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与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许晶晶 韦娜 +4 位作者 付敬杰 肖琳 寇俊娜 张慧峰 郭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分离所得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及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05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分离的105例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生物学...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分离所得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及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05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分离的105例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PCR方法检测主要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方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4.8%(26/105)的肺炎克雷伯菌呼吸机相关肺炎是由高黏液性菌株引起。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相比,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更容易引起患者菌血症与高死亡率。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中,毒力基因rmpA、aerobactin检出率均为88.5%,血清型K1与K2的检出率分别为15.4%与26.9%。相关性分析表明rmpA、aerobactin基因表达与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表型呈正相关,并且rmpA与aerobactin基因同时存在于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中。共发现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在105例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病例中,多位点分析鉴定出24种不同的ST分型。结论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已经成为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常见致病菌,其中包括产ESBLs的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呼吸机相关肺炎 高黏液性 致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ima HPV E6/E7mRNA16,18/45基因型检测技术在ASCUS患者分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广伟 寇俊娜 +4 位作者 郝志伟 张欢欢 杜艳敏 曹静 曾宪旭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5期451-453,共3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有57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11万新致死病例[1]。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居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2]。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病变的首要因素,HPV16/18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HPV16/18联合...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有57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11万新致死病例[1]。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居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2]。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病变的首要因素,HPV16/18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HPV16/18联合感染患者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概率更高[3]。随着细胞学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宫颈病变被发现,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异常结果中ASCUS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E6/E7 mRNA HPV16 HPV 18/45 ASCUS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肖琳 许晶晶 +4 位作者 张丹丹 韦娜 寇俊娜 李晟磊 李文才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BL/ALL)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线索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LBL/ALL的浆膜腔积液标本45例,观察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细胞形态学特征,其中22...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BL/ALL)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线索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LBL/ALL的浆膜腔积液标本45例,观察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细胞形态学特征,其中22例标本被制成细胞块并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3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5例行T细胞受体(TCR)和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分析。结果45例病例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男女比为3.5∶1.0,中位年龄15岁。39例(86.7%)患者有纵隔肿块,34例(75.6%)患者伴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增高;显微镜下,细胞量较为丰富,弥漫散在分布;细胞成分相对单一,小至中等大小;细胞核形不规则或曲核,可见核裂或乳头状突起,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胞质少或无,背景均可见到核碎裂及凋亡小体。22例细胞块免疫表型为19例(86.4%)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20例(90.9%)表达CD99,Ki-67阳性指数65%~95%。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的3例标本均显示TdT、CD2、CD3和CD7高表达的异常T细胞,行基因重排检测的5例标本中,4例呈TCR单克隆重排,1例同时发现TCR和Igκ单克隆重排。结论结合临床特征(青少年男性伴有纵隔肿块)和细胞形态特点(大量散在分布的形态单一的中小淋巴细胞,明显的核形不规则,染色质细腻,易见核分裂象、核碎裂及凋亡小体),可以对浆膜腔积液LBL/ALL进行初步诊断,辅以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测技术可进一步提高LBL/ALL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 细胞学技术 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标本中硬化性肺细胞瘤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琳 许晶晶 +5 位作者 魏建国 高献争 韩静 韦娜 寇俊娜 李晟磊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标本中硬化性肺细胞瘤(PSP)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线索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术后确诊PSP的EBUS-TBNA标本12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细胞病理学特点及免疫...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标本中硬化性肺细胞瘤(PSP)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线索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术后确诊PSP的EBUS-TBNA标本12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细胞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细胞化学特点。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1∶3;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5岁。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8/12),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结节(11/12);细胞病理学显示:多数病例包含2种以上的结构碎片(11/12),以乳头碎片(11/12)和硬化区成分(10/12)多见,且乳头多为细胞性或硬化性轴心;主要由小至中等大小的形态温和的细胞构成,细胞无明显异型(10/12),未见核分裂象和坏死;少数可明确分辨2种细胞(3/12),背景主要为出血背景,常见吞噬细胞(12/12);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细胞均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上皮细胞膜抗原,乳头碎片或裂隙的表面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7及Napsin A,而乳头碎片或裂隙的内部细胞(即所谓的间质细胞)表达波形蛋白,2种细胞Ki-67阳性指数均<3%。结论EBUS-TBNA标本可以通过观察细微的细胞学特点(细胞性或硬化性的乳头结构、温和的细胞形态、可辨认的2种细胞群及背景吞噬细胞)、借助特征性的免疫表型,结合临床特征(中年女性,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结节)对PSP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 甲状腺转录因子1 硬化性 孤立性结节 细胞病理学 阳性指数 细胞蜡块 术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