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安新区白洋淀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尹德超 祁晓凡 +4 位作者 王雨山 徐蓉桢 安永会 王旭清 耿红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9-992,共14页
【研究目的】白洋淀为雄安新区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系统开展了全淀区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调查。【研究方法】在白洋淀湿地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484组,查明了白洋淀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并采用地累积... 【研究目的】白洋淀为雄安新区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系统开展了全淀区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调查。【研究方法】在白洋淀湿地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484组,查明了白洋淀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等多种方法开展了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白洋淀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普遍偏高于河北省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府河入淀口及白沟引河入淀口为重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区,入淀河流输入为白洋淀重金属主要来源;环境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为清洁无污染等级分布面积144.54 km^(2),占表层沉积物分布总面积的96.68%;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为Cd>Cu>Hg>Pb>Zn>Ni>Cr>As,Cd元素污染程度等级以中度和偏中度为主,Cu元素以轻度和清洁为主,其他元素以清洁无污染为主;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河流入淀口所在淀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高于其他淀区,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排序为南刘庄>烧车淀>小白洋淀>王家寨>藻苲淀>捞王淀>池鱼淀>泛鱼淀。【结论】白洋淀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南刘庄等局部淀区存在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以Cd元素污染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重金属 生态风险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雄安新区 白洋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来白洋淀流域河川径流演变及湿地生态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尹德超 王旭清 +5 位作者 王雨山 王晓燕 王茜 吴斌 刘肖肖 龚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2-2133,共12页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生态功能区,近几十年来面临水源不足、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选取白洋淀流域上游王快、西大洋及拒马河3个子流域开展河川径流演变研究,结合1969年以来18期白洋淀湿地遥感影像,揭示白洋淀流域河川径流驱动湿地...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生态功能区,近几十年来面临水源不足、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选取白洋淀流域上游王快、西大洋及拒马河3个子流域开展河川径流演变研究,结合1969年以来18期白洋淀湿地遥感影像,揭示白洋淀流域河川径流驱动湿地演变的过程机制.结果表明:近60年来白洋淀流域山区径流量呈持续衰减趋势,从P1阶段(1961—1979年)至P3阶段(1997—2019年),典型子流域年径流系数均值由0.29降至0.12,山区年径流总量由30.84×10^(8)m^(3)/a降至11.37×10^(8)m^(3)/a,降幅达63.1%,梯田修建、地下水开采等人类活动是导致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不同子流域产流和基流减少对径流衰减的贡献率存在差异,以变质岩为主的王快子流域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地表产流减少,碳酸盐岩分布较广的拒马河子流域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基流减少;白洋淀湿地面积变化受控于地表水位波动,近60年来白洋淀湿地退化的直接原因是入淀流量减少,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山区径流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水文循环 径流衰减 基流 生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区表层沉积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尹德超 王雨山 +3 位作者 祁晓凡 安永会 王旭清 徐蓉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6-516,共11页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探究白洋淀不同植物群落区表层沉积物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采集了96组表层沉积物样品开展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白洋淀湿地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含量均值为39.64 g/kg,范围为14.4~136.82 g/...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探究白洋淀不同植物群落区表层沉积物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采集了96组表层沉积物样品开展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白洋淀湿地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含量均值为39.64 g/kg,范围为14.4~136.82 g/kg,总氮(TN)和总磷(TP)均值分别为2.62和0.75 g/kg,范围分别为0.72~10.57和0.46~1.38 g/kg;不同植物群落区表层沉积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挺水植物分布区表层沉积物TOC和TN含量高于其他区,水田区沉积物TP含量最高;表层沉积物C∶N∶P比例平均值为141∶8∶1,C∶N比值相对稳定,C∶P和N∶P比值空间分异性较大;不同水生植物群落区沉积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挺水植物区沉积物C∶P和N∶P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分区,沉水植物区表层沉积物C∶N最大,挺水植物区和沉水植物区C∶N∶P比例平均值分别为222∶13∶1和129∶6.5∶1;白洋淀表层沉积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受植物群落生物量、磷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枯落物分解速率以及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影响;与我国东部主要湖泊相比,白洋淀表层沉积物C、N、P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在水生植物生长末期收割打捞运出淀外,减少淀内N、P营养盐累积,减缓白洋淀富营养化和沼泽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底泥 碳氮磷 营养元素 化学计量学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衰减分析的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尹德超 罗明明 +3 位作者 张亮 周宏 陈植华 史婷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6,共6页
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重要参数,次降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受气候、地形、地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雾龙洞地下河系统为例,进行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获取方法的探索。在泉流量衰减规律分析基础上,探索... 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重要参数,次降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受气候、地形、地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雾龙洞地下河系统为例,进行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获取方法的探索。在泉流量衰减规律分析基础上,探索新方法进行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分析其规律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科学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雾龙洞泉流量衰减服从分段指数衰减方程;研究区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受次降水强度及降水前下垫面条件影响。基于泉流量衰减分析计算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方法合理可行,该方法在岩溶水资源评价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流量衰减分析 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雾龙洞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岩溶槽谷区地下河系统水资源构成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德超 罗明明 +1 位作者 周宏 陈植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8,26,共7页
鄂西岩溶槽谷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水资源构成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雾龙洞地下河系统为例,选取2012年两次典型洪水过程,基于流量衰减法,对地下河流量衰减过程进行划分,定量评价洪峰状态下水资源的分类及构成,... 鄂西岩溶槽谷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水资源构成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雾龙洞地下河系统为例,选取2012年两次典型洪水过程,基于流量衰减法,对地下河流量衰减过程进行划分,定量评价洪峰状态下水资源的分类及构成,并利用年内最大洪峰对计算参数进行验证,讨论了地下河系统储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鄂西岩溶槽谷地区,溶洞水和溶洞裂隙水所占比重小,岩溶管道系统的发育规模有限;中宽裂隙水和微裂隙水所占比重达70%以上,裂隙介质是地下水最主要的储水空间;裂隙水构成地下水资源的主体,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槽谷区 雾龙洞地下河 水资源构成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表层沉积物氮磷分布、储量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尹德超 王雨山 +3 位作者 祁晓凡 王旭清 安永会 杨进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83-1992,共10页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查明白洋淀表层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储量及污染程度,系统开展了氮磷营养盐调查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层总氮含量为528.5~10566.5 mg/kg,均值为2859.91 mg/kg,总磷含量为425.7~2446.0 mg/kg...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查明白洋淀表层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储量及污染程度,系统开展了氮磷营养盐调查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层总氮含量为528.5~10566.5 mg/kg,均值为2859.91 mg/kg,总磷含量为425.7~2446.0 mg/kg,均值为789.22 mg/kg;过渡层总氮含量为318.5~4662.0 mg/kg,均值为1706.7 mg/kg,总磷含量为315.05~976.30 mg/kg,均值为598.97 mg/kg;表层沉积物总氮总储量为15.86×10^(4)t,其中底泥层总氮储量为3.76×10^(4)t,过渡层总氮储量为12.10×10^(4)t;总磷总储量为5.54×10^(4)t,其中底泥层总磷储量为1.02×10^(4)t,过渡层总磷储量为4.52×10^(4)t。根据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白洋淀湿地底泥层氮磷污染程度均为重度,过渡层除烧车淀为重度外,其余各淀泊均为中度或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表层沉积物 氮磷 储量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MRI特征 及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王萍萍 尹德超 黄慧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核磁共振科收治的100例DCM患者(DCM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6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分析DCM的MRI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组的MRI下左心室...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核磁共振科收治的100例DCM患者(DCM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6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分析DCM的MRI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组的MRI下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参数、T1 mapping值,分析各参数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及对于DCM的诊断价值。结果DCM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弧形延迟强化、左室扩大、壁运动异常、心肌纤维化、心肌水肿;DCM组左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TDD)、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T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增强后T1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内径(LVDD)、左室心肌质量(LVM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强前T1值、细胞外容积(ECV)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TSD、LVEF、增强后T1值低于Ⅰ~Ⅱ级患者,而LVEDV、LVESV、ECV较Ⅰ~Ⅱ级患者增加(P<0.05);相关分析发现,DCM患者TSD、LVEF、增强后T1值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而LVEDV、LVESV、ECV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ROC显示,TSD、LVEF、增强后T1值、LVEDV、LVESV、ECV对DCM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804、0.764、0.775、0.652、0.737。结论DCM患者有一定的MRI影像学特征,且MRI可用于判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MRI 特征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内陆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场及动态类型:以酒泉东盆地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德超 吴玺 +4 位作者 崔虎群 王文祥 王晓燕 王茜 安永会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温度是地下水的固有属性,地下水温度场和动态特征是地下水流系统的外在表现。为揭示地下水开采等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北内陆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场特征与地下水流系统的关系,基于多点位、长序列、高精度的地下水温度监测数据,在酒泉东盆地... 温度是地下水的固有属性,地下水温度场和动态特征是地下水流系统的外在表现。为揭示地下水开采等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北内陆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场特征与地下水流系统的关系,基于多点位、长序列、高精度的地下水温度监测数据,在酒泉东盆地开展了地下水温度场及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酒泉东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9.33~20.77℃不等,平均水温为13.54℃,自地下水补给区至排泄区,沿地下水径流方向,浅层地下水温度逐渐升高;循环深度相近的不同地下水流系统对比表明,浅层地下水温度与地下水动力条件呈负相关,地表水入渗补给大、水动力条件强的水流系统地下水平均温度低,入渗补给小、水动力条件弱的地下水平均温度高;浅层地下水温度动态受自然地下水循环和地下水开采等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从山前地下水补给区到中游绿洲区再到下游排泄区,浅部地下水温度动态可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依次分别为河流补给型、水温稳定型、开采相关型、正弦波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酒泉东盆地 水流系统 地下水 温度场 动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岩溶含水系统结构识别方法初探 被引量:18
9
作者 罗明明 尹德超 +4 位作者 张亮 陈植华 周宏 韩兆丰 史婷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3-550,共8页
岩溶含水系统因其含水介质的高度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而难以刻画。文章选取鄂西岩溶槽谷区典型的岩溶含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地面调查、裂隙测量、洞穴探测、多源高精度地下水示踪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传统手段,结合新技术、新方... 岩溶含水系统因其含水介质的高度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而难以刻画。文章选取鄂西岩溶槽谷区典型的岩溶含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地面调查、裂隙测量、洞穴探测、多源高精度地下水示踪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传统手段,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来综合查明岩溶含水系统的结构,探讨岩溶含水系统的边界结构、岩溶发育主控方向、介质空间结构的识别方法,最终刻画出岩溶含水系统结构的概念模型。文章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岩溶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思路与方法应用提供参考,为提高全国新一轮1∶5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的精度与质量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含水系统 识别方法 水文地质调查 示踪试验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的峡口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被引量:22
10
作者 罗明明 黄荷 +2 位作者 尹德超 周宏 陈植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3,共7页
峡口隧道是一条位于岩溶山区的深埋特长型隧道,遭遇了历时近两年来源不明的复杂涌水过程。为查明隧道的涌水来源和充水途径,通过解读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不同涌水点的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差异,查明了隧道右洞北侧涌水主要... 峡口隧道是一条位于岩溶山区的深埋特长型隧道,遭遇了历时近两年来源不明的复杂涌水过程。为查明隧道的涌水来源和充水途径,通过解读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比不同涌水点的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差异,查明了隧道右洞北侧涌水主要来源于二叠—三叠系岩溶含水层,其他均来自于侏罗系裂隙含水层,二叠系灰岩与泥盆系石英砂岩接触部位发育的岩溶裂隙带为主要的充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口隧道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涌水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白洋淀湿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及其对芦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雨山 尹德超 +5 位作者 王旭清 祁晓凡 夏雨波 马稚桐 张亮 徐蓉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8-1381,共14页
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关系对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位监测、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湖床沉积物温度示踪等方法,研究了白洋淀渗漏对周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和深度,评价了地表水垂向渗漏速率,并探讨了芦... 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关系对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位监测、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湖床沉积物温度示踪等方法,研究了白洋淀渗漏对周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和深度,评价了地表水垂向渗漏速率,并探讨了芦苇分布面积和地表水位以及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洋淀渗漏受地质结构和水力梯度等因素影响,对浅层地下水垂向上影响深度为20 m,水平向上影响范围存在较大空间变异。周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雨和地表水,其中地表水渗漏的补给比例为0~90.5%。淀区渗漏速率0.01~0.59 mm/d,和含水层埋深关系密切,埋深越小,越有利于地表水渗漏。1976—2020年,白洋淀芦苇分布面积和地表水位关系密切。当地表水位为6.3~6.8 m时,芦苇分布面积最大,在水位小于6.3 m条件下芦苇面积随着水位增高而增加,大于6.8 m条件下随着水位增高而减少。芦苇台地下水位埋深和地表水位显著相关,在2020年4—9月芦苇生长期,除雨季前期外多数时段台地地下水埋深均适宜芦苇发育,建议在雨季前期实施生态补水,通过降低台地地下水位埋深促进芦苇生长发育。研究结果可为白洋淀生态补水、渗漏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渗漏 氢氧同位素 温度示踪 芦苇分布 地质调查工程 白洋淀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流域地下水调蓄资源量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明明 陈植华 +2 位作者 周宏 尹德超 史婷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0,共7页
提出了岩溶水资源调蓄资源量和调蓄系数的概念和评价方法,拓展了岩溶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基于水均衡原理,通过估算月度蒸散发量,求取参与调蓄的地下水月度储存量或释放量。选取了中国香溪河流域和清江流域,以及美国Meramec河流域,探讨对... 提出了岩溶水资源调蓄资源量和调蓄系数的概念和评价方法,拓展了岩溶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基于水均衡原理,通过估算月度蒸散发量,求取参与调蓄的地下水月度储存量或释放量。选取了中国香溪河流域和清江流域,以及美国Meramec河流域,探讨对比了三个流域径流转化能力与调蓄资源量的差异;以Meramec泉和雾龙洞为例,分析了岩溶含水系统的调蓄作用。结果显示:在降水分布集中、流域坡度大、岩溶发育程度高的岩溶流域内,降水与径流的相关关系好,径流转化能力强,但调蓄能力弱;岩溶裂隙介质是岩溶含水系统对地下水进行调蓄的主要媒介,岩溶发育程度低、裂隙介质比例高的岩溶含水系统具有更强的调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流域 水资源评价 调蓄资源量 调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环境中组织的快速反应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尹德超 吴广谋 《现代管理科学》 2005年第5期61-62,共2页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组织要生存下去,就要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不确定性入手,论述了未来组织的快速响应特征,探讨到底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能更好应对不确定。
关键词 快速反应策略 不确定性环境 快速反应能力 快速响应 核心竞争力 环境变化 组织形式 生存 应对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试验中不同位置自动水位计响应数据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燕 李文鹏 +5 位作者 安永会 刘振英 邵新民 解伟 吴玺 尹德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4,共8页
抽水试验中,动水位数据采集记录及处理分析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自动水位计被广泛用于抽水试验,通过传感器压强水头变化值获取水位降深。因井管内水流动会产生水头损失,自动水位计安放位置不同会导致获取的井水位降... 抽水试验中,动水位数据采集记录及处理分析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自动水位计被广泛用于抽水试验,通过传感器压强水头变化值获取水位降深。因井管内水流动会产生水头损失,自动水位计安放位置不同会导致获取的井水位降深不同,不同于传统方法测得的井水面降深,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放置自动水位计以及在参数计算中如何应用其获取的水位降深都亟待开展试验研究。在黑河流域第四系大厚度含水层地区,选择典型单层试验孔和利用分层封隔技术实现的一孔同径多层抽水孔开展试验研究,在动水位以下抽水试验层段上部、中部、下部以及潜水泵上部和下部分别放置自动水位计进行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结果表明:抽水试验中因井管内水流沿程水头损失及速度水头差异导致不同位置自动水位计获得压强水头变化值不同,本次试验实测到井筒内不同部位井损值;井损值在潜水泵进水口处最大,随距潜水泵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为避开井筒内较大水头损失对参数计算的影响,自动水位计宜优选安放在潜水泵上部接近动水位位置;在单孔抽水试验中利用稳定流公式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时,自动水位计获取水位降深含井损不可忽略,需通过多落程抽水试验数据分析扣除后使用。同时,抽水试验中自动水位计不同位置获取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为更好地理解井中水头损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水位计降深 井中水位降深 含水层水位降深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湿地表层土壤主要环境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雪松 王雨山 +1 位作者 王旭清 尹德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6-505,共10页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生态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中,淀区内纯水村和耕地将被淹没,而上述陆地的土壤环境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仍缺乏系统调查和分析.本文以淀区内现有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元素As、H...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生态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中,淀区内纯水村和耕地将被淹没,而上述陆地的土壤环境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仍缺乏系统调查和分析.本文以淀区内现有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元素As、Hg、Cd、Cr、Pb、Ni、Cu、Zn、N、P和土壤类型、质地为研究要素,以统计描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为研究手段对淀区内土壤主要环境元素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刻画和分析.结果表明:淀区主要环境元素在不同土地类型的差异性分布是大气沉降和人类工农业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元素P外,其余环境元素的淀区背景值均高于区域背景值,呈富集趋势.大部分元素趋向于在农用地富集,在水田的富集最为突出,Hg元素则更易在村镇用地富集.淀区内土壤主要环境元素来源分3种类型:大气沉降型,代表元素为Ni、Cr、As、Pb、Cu和Cd,主要来自区域燃煤烟气的沉降输入;农业输入型,代表元素为P、N、Hg、Cd、Pb,主要来自本地农业施肥和人类生活垃圾输入;工业叠加型,代表元素为Zn、Cu、Cd、Pb,主要来自大气沉降和淀区临近的小冶炼的排放叠加,其中Pb、Cd、Cu为综合输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土地类型 环境元素 分布特征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湖泊原位蒸发试验研究
16
作者 王晓燕 尹德超 +5 位作者 王雨山 吴斌 安永会 徐蓉桢 王茜 刘蕴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212,共9页
在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短缺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湖泊水面蒸发是其地表水主要排泄方式之一,研究湖泊蒸发对认识湖泊水循环、生态需水量评价及湖泊生态功能恢复等方面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然而白洋淀湖泊内蒸发实测资料有限,一般采... 在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短缺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湖泊水面蒸发是其地表水主要排泄方式之一,研究湖泊蒸发对认识湖泊水循环、生态需水量评价及湖泊生态功能恢复等方面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然而白洋淀湖泊内蒸发实测资料有限,一般采用邻近陆地观测站数据折算或经验模型法估算其蒸发量,计算误差较大,不能准确描述白洋淀湖泊蒸发量。研究在白洋淀湖泊开展原位试验,在湖泊中心位置建立E601蒸发站和20 m^(2)蒸发池观测蒸发量,并建立自动气象站同时监测气象数据,利用E601蒸发站和气象站数据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分析了蒸发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将E601蒸发站观测数据与20 m^(2)蒸发池观测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白洋淀湖泊水面蒸发量日变化较剧烈,变化范围在0.4~6.6 mm/d,6月蒸发量最大,7—8月随降水增多蒸发量有所下降。夏季湖泊水面蒸发受太阳辐射和湿度2种因素影响较大。以20 m^(2)蒸发池蒸发量作为湖泊水面蒸发量,观测期内E601蒸发站观测蒸发量高于湖泊水面实际蒸发量,通过当地蒸发折算系数折算后可更准确估算湖泊蒸发量。试验获得白洋淀湖泊内20 m^(2)蒸发池与E601蒸发站蒸发折算系数约为0.98,较前人研究略偏大。研究结果可为白洋淀地区水面蒸发量计算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蒸发 原位试验 E601蒸发站 20 m^(2)蒸发池 白洋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17
作者 胡婷 曹永红 +5 位作者 翟斐 宋佳佳 尹德超 石珍珍 朱小欢 韩晓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apelin水平、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0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apelin水平、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0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以甘精胰岛素为干预药物,联合组同时加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糖脂代谢、胰岛功能均进行评估和分析,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GF-1、apeli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联合组血清TG、TC、LDL-C水平更低,血清HDL-C水平更高(P<0.05);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HOMA-β更高,HOMA-IR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提高对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的改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 甘精胰岛素 疗效 糖脂代谢 胰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中游盆地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文祥 李文鹏 +4 位作者 蔡月梅 安永会 邵新民 吴玺 尹德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4-193,共10页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研究其水化学演化规律,对于区域水资源科学利用与管理、保障饮水安全和下游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4—2018年在黑河流域开展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所获取的资料,研究了黑河干流和丰乐河两个典型剖...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研究其水化学演化规律,对于区域水资源科学利用与管理、保障饮水安全和下游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4—2018年在黑河流域开展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所获取的资料,研究了黑河干流和丰乐河两个典型剖面的水化学和同位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区大气降水补给,黑河干流区地下水氘氧同位素比丰乐河流域更为富集,反映了氘氧同位素的高程效应。在丰乐河流域排泄区发现了非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水,说明现在的盐湖盆地早期就是地下水滞留区。山前戈壁带含水层经长期淋滤作用,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较低,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为主。溢出带以北下游地区TDS逐步增高,地下水类型以硫酸型、硫酸氯型为主,具有两种地下水化学背景和演化模式:一种是石膏溶解碳酸盐沉淀析出氯化物溶解缓慢的硅酸盐非完全溶解和阳离子交换反应模式;另一种在此基础上增加硫酸钠溶解演化模式。流域补给区和径流区地下水TDS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溶滤作用。丰乐河排泄区地下水TDS升高的主要原因仍是溶滤作用,溶滤盐分的来源是表层的盐分,以石盐为主。黑河干流排泄区由于含水层较薄,水位埋深较浅,蒸发对地下水咸化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地下水 水化学 氘氧同位素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不同灌溉方式下地下水入渗补给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虎群 李文鹏 +5 位作者 康卫东 刘振英 尹德超 吴玺 安永会 耿红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8,共7页
降水和人工灌溉是黑河中游浅层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长期以来入渗补给量评价采用经验参数法,但没有成熟的监测方法和实证数据。采用人工溴示踪法研究黑河中游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深度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 降水和人工灌溉是黑河中游浅层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长期以来入渗补给量评价采用经验参数法,但没有成熟的监测方法和实证数据。采用人工溴示踪法研究黑河中游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深度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条件下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21.25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11.93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1;大水漫灌条件下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86.51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148.7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16;小水漫灌条件下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46.35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53.81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07;滴灌条件下年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41.72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52.6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11。人工溴示踪剂应投放在包气带水分单向入渗下行区,一般西北内陆盆地在地表3 m以下为宜。此研究成果可为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实证参数,对西北内流盆地地下水水资源量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溴示踪试验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灌溉水入渗补给 灌溉方式 黑河中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装备故障排除电子手册
20
作者 张弛 黄孝文 尹德超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年第2期248-252,共5页
针对当前部队通信装备排故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NET的通信装备故障排除电子手册.系统使用.NET环境、Access数据库以及ADO.NET核心组件,实现了用户管理、故障信息管理以及数据维护等功能.首先分析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系统功能,其次对系... 针对当前部队通信装备排故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NET的通信装备故障排除电子手册.系统使用.NET环境、Access数据库以及ADO.NET核心组件,实现了用户管理、故障信息管理以及数据维护等功能.首先分析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系统功能,其次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结合日常应用说明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装备 故障排除 电子手册 .NET AD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