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丙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尹诗衡 张心亚 +2 位作者 瞿金清 胡国文 陈焕钦 《中国胶粘剂》 CAS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介绍了丙烯酸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方法,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种高性能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确定了最佳的聚合配方和聚合工艺,经实验测试,乳液性能良好,尤其是乳液的耐水性和耐寒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 醋丙乳液 丙烯酸酯 改性 聚醋酸乙烯酯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工艺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尹诗衡 张心亚 +1 位作者 雷淑梅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9-63,共5页
近年来,聚醋酸乙烯乳液在涂料和胶粘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其耐水性差、耐寒性不好和低温稳定性差等缺点,人们采用不同工艺进行了相关改性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工艺及其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乳液 工艺 改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在变性淀粉表面基团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尹诗衡 黄强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29,32,共3页
详述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工作的基本原理,测定变性淀粉基团在淀粉颗粒表面分布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在酯化、醚化、接枝共聚改性淀粉基团分布分析中的应用,并对XPS在变性淀粉基团分布分析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变性淀粉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取代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尹诗衡 雷淑梅 匡同春 《广东化工》 CAS 2007年第5期37-39,31,共4页
采用掺杂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可增强TiO2光催化材料可见光响应能力。金属离子掺杂往往牺牲其紫外光区催化能力,而采用非金属掺杂不仅能够增强其可见光响应能力,且保持紫外区光催化活性,非金属离子掺杂将是TiO2光催化改性的重要方法。... 采用掺杂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可增强TiO2光催化材料可见光响应能力。金属离子掺杂往往牺牲其紫外光区催化能力,而采用非金属掺杂不仅能够增强其可见光响应能力,且保持紫外区光催化活性,非金属离子掺杂将是TiO2光催化改性的重要方法。综述了近年来采用非金属离子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非金属 掺杂 改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析仪器在超疏水表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尹诗衡 陈东初 《分析仪器》 CAS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超疏水表面制备与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离不开表面分析测试仪器。本文简要介绍了超疏水材料的表面特性、理论模型及其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和表面接触角... 超疏水表面制备与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离不开表面分析测试仪器。本文简要介绍了超疏水材料的表面特性、理论模型及其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和表面接触角测试等几种常用表面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超疏水表面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析方法 超疏水表面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MnTi钢渗碳齿轮断齿失效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雷淑梅 匡同春 +2 位作者 陈丽凤 尹诗衡 张美英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91,共4页
摩托车发动机上的20CrMnTi钢制齿轮运行13个月后断齿。对失效齿轮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渗碳层显微硬度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电子探针和能谱仪分别对断口形貌及夹杂物进行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粗大夹杂物是导致齿轮断齿失效的... 摩托车发动机上的20CrMnTi钢制齿轮运行13个月后断齿。对失效齿轮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渗碳层显微硬度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电子探针和能谱仪分别对断口形貌及夹杂物进行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粗大夹杂物是导致齿轮断齿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20CRMNTI钢 渗碳 断裂 失效分析
原文传递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卷烟材料中的溶剂残留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斌 徐昕荣 +2 位作者 向弘 尹诗衡 匡同春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法测定烟草行业标准YC263-2008卷烟条与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溶剂残留,根据物质峰面积和标样浓度,计算回归方程,以及16种溶剂的线性范围、回收率、检出限、精密度等。通过胶粘剂、纸品样的实际检测...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法测定烟草行业标准YC263-2008卷烟条与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溶剂残留,根据物质峰面积和标样浓度,计算回归方程,以及16种溶剂的线性范围、回收率、检出限、精密度等。通过胶粘剂、纸品样的实际检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有效避免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干扰问题,顶空气质联用法能准确地检测残留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气质联用 溶剂残留 卷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膜)的拉曼光谱表征技术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叶永权 匡同春 +4 位作者 雷淑梅 尹诗衡 曾小平 朱红梅 徐昕荣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21,共5页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金刚石(膜)拉曼光谱中各主要拉曼峰的位置、特点及光致发光现象,重点对1150 cm-1附近拉曼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前人数据、结论的分析,指出1150 cm-1附近的散射峰和紫外拉曼光谱中T峰出现的机理应是一致的,...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金刚石(膜)拉曼光谱中各主要拉曼峰的位置、特点及光致发光现象,重点对1150 cm-1附近拉曼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前人数据、结论的分析,指出1150 cm-1附近的散射峰和紫外拉曼光谱中T峰出现的机理应是一致的,都源于有序尺寸的减少。根据共振尺寸选择效应,1150 cm-1附近的拉曼峰,可能是紫外拉曼光谱中的T峰在可见光谱中向高波数移动的结果;而不同方法制备的金刚石膜样品其晶粒尺寸差异造成的振动模禁止,是不同研究者对1150 cm-1附近拉曼峰作为纳米晶金刚石的特征峰争论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膜) 拉曼(Raman)光谱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上沉积金刚石膜的基体预处理方法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红梅 匡同春 +5 位作者 向雄志 成晓玲 雷淑梅 尹诗衡 曾小平 王雄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2,共5页
本文重点对近年硬质合金基体表面预处理方法及其对CVD金刚石膜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按其原理来分,预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预处理法、化学预处理法以及中间层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预处理能有效消除或抑制基体中钴黏结相的负面... 本文重点对近年硬质合金基体表面预处理方法及其对CVD金刚石膜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按其原理来分,预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预处理法、化学预处理法以及中间层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预处理能有效消除或抑制基体中钴黏结相的负面影响,提高金刚石的形核密度以及膜基结合力,从而获得理想的薄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CVD金刚石膜 预处理 形核密度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法制备含La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勇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南开辉 尹诗衡 憨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7-1280,共4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由0.2mol/L乙酸钙、0.02mol/Lβ-甘油磷酸钠及不同含量硝酸镧组成电解液中,于纯钛表面原位生成多孔含La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EPMA、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结合强度以及生物相...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由0.2mol/L乙酸钙、0.02mol/Lβ-甘油磷酸钠及不同含量硝酸镧组成电解液中,于纯钛表面原位生成多孔含La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EPMA、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结合强度以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电解液中La含量的增加,膜层的厚度减小,膜层中La含量增大,膜层结合强度提高;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膜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涂层 含La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乳液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心亚 尹诗衡 +1 位作者 蓝仁华 陈焕钦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7-571,共5页
介绍聚乙酸乙烯酯 (PVAc)乳液的特性及其改性研究进展。PVAc乳液具有价格低、生产方便、粘合强度大、无毒等特点。为提高胶膜的耐水性、耐寒性、抗蠕变性等 ,通常采用物理共混法、化学共聚法 (包括乙烯改性、丙烯酸酯类改性、有机硅改... 介绍聚乙酸乙烯酯 (PVAc)乳液的特性及其改性研究进展。PVAc乳液具有价格低、生产方便、粘合强度大、无毒等特点。为提高胶膜的耐水性、耐寒性、抗蠕变性等 ,通常采用物理共混法、化学共聚法 (包括乙烯改性、丙烯酸酯类改性、有机硅改性、缩醛化改性 )、有机 无机复合共聚法以及改进乳液配方和聚合工艺等方法进行改性。改性PVAc乳液的性能较乙酸乙烯酯均聚乳液有较大提高 ,从而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 改性 物理共混法 化学共聚法 有机-无机复合共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法制备含铈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膜层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勇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南开辉 尹诗衡 憨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160,共4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钠、硝酸铈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Ce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钠、硝酸铈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Ce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厚度为15~25μm,与钛基体之间无明显界面;膜层表面主要物相为含Ce的羟基磷灰石;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膜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法 涂层 含铈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共沉淀HG-AFS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锡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春华 汤志勇 +1 位作者 曹珍年 尹诗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1-663,共3页
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共沉淀HG AFS测定痕量锡的分析方法。方法基于锡在碱性介质中与氢氧化镁共沉淀 ,沉淀收集在锥形沉淀腔中 ,用HCl溶洗沉淀和NaBH4反应 ,产生的氢化物被载气引入原子化器中进行测定。测定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5 15 % ( ... 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共沉淀HG AFS测定痕量锡的分析方法。方法基于锡在碱性介质中与氢氧化镁共沉淀 ,沉淀收集在锥形沉淀腔中 ,用HCl溶洗沉淀和NaBH4反应 ,产生的氢化物被载气引入原子化器中进行测定。测定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5 15 % ( 3 0ng·mL-1,n =10 ) ,检出限为 0 2 1ng·g-1,检出限较直接进样降低了 12倍。对国家标准参考物中锡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共沉淀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地质样品 测定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D11冷作模具裂纹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淑梅 张成毅 +4 位作者 匡同春 陈灵 陈丽凤 张美英 尹诗衡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1-195,共5页
SKD11冷作模具热处理后经磨削加工入库放置时检查一侧表面发现裂纹。通过直读光谱仪、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分别对模具化学成分、硬度、夹杂物以及金相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显微组织不均匀、条带状成分偏析严重,晶... SKD11冷作模具热处理后经磨削加工入库放置时检查一侧表面发现裂纹。通过直读光谱仪、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分别对模具化学成分、硬度、夹杂物以及金相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显微组织不均匀、条带状成分偏析严重,晶粒粗大、晶界宽化的过热倾向以及残留奥氏体多回火不足等因素,造成马氏体转变时淬火残余应力过大,在淬火过程中及后续的模具放置应力释放过程中,内应力最终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导致SKD11冷作模具表面裂纹的加速形成及纵深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裂纹 残留奥氏体 偏析
原文传递
汽车车体表面抛光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雄华 朱斌 +4 位作者 匡同春 朱红梅 尹诗衡 雷淑梅 汤汉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4-26,共3页
分析了汽车表面涂层质量的影响因素;重点论述了蜡、硅氧烷、蜡改性硅氧烷3种类型汽车车体表面抛光剂的组成及其性能,简要概括了各种类型汽车抛光剂的优点和用途,并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它们的制备工艺。
关键词 抛光剂 硅氧烷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36钢塑料模具开裂失效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淑梅 肖艳艳 +3 位作者 匡同春 陈丽凤 尹诗衡 张美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539,共5页
S136钢塑料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早期开裂现象。本文主要采用电子探针和金相显微镜对失效模具的化学成分、断口形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失效的S136钢塑料模具冶金夹杂物多,材质低劣;裂纹起始端的严重过热,网状碳化物的... S136钢塑料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早期开裂现象。本文主要采用电子探针和金相显微镜对失效模具的化学成分、断口形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失效的S136钢塑料模具冶金夹杂物多,材质低劣;裂纹起始端的严重过热,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导致材料脆性增加,强度下降,两者共同作用导致模具开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36钢 电子探针 过热 夹杂物 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冷冻干燥原位构筑仿生型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多孔支架材料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景帝 王迎军 +1 位作者 陈晓峰 尹诗衡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271-273,共3页
在目前仿生制备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冷冻干燥技术结合原位复合方法在成分仿生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仿生制备骨缺损修复材料。充分利用壳聚糖的溶解、沉析和羟基磷灰石形成特性,在室温下实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多孔支架中的纳米... 在目前仿生制备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冷冻干燥技术结合原位复合方法在成分仿生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仿生制备骨缺损修复材料。充分利用壳聚糖的溶解、沉析和羟基磷灰石形成特性,在室温下实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多孔支架中的纳米分散。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冷冻干燥原位构筑的多孔支架材料拥有很好的相互贯穿多孔连通结构,孔径分布为100~136μm,孔隙率达到96.1%。此外,原位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95nm)对于多孔支架还起到了纳米增强作用,支架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根据不同缺损形状实现随意赋行。体外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支架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是一种优越的潜在骨缺损修复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原位复合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质纳米粉体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幸 田鸿钧 +3 位作者 尹诗衡 陈俭云 李军 王正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89-494,共6页
背景:铁质纳米粉体填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可构建出X射线平片可视的新型复合材料,但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铁质纳米粉体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表面性质的影响。方法:将前期制备出的纳米铁粉增强硅橡胶和碳包铁粉增强硅橡胶... 背景:铁质纳米粉体填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可构建出X射线平片可视的新型复合材料,但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铁质纳米粉体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表面性质的影响。方法:将前期制备出的纳米铁粉增强硅橡胶和碳包铁粉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的表面性质相比,实验组材料的表面变化包括表面粗糙度的Ra值和Ry值升高,纳米铁粉升高Ry值的效果更为明显;基胶分子链之间的纳米颗粒增多;表面C、O、Si等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发生变化,碳包铁粉升高表面含碳基团的幅度较大;添加纳米铁粉的表面水接触角小幅减小,表面能却降低;添加碳包铁粉的表面水接触角小幅升高,表面能增加;表面自由能的极性分量增加。说明纳米铁或碳包铁均导致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表面性质的改变,但变化的结果不全相似,这与纳米铁和碳包铁的结构、化学组成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铁质纳米微粒 碳包铁粉 甲基乙烯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法评价猪肉新鲜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斌 马瑜璐 +2 位作者 张雷 徐昕荣 尹诗衡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质谱法评价猪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方法对不同新鲜度猪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根据猪肉挥发性物质的特性指纹图谱,采用欧氏距离平方计算猪肉样品间的相...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质谱法评价猪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方法对不同新鲜度猪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根据猪肉挥发性物质的特性指纹图谱,采用欧氏距离平方计算猪肉样品间的相似系数,采用组间平均连接距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新鲜度的猪肉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新鲜猪肉选取18个共有峰,次新鲜猪肉选取30个共有峰,变质猪肉选取25个共有峰。结论通过指纹图谱技术和聚类分析检验猪肉新鲜度是一种客观可行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猪肉 新鲜度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o硬质合金离子束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起白 黄拿灿 +2 位作者 胡社军 曾鹏 尹诗衡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0-11,共2页
研究了注入不同剂量Mo ,Mo +C离子及Ti,Ti+Y离子的WC Co硬质合金的硬度、成分及相组成的变化。经离子注入后 ,材料表面硬度显著提高 ,其中双元注入比单元注入效果要好。相分析表明 ,离子注入使WC晶面间距增大 ,稀土元素Y的注入在材料表... 研究了注入不同剂量Mo ,Mo +C离子及Ti,Ti+Y离子的WC Co硬质合金的硬度、成分及相组成的变化。经离子注入后 ,材料表面硬度显著提高 ,其中双元注入比单元注入效果要好。相分析表明 ,离子注入使WC晶面间距增大 ,稀土元素Y的注入在材料表面形成了Y的氧化物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离子注入 稀土Y 离子束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