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疑似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遇春 鲁锦国 +4 位作者 尚健慧 陈鑫 陈燕 刘会霖 苏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造影(CT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PA上血栓分布特点。将诊断肺栓塞者设为肺栓塞组(n=261),无肺栓塞者为非肺栓塞组(n=142)。结果:403例患者中,肺栓塞患者261例(64.8%)。所有疑似肺栓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及晕厥。肺栓塞组中,女性、心悸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而胸痛的比例少于非肺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晕厥、胸闷患者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5例(93.9%)肺栓塞患者于CTCA扫描区域均能发现血栓征象,余肺栓塞患者16例(6.1%)为小面积肺栓塞,其血栓仅位于两上肺动脉。结论 :由于就诊心内科的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似性,对心内科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晕厥的患者,需同时诊断有无冠心病及肺栓塞。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能同时基本明确诊断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
2
作者 尚健慧 张晓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4期2620-2622,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确诊为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常...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确诊为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胺碘酮,观察组加用胺碘酮、麝香保心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相关指标,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复律时间为(13.10±2.24)d,短于对照组的(16.01±3.01)d(P<0.05);观察组QT间期、PR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能够显著缓解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麝香保心丸 胺碘酮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尚健慧 郭文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8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颐和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颐和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做功(LCW)、心输出量(C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呋塞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 被引量:2
4
作者 尚健慧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美托洛尔治疗)与观察组(35例:参松养心胶囊联合...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美托洛尔治疗)与观察组(35例: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低于对照组、室性期前收缩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持续给药4周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美托洛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美托洛尔 冠心病 室性期前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Watchman^TM左心耳封堵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勇华 陈艳红 +5 位作者 郭再雄 尚健慧 张劲林 韩宏伟 李振 苏晞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 分析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WatchmanTM左心耳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不适宜长期抗凝治疗的脑卒中高风险的非瓣膜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 目的 分析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WatchmanTM左心耳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不适宜长期抗凝治疗的脑卒中高风险的非瓣膜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中左心耳造影、术中及术后45 d随访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相应数据.结果 共16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施行左心耳封堵术(WatchmanTM封堵器,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163例成功(99.4%).患者CHA2DS2-VASc评分平均为2.82±1.32,HASBLED评分平均为1.58±0.75.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患者围术期间无死亡.4例患者(2.45%)发生安全性事件(2例为脑栓塞,1例为需外科手术的心脏压塞,1例为广泛皮下淤斑).植入后45 d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均无严重残留血流(〉5 mm).3例(1.88%)患者有器械相关血栓形成.1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死亡、器械脱落或严重出血事件.结论 基于初步经验,WatchmanTM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中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安全可行,可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植入
原文传递
双Watchman封堵器封堵双叶左心耳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勇华 张劲林 +5 位作者 陈艳红 郭再雄 尚健慧 韩宏伟 李振 苏晞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61-262,共2页
患者女,70岁,因“胸闷3年,加重2个月”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血压186/110mmHg(1mmHg=0.133kPa),服用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等药物,血压控制可。2015年5月闪“肢体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心房... 患者女,70岁,因“胸闷3年,加重2个月”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血压186/110mmHg(1mmHg=0.133kPa),服用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等药物,血压控制可。2015年5月闪“肢体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心房颤动(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左心耳 心房颤动 高血压病史 最高血压 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
原文传递
互动式教育结合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郭文静 尚健慧 +1 位作者 郑红梅 张莹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究互动式教育结合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9年9月期间94例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围术期管理,对照组47例给予互... 目的探究互动式教育结合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9年9月期间94例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围术期管理,对照组47例给予互动式教育,观察组47例增加结构性心理干预,3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除躯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取探究互动式教育结合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治疗效果确切,能够通过让患者掌握心脏永久起搏器的相关知识缓解焦虑、抑郁状态,通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增强患者信心提高自我效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育 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 结构性心理干预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绝经期前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崔红玲 朱艳霞 +6 位作者 李爱琴 晋辉 韦艳 孙亚超 曾辉 尚健慧 郑海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4期86-86,共1页
目的 探讨需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绝经期前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9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有典型缺血症状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均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未绝经4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48例患者中... 目的 探讨需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绝经期前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9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有典型缺血症状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均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未绝经4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48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2±7)岁,其中14例(29%)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例(15%)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7例(56%)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中有糖尿病家族史21例(44%),高血压家族史24例(50%),高脂血症家族史12例(25%).有糖尿病史20例(42%),高血压病史30例(63%),高脂血症史28例(58%),早期家族冠心病史34例(71%),吸烟4例(8%),肥胖患者22例(46%),代谢综合征20例(42%),无饮酒患者.48例患者中,40例(83%)同时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7例(15%)具有1个心血管危险因素,1例(2%)患者不伴任何明确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单支病变的39例(81%),双支病变8例(17%),3支病变1例(2%).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脉介入治疗(PCI),无一例患者行冠脉旁路搭桥手术(CABG).结论 绝经期前的中青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同时具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早期冠心病家族史,临床症状典型,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冠状动脉病变多相对简单,PCI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低,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综合征 绝经期前女性 发病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