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李瑞琳 尤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对比单纯球囊扩张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行单纯球囊扩... 目的:对比单纯球囊扩张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临床评分、血清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球囊扩张术,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改善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同阶段的关联性分析
2
作者 赵静洁 赵欣宇 +5 位作者 韩超汝 肖开慧 路正昭 秦林燕 许冬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4-1359,共6页
目的探索睡眠障碍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健康体检队列和脂肪肝门诊队列共1868例参与者。收集所有受试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慢性病史等一般资料及生化等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索睡眠障碍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健康体检队列和脂肪肝门诊队列共1868例参与者。收集所有受试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慢性病史等一般资料及生化等实验室指标,受试者独立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测评。根据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非脂肪肝组(non-NAFLD组)(n=1122)和脂肪肝组(NAFLD组)(n=746),其中NAFLD组按照发展阶段分为单纯脂肪肝组(SFL组)(n=624)和脂肪性肝炎组(NASH组)(n=122)。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因素与NAFLD的关联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因素与NAFLD不同阶段的关联性,并构建两个多因素模型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校正模型和多因素校正模型,多因素校正模型校正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糖尿病、高血压、BMI、TG、HDL-C因素。结果non-NAFLD、SFL和NASH组在年龄、性别、BMI、文化程度、吸烟、糖尿病、高血压、ALT、TG、HDL-C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在PSQI量表总评分分级以及7个睡眠成分的0~3分分级中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多因素校正模型中,尚无睡眠障碍成分与SFL患病相关,而入睡时间长(OR=4.04,95%CI:2.33~7.03,P<0.001)、睡眠时间短(OR=3.53,95%CI:1.83~6.82,P<0.001)和睡眠紊乱严重(OR=2.96,95%CI:1.48~5.93,P=0.002)与NASH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结论睡眠整体状况和其包含的睡眠障碍成分与SFL的患病并无明显关联,而入睡时间长、睡眠时间短和睡眠紊乱可增加NASH的患病风险,需要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睡眠障碍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伦理挑战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许腾飞 郭水龙 尤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9-506,共8页
医疗机构既是创新成果的研发端,也是应用端,这使得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有别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也面临着伦理治理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与此同时,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本身的伦理性也需要得到关注与维护。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 医疗机构既是创新成果的研发端,也是应用端,这使得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有别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也面临着伦理治理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与此同时,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本身的伦理性也需要得到关注与维护。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是过程监管的最终伦理目标。伦理评价的目标、体制和行为需要各有其侧重点,以避免重复评价,提升评价效率,保障评价工作本身的伦理性。讨论了医疗机构成果转化过程监管的伦理挑战的具体分类及其常见形式,建议围绕伦理价值观,完善法律制度体系,理顺医疗机构公益性与转化盈利性之间的关系,探寻医疗机构转化优势的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伦理 伦理治理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像神经元的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瑞 张敏 +2 位作者 刘红 包娟 尤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通过一种内部模仿机制促进脑功能环路的重塑,人们可通过理解和学习将运动信息存储在大脑,当观察到动作时可激活类似动作再现或共振,有助于执行、模仿观察到的动作,或者当听觉信息与出现的动作相关时,即使事件被隐藏,...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通过一种内部模仿机制促进脑功能环路的重塑,人们可通过理解和学习将运动信息存储在大脑,当观察到动作时可激活类似动作再现或共振,有助于执行、模仿观察到的动作,或者当听觉信息与出现的动作相关时,即使事件被隐藏,镜像神经元也能被激活。镜像疗法是在将视觉信息转换成为活动行为时,通过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来实现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激活能影响运动学习进程,是运动学习的重要神经机制。其操作简便,成本低,特别适合患者的自主实践,值得临床推广。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拓展,发现其在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方面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镜像疗法 镜像神经元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及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玮婧 李永平 +2 位作者 尤红 冯娴慧 雷延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 disease,PD)平衡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2例P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平衡组及观察组各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 disease,PD)平衡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2例P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平衡组及观察组各24例。3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平衡组在常规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的基础上加用rTMS。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Pro-Kin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系统参数[运动轨迹长度(睁闭眼)、运动椭圆面积(睁闭眼)]评价平衡功能;采用Tinetti量表及数字化跑台参数(步长、步频、步长变异系数)评价步态功能;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价总体日常运动能力。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组内BBS评分,运动轨迹长度(睁闭眼)、运动椭圆面积(睁闭眼)、Tinetti评分、步长、步长变异系数以及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衡组各项指标评分较常规组均有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优于平衡组及常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步频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的方案较之单一的训练模式对改善PD患者的平衡及步态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重复经颅磁刺激 平衡 步态 视觉反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诊断、关怀和治疗指南》推荐意见要点
6
作者 艾小委 张梦阳 +1 位作者 孙亚朦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8-933,共6页
2024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诊断、关怀和治疗指南》。该指南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更新:扩大并简化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适应证,增加可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扩大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适应证,提高乙型... 2024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诊断、关怀和治疗指南》。该指南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更新:扩大并简化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适应证,增加可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扩大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适应证,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诊断,增加合并丁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等。本文对指南中的推荐意见进行归纳及摘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预防 诊断 治疗学 世界卫生组织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态运动学特征及MRI总负荷与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焦爱菊 赵玮婧 +2 位作者 文淑梅 张敏 尤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诊断为CSVD且以步态障碍为主要症状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数据,根据TUG测试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跌倒风险(high risk of falling,HRF;TUG时间≥15s)组和低跌倒风险(low risk of falling,LRF;TUG时间<15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平均年龄(71.07±8.17)岁。其中女性26例(60.4%),高血压患者30例(6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和TUG后,步长(OR 0.821,95%CI 0.702—0.959,P=0.013)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保护因素,MRI总负荷(OR 4.217,95%CI 1.444—12.317,P=0.009)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步长和MRI总负荷联合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04),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90%。结论:步长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步态障碍 MRI总负荷 跌倒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肝脏病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8
作者 李淑香 段维佳 +2 位作者 赵新颜 尤红 贾继东 《肝脏》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人口学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变迁所导致的肝脏疾病谱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临床肝病学正面临许多新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肝脏病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临床肝脏病学的学科体系,加强医防融合、降低... 人口学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变迁所导致的肝脏疾病谱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临床肝病学正面临许多新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肝脏病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临床肝脏病学的学科体系,加强医防融合、降低常见肝脏疾病的健康危害,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对少见、疑难及危重肝病的诊断和救治水平,以及加强临床研究、推动肝病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病学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中轴症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鑫宇 尤红 +2 位作者 张敏 文明明 张展 《中国康复》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 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病,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均无法将其治愈,一旦患病需终身服药[1]。近几年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我国患病人数将达到近50... 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 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病,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均无法将其治愈,一旦患病需终身服药[1]。近几年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我国患病人数将达到近500万人,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一半[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中轴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逆转:小进步尚待大突破
10
作者 吴雯玥 孙亚朦 尤红 《肝脏》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及临床证据表明,肝纤维化是一种动态可逆的过程,当肝纤维化的病因去除或控制后,肝纤维化进程可被延缓甚至逆转。本文对过去一年里肝纤维化逆转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旨在为肝纤维化逆转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减重步态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明明 尤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5-0118,共4页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减重步态训练+悬吊运动训练的价值。方法 纳入37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减重步态训练上,指导其正确实施悬吊运动,评估效果。结果 分析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指导...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减重步态训练+悬吊运动训练的价值。方法 纳入37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减重步态训练上,指导其正确实施悬吊运动,评估效果。结果 分析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指导患者行减重步态康复,且与悬吊运动积极联合,可以改善偏瘫症状,强化步行功能,还可以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整体的康复效果,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态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 脑卒中偏瘫 步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例
12
作者 姚硕 冯娴慧 +1 位作者 张敏 尤红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582-1584,共3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GFAP-A)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具备显著皮质类固醇反应性的新型自身免疫性疾病[1],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中位年龄在44~50岁),男女比例相当,儿童病例约占10%[2],其累...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GFAP-A)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具备显著皮质类固醇反应性的新型自身免疫性疾病[1],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中位年龄在44~50岁),男女比例相当,儿童病例约占10%[2],其累及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从而引发相应临床表现。该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主要与感染、肿瘤等外部因素有关。至今,国内外对于GFAP-A的报道较少,容易误诊,而单独以脊髓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案例更为罕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以双下肢无力、尿便障碍等脊髓病变发病的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描述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为该病的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自身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2年抗病毒疗效比较 被引量:68
13
作者 尤红 吴晓宁 +8 位作者 王倩怡 吴鹏 丛瑞 杨爱婷 欧晓娟 马红 张福奎 王宝恩 贾继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不同阶段患者对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观察以上患者应用恩替卡韦的2年抗病毒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5例)和失代偿期(7例)患者应用恩...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不同阶段患者对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观察以上患者应用恩替卡韦的2年抗病毒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5例)和失代偿期(7例)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年,每3个月检测谷丙转氨酶等生物化学及HBV DNA等病毒学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基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恩替卡韦治疗1年和2年ALT的复常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3组相似。每3个月检测的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限(<5×105IU/mL)比例和下降的中位数3组相似,2年时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81.8%,5.4 lg IU/mL)、乙肝肝硬化代偿期(83.3%,6.0 lg IU/mL)和失代偿期(88.1%,5.8 lg IU/mL)。3组患者的HBVDNA血清浓度在各时间点的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3组患者用恩替卡韦治疗2年,抗病毒疗效和HBV DNA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7.02”滇中大暴雨的成因诊断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14
作者 尤红 肖子牛 +1 位作者 王曼 曹中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6,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和WRF模式对2008年7月2日滇中大暴雨进行成因诊断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的干侵入和中低层冷、暖平流交汇诱发副热带高压和滇缅高压间辐合低涡迅猛... 利用常规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和WRF模式对2008年7月2日滇中大暴雨进行成因诊断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的干侵入和中低层冷、暖平流交汇诱发副热带高压和滇缅高压间辐合低涡迅猛发展成强中尺度对流辐合体,加上中低层来自孟加拉湾的丰富水汽输送和中低层强水汽辐合共同引发此次大暴雨。过程中,垂直螺旋度贡献主要在中层;干位涡呈现出对流层顶强正高位涡,300 hPa以下为次正高位涡,两者之间为负区的柱状分布特征,次正高位涡强中心有向下层延伸特征。WRF较好地模拟了整个大暴雨过程中强降水主体时段和大暴雨落区特点,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变化趋势对强降水有较好预示作用,模拟方案在积分30小时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干侵入 对流有效位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尤红 杨明 +1 位作者 郭荣芬 白学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94,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存在逆温层或中性层,逆温层越强,山地雾越浓;近地层小于1m·s^-1的微风有利于成雾;分析还指出这次强山地雾发生在久雨转晴和地面强变性冷高压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下,地面强辐射冷却效应对山地雾有触发和增强作用,地形背风坡有明显增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雾 诊断分析 辐射冷却 逆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3
16
作者 尤红 朱亚利 +3 位作者 辛博 李幼东 刘小玉 刘艳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心理护理、个别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心理护理、个别心理护理、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等,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比较2组患者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HAMD、HAMA评分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2组HAMD、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改善作用,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 抑郁症 康复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04号台风“碧利斯”持久不消及造成云南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尤红 王曼 +1 位作者 曹中和 赵娜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6h再分析资料对0604号台风"碧利斯"登陆后持久不消及其造成云南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两高间强而宽广的辐合带和西南急流增强使台风低压在陆上连续5d不消,副高、西南急...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6h再分析资料对0604号台风"碧利斯"登陆后持久不消及其造成云南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两高间强而宽广的辐合带和西南急流增强使台风低压在陆上连续5d不消,副高、西南急流在低压区形成的最大风速中心位置决定台风低压移动方向.此次云南台风暴雨是在台风减弱低压主导作用下,激发强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形成利于垂直运动深厚发展伴有强抽吸作用的暴雨动力结构,孟加拉湾水汽源源不断向云南上空输送,经低层强水汽辐合抬升凝结而造成的.影响云南500hPa低压干位涡涡源中心值越大地面降水越强,850hPa干、湿位涡可提前12h预示台风减弱、移动方向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低压 暴雨 位涡 副高 西南急流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及治疗干预 被引量:16
18
作者 尤红 谭莉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人格特征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0例酒依赖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者(对照组),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教授主持修订的调查表问卷(MMPI)进行调查比较,探讨酒依赖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其不同人格特点进行治...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人格特征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0例酒依赖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者(对照组),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教授主持修订的调查表问卷(MMPI)进行调查比较,探讨酒依赖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其不同人格特点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诈分量表、效正量表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10个临床子量表中,有5项,即精神衰弱、心理变态、偏执、精神分裂、轻躁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疑病、社会内向亦有明显差异(P<0.05)。30例患者中有3例图像呈86/68、78/87两点高分组合,3例图像呈Pa图像,符合分裂症样偏执症状为主的反应;4例量表Ma高分呈轻躁狂样反应;6例量表Hs、Pt高分,呈神经症样反应;7例呈46/64两点高分组合和Pd高分,符合人格障碍样反应。不同形式的治疗干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酒依赖患者有明显的人格障碍,并具有比较广泛而多样的特征,心理状况明显偏离于正常人。给予恰当的干预措施,对酒依赖患者早日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患者 MMPI 干预措施 人格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尤红 刘春梅 +3 位作者 刘艳菊 辛博 余明 吕桂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实施住院阶段和出院阶段的连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出院1年后2组患者利用电话提问的方式,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实施住院阶段和出院阶段的连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出院1年后2组患者利用电话提问的方式,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presion,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2组HAMD、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出院1年后,2组患者在遵嘱服药、定期复查、疾病认识、睡眠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习惯、社会适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随时获得有关疾病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为抑郁症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性研究 抑郁症 病人依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生物反馈对酒依赖患者焦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尤红 张捧娃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酒依赖患者 焦虑症状 疗效观察 电子 成瘾物质 依赖戒断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