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诊断为CSVD且以步态障碍为主要症状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数据,根据TUG测试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跌倒风险(high risk of falling,HRF;TUG时间≥15s)组和低跌倒风险(low risk of falling,LRF;TUG时间<15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平均年龄(71.07±8.17)岁。其中女性26例(60.4%),高血压患者30例(6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和TUG后,步长(OR 0.821,95%CI 0.702—0.959,P=0.013)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保护因素,MRI总负荷(OR 4.217,95%CI 1.444—12.317,P=0.009)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步长和MRI总负荷联合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04),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90%。结论:步长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不同阶段患者对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观察以上患者应用恩替卡韦的2年抗病毒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5例)和失代偿期(7例)患者应用恩...目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不同阶段患者对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观察以上患者应用恩替卡韦的2年抗病毒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5例)和失代偿期(7例)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年,每3个月检测谷丙转氨酶等生物化学及HBV DNA等病毒学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基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恩替卡韦治疗1年和2年ALT的复常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3组相似。每3个月检测的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限(<5×105IU/mL)比例和下降的中位数3组相似,2年时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81.8%,5.4 lg IU/mL)、乙肝肝硬化代偿期(83.3%,6.0 lg IU/mL)和失代偿期(88.1%,5.8 lg IU/mL)。3组患者的HBVDNA血清浓度在各时间点的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3组患者用恩替卡韦治疗2年,抗病毒疗效和HBV DNA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诊断为CSVD且以步态障碍为主要症状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数据,根据TUG测试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跌倒风险(high risk of falling,HRF;TUG时间≥15s)组和低跌倒风险(low risk of falling,LRF;TUG时间<15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平均年龄(71.07±8.17)岁。其中女性26例(60.4%),高血压患者30例(6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和TUG后,步长(OR 0.821,95%CI 0.702—0.959,P=0.013)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保护因素,MRI总负荷(OR 4.217,95%CI 1.444—12.317,P=0.009)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步长和MRI总负荷联合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04),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90%。结论:步长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文摘目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不同阶段患者对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观察以上患者应用恩替卡韦的2年抗病毒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5例)和失代偿期(7例)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年,每3个月检测谷丙转氨酶等生物化学及HBV DNA等病毒学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基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恩替卡韦治疗1年和2年ALT的复常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3组相似。每3个月检测的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限(<5×105IU/mL)比例和下降的中位数3组相似,2年时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81.8%,5.4 lg IU/mL)、乙肝肝硬化代偿期(83.3%,6.0 lg IU/mL)和失代偿期(88.1%,5.8 lg IU/mL)。3组患者的HBVDNA血清浓度在各时间点的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3组患者用恩替卡韦治疗2年,抗病毒疗效和HBV DNA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