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氘过量参数及其水文地质学意义——以四川九寨沟和冶勒水文地质研究为例 被引量:63
1
作者 尹观 倪师军 张其春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根据四川九寨沟和冶勒地区各种水体的同位素资料 ,讨论了反映大气降水蒸发、凝结过程的不平衡程度的氘过量参数 (d=δD- 8δ1 8O)在降水和地下水中的主要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对比了岩溶水和非岩溶水中氘过量参数 d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与... 根据四川九寨沟和冶勒地区各种水体的同位素资料 ,讨论了反映大气降水蒸发、凝结过程的不平衡程度的氘过量参数 (d=δD- 8δ1 8O)在降水和地下水中的主要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对比了岩溶水和非岩溶水中氘过量参数 d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水体氚含量变化的相关规律性。指出氘过量参数 d值 ,是研究水 /岩作用、地下水动力学和地表径流动态组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过量参数 氚含量 水文地质学意义 四川 九寨沟 地下水动力学 岩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卤水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演化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尹观 倪师军 +2 位作者 高志友 施泽明 闫秋实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2,共7页
运用岩石地球化原理对四川盆地卤水的同位素及氘过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特征,盆地内以中三叠世为界同位素的显示出海、陆两大体系,海相沉积含卤层卤水中氢同位素组成均低于海水,而氧同位素则高于海水。卤水(主体... 运用岩石地球化原理对四川盆地卤水的同位素及氘过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特征,盆地内以中三叠世为界同位素的显示出海、陆两大体系,海相沉积含卤层卤水中氢同位素组成均低于海水,而氧同位素则高于海水。卤水(主体)源于海水,不同时期海水的蒸发程度有所差异。由震旦系含卤层卤水分布区向上,经寒武系、二叠系茅口组至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卤水的δD值随时代变新而相对富重同位素。陆相沉积含卤层卤水,源于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落在大气降水线附近。海、陆过渡相含卤层(上三叠系须家河组)卤水,同位素组成落在海相沉积含卤层卤水与大气降水端员之间,系大气降水和蒸发海水的混合。盆地内不同时代的含卤层,卤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有明显随含卤层时代变老逐步降低的趋势。三叠系雷口坡组—嘉陵江组、二叠系茅口组、寒武系及震旦系含卤层均系碳酸盐地层,水/岩作用十分强烈,同时显示出卤水的氘过量参数的变化是时间的函数。所有含卤层,凡是分布于盆地周边或处在断裂构造发育或经过长期开采卤资源的卤井,明显受到大气降水渗漏补给的影响,它们的氘过量参数(d)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的程度取决于现代大气降水混入的数量。三叠系不同组含卤层的卤水,卤水d值的变化与平面分布和含卤层的埋深有一定的关联,含卤层埋深愈深,卤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就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卤水 同位素 氘过量参数 特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溶融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以四川稻城水体同位素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尹观 倪师军 +1 位作者 范晓 吴昊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水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实际上是依存于环境变化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的溶融 ,可以明显地影响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的变化。了解这一特有的自然背景所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现象 ,探索其形成过程及... 水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实际上是依存于环境变化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的溶融 ,可以明显地影响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的变化。了解这一特有的自然背景所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现象 ,探索其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 ,对于评价一个地区环境、气候及水资源的关系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四川稻城地表径流和温泉水的同位素组成为例 ,主要介绍了不同季节高原高山冰雪溶融背景条件下地表径流和温泉水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变化规律 ,结合当地的自然背景及气候条件 ,着重分析讨论了冰雪溶融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过程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溶融 同位素效应 参数演化 四川 稻城县 水体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金属硫化物矿床及其矿区主要地质事件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尹观 张树发 +1 位作者 范良明 万永文 《地质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4,共9页
本文针对甘肃白银金属硫化物矿床长期争论的成矿时代问题,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在对各采样点内锆石的标型特征、变生状态进行详细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手段,测得成矿时代为464~440Ma,属加里东成矿期。同时... 本文针对甘肃白银金属硫化物矿床长期争论的成矿时代问题,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在对各采样点内锆石的标型特征、变生状态进行详细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手段,测得成矿时代为464~440Ma,属加里东成矿期。同时结合矿区外围地层和岩体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讨论了白银地区岩浆活动及主要地质事件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矿物学 锆石 同位素定年 矿化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的演化 被引量:43
5
作者 尹观 倪师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9-411,共3页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提出水体氘过量参数 (d值 )的依据、源于大气降水的地下水氘过量参数 (d值 )的演化特点、影响因素、误差来源 ,并分析和讨论了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氘过量参数(d值) 演化特点 大气降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径流水文规律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尹观 王小丹 +2 位作者 高志友 闫秋实 黄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72,共8页
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示踪技术,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河源区和干流的不同区段,不同时域径流的组成特点及其水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河源区水的组成,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早、晚)有明显的... 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示踪技术,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河源区和干流的不同区段,不同时域径流的组成特点及其水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河源区水的组成,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早、晚)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晚上的水大约有82.4%是来自冰川区的水,17.6%为非冰川区的径流;早晨中的水来自冰川区的占74.6%,非冰川区径流占25.4%.冰川消融水的最大可占总水量的6.9%~7.8%左右.在冬季时段,冰舌末端排泄水(BCH-1)和冰川水文站(HLG-6)径流的同位素组成均低于底部冰川冰(BCB-2:-16.639‰),显示出严重同位素不平衡的特点,反映了冬季底部冰川消融水在源区水(BCH-1)中的贡献已达很低的程度,而代之以冰川上部占主导优势的雨雪水.这意味着在冬季当地冰川的退缩速度与夏季相比有明显减慢的趋势.示踪表明,在冰川水文站附近区域内存在水的渗漏,夏季可能延伸到倒中桥(HLG-13采样点上方)一带,下渗水通过地下通道,到杉树坪(HLG-2采样点)邻近的区域回补到河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径流 同位素示踪 海螺沟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大洋缺氧事件的讨论 被引量:16
7
作者 尹观 王成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101,共7页
本文对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讨论。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期内,在仲玛期及其稍后的沉积时期存在两次大洋缺氧事件,这两次缺氧事件在时间上可与国际上的C... 本文对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讨论。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期内,在仲玛期及其稍后的沉积时期存在两次大洋缺氧事件,这两次缺氧事件在时间上可与国际上的Cen-Tur和Con-Sant时期的全球大洋缺氧事件相对应;该区这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是与当时全球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全球性的地壳构造运动、大规模的海侵、火山喷发等重大地质灾变事件直接有关。热盐卤流体入侵只是局部、地区性因素;该地这两次大洋缺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缺氧强度上有所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黑色页岩 同位素组成 大洋 缺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的锶、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海洋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尹观 王成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讨论了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和黑色页岩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的主要特征及其古海洋地质意义。主要结论是:①该区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组成在0.7084~0.7090之间,大陆壳来源的锶占28%~30%,陆源物质输... 讨论了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和黑色页岩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的主要特征及其古海洋地质意义。主要结论是:①该区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组成在0.7084~0.7090之间,大陆壳来源的锶占28%~30%,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火山熔岩中锶的同位素组成为0.7095,高于同期玄武岩的平均值,火山熔岩中大陆壳来源的锶约为65.2x10-6,占总锶量的34%左右,火山熔岩形成过程中,同化了大量的壳源物质。②该区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为27‰~31.6‰,它来源于同期海水硫酸盐,且系中晚期成岩作用的产物,不同时间、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黄铁矿,其δ34S值差异明显,它们动态地反映成岩作用中环境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中白垩世 锶同位素 硫同位素 古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九寨沟水循环系统的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43
9
作者 尹观 范晓 +1 位作者 郭建强 杨俊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7-494,共8页
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追溯四川九寨沟水的来源及运移过程 ,研究九寨沟水循环系统 ,即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转换关系。揭示不同水体的补排关系和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之间的水力联系 。
关键词 九寨沟 同位素示踪 水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河上中游径流形成机制及水源组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观 刘天仇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316-318,共3页
本文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动态分析研究了西藏拉萨河上了径流的形成机制和水源组成以及不同季节对河流的补给特征。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径流 形成机制 水源组成 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年楚河径流形成机制及水源组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尹观 刘天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81-88,共8页
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和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动态地分析了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年楚河水系径流形成的机理,定量计算了该水系冬、夏两季节内水源的相对组成,并就其方法使用的条件和可靠性作了简要的讨论,研究成果将对于一些中小型流域... 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和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动态地分析了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年楚河水系径流形成的机理,定量计算了该水系冬、夏两季节内水源的相对组成,并就其方法使用的条件和可靠性作了简要的讨论,研究成果将对于一些中小型流域的系统分析研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径流 形成机制 水源组成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厂矿田的锆石标型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观 范良明 +1 位作者 刘文君 万永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1-79,共9页
运用J.P.Pupin的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甘肃白银厂矿田各类岩石的锆石产出状态、晶体的标型特征及主要岩石学参数。该区锆石标型的演化程度高,平均碱度指数为630以上,锆石形成于富碱的介质环境中。各类岩石... 运用J.P.Pupin的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甘肃白银厂矿田各类岩石的锆石产出状态、晶体的标型特征及主要岩石学参数。该区锆石标型的演化程度高,平均碱度指数为630以上,锆石形成于富碱的介质环境中。各类岩石形成温度虽有差异,但都在680~817℃范围内。锆石标型的信息表明,岩浆来源于壳幔边界处,且以幔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标型特征 岩石成因 白银厂矿田 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勒电站库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观 卢武长 +2 位作者 刘成旺 杜明祝 杜修荣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文章论述了四川冶勒电站库区内河水、泉水、承压水的同位素组成特征,讨论了泉水、承压水的补径排关系,确认了库区内河水和各层承压水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水力联系,排除了河水向下渗漏的可能性。
关键词 同位素 水文地质 电站 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上部泥岩中白云岩夹层成因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田景春 曾允孚 +2 位作者 尹观 李余生 覃建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67,共7页
本文以东营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上部泥岩中白云岩夹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泥岩及白云岩夹层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比研究后认为区内白云岩形成于半深湖环境,是湖盆演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由于水深条件、古气候条件、水介质条件等均有利... 本文以东营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上部泥岩中白云岩夹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泥岩及白云岩夹层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比研究后认为区内白云岩形成于半深湖环境,是湖盆演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由于水深条件、古气候条件、水介质条件等均有利于白云石排除动力学和热力学的障碍而从水介质中沉淀形成的原生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 沙河街组 泥岩 白云岩夹层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城市环境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高志友 尹观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7-272,共6页
应用铅同位素示踪原理,对成都市的城市环境包括土壤、大气降尘、主要河流水系表层沉积物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土壤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落在燃油铅和燃煤铅的范围,表明燃油铅和燃煤铅是其主要的污染源,交通流量大的城区铅... 应用铅同位素示踪原理,对成都市的城市环境包括土壤、大气降尘、主要河流水系表层沉积物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土壤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落在燃油铅和燃煤铅的范围,表明燃油铅和燃煤铅是其主要的污染源,交通流量大的城区铅同位素组成与燃油铅接近,郊区则呈现燃煤铅的特征。大气降尘铅同位素组成主要接近燃油铅,部分落在燃油铅与燃煤铅之间,表明大气铅污染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及少量燃煤扬尘。水系表层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则主要落在燃煤铅的范围,揭示燃煤铅是其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表层沉积物 河流水系 示踪 大气降尘 扬尘 燃煤 污染源 机动车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的丰度及其空间变化 被引量:54
16
作者 朱赖民 高志友 +1 位作者 尹观 许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63-2980,共18页
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丰度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REE与Nb、Th、Ta、Rb、Ti、Zr、Hf、Cs、Ga、Li等相似,呈显著正相关,反映出这些元素在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非常相似;元素Sr几乎与所... 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丰度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REE与Nb、Th、Ta、Rb、Ti、Zr、Hf、Cs、Ga、Li等相似,呈显著正相关,反映出这些元素在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非常相似;元素Sr几乎与所有元素都呈负相关,指示其来源或存在形式不同于其他元素,主要来源于生物作用,而在粗粒级的钙质生物贝壳和碎屑中富集。∑REE与Nb、Th、Ta、Rb、Ti、Zr、Hf、Cs、Ga、Li在陆架区具有沿陆分带特点,北部陆架区、中南半岛中东部和加里曼丹岛西北部沿大陆区域富集,与该区陆源河流物质输入及海流的分选作用,造成某些富含稀土和微量元素的重砂矿的富集有关;西南部巽他陆架和东南部岛礁区以及中、西沙附近区域含量较低,与该区域的生源碳酸盐的稀释作用,使粘土矿物相对减少和火山物质对其产生的"稀释"作用有关。南海各海区沉积物和全海区表层沉积物平均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上与中国大陆沉积物和浅海沉积物相似,而与大洋玄武岩完全不同,反映了南海沉积物与中国浅海沉积物及中国大陆沉积物的物源大致相同,主要来自陆源。南海各海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仍表现出了一定差异,陆架区轻稀土比重稀土明显富集,存在比较明显的Eu负异常,与陆架区相比较,陆坡区和海盆区则轻稀土含量相对降低,重稀土含量有所上升。LREE/HREE从陆架区、陆坡区到海盆区逐渐降低,显示陆架区主要为陆源,而陆坡和海盆沉积物中则有幔源物质加入。稀土元素的大陆壳标准化配分模式大部分较为平坦,少数样品呈轻稀土弱富集型或重稀土弱富集型,说明南海海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大陆。从各海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大陆壳标准化配分曲线对比来看,陆架区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一定的铕负异常,深部海盆区则出现明显的中稀土和重稀土的富集,铕异常变弱,与深部海盆区有基性火山物质的加入的地质事实相吻合。南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总体上呈现出以陆源沉积为主的特征,其元素平均丰度和各参数值都比较接近陆源河流和中国浅海沉积物,而与深海沉积物和大洋玄武岩差别显著,显示南海沉积物虽然受到火山沉积和生物沉积的混合作用的影响,但其物质源仍然主要来自于周缘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表层沉积物 元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稻城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温泉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志友 尹观 +3 位作者 范晓 吴昊 王茜 侯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在分析四川稻城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区地热资源分布特点和温泉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稻城县地热水的径流和排泄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断裂、断层地带地下径流多,是形成温泉的主要地区。在深大断裂... 在分析四川稻城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区地热资源分布特点和温泉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稻城县地热水的径流和排泄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断裂、断层地带地下径流多,是形成温泉的主要地区。在深大断裂发育处或断裂交汇地带,温泉往往成群出露。温泉水的同位素组成具明显的季节性效应;与大气降水季节性效应相反:夏季温泉水相对富轻同位素,冬季则明显富重同位素;反映其夏季主要受δD、δ18O值低的高山常年积雪溶融水补给,冬季主要为δD、δ18O值高的地下水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地热资源 分布 温泉水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2
18
作者 尚英男 倪师军 +2 位作者 张成江 黄艺 尹观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7-829,共3页
根据流经成都市内的三条河流(府河、南河、沙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数据,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因子(Eri)说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畴,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 根据流经成都市内的三条河流(府河、南河、沙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数据,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因子(Eri)说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畴,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Hg、Cd,Cu、Pb次之,As影响最小;(2)多种重金属的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和接近中等生态危害,其受危害程度由强至弱的次序为:府河,南河,沙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铅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尚英男 杨波 +2 位作者 尹观 倪师军 张成江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分析了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样品铅及其同位素含量比的测定数据,铅含量变化范围为(119.76~1327.42)×10^-6,均值为374.51×10^-6,统计标准偏差为273.36,变异系数为0.73,说明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铅含量变化大。燃煤飞... 分析了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样品铅及其同位素含量比的测定数据,铅含量变化范围为(119.76~1327.42)×10^-6,均值为374.51×10^-6,统计标准偏差为273.36,变异系数为0.73,说明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铅含量变化大。燃煤飞灰的放射性成因铅明显高于汽油和柴油,可作为鉴别大气尘铅来源的证据。铅同位素含量数据表明成都市近地表大气尘的铅污染是复合污染源所致,其中,相对清洁区污染以建筑扬尘为主,中度污染区是汽车尾气和扬尘的叠加作用,重污染区是燃煤飞灰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源的综合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近地表大气尘 铅分布特征 铅同位素含量比 铅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文规律及水体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志友 王小丹 尹观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2-1007,共6页
由雅鲁藏布江各站径流量数据和水体的同位素数据,分析了径流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效应。该区干流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分布呈从下游到上游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0月)。流域内大部分雨... 由雅鲁藏布江各站径流量数据和水体的同位素数据,分析了径流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效应。该区干流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分布呈从下游到上游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0月)。流域内大部分雨水和河水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D=8"18O+10的右上方,显示出强烈蒸发的特征。水体同位素组成区域大陆性效应和高度效应明显,这种分布特征与来自孟加拉湾、怒江方向降水云汽的运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水文规律 同位素组成 雅鲁藏布江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