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尹立全 张洪侠 +1 位作者 郝小波 李洪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889-5890,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CSR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运用NJF,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运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CSR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运用NJF,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运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NJF组对CSR的疗效和改善率明显优于传统康复组(P<0.05)。结论运用NJF与传统康复均可明显改善CSR的症状;NJF在改善CSR症状及生活方面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30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尹立全 尹科 +1 位作者 郝小波 范秀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66-2367,共2页
关键词 肩周炎 康复 NJ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尹立全 张洪侠 +1 位作者 郝小波 尹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颈6神经根受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运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颈6神经根受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运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各治疗2 w。治疗前、后运用感觉定量分析仪评定受试者健侧和患侧手掌侧大鱼际的冷感觉、热感觉、冷痛觉和热痛觉的阈值。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侧冷感觉和热痛觉阈值较健侧降低(P<0.05);患侧热感觉;热感觉阈值和冷痛觉阈值较健侧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感觉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2 w治疗后,冷感觉和热痛觉阈值均有提高(P<0.05);热感觉和冷痛觉阈值均有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冷感觉、热感觉、冷痛觉和热痛觉其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JF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训练干预的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尹立全 黄艳 +2 位作者 尹科 郑兰娥 蔡菲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9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通过以认知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干预血管性痴呆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科和康复科就诊的3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需要给予临床药物(吡拉西坦为主)、运动疗法、作业疗法... 目的观察通过以认知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干预血管性痴呆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科和康复科就诊的3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需要给予临床药物(吡拉西坦为主)、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常规疗法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8周;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训练干预,每次30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8周。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干预组得分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得分提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疗法结合认知训练对VD患者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训练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郝小波 王旭 +3 位作者 郑兰娥 尹立全 蔡菲 庞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9-470,共2页
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急性脑卒中存活率明显提高,大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和社会参与能力受限。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康复医学是目前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ADL能力和生存质量(... 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急性脑卒中存活率明显提高,大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和社会参与能力受限。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康复医学是目前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ADL能力和生存质量(QOL)的有效措施[1—5]。如何帮助脑卒中患者获得便利、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怎样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居家康复服务无疑是适合的途径,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生存质量 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 参与能力 急性脑卒中 功能恢复 康复进程 急救医学 下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艳 刘冬娜 +2 位作者 尹立全 刘龙 金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9-1541,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老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两... 目的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老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治疗前后以6 m 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各参数值以及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 r)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后,6 m in步行试验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心功能各参数治疗改善明显(P<0.05),生化指标检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CHF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尹科 尹立全 +3 位作者 蔡菲 郝小波 范秀林 袁左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255-2256,共2页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疗法结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成凯 尹立全 +1 位作者 蔡菲 郝小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相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CIMT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相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CIMT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PNF技术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方法、10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患者的手功能、步行速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简易上肢功能评价方法、10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MT疗法结合PNF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手功能、步行能力和ADL,效果明显优于CIMT疗法,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PNF技术 脑卒中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导管扩张法对环咽肌失迟缓患者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兰娥 尹科 +3 位作者 尹立全 王亚春 蔡菲 郝小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748-3750,共3页
吞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小儿脑瘫、头颈部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放疗及手术后瘢痕形成,插管后状态等〔1〕。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约22%~65%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其中,环咽肌失弛缓是咽期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3〕... 吞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小儿脑瘫、头颈部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放疗及手术后瘢痕形成,插管后状态等〔1〕。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约22%~65%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其中,环咽肌失弛缓是咽期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3〕,临床上表现为唾液及食物无法咽下,吞咽食物时有食物堵塞感,咽喉部有异物感,饮水呛咳等。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脱水、肺炎等严重的医学问题,甚至危及生命。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导管扩张法 咽肌失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对动物模型GFAP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晶余 尹立全 许建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5-676,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康复 GFAP表达 动物模型 脑血管病 康复治疗 临床观察 发病率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PNF技术对脑外伤患者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菲 尹立全 +4 位作者 王晶余 尹科 郑兰娥 王亚春 张旭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4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实用PNF技术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均行作业疗法的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实用PNF技术及Bobath技术。结果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 目的观察实用PNF技术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均行作业疗法的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实用PNF技术及Bobath技术。结果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但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实用PNF技术方法更能明显地促进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PNF技术 脑外伤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立全 蔡德利 +1 位作者 李海燕 赵明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17-119,共3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设计并建立了基于B/S模式的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系统具备病虫害信息的查询、浏览等功能,并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服务。结果显示,该系统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全面... 通过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设计并建立了基于B/S模式的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系统具备病虫害信息的查询、浏览等功能,并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服务。结果显示,该系统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更新有害生物的防治信息,而且有利于植保工作者工作手段的改善,共享植保信息资源,协同攻关,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综合防治 信息系统 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左心衰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东 蔡菲 尹立全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32期173-173,共1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3个月,以心功能改善程度作为疗效判定...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3个月,以心功能改善程度作为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用于治疗慢性左心衰,能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住院治疗时间、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左心衰 依那普利 强心 利尿 扩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东 尹立全 蔡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5期176-176,177,共2页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急救医学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治疗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及以后的生命...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急救医学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治疗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及以后的生命质量,所以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主要观察超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治疗 急性脑梗塞 CEREBRAL INFARCTION 患者 生命质量 急性期脑梗死 治疗关系 医学领域 临床疗效 及时治疗 常见疾病 致死率 致残率 发病率 学科 课题 家庭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建芳 蔡菲 +2 位作者 尹立全 厐灵 张洪侠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368-370,共3页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等,这些临床症状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等,这些临床症状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训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东 蔡菲 尹立全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1期210-210,共1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首剂量5mg/k,10分钟内缓慢注入,随后以1.0~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则间隔15-30分钟再追加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首剂量5mg/k,10分钟内缓慢注入,随后以1.0~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则间隔15-30分钟再追加1.5~3.0mg/kg1次,6小时后减至0.5—1mg/min,1天总量不超过12mg。以后逐渐减量,静脉滴注不超过3~4天,治疗期间监测心电、血压、PR间期、QT间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4例,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快速型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手部CPM联合常规康复对老年Colles骨折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Ⅰ型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尹晓婷 尹立全 +1 位作者 许卓 李品梅 《中国康复》 2022年第9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手部CPM联合常规康复对老年Colles骨折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I型(CRPS I)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Colles骨折后CRPS I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CPM组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CPM组加用CPM治疗。... 目的:探讨手部CPM联合常规康复对老年Colles骨折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I型(CRPS I)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Colles骨折后CRPS I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CPM组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CPM组加用CPM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对比2组患者患手掌指关节处围度、手指总主动关节活动度(TAM)、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UEFT)、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评分。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2组患者组内对比:患手掌指关节处围度、SF-MPQ-2评分均较上一次评估下降(均P<0.05),TAM、UEFT评分均较上一次评估提高(均P<0.05);2组患者组间对比,治疗4周后CPM组对比常规组掌指关节处围度显著下降、TAM和UEFT评分显著提高(均P<0.05),SF-MPQ-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CPM组较常规组掌指关节处围度、SF-MPQ-2评分下降,TAM、UEFT评分提高(均P<0.05)。结论:手部CPM能够减轻老年Colles骨折后CRPS I患者患手水肿和疼痛,增加手指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 COLLES骨折 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I型 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润红 尹科 +4 位作者 尹立全 蔡菲 郑兰娥 郝小波 董艳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814-2815,共2页
关键词 淋巴治疗仪 水肿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韧带倾斜角改变与膝关节功能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宏飞 刘海岩 +3 位作者 许卓 尹立全 王培基 范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以MRI影像学资料为基础,将前交叉韧带倾斜角的改变和膝关节功能的进行联系,探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与韧带倾斜角改变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1年5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下肢MRI扫描的正常成人和前交叉... 目的以MRI影像学资料为基础,将前交叉韧带倾斜角的改变和膝关节功能的进行联系,探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与韧带倾斜角改变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1年5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下肢MRI扫描的正常成人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患者MRI图像。测量前交叉韧带倾斜角(冠状角和矢状角),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结果正常成人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间前交叉韧带倾斜角无统计学差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6个月患者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为(81.63±28.92)分和(71.84±31.63)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倾斜角变化>15°组与变化<10°组和变化10°~15°组相比,膝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前后患者倾斜角变化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在重建术中应尽量保证韧带倾斜角改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倾斜角 膝关节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内胆脂瘤术后综合康复治疗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娟 许卓 +1 位作者 尹立全 于敏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3-394,共2页
目前已知胆脂瘤既不是一个真正的肿瘤,也没有基因遗传的证据,无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胆脂瘤,其本质都是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在一个完全封闭或相对封闭的解剖部位不断增殖和分化,上皮脱屑不断堆积且又不能排空所致。神经外科又称胆脂瘤... 目前已知胆脂瘤既不是一个真正的肿瘤,也没有基因遗传的证据,无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胆脂瘤,其本质都是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在一个完全封闭或相对封闭的解剖部位不断增殖和分化,上皮脱屑不断堆积且又不能排空所致。神经外科又称胆脂瘤为表皮囊肿或表皮瘤。胆脂瘤是良性病变,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0.7%123,是非常罕见的脊髓肿瘤”0,而椎管内胆脂瘤术后康复治疗更为罕见。我院康复医学科于2012年3月收治1例老年男性椎管内胆脂瘤术后患者,经3w的综合康复治疗,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胆脂瘤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