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唐大盈库与琼林库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尚民杰
程林泉
-
机构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5,共5页
-
-
关键词
琼林库
大盈库
唐朝
考古工作
设置时间
墓志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隋唐长安城的设计思想与隋唐政治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唐代艺术博物馆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0-94,共5页
-
文摘
纵观我国历代都城之设计,找不出完全相同者,究其设计思想虽多有相通之处,但更多的体现出因时因地而异的特殊性。对于都城之设计或曰都城之构造,不外三种思想。其一如《周礼·考工记》所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在历史上虽然有一些都城也附会于这种规制,但都根据实际需要,作了较大的变通,能与这种规制完全吻合者,目前尚未发现。
-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
都城
设计思想
宫城
统治者
朱雀
外郭城
天象
隋文帝
北辰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青海原始农业考古概述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7年第1期62-70,共9页
-
文摘
目前,在青海地区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地点已不算少。从时代上说主要包括了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汉代及以后各时期。从已分出的文化类别来说,有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和以“唐汪式陶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近些年来,有些同志提出在卡约文化中还可以分出“上孙类型”、“阿哈特拉类型”和“大华中庄类型”。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料中的大部分还未能系统整理,本文仅就已经发表的资料对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农业生产的状况作一个大致的阐述,并就几个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
关键词
青海地区
齐家文化
卡约文化
农业生产
生产工具
新石器时代
辛店文化
文化遗存
陶器
青铜时代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考古学与羌族史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64-70,共7页
-
文摘
羌族乃古代西方一大族,至少自商、周以来便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来往,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对于她的历史的研究也为国内外史学家们广泛注意,但总因史籍所载甚少,对于她的历史面貌一直未能详解。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无疑为羌族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特别是甘青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更把早期羌族史的研究推入了新的阶段。 对于羌族历史的记载,虽说《后汉书·西羌传》可属专著,但若以此来概括羌族早期的全部历史就未免显得零碎、片面,其真实程度也很有限。如《西羌传》
-
关键词
羌人
羌族
齐家文化
考古学
西羌
甘青地区
氐羌
白石崇拜
下颚骨
墓葬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6,75,共7页
-
-
关键词
汉成帝
昌陵
考古研究
延陵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1.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西汉以后的未央宫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59,69,共5页
-
-
关键词
西汉
未央宫
东汉
《后汉书·顺帝纪》
前赵
西魏
北周
后秦
前秦
隋朝
唐朝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龙岗寺仰韶墓地葬俗管窥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0,18,共6页
-
文摘
就已发表的仰韶文化墓地资料而言,较为完整、且有着清楚的演进脉络的墓地有两处,其一为姜寨遗址,其二就是龙岗寺了。龙岗寺墓地地处汉水流域,依地域而论,与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存在一些区别是非常自然的。如果要全面认识仰韶文化,这些差别无疑又是十分可贵的。本文欲在龙岗寺发掘报告的基础上就该墓地反映出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
关键词
合葬墓
半坡类型
墓地
墓葬
成年女性
关中地区
埋葬习俗
仰韶
成年男性
葬俗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漫谈唐代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西安唐代艺术博物馆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4-118,107,共6页
-
文摘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成就,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产生了唐代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唐代的艺术风格,从表现形式上活泼多样,体现了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也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性;从心理素质上说它体现了一个民族蓬勃向上的气质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生动的显示了唐代社会的时代风貌。 唐代的艺术门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歌,乐舞等。这些艺术创造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体现了大致相同的审美情趣。在这些艺术表象的背后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
-
关键词
艺术风格
陵前石刻
仕女
陶俑
长安城
唐诗
造型风格
草书
人的主体性
艺术创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西安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土坑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 9
-
-
作者
尚民杰
张翔宇
郭永淇
呼安林
翟霖林
-
机构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129-131,共7页
-
基金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09CKG001
-
文摘
一、遗址概况
鱼化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街道鱼化寨村西北侧,皂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今西安外事学院北校区西北部。遗址东、北两侧被皂河环绕,地势中心高,周围低(图一)。
-
关键词
鱼化寨遗
仰韶文化
土坑墓
-
Keywords
Yuhuazhai Site Yangshao Culture Vertical earthen pit tomb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神鬼分离与巫祝源流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西安市文物研究咨询服务中心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3-99,共7页
-
文摘
一 神鬼观念在今天看来都是前人臆创出来,又反过来束缚自己手脚的一种荒唐的玄想。可是在远古时期,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它却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民族学资料告诉人们,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活动几乎都与宗教有关,就连今天被视为十分高雅的许许多多艺术创作,追根溯源,也大都与原始社会中的宗教活动有关。
-
关键词
巫祝
巫术活动
巫术与宗教
《周礼
原始社会
天神
原始宗教
源流
宗教活动
祭祀活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青海彩陶在中国彩陶中的地位探析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陕西唐代艺术博物馆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3-97,共5页
-
文摘
彩陶是人类早期社会活动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对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高度提炼,凝聚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追求, 残留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痕迹。对于彩陶的研究虽然还不够深入广泛,但彩陶在人们面前所展示的已经是一个博大而深厚的世界,有许多谜一样的问题诱使着人们去探讨、去思索。
-
关键词
中国彩陶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青海地区
辛店文化
齐家文化
陶器
公元前
彩陶纹样
探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冕服十二章溯源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文博》
1991年第4期57-62,共6页
-
文摘
冕服,是中国古代帝王特有的服装。它以其独特的形式,特殊的用途以及神秘的纹样,成为古代帝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一种标识。由于冕服是古代帝王在礼仪性活动中所穿的服装,自其产生以来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对其款式、用途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十二章之制,历代相沿不改,在中国服装史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所谓冕服十二章,是指冕服上的十二种装饰纹样,这些纹样无不与当时的宗教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弄清冕服为何要以十二章作装饰,也是解开冕服最初用途的关键所在。
-
关键词
冕服
十二章
古代帝王
服装史
宗教观念
装饰纹样
华虫
黄帝时期
孔颖达疏
礼仪性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宋云西行与吐谷浑国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尚民杰
贾鸿健
-
机构
西安市唐代艺术博物馆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3-77,31,共6页
-
文摘
北魏宋云等人西行求法,是古代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其所经吐谷浑国的地理位置也一直是史学家们十分关注,并已作过多方面考证的问题。在前几年的文物普查中,我们有机会对由柴达木盆地南缘西行至今新疆若羌的路线进行初步考察。本文即就宋云等人西行经由青海西部的路线和吐谷浑国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各位读者。 关于宋云西行的时间,史书所载不甚一致,早者认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晚者认为是正光二年(公元521年)。而熙平元年之说很可能是《北史》:“熙平中。
-
关键词
吐谷浑
香日德
都兰
伏俟城
沙珠玉
北魏
公元
沙州
飞沙走砾
日月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柳湾彩绘符号试析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3期31-37,共7页
-
文摘
青海柳湾墓地发现的彩绘符号,是目前考古发掘中集中在同一地点所发现的原始符号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一次。《青海柳湾》收录了各种符号144种、679件,分别出土于235座墓葬之中。①最近几年,在整理柳湾文物库房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对这里出土的部分彩陶器上的符号进行了一些统计,本文仅就这些符号自身的特点和一些相关的问题谈一些看法。柳湾的彩绘符号都与陶器上的彩绘纹饰一样,是在陶器未经入窑烧制之前绘制的。从这些符号所在器物的种类和部位来看,绝大多数符号都绘于彩陶壶下腹部的无彩处,个别的绘于彩陶壶或彩陶罐的底部。大部分符号都以黑彩绘出,极个别的用红彩。绘制符号所用的颜料和绘制彩陶纹饰所用的颜料相同。在一般情况下。
-
关键词
柳湾
彩陶壶
彩陶罐
红彩
制陶业
考古发掘
马家窑文化
文物库房
工匠们
下腹部
-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有关我国古代文字产生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尚民杰
-
机构
西安市文物研究咨询服务中心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73-79,共7页
-
文摘
我国古代文字的产生一直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课题,这不仅因为文字与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文字的产生与古代文明息息相关。前些年大汶口文化中出现的六件陶文曾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这一讨论刚刚平息不久,近两年来又在西安郊区的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一批原始社会晚期的甲骨文标本,并且已初步释出其中的三个字分别为万、羊、人。从字形结构上看,这些甲骨文字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
关键词
甲骨文字
大汶口文化
文化遗存
古代文明
殷商时期
渊源关系
原始社会
学术界
字形结构
象形文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唐朝的鱼符与鱼袋
被引量:10
- 16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文博》
1994年第5期54-57,共4页
-
文摘
符乃古代遣兵之信物,故又称符信、符契.历代符契形制颇繁,取材亦广,但较为常用者为铜虎符,大约取虎之威以壮军势.《器物丛谈》云:“符,契也.
-
关键词
《旧唐书·职官志》
佩鱼
太子监国
唐鱼
符瑞
铜鱼
隋文帝
符契
唐史
中书令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原始农业与中国古代文明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6-82,共7页
-
文摘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农业生产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由于我国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适于农作物生长的地区幅员广阔,农业生产由古及今一直处于经济生产的首要地位。一般地说来,大致经历了刀耕火种、耒耕农业、锄耕农业、犁耕灌溉农业这样几个发展阶段而向机耕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更高水平发展。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由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产生,
-
关键词
原始农业
中国古代文明
彩陶器
部落联盟
农业部落
游牧部落
农业生产
河姆渡遗址
制陶业
渔猎经济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氏族心理因素与考古学文化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3-69,共7页
-
文摘
在进行考古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发现,处于大致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而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几种考古学文化之间往往有许多共性。如山东地区的“北辛类型”文化,河南、河北地区的“磁山—裴李岗文化”,陕西地区的“老官台文化”,甘肃地区的“大地湾一期文化”所体现出的共同特征。比上述文化晚一些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又包括了若干个类型)”等等也都表现出了一些文化因素上的共性。这些文化的分布,从黄河下游到黄河上游绵延数千公里。
-
关键词
氏族
心理因素
墓地
考古学文化
文化面貌
彩陶器
墓葬
马厂
齐家文化
葬式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
被引量:8
- 19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文博》
1998年第2期62-68,共7页
-
文摘
云梦《日书》中有几条简文似与星宿记日有关.其一,《天阎》篇云:正月虚,□□□(廿七日);二月东壁,廿七日(廿八日);三月角,十三日;四月房,十四日;五月旗(箕),十四日;六月东井,廿七日;七月七星,廿八日;八月轸,廿八日;九月奎,十三日;十月□(昂),十四日;十一月参,十四日;十二月斗,廿一日(廿七日).(《日书》乙种,简984—995)其二,《日书》甲、乙种中分别有“直心”篇,文曰:“入正月二日一日(二旬一日)心;
-
关键词
二十八宿
《日书》
年周期
古文献
星宿
对应关系
《吕氏春秋》
分度
十二个月
排列顺序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都管七个国”银盒所涉两国考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尚民杰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2-45,21,共5页
-
-
关键词
“都管七个国”银盒
唐代
“昆仑王国”
骠国
“白柘羯国”
-
分类号
K876.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