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3基因mRNA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屈旭光 李齐发 +4 位作者 刘振山 董丽艳 李新福 郝称莉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2-1136,共5页
本文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对牦牛SYCP3基因的组织表达,以及SYCP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YCP3基因在牦牛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睾... 本文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对牦牛SYCP3基因的组织表达,以及SYCP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YCP3基因在牦牛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睾丸和附睾组织切片显示,牦牛睾丸组织中可见各级生精细胞,附睾内可见发育良好的精子,而犏牛睾丸组织中无次级精母细胞和更高级生精细胞、附睾内未观测到精子,与人和小鼠SY-CP3基因缺失或表达水平降低出现的表型一致,可以认为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犏牛的雄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CP3 犏牛 牦牛 雄性不育 组织表达谱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其起源、分类地位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齐发 李隐侠 +6 位作者 赵兴波 刘振山 张庆波 宋大伟 屈旭光 李宁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8-1123,共6页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牛亚科不同物种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转换/颠换比值为4.9,突变未达到饱和状态;牦牛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8.0%~8.6%,大于牦牛与美洲野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与美洲牦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果支持现在的家牦牛和野牦牛都是同一祖先原始牦牛的后代,推测两者分化时间大约为0.55百万年前;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牦牛属的观点,牦牛属包括家牦牛和野牦牛两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亚科 牦牛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起源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测定及其在牛亚科中分类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齐发 李隐侠 +8 位作者 赵兴波 潘增祥 刘振山 张庆波 屈旭光 宋大伟 董丽艳 李宁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九龙牦牛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属绵羊作为外类群利用D-loop区序列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牦牛、野牦牛、普通牛、瘤牛、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和亚洲水牛)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九龙牦牛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属绵羊作为外类群利用D-loop区序列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牦牛、野牦牛、普通牛、瘤牛、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和亚洲水牛)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牦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全长893 bp,与普通牛源序列的同源性为87.4%,其中有17个碱基的缺失;在牛亚科内,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美洲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最小,为6.2%~6.8%,而与牛属中普通牛、瘤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较大,为10.0%~11.3%;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野牦牛首先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结合古生物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支持将牦牛、野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即牦牛属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亚科 牦牛属 牦牛 D-LOOP 系统发育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Cdc2、Cdc25A基因mRNA表达水平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丽艳 李齐发 +4 位作者 屈旭光 李隐侠 李新福 徐洪涛 谢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499,共5页
黄牛和牦牛远缘杂交后代犏牛雄性不育是牦牛杂交改良中的一大难题。Cdc2和Cdc25A是减数分裂的两个关键基因,其表达水平的下降将使精子发生不能正常进行,导致雄性不育。为了探讨Cdc2、Cdc25A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文章... 黄牛和牦牛远缘杂交后代犏牛雄性不育是牦牛杂交改良中的一大难题。Cdc2和Cdc25A是减数分裂的两个关键基因,其表达水平的下降将使精子发生不能正常进行,导致雄性不育。为了探讨Cdc2、Cdc25A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文章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dc2和Cdc25A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以及在黄牛、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c2和Cdc25A基因在牦牛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说明Cdc2和Cdc25A基因在各种组织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运行中均发挥作用;黄牛和牦牛睾丸组织中Cdc2、Cdc25A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犏牛(P<0.05),说明睾丸组织中Cdc2和Cdc25A基因的低表达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 CDC25A 犏牛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牦牛和犏牛b-Sycp2基因的克隆与睾丸组织mRNA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5
5
作者 骆骅 贾超 +4 位作者 屈旭光 赵兴波 钟金城 谢庄 李齐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7-375,共9页
【目的】克隆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了解牛Sycp2基因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睾丸组织中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 【目的】克隆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了解牛Sycp2基因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睾丸组织中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RT-PCR分析牛Sycp2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黄牛、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均为4 365 bp,命名为b-Sycp2,编码蛋白含有1 454个氨基酸残基,并包含卷曲螺旋结构域等典型结构域;②b-Sycp2基因在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黄牛和牦牛睾丸组织中b-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犏牛(P<0.05)。【结论】成功克隆了b-Sycp2基因,b-Sycp2基因为睾丸组织的特异表达基因,且黄牛和牦牛睾丸组织b-Sycp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犏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牦牛 犏牛 b-Sycp2基因 克隆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犏牛及其亲本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DNA甲基化状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振山 李齐发 +5 位作者 张庆波 屈旭光 董丽艳 强巴央宗 谢庄 刘红林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0-385,共6页
黄牛与牦牛远缘杂交一代犏牛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但其雄性不育使得杂种优势的利用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这一生殖隔离现象的生理机制,通过Real-timePCR检测了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用亚硫... 黄牛与牦牛远缘杂交一代犏牛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但其雄性不育使得杂种优势的利用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这一生殖隔离现象的生理机制,通过Real-timePCR检测了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了血液和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犏牛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最低,与亲本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牛(犏牛、黄牛和牦牛)血液和睾丸中IGF2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均较高(90%以上),其中犏牛高于其亲本,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结果说明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牛精子发生有关,可能在牛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关;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的甲基化与IGF2基因在犏牛及其双亲睾丸中的表达差异无关,可能是其他的机制参与调节IGF2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犏牛 雄性不育 IGF2基因 MRNA表达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最小电压应力的无源无损软开关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屈旭光 孔力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电力电子变换器开关频率的提高,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提高了功率密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变换器的损耗。软开关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功率开关管的工作环境,降低开关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本文探讨和实现了一种最小电压应力的无源无损软开关拓... 电力电子变换器开关频率的提高,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提高了功率密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变换器的损耗。软开关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功率开关管的工作环境,降低开关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本文探讨和实现了一种最小电压应力的无源无损软开关拓扑结构。该结构由电感、电容和二极管组成。它利用电感和电容的谐振工作实现能量的传递,并将开关瞬态的能量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转移到负载端,从而实现无源无损软开关。文中对电路进行了工作模态分析,给出了软开关环节中电感和电容的参数设计方法,并搭建了一个功率为250W 的实验样机,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实现了主功率开关管开通时的零电流开通和关断时的零电压关断,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最小,其值与输出电压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软开关 无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与犏牛联会复合体蛋白b-FKBP6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伯江 骆骅 +4 位作者 屈旭光 潘增祥 谢庄 刘红林 李齐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9-132,共4页
联会复合体蛋白FKBP6是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形成必需的。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和犏牛b-FKBP6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以及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b-FKBP6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FKBP6基因在牦牛、... 联会复合体蛋白FKBP6是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形成必需的。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和犏牛b-FKBP6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以及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b-FKBP6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FKBP6基因在牦牛、犏牛睾丸和卵巢组织中特异表达,且牦牛睾丸组织中b-FKBP6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犏牛(P<0.01)。结合犏牛精子发生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形成障碍表型,推测睾丸组织b-FKBP6 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犏牛 b-FKBP6基因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DRB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序列与系统发育分析
9
作者 宋大伟 李齐发 +5 位作者 刘振山 强巴央宗 屈旭光 李新福 董丽艳 谢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0-532,共3页
关键词 西藏牦牛 DRB基因 上游调控区 序列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与犏牛联会复合体蛋白b-FKBP6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伯江 骆骅 屈旭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2期129-129,共1页
联会复合体蛋白FKBP6是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形成必需的。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和犏牛b-FKBP6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以及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b-FKBP6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联会复合体 犏牛 牦牛 特征 基因 蛋白 MRNA表达水平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项目中注浆施工技术运用研究
11
作者 申海平 屈旭光 王露 《地产》 2023年第4期197-200,共4页
近几年,我国岩土工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施工项目也在不断增多。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注浆作业,注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必须引起注意。与传统的注浆技术相比,新的注浆技术在施工技术、施... 近几年,我国岩土工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施工项目也在不断增多。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注浆作业,注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必须引起注意。与传统的注浆技术相比,新的注浆技术在施工技术、施工操作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注浆技术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对注浆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主要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深基坑支护桩锚施工技术
12
作者 王露 申海平 屈旭光 《地产》 2023年第5期232-235,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一直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建筑工程的发展当中,开展深基坑支护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有效的寿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当中,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一直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建筑工程的发展当中,开展深基坑支护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有效的寿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当中,预应力锚索能够切实提高施工过程的质量,而且也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深基坑支护桩锚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龙潭桥铁路段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文贵 屈旭光 《土工基础》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从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地下水的影响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对张家界龙潭桥铁路段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滑坡治理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滑坡 形成机制 稳定性分析 治理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