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微生物肥料替代常规底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尹心馨 李婷 +3 位作者 王跃 袁胜君 杨明宇 郝晓建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常规底肥的替代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品种,以‘京采8’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普通商品有机肥(CK1)、普通商品有机肥+常规复合肥(CK2)、普通商品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1(N∶P_(2)O_(5)∶K_(2)O=12...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常规底肥的替代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品种,以‘京采8’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普通商品有机肥(CK1)、普通商品有机肥+常规复合肥(CK2)、普通商品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1(N∶P_(2)O_(5)∶K_(2)O=12∶0∶3)(T1)、普通商品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2(N∶P_(2)O_(5)∶K_(2)O=15∶5∶5)(T2)4个处理。在苗期、开花期、坐果期测定番茄植株株高、叶片开展度、茎粗,并在坐果期计算番茄一、二穗果挂果数、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较常规复合肥处理能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植株茎粗均达到15 mm以上,株高比对照(CK2)稍有增加;处理T2的一、二穗果转色率分别较对照(CK2)显著增加55.7%和26.7%;二穗果处理T1、T2较对照(CK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6.2%和15.3%,糖酸比分别提高15.4%和25.0%,VC含量分别提高13.8%和19.4%;处理T2的一、二穗果番茄红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最高。综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均有所提升,底肥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减少土壤中磷、钾元素积累,更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番茄产量和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复合微生物肥料2处理的活菌数和磷、钾含量更高,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料 番茄 底肥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尹心馨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微生物菌肥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菌肥的分类、组成、施用模式,包括传统微生物菌肥和新型微生物功能菌肥;详细阐述了微生物菌肥的功能、生态效应,主要有提高... 微生物菌肥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菌肥的分类、组成、施用模式,包括传统微生物菌肥和新型微生物功能菌肥;详细阐述了微生物菌肥的功能、生态效应,主要有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活化土壤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抗逆性,提升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指出目前微生物菌肥仍存在作用效果不稳定,缺乏技术支持,推广、使用力度不够,认识不全面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展望,以期推动微生物菌肥的生产、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农业 改良土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控释掺混肥对鲜食玉米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凯丽 刘瑜 +5 位作者 于跃跃 颜芳 李萍 李权辉 尹心馨 贾小红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3期274-282,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控释掺混肥代替部分化肥对鲜食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等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为保证试验结果在北京市范围内的可推广性,选取位于密云和平谷的2块中肥力地块(地块A、地块B)开展试验,探索土...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控释掺混肥代替部分化肥对鲜食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等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为保证试验结果在北京市范围内的可推广性,选取位于密云和平谷的2块中肥力地块(地块A、地块B)开展试验,探索土温和降雨对肥料氮释放的影响,同时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OPT,推荐施肥量),控释掺混肥1(CRU1,施肥量同OPT),控释掺混肥2(CRU2,较OPT减氮10%),控释掺混肥3(CRU3,较OPT减氮20%)共五个处理,分析鲜食玉米的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等。结果表明:各处理的鲜穗产量顺序为:CRU1>CRU2、CRU3、OPT>CK,其中以CRU1的鲜穗产量最高,比CRU2、CRU3高750~758 kg·hm^(−2)、1500~1667 kg·hm^(−2);同时与OPT相比,CRU均可提高鲜穗的产量,地块A和地块B分别增产3.15%~17.1%和3.54%~10.1%。各处理的增收顺序为:CRU1>CRU2>CRU3>OPT>CK,其中以CRU1的净收入最高,分别比CRU2、CRU3高3690~3762元(地块A)、7470~8273元(地块B),同时与OPT相比,CRU均可提高净收入,分别增加5.75%~12.8%(地块A)、5.31%~20.2%(地块B)。与OPT相比,CRU能不同程度提高鲜食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其中氮肥回收率、氮肥偏生产力均以CRU3处理与OPT处理的差值最大,而氮肥农学效率以CRU1与OPT的差值最大。综上说明,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相比,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减氮施用可以提高鲜穗产量,获得种植收益,同时还能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以等氮[180 kg(N)·hm^(−2)]施用获得的鲜穗产量及收益最高。本研究中0~2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CRU在24 d出现峰值为83.0~105 mg·kg^(−1)(地块A)>67.9~79.1 mg·kg^(−1)(地块B),这是由于地块B的更高土温和更强降雨导致控释氮前期释放过多,故地块A的峰值高于地块B;OPT在48 d(追肥期)再次出现峰值,地块B表现为OPT>CRU,地块A在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地块A的土温和降水相对保证了控释氮的缓慢释放,保证了作物后期的供氮量。同时,20~60 cm土层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规律,说明硝态氮出现了向深层土壤下渗的淋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 土壤硝态氮 产量 鲜食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界牌村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小慧 张新刚 +4 位作者 刘士华 尹心馨 李彬彬 李跃超 李昌伟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6期34-36,共3页
为促进村级农业产业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驻村调研者视角,以界牌村农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界牌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品牌、农民培育、挖掘农业发展自然资源等措施,推进界牌村农业产... 为促进村级农业产业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驻村调研者视角,以界牌村农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界牌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品牌、农民培育、挖掘农业发展自然资源等措施,推进界牌村农业产业发展和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 农业产业 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之百蔬园园艺模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凯丽 范珊珊 +5 位作者 李权辉 尹心馨 刘瑜 梁燕东 吴思齐 杨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225-228,共4页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首次以蔬菜独立成园,设立百蔬园,构建集观赏性、科技性、参与性为一体的蔬菜园艺展园,以此为平台展示现代都市农业,对百余种蔬菜品种、蔬菜栽培模式、水肥管理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品牌等进行宣传,推进北京市...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首次以蔬菜独立成园,设立百蔬园,构建集观赏性、科技性、参与性为一体的蔬菜园艺展园,以此为平台展示现代都市农业,对百余种蔬菜品种、蔬菜栽培模式、水肥管理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品牌等进行宣传,推进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百蔬园园艺模式,并提出了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园艺模式 蔬菜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专用肥用量对甘薯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6
作者 张新刚 何威明 +4 位作者 李权辉 李彬彬 赖勇 尹心馨 陈小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21-22,36,共3页
为确定薯类专用肥的合理用量,以甘薯品种西瓜红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用量(0、225、450、675 kg/hm^(2))处理,研究不同用量薯类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薯类专用肥用量450 kg/hm^(2)的处理甘薯产量最高,达到44715 kg/h... 为确定薯类专用肥的合理用量,以甘薯品种西瓜红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用量(0、225、450、675 kg/hm^(2))处理,研究不同用量薯类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薯类专用肥用量450 kg/hm^(2)的处理甘薯产量最高,达到44715 kg/hm^(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薯类专用肥用量为435.19 kg/hm^(2)时,甘薯产量最高;随着薯类专用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EC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pH值有下降现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情况,合理施用薯类专用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薯类专用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包膜基施替代水溶追施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李权辉 赵凯丽 +2 位作者 郭宁 尹心馨 石文学 《中国瓜菜》 2025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为探究控释氮肥基施替代水溶氮肥追施的效果,在京郊设施大棚开展春茬番茄试验,研究常规施肥对照(FP)、优化施肥(OPT)、50%包膜尿素基施(CU50),100%包膜尿素基施(CU100)4种施肥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为探究控释氮肥基施替代水溶氮肥追施的效果,在京郊设施大棚开展春茬番茄试验,研究常规施肥对照(FP)、优化施肥(OPT)、50%包膜尿素基施(CU50),100%包膜尿素基施(CU100)4种施肥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FP处理的产量(30.8 t·hm^(-2))最低,其次为CU100、OPT处理,以CU50处理的产量(35.6 t·hm^(-2))最高,比FP处理显著增加15.9%,比OPT处理显著增加1.6%。产值和净收益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规律,CU50处理的产值和净收益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OPT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1万元·hm^(-2)、1.4万元·hm^(-2)。番茄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以CU50处理最高,但与OPT、FP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硝酸盐含量以CU100处理最低,其次为CU50处理,两者均显著低于FP、OPT处理。在收获期后,CU50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最低,其次为CU100处理,两者均显著低于FP、OPT处理。番茄植株对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和钾肥的偏生产力均以CU50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U50、CU100处理投入的氮、磷、钾养分均无盈余。综上,可推荐设施春茬番茄施肥量为:施磷量42.3 kg·hm^(-2),施钾量171.6 kg·hm^(-2),在传统施氮量(128.4 kg·hm^(-2))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调节水氮耦合,以包膜尿素基施代替50%水溶氮肥追施可达到提质增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设施番茄 产量 控释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