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空导航技术发展展望
1
作者 李罡 解放 +5 位作者 吴一凡 卢鋆 郭树人 刘迎春 宿晨庚 杨晓珩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09,共13页
深空导航是保障各类深空任务高效实施的基础要素,随着地月、火星等深空任务数量大幅增长及行星际任务距离极大延伸,航天器巡航、掠飞、绕飞、下降着陆及星表面有人、无人活动等场景对导航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常用的深空网等手段难以... 深空导航是保障各类深空任务高效实施的基础要素,随着地月、火星等深空任务数量大幅增长及行星际任务距离极大延伸,航天器巡航、掠飞、绕飞、下降着陆及星表面有人、无人活动等场景对导航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常用的深空网等手段难以全面满足多任务、高实时、自主性等导航需求。本文分析了深空任务数量快速增长、目标聚焦月球和火星、性质由探索向开发转变、距离不断延伸的特点,归纳了地月转移、月球和火星近星体空间及表面、超远深空3类典型深空导航需求,梳理了在用、可用及研究3类深空导航技术手段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最后提出了深空导航技术发展建议,包括持续提升在用类技术性能,积极推动可用类技术试验部署,以及加强研究类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深空导航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导航 地月空间 火星 深空探测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空间信号质量评估 被引量:14
2
作者 宿晨庚 郭树人 +2 位作者 刘旭楠 饶永南 王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89-2697,共9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空间信号(SIS)质量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性能。北斗三号卫星不同于北斗二号卫星,将继续播发北斗二号老信号,同时新增播发B1C,B2a等新信号,多频多信号多分量的信号体制较北斗二号更为复杂,对导航卫星信号质量控制提...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空间信号(SIS)质量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性能。北斗三号卫星不同于北斗二号卫星,将继续播发北斗二号老信号,同时新增播发B1C,B2a等新信号,多频多信号多分量的信号体制较北斗二号更为复杂,对导航卫星信号质量控制提出了较大挑战。2018年底北斗系统完成了18颗卫星组网,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有必要对北斗三号在轨卫星空间信号质量进行量化评估。传统空间信号质量评估方法侧重于单项的定性评估,而针对北斗三号复杂的信号体制,缺乏系统的、定量的分析结果。该文对标北斗系统接口控制文件(ICD),从功率特性、频域特性、时域特性、相关域特性和信号一致性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参数配置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形成了一套面向新型调制方式和多频多分量复用信号的量化评估方法。基于40 m大口径天线的空间信号质量评估系统,对18颗MEO卫星进行了长时间监测跟踪和数据采集,首次对北斗三号卫星空间信号质量进行了全面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北斗三号卫星空间信号质量良好,18颗MEO卫星一致性较好,符合ICD指标要求,可满足服务区内用户需求;评估方法可用于对后续导航卫星空间信号质量的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空间信号质量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NSS信号波形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宿晨庚 郭树人 周鸿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76-1681,共6页
在发射带宽严格受限的约束下连续函数波形信号较传统矩形波形表现出了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优势和优良性能,很有可能应用到未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信号体制中.在建立导航信号波形设计准则的理论... 在发射带宽严格受限的约束下连续函数波形信号较传统矩形波形表现出了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优势和优良性能,很有可能应用到未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信号体制中.在建立导航信号波形设计准则的理论模型基础上,研究了7种可能适用于未来GNSS系统的新型信号波形,在典型的宽/窄发射带宽条件下,通过仿真评估了传统GNSS信号和新型GNSS信号的精度、抗多径、抗干扰等性能,优选出BOCc和MSK两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信号波形:在频谱资源充足的情况下,BOCc信号具有最优的导航性能;在频率资源受限的情况下,MSK信号兼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拥有较好的导航性能.最后,结合两类信号波形的优缺点提出了我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波形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信号波形设计 MSK调制 跟踪精度 抗干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27
4
作者 卢鋆 张弓 +2 位作者 陈谷仓 高为广 宿晨庚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梳理和介绍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印度导航星座等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现状、在轨星座卫星、实测性能以及最新进展,系统分析了各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策略。当前,四大全球卫星导... 梳理和介绍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印度导航星座等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现状、在轨星座卫星、实测性能以及最新进展,系统分析了各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策略。当前,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两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均已提供全球或区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也圆满成功。各卫星导航系统在保证稳定运行提升服务性能的同时,都在积极谋划后续系统升级换代,实施新技术、新体系的规划部署和在轨验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新一轮竞合态势逐渐显现。文章重点从高性能服务、弹性对抗、多功能聚合、兼容互操作等方面,综合论述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我国下一代北斗系统论证研究和建设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高性能 弹性 多功能聚合 兼容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伪距偏差标定及对用户定位精度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成盼 宿晨庚 +7 位作者 胡小工 高为广 刘利 卢鋆 陈颖 刘成 王威 周善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1-1138,共8页
伪距偏差是指卫星导航信号非理想特征导致的不同技术状态接收机产生的伪距测量常数偏差。本文将伪距偏差作为一种用户段误差,提出基于并置接收机的伪距偏差计算方法和基于DCB参数的伪距偏差计算方法,以实现伪距偏差与其他误差的分离。... 伪距偏差是指卫星导航信号非理想特征导致的不同技术状态接收机产生的伪距测量常数偏差。本文将伪距偏差作为一种用户段误差,提出基于并置接收机的伪距偏差计算方法和基于DCB参数的伪距偏差计算方法,以实现伪距偏差与其他误差的分离。然后利用实测数据测量了北斗卫星伪距偏差,结果表明伪距偏差标定序列波动STD约为0.1 m,不随时间明显变化,不同地点接收机测量的伪距偏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1.5 G频段,北斗卫星B1I频点伪距偏差最大。北斗卫星新体制信号B1C伪距偏差最小,较北斗卫星B1I频点伪距偏差明显改善,也明显好于GPS卫星L1C/A频点伪距偏差。在其他频段,GPS卫星L2C伪距偏差略大于北斗卫星B3I伪距偏差,L5C频点伪距偏差次之,B2a频点伪距偏差最小。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伪距偏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伪距偏差与卫星群延迟参数高度相关。若用户接收机与群延迟参数计算采用的接收机技术状态差异较大,用户接收机定位精度将明显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距偏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定位 群延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进制LDPC编码性能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宿晨庚 黄勤 刘旭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考虑到卫星导航系统传输距离远、落地信号功率低,导航接收机在复杂遮挡环境下可能受到干扰不能正常解调电文,导航电文设计中一般采用纠错编码获取编码增益来提升恶劣环境下的解调性能。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各大系统在现代化升级过程中... 考虑到卫星导航系统传输距离远、落地信号功率低,导航接收机在复杂遮挡环境下可能受到干扰不能正常解调电文,导航电文设计中一般采用纠错编码获取编码增益来提升恶劣环境下的解调性能。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各大系统在现代化升级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性能更优的纠错编码,北斗全球系统现代化信号导航电文将采用多进制LDPC编码。在研究多进制LDPC编译码原理基础上,首次对北斗采用的64进制LDPC进行了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进制LDPC编译码性能和实现复杂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平台测试,结果表明,多进制LDPC编码方案具有较高的编码增益,相对二进制LDPC有0.4~0.8dB的优势,对于恶劣环境下的解调性能具有较大改善,该研究可为北斗现代化信号接收终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卫星导航 多进制LDPC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星间链路闭环残差检测的星间钟差平差改正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成 高为广 +6 位作者 潘军洋 唐成盼 胡小工 王威 陈颖 卢鋆 宿晨庚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9-1157,共9页
利用“闭环检测”思想检测和修正系统测量累积误差,是工程科学中的常用和有效手段。本文指出了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星间链路中所存在的有利闭环条件,并提出一种利用其进行闭合残差检测与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闭合残差整网平差模型... 利用“闭环检测”思想检测和修正系统测量累积误差,是工程科学中的常用和有效手段。本文指出了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星间链路中所存在的有利闭环条件,并提出一种利用其进行闭合残差检测与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闭合残差整网平差模型,实现了对北斗三号卫星星间相对钟差的误差修正。基于在轨实测数据的计算表明,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星间链路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常数性或周期性非零闭合残差。通过对星间链路闭环残差的平差修正,基本消除了卫星星间钟差不闭合的现象,减少星间钟差随机噪声30%~50%,有效提高了星间相对钟差测定的精度,有利于提升北斗系统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星间链路 星间钟差 闭合残差 网络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轨星座的PNT性能提升技术与能力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卢鋆 宿晨庚 +3 位作者 吕飞仁 姜坤 杨晓珩 唐成盼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从导航增强与弹性定位、导航和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 and Timing,PNT)两个方向,系统阐述基于低轨星座的PNT性能提升能力,包括全球天基监测、全球准实时高精度、可信认证、弹性应急备份等。综合国内外低轨星座发展现状,分析了低... 从导航增强与弹性定位、导航和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 and Timing,PNT)两个方向,系统阐述基于低轨星座的PNT性能提升能力,包括全球天基监测、全球准实时高精度、可信认证、弹性应急备份等。综合国内外低轨星座发展现状,分析了低轨星座实现PNT性能提升的两种实现途径:一是在导航频段播发信号实现性能提升,可与现有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实现良好的兼容与互操作性能;二是利用通信频段播发导航通信(导通)融合信号,实现与现有导航频段信号的弹性应急备份。二者均可实现定位精度及其收敛时间、完好性、安全性等性能提升,但因信号频段和业务类型差异,两者的技术体制、实现能力和代价有所不同。为此,文章从星载接收与处理技术、导航增强和导通融合信号体制设计、同时同频收发干扰抑制技术、弹性终端融合接收处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实现导航增强和弹性PNT服务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基于低轨星座的PNT性能提升的发展建议。文章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低轨星座的潜力,促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并为低轨PNT性能提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星座 PNT性能提升 导航增强 弹性P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全球系统导航信号恒包络调制和复用技术
9
作者 朱祥维 黄新明 +2 位作者 宿晨庚 周鸿伟 欧钢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3,共8页
出于以导频通道为代表的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现代化信号结构升级以及后向兼容的需求,北斗系统近几年提出了多种新型恒包络调制和复用技术,包括适用于北斗系统B1频点的正交复用二进制偏移载波(QMBOC)调制和非对称双正交相移键控(ADualQP... 出于以导频通道为代表的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现代化信号结构升级以及后向兼容的需求,北斗系统近几年提出了多种新型恒包络调制和复用技术,包括适用于北斗系统B1频点的正交复用二进制偏移载波(QMBOC)调制和非对称双正交相移键控(ADualQPSK)调制,适用于B2频点的时分复用AltBOC(TDAlt BOC)调制与非对称恒包络二进制偏移载波(ACE-BOC)调制,适用于B3频点的双正交相移键控(DualQPSK)调制,适用于双边带任意信号路数、任意功率配比的广义恒包络二进制偏移载波(GCE-BOC)调制。本文系统性地论述了北斗全球系统中提出的多种新型恒包络调制和复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基于GCEBOC调制总结出了一种恒包络调制的统一解析表示形式,对全面理解北斗全球系统信号设计思路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设计新型的恒包络调制和复用技术均能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恒包络调制 二进制偏移载波 时分复用AltBOC 非对称恒包络二进制偏移载波 广义恒包络二进制偏移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调制m序列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调制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曾凌川 白燕 +3 位作者 卢晓春 袁洪 宿晨庚 吴小婧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56-2164,共9页
为提高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在m序列周期等于信息比特位宽整数倍情况下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调制m序列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方法(m-DSSS)。首先结合调制m序列相关性数值仿真结果验证m-DSSS信号捕获可行性,然后根据... 为提高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在m序列周期等于信息比特位宽整数倍情况下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调制m序列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方法(m-DSSS)。首先结合调制m序列相关性数值仿真结果验证m-DSSS信号捕获可行性,然后根据信息比特的排列组合情况,设计一种基于多通道的m-DSSS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并对m-DSSS信号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后的抗干扰能力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在相同频谱利用率条件下,与码移键控(CSK)调制方式进行了仿真对比试验。仿真结果表明,m-DSSS信号不仅比CSK信号具有更低的副峰,且当载波采用BPSK调制时,m-DSSS还可通过判断极性来辅助信号捕获,在误码率优于1e-3条件下,m-DSSS信号比CSK信号有2 dB以上优势,验证了m-DSSS调制用于直扩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伪随机序列 调制m序列 信号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增益接收系统的Galileo E1信号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立 饶永南 +4 位作者 宿晨庚 石慧慧 杨德进 贺成艳 王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85-1691,共7页
Galileo系统在E1频点采用Interplex调制方式播发导航信号,由于缺乏E1信号功率分配和伪码序列等先验信息,一般的研究人员只能开展有限的信号质量特性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套基于高增益天线的空间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实现了E1授权信号的解... Galileo系统在E1频点采用Interplex调制方式播发导航信号,由于缺乏E1信号功率分配和伪码序列等先验信息,一般的研究人员只能开展有限的信号质量特性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套基于高增益天线的空间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实现了E1授权信号的解析,完善了E1信号评估体系.运用相关功率法来解决信号分量功率比问题,采用跟踪结果解决相位偏差估计问题,提出加权组合平均和码相位平均相结合的新型时域波形分离方法,克服了电文和码多普勒对时域波形特性评估的影响,采用S曲线过零点偏差(S-curve offset Biases,SCB)等参数进行信号测距偏差定量评估.通过该方法对Galileo GSAT-0214卫星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卫星E1各信号分量SCB小于0.2ns,测距性能优异,其复用效率达到了97.8%,优于GPS L1信号和北斗三号系统(BDS-3)B1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号质量 GALILEO 授权信号 功率分配 时域波形 相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系统互操作实现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鋆 宿晨庚 +4 位作者 胡敏 唐祖平 袁海波 徐君毅 申建华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5,共14页
针对当前国际卫星导航应用从单一GPS时代发展到多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代带来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本文从星座互操作、信号互操作、时间互操作和坐标互操作四个方面开展北斗三号系统与其他GNSS系统间的互操作设计.在星座设计方面,北斗... 针对当前国际卫星导航应用从单一GPS时代发展到多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代带来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本文从星座互操作、信号互操作、时间互操作和坐标互操作四个方面开展北斗三号系统与其他GNSS系统间的互操作设计.在星座设计方面,北斗三号的星座轨道高度与倾角设计与GPS,GLONASS和Galileo三大系统的星座充分互补,全球导航卫星PDOP平均可提升37.9%;在信号体制方面,北斗三号通过相同频率相似频谱设计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并签署了兼容与互操作协议,可确保用户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各大系统导航服务;在时间基准与坐标基准方面,北斗三号系统建立与维持了与国际上高度一致的基准体系,实现与国际UTC,GLNT等时差偏差保持在50 ns以内,并与国际ITRF 2014坐标参数精度保持一致.因此,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四个方面的努力,实现了与其他GNSS的互操作,可联合美俄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互操作 星座 信号 时间 坐标
原文传递
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技术研究与验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威 高为广 +8 位作者 唐成盼 叶小舟 卢鋆 刘成 常家超 刘文祥 宿晨庚 陈艳玲 王海红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3,共15页
本文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自主导航能力的发展特点及重要作用,分析设计了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体系架构,并对自主导航关键的时空基准保持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星间观测的完全自主导航的滤波算法、滤波... 本文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自主导航能力的发展特点及重要作用,分析设计了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体系架构,并对自主导航关键的时空基准保持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星间观测的完全自主导航的滤波算法、滤波状态噪声协方差信息选择方法及自主导航星载数据处理方法.论证了基于地面观测数据(锚固站)的半自主导航方法,比较了不同锚固站分布、数量及观测周期对自主导航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一套地面仿真试验系统验证了自主和半自主模式下的精密定轨和时间同步精度,可为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自主导航 定轨与时间同步 试验验证
原文传递
北斗三号系统时频体系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鋆 武建峰 +4 位作者 袁海波 申建华 孟轶男 宿晨庚 陈颖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0-1348,共9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复杂巨系统,需要科学、完整、高效的时频体系总体设计与工程实现。北斗三号系统的时频体系设计首先通过基于星间链路实现星载钟之间的比对与时间同步,基于星地时间比对链路实现主控站与卫星间的星地时间比对与精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复杂巨系统,需要科学、完整、高效的时频体系总体设计与工程实现。北斗三号系统的时频体系设计首先通过基于星间链路实现星载钟之间的比对与时间同步,基于星地时间比对链路实现主控站与卫星间的星地时间比对与精密同步,基于卫星双向、地面有线双向时间比对链路实现主控站各分系统之间的比对与精密同步,同时基于组合钟组和综合原子时等方法生成北斗系统时间(BeiDou system time,BDT),从而实现北斗系统内的时间建立、保持与同步。然后,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溯源比对以及时差监测,实现BDT与其他导航系统时间基准的统一。北斗三号卫星信号的长期监测数据表明,BDT天稳定度达到4.6×10^(−15),星载钟本地时间准确度达到1.25×10^(−11),星载钟万秒稳定度达到1.65×10^(−14),同时BDT相对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时差保持在50 ns以内。经系统运行检验与监测评估,证明北斗三号系统时频体系功能完备、组织架构科学、体系指标先进,能够全面支撑北斗三号的全球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 时间同步 时间溯源 时差监测
原文传递
北斗系统RNSS服务下行导航信号应用模式及使用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为广 隋叶叶 +3 位作者 李敏 胡志刚 宿晨庚 苏牡丹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4-1454,共11页
北斗系统已向全球用户提供3个频段5个民用信号(B1I、B1C、B2a、B2b、B3I)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结合北斗系统导航信号特点及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规划,采用长期积累的实测数据和动态车载实验数据对北斗下行导航信号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提出了... 北斗系统已向全球用户提供3个频段5个民用信号(B1I、B1C、B2a、B2b、B3I)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结合北斗系统导航信号特点及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规划,采用长期积累的实测数据和动态车载实验数据对北斗下行导航信号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提出了多频选择模式下的双频、三频一阶消电离层和三频二阶消电离层的最优多路径组合方法,讨论并给出了用户单频、双频、三频定位模式及使用建议:单频用户优先使用B1C、B2a,双频用户优先使用B1C/B2a组合,三频用户优先使用B1C/B2a/B3I,为用户正确使用北斗下行导航信号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下行导航信号 多路径 伪距单点定位 精密单点定位 应用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北斗混合星座的星历参数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鸿伟 王陆潇 +1 位作者 宿晨庚 王福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4-1070,共7页
针对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混合星座条件下不同星历参数表达方法的性能评估问题,采用了从信息占用量、轨道拟合精度、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3个方面统筹考虑的评价方法。针对北斗系统的混合星座构型,比较北斗广播星历16参数和新设计的广... 针对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混合星座条件下不同星历参数表达方法的性能评估问题,采用了从信息占用量、轨道拟合精度、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3个方面统筹考虑的评价方法。针对北斗系统的混合星座构型,比较北斗广播星历16参数和新设计的广播星历18参数的参数定义及用户算法异同,分析了不同星历参数表达所带来的性能变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星历参数表达虽然都能描述北斗混合星座中的地球同步轨道(GEO)、中间地球轨道(MEO)、倾斜地球同步卫星轨道(IGSO)的卫星轨道特性,但是它们的具体性能有明显的差异,星历18参数的轨道拟合精度比16参数的提高了2~3cm,但其信息表达却多占用了63bit,且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多消耗了1.2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导航电文 广播星历参数 地球同步轨道 中间地球轨道 倾斜地球同步卫星轨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