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雪 尚清芳 张静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一级指标权重,以及二级指标层级单排序权重和总排序权重。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总排序权重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反映出该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甘肃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一级指标权重,以及二级指标层级单排序权重和总排序权重。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总排序权重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反映出该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表明,运用德尔菲法所构建的该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能充分表征专家主观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而且鲁棒性特征显著,可为该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重点的确定、产业链的有效延伸以及乡村旅游产业网络体系的构建等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德尔菲法 乡村旅游产业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银北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尚清芳 董莉丽 +1 位作者 张建明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173-18176,共4页
通过网格采样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测量了面积为267 hm2灌淤土耕层土壤速效微量元素硼、铜、铁、锰、锌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银北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田间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 通过网格采样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测量了面积为267 hm2灌淤土耕层土壤速效微量元素硼、铜、铁、锰、锌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银北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田间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的有效态含量呈正态分布,硼呈对数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在30.0%~87.2%;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硼、铜、铁、锰、锌具有各向异性,长轴相关距离分别为550、1 100、700、500、500 m,短轴相关距离分别为200、450、300、250、200 m,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14.3%、11.3%、23.0%、21.7%、23.1%。最后利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方法绘制了研究区硼、铜、铁、锰、锌的含量分布图,以利于进行土壤微量元素养分的分地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变异函数 宁夏银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尚清芳 张建明 +1 位作者 米丽娜 王积锋 《甘肃高师学报》 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
能值分析方法由于能同时衡量生态经济中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而成为测度区域可续发展水平的一种新方法。本文运用该理论与方法对民勤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将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民勤绿洲能值... 能值分析方法由于能同时衡量生态经济中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而成为测度区域可续发展水平的一种新方法。本文运用该理论与方法对民勤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将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民勤绿洲能值自给率仅为3%,人均能值也较低,为2.59E+16 sej/人,而环境负载率却高达26.9,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多,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ESI值也仅为0.0078,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可见民勤绿洲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退化基础上的,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在此分析基础之上,为民勤绿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特征的扶贫开发模式与策略——以秦巴山区陇南市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尚清芳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1-57,共7页
秦巴山区陇南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乡土特色鲜明,人文民俗地域特征明显,颇具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陇南市结合区域旅游资源特征与优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景区、互联网、民俗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多种扶贫... 秦巴山区陇南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乡土特色鲜明,人文民俗地域特征明显,颇具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陇南市结合区域旅游资源特征与优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景区、互联网、民俗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多种扶贫开发模式。针对发展中存在的宏观管理力度不够、景点布局单调、配套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具体对策: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注重内涵、优化供给、突出区域特色,深度挖掘、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宣传营销、广泛开拓客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乡村旅游资源 扶贫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尚清芳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3-46,共4页
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扶贫既要保持乡村旅游产业和服务健康发展,通过调节旅游结构、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旅游资源融合、降低旅游成本等不断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有效供给,又要坚持其扶贫的宗旨,即必须要有大量贫困人口的积... 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扶贫既要保持乡村旅游产业和服务健康发展,通过调节旅游结构、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旅游资源融合、降低旅游成本等不断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有效供给,又要坚持其扶贫的宗旨,即必须要有大量贫困人口的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相当收益,这是一个具有较高难度的系统工程。文章首先介绍了陇南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然后对其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扶贫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供给侧改革 乡村旅游 扶贫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培训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尚清芳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2-57,共6页
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游客需求侧不断呈现的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旅游不断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服务质量的提升不单需要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相应投入,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更是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介... 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游客需求侧不断呈现的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旅游不断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服务质量的提升不单需要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相应投入,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更是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介绍陇南市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培训现状,然后对陇南市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培训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培训的原则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供给侧改革 乡村旅游 从业者 职业培训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尚清芳 张静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3-88,共6页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构建指标体系是关键,然而在定量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各地的具体情况的不同,所建的指标体系侧重点和内容也不尽相同。结合甘肃省陇南市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构建指标体系是关键,然而在定量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各地的具体情况的不同,所建的指标体系侧重点和内容也不尽相同。结合甘肃省陇南市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陇南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同时对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陇南特有资源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尚清芳 张芳芳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99-103,共5页
陇南地处西秦岭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将陇南特有的地质地理资源与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乡土热情,而且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多年来对基于陇南特... 陇南地处西秦岭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将陇南特有的地质地理资源与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乡土热情,而且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多年来对基于陇南特有资源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的尝试和研究,野外实践教学体系趋于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但在实践教学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教学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野外实践教学 陇南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康县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尚清芳 《甘肃高师学报》 2017年第3期90-94,共5页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中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康县...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中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康县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现状,然后对康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县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分析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新途径-能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尚清芳 张静 米丽娜 《甘肃科技》 200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首次将自然资本价值纳入环境经济评价范畴,可以衡量和分析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是联结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文章简要介绍了能... 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首次将自然资本价值纳入环境经济评价范畴,可以衡量和分析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是联结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文章简要介绍了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产生过程、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步骤,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值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值研究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能值分析 新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以秦巴山区陇南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尚清芳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8-92,116,共6页
针对乡村旅游扶贫特征,构建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采用秦巴山区陇南市2014年与2017年乡村旅游扶贫投入产出样本数据,测算出该市20个村的乡村旅游扶贫2017年技术效率,以及4年间的效率变化DEA—Malmqu... 针对乡村旅游扶贫特征,构建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采用秦巴山区陇南市2014年与2017年乡村旅游扶贫投入产出样本数据,测算出该市20个村的乡村旅游扶贫2017年技术效率,以及4年间的效率变化DEA—Malmquist指数,对乡村旅游扶贫投入产出做出了静态和动态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指数 乡村旅游扶贫 效率评价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估——以陇南市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尚清芳 张静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0-43,66,共5页
针对区域旅游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旅游规划实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分析对区域旅游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估.本文以甘肃省陇南市鸡峰山国家森... 针对区域旅游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旅游规划实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分析对区域旅游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估.本文以甘肃省陇南市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估为例,为该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并提出了发展该市旅游业的基本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评估指标 县域旅游资源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视窗分析的旅游扶贫效率研究——以秦巴山区陕甘川毗邻区4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清芳 鲁建平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2-97,共6页
在构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中用DEA视窗分析方法对秦巴山区毗邻区4市旅游扶贫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2011—2017年期间,该区域旅游扶贫效率没有明显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汉中市旅游扶贫处于稳定发展期,陇南市处于... 在构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中用DEA视窗分析方法对秦巴山区毗邻区4市旅游扶贫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2011—2017年期间,该区域旅游扶贫效率没有明显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汉中市旅游扶贫处于稳定发展期,陇南市处于追赶发展期,绵阳市处于发展波动期,广元市处于追赶波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视窗分析 旅游扶贫 效率 秦巴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甘肃省旅游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清芳 鲁建平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9-71,共3页
"旅游+"产业发展不断衍生旅游新业态,改变了以往旅游空间时空格局,区域旅游空间异质性研究成为重要课题。根据2018年甘肃省旅游业截面数据,选取人均GDP、景点景区数、旅游接待游客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基础设施数5个指标作... "旅游+"产业发展不断衍生旅游新业态,改变了以往旅游空间时空格局,区域旅游空间异质性研究成为重要课题。根据2018年甘肃省旅游业截面数据,选取人均GDP、景点景区数、旅游接待游客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基础设施数5个指标作为甘肃省旅游空间异质性分析指标,建立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分析甘肃省旅游空间异质性和非平稳性特征。结果表明,5个异质性分析指标对甘肃省14地市州旅游收入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异质性 旅游空间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尚清芳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在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结合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运用旅游动力系统运行机制,对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创新了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模式,对规划未来陇南市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乡村旅游 动力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南地区旅游扶贫效率分析——基于DEA视窗分析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清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2-56,66,共6页
利用DEA视窗分析方法构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陇东南地区4市旅游扶贫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静态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7年陇东南地区旅游扶贫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天水市旅游扶贫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 利用DEA视窗分析方法构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陇东南地区4市旅游扶贫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静态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7年陇东南地区旅游扶贫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天水市旅游扶贫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变化相对稳定,陇南市旅游扶贫综合效率、规模效率递增明显,庆阳市旅游扶贫技术效率递增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视窗分析 陇东南地区 旅游扶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蜀古道非遗特征及文化旅游价值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清芳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3-49,共7页
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陇蜀古道非遗面临存续危机。给旅游注入非遗文化因子,将非遗与旅游相融合,是做好非遗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陇蜀古道非遗民族特色鲜明、地域特征突出、文化元素多样、表达内容丰富、人文精神深... 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陇蜀古道非遗面临存续危机。给旅游注入非遗文化因子,将非遗与旅游相融合,是做好非遗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陇蜀古道非遗民族特色鲜明、地域特征突出、文化元素多样、表达内容丰富、人文精神深厚,在文化记忆、技艺传承、艺术审美、教育育人、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陇蜀古道 文化旅游 特征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发展全域旅游电子商务中政府部门的职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尚清芳 《农业网络信息》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旅游营销具有明显优势。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对于旅游资源共享与传播、有效降低宣传和营销成本、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针对陇南市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发展全... 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旅游营销具有明显优势。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对于旅游资源共享与传播、有效降低宣传和营销成本、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针对陇南市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制度、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全域旅游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尚清芳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8期58-61,共4页
农业信息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事业。甘肃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宏观调控与管理,要多途径提升农民的农业信息化素养,掌握农业信息化技术,要精心培育农业信息消费市场,要优化农业信息资... 农业信息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事业。甘肃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宏观调控与管理,要多途径提升农民的农业信息化素养,掌握农业信息化技术,要精心培育农业信息消费市场,要优化农业信息资源配置,创新农业信息化激励机制,才能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现状 路径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发展态势能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尚清芳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4-87,共4页
能值理论可用以衡量分析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武威绿洲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 能值理论可用以衡量分析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武威绿洲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框架体系,并对1986~2005年衡量凉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能值指标及其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