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晋争衡时期河北“衢地”考论
1
作者 屈卡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晚唐五代梁晋争衡时期,河北方镇拥有较强的政治军事实力,且掌握着由河北进出河东的主要交通路线,成为影响梁晋力量平衡的“衢地”。在梁晋争衡前期,朱温采用军事威慑和政治笼络双重手段,将魏博、成德、义武等镇拉入梁军阵营。但是,朱梁... 晚唐五代梁晋争衡时期,河北方镇拥有较强的政治军事实力,且掌握着由河北进出河东的主要交通路线,成为影响梁晋力量平衡的“衢地”。在梁晋争衡前期,朱温采用军事威慑和政治笼络双重手段,将魏博、成德、义武等镇拉入梁军阵营。但是,朱梁集团对河北方镇更多地采用军事威慑,试图实现对成德、义武等镇的实质控制。这种高压的举措遭到河北方镇的抵制,使得后梁失去了对河北“衢地”的控制,在梁晋争衡中渐落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晋争衡 河北方镇 衢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新释 被引量:4
2
作者 屈卡乐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1-503,共13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作考释,认为《放马滩地图》所绘的区域主要包括出土地点放马滩南北两侧的东柯河、永川河、花庙河,而1号图中的亭形物,很有可能和黄帝崇拜有关。另外,根据《放马滩地图》所绘的内容来看,认同其为军用地图的观点。
关键词 《放马滩地图》 东柯河 永川河 花庙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唐同光政权方镇控制战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屈卡乐 卢地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5,共10页
后唐同光政权的方镇控制战略是“以内藩制外藩,以外藩制敌国”,内藩多由亲从集团控制,外藩则多由河东宿将、后梁降臣、河北军将等政治力量主政。在这种政治格局中,亲从集团力量分布相对集中,其他政治力量则较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以整制... 后唐同光政权的方镇控制战略是“以内藩制外藩,以外藩制敌国”,内藩多由亲从集团控制,外藩则多由河东宿将、后梁降臣、河北军将等政治力量主政。在这种政治格局中,亲从集团力量分布相对集中,其他政治力量则较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以整制散,庄宗及其亲从集团具有明显的力量优势。同光末年,由于禁军南下征蜀,政治中心地区兵力空虚,加之邺都兵变所引发的内藩失控,“以内制外”的方镇控制格局遭到破坏。在上述政治形势下,李嗣源整合了北面行营的河东宿将、后梁降臣和河北军将等地方军政力量,趁机南下推翻了庄宗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政权 后唐庄宗 方镇 政治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十二郡”考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屈卡乐 卢地生 《殷都学刊》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睡虎地秦简“置吏律”所载的秦“十二郡”,最早形成于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从惠文王至昭襄王前期,秦国在东、南两面疆土扩展,先后设置了上、巴、汉中、蜀、河外、河东6郡。关东诸国合纵制秦,秦东进压力加大,被迫与韩魏保持较长... 睡虎地秦简“置吏律”所载的秦“十二郡”,最早形成于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从惠文王至昭襄王前期,秦国在东、南两面疆土扩展,先后设置了上、巴、汉中、蜀、河外、河东6郡。关东诸国合纵制秦,秦东进压力加大,被迫与韩魏保持较长的、相对和平的格局,而将经略重点转向关中,征服狄道、义渠,置陇西郡、北地郡。垂沙之战后,齐楚联盟破裂,为秦国东扩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战略时机,至昭襄王四十一年,秦国攻取了楚、韩等国大片土地,先后设置了南、黔中、南阳、河内4郡。至此,秦“十二郡”格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 十二郡 秦昭襄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会昌五年为时间截面 被引量:3
5
作者 屈卡乐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3期33-48,153,共17页
唐后期的团练、防御州,即本州刺史兼任团练、防御使的州。在行政层级上,团练、防御州可分为高层政区和支郡两类。从军事属性上而言,州军敕额数一般数千,甚至可达万人,远超一般刺史州,防御州军队的主体为官健,团练州军队则由团结兵和官... 唐后期的团练、防御州,即本州刺史兼任团练、防御使的州。在行政层级上,团练、防御州可分为高层政区和支郡两类。从军事属性上而言,州军敕额数一般数千,甚至可达万人,远超一般刺史州,防御州军队的主体为官健,团练州军队则由团结兵和官健组成。会昌五年,团练、防御州主要集中于上、东二都周边诸州,以及沿淮诸州。结合团练、防御州的属性和分布,可知中央设置团练、防御州主要有三个政治意图:军事上拱卫京师;维护漕运安全;归还州刺史军权,限制方镇军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后期 团练州 防御州 行政层级 政治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防御、团练州考述
6
作者 屈卡乐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43-61,154,共20页
在唐末旧置的基础上,五代继续增置防御、团练州,至后周末,境域内共计19个防御州、10个团练州,且分布重心逐渐由唐末的关中、中原西部地区东迁至以汴州、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中原、淮南、河北南部等地区防御、团练州呈现出■联成片的... 在唐末旧置的基础上,五代继续增置防御、团练州,至后周末,境域内共计19个防御州、10个团练州,且分布重心逐渐由唐末的关中、中原西部地区东迁至以汴州、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中原、淮南、河北南部等地区防御、团练州呈现出■联成片的趋势。此外,防御、团练州还成为中央削弱方镇力量的重要举措,从内部结构来看,设置防御、团练州使得辖3州以上的方镇逐渐向辖2州的方镇趋近,从而使得中央对地方军政的控制力大为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团练州 防御州 方镇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经注》现存主要版本考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杰 杨长玉 +1 位作者 王宇海 屈卡乐 《历史地理》 CSSCI 2015年第1期1-59,共59页
《水经注》作为一部历史地理学名著,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然因其历时久远,自成书至今凡千余年,其间历经传抄、刊刻,因而造成版本不一。据粗略统计,现存的《水经注》版本约有四十余种~①。由于版本研究是从事《水经注》具体研究最根本的基... 《水经注》作为一部历史地理学名著,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然因其历时久远,自成书至今凡千余年,其间历经传抄、刊刻,因而造成版本不一。据粗略统计,现存的《水经注》版本约有四十余种~①。由于版本研究是从事《水经注》具体研究最根本的基础,因此花气力尽量搜集相关版本、比较各版本异同、判断各版本优劣,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郦学研究工作。对《水经注》版本考订的研究,早在全祖望、赵一清时已见端倪。~②王国维虽未专门从事版本研究,但他在实际校勘的基础上,对《水经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钞本 赵一清 版本问题 藏明 郦学 历史地理学 熊会贞 陈仓县 版本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8
作者 屈卡乐 王晖 《黑龙江史志》 2022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记忆和珍贵经验,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目的、实践、目标导向高度契合。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教学、引入多媒体资料、创新教学方法、融入评估和考...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记忆和珍贵经验,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目的、实践、目标导向高度契合。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教学、引入多媒体资料、创新教学方法、融入评估和考核,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在线学习和资源共享,以及引入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等路径和策略,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灵活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安徽本地历史人文教学资源富集的优势,将安徽红色文化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后期五代时期国家安全思想与实践
9
作者 屈卡乐 刘军玉 《国家安全论坛》 2024年第3期45-58,87,共15页
唐后期五代时期,中央政权多次更迭,地方方镇割据,加之契丹多次介扰,中原处于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之中。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思想可细分为政治安全思想、军事安全思想、经济安全思想,其中的方镇控制战略、统县政区“专达”趋向、强化禁军... 唐后期五代时期,中央政权多次更迭,地方方镇割据,加之契丹多次介扰,中原处于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之中。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思想可细分为政治安全思想、军事安全思想、经济安全思想,其中的方镇控制战略、统县政区“专达”趋向、强化禁军力量、削弱方镇兵力、加大商税征收力度、加强禁榷专卖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集权、抑制了地方割据,为北宋最终实现中央集权提供了前期准备,其思想和实践对后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后期五代 国家安全 方镇 禁军 财政
原文传递
《水经·渭水注》所载长蛇水考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屈卡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学界一般认为,《水经注》所载渭水支流长蛇水为今金陵河。本文在复原《水经注》所载的长蛇水附近山川地名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相关史料,对前人的错误认识进行辨析,认为《水经注》所载的长蛇水实为今香泉河。并在此基础上,对南由县、长... 学界一般认为,《水经注》所载渭水支流长蛇水为今金陵河。本文在复原《水经注》所载的长蛇水附近山川地名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相关史料,对前人的错误认识进行辨析,认为《水经注》所载的长蛇水实为今香泉河。并在此基础上,对南由县、长蛇县的地望重新进行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长蛇水 楚水 南由县 长蛇县
原文传递
关于环巢湖红色旅游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11
作者 屈卡乐 陈曦 《新丝路(下旬)》 2023年第4期0068-0070,共3页
在梳理和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巢湖红色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类型和区域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出当前环巢湖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科学开发的规划设计,充分挖掘红... 在梳理和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巢湖红色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类型和区域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出当前环巢湖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科学开发的规划设计,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潜力和红色文化内涵,助推环巢湖红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 红色旅游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唐至后周方镇类型研究——基于方镇长官平均任期的考察
12
作者 屈卡乐 《唐史论丛》 2021年第1期113-130,共18页
方镇的类型,是考察方镇与中央之间政治关系,以及不同方镇之间差异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研究较为全面、深入的是唐中后期的方镇类型[1],而关于五代时期方镇类型的专题研究尚较为薄弱.刘喆认为后梁延续了唐末以来梁晋"两极并立"... 方镇的类型,是考察方镇与中央之间政治关系,以及不同方镇之间差异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研究较为全面、深入的是唐中后期的方镇类型[1],而关于五代时期方镇类型的专题研究尚较为薄弱.刘喆认为后梁延续了唐末以来梁晋"两极并立"的局面,方镇类型基本保留了唐末"强藩—依附型藩镇—属镇"的模式,而后唐至后周方镇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御边型藩镇和内地型藩镇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负责抵御敌国",后者主要是"提供兵员和财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镇 唐末 唐中后期 依附型 五代时期 后唐 藩镇 两种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