陷,可见成纤维细胞构成的成纤维病灶,甚至大面积的肺完全实变;与R组相比,U组中、晚期充血、水肿及肺间隔增宽不明显,少见纤维化病灶及实变。R组血清中LN、Hyp水平随着照射时间逐渐增加,在150d时达到高峰,分别为(129.70±3.48)ng/ml、(193.70±5.41)ng/ml,这与肺部组织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U组与R组相比却明显减少(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治疗放射性肺损伤,为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黏连蛋白 羟脯氨酸 乌司他丁 放射
原文传递
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检测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宁 张信信 +4 位作者 曹晶 张勇 刘立鹏 屈朔瑶 张艰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血液行EGFR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SCI、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使用晚期NSCLC血液行表皮生长因...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血液行EGFR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SCI、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使用晚期NSCLC血液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检测的研究。敏感度、特异度及综合工作者受试曲线(Symmetric Receiver R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等统计指标评估血液检测的诊断特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2349名晚期NSCLC患者样本,血液EGFR突变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1%(95%CI, 0.49-0.72)和96%(95%CI, 0.90-0.99),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 0.82-0.88)。结论:当晚期NSCLC患者组织获取困难时,血液,特别是血浆可替代组织进行EGFR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液 突变
原文传递
嗜碱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倩仪 屈朔瑶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7期540-543,共4页
嗜碱粒细胞(basophil,BA)占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比率不到1%,但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脊椎动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既往,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BA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一直未得到重视。但近年随着BA表面标记的进一步确认、BA特异性封闭抗... 嗜碱粒细胞(basophil,BA)占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比率不到1%,但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脊椎动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既往,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BA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一直未得到重视。但近年随着BA表面标记的进一步确认、BA特异性封闭抗体的产生以及体内特异性BA剔除小鼠等生物技术手段的发展,BA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新近研究结果显示BA在固有免疫以及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多项研究显示BA是体内分泌初始IL-4的重要亚群,在调控Th1/Th2免疫失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BA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作用。可有力诱导Th0向Th2分化发育。目前认为Th1/Th2免疫失衡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本文综述BA在其发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粒细胞 哮喘 免疫调控 T细胞
原文传递
气道微生物组学与慢性呼吸道疾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思源 屈朔瑶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10期785-789,共5页
为识别、区分以及明确人体内各部位微生物组的生物学功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7年发起了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计划。经过10余年推进, 该计划显著提升了人们对包括呼吸道在内的多个微生物组学与健康、疾病间关系的认识, 纠正了"... 为识别、区分以及明确人体内各部位微生物组的生物学功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7年发起了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计划。经过10余年推进, 该计划显著提升了人们对包括呼吸道在内的多个微生物组学与健康、疾病间关系的认识, 纠正了"下呼吸道无菌状态"观念。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群体通过内部相互制约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使微生物和宿主处于共同受益状态, 打破该平衡则导致疾病发生、发展。慢性气道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疾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本文罗列了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背景下气道肺微生物组学的变化特点, 以及"肠-呼吸道微生物轴"相互作用, 并探讨以调控肺微生物组学为切入点, 开发呼吸慢病新型治疗药物及方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道疾病 微生物组学 肺肠轴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