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儿童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5 位作者 王冰洁 李德庚 魏可英 刘翔腾 陈昂 林嘉镖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15例尘螨过敏性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8例)和益生菌组(5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症状、药物使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15例尘螨过敏性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8例)和益生菌组(5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治疗前(T0)、治疗6个月后(T1)、停药6个月后(T2)]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用药评分、标准化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鼻部症状评分。结果常规组T0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分别为(5.97±2.01)、(1.64±1.06)、(2.04±0.72)分,T1时分别为(2.79±1.07)、(0.71±0.44)、(1.69±0.93)分,T2时分别为(2.48±0.99)、(0.58±0.49)、(1.71±0.93)分;益生菌组T0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分别为(6.18±1.94)、(1.71±1.09)、(2.01±0.73)分,T1时分别为(2.05±0.78)、(0.49±0.45)、(1.37±0.67)分,T2时分别为(2.21±0.81)、(0.54±0.45)、(1.58±0.72)分。两组T1和T2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均较T0时降低,益生菌组T1时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两组VAS评分、用药评分、RQL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T0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分别为(1.81±0.66)、(1.60±0.62)、(1.68±0.77)、(1.34±0.69)分,T1时分别为(0.95±0.53)、(0.87±0.49)、(0.90±0.56)、(0.96±0.46)分,T2时分别为(0.93±0.54)、(0.84±0.43)、(0.88±0.31)、(0.89±0.54)分;益生菌组T0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分别为(1.78±0.57)、(1.63±0.61)、(1.70±0.70)、(1.41±0.69)分,T1时分别为(0.75±0.45)、(0.72±0.23)、(0.70±0.43)、(0.78±0.50)分,T2时分别为(0.91±0.43)、(0.83±0.51)、(0.86±0.53)、(0.85±0.50)分;两组T1和T2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较T0时降低,益生菌组T1时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两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尘螨过敏性AR患儿口服益生菌,可有利于减轻患儿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临床药物的使用,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尘螨过敏 变应性鼻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致全身不良反应 被引量:20
2
作者 容嘉妍 黄东明 +6 位作者 王桂兰 张莉 王冰洁 黄娟 刘翔腾 林嘉镖 魏可英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观察屋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儿童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始于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门诊诊断为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并进行屋尘螨皮... 目的观察屋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儿童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始于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门诊诊断为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并进行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为期3~5年)的患儿202例。分析每次免疫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病史资料。结果202例患儿中47例患儿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注射总次数为9285例次,共发生全身不良反应76例次(0.8%),其中速发全身不良反应93.4%(71/76例次),迟发全身不良反应6.6%(5/76例次)。76例次全身不良反应,以呼吸道症状和Ⅰ级全身不良反应为主,更易发生于免疫治疗维持阶段。不良反应在哮喘组及特异性IgE值≥50 kU/L患儿中发生率更高(P<0.01)。10岁以下儿童及7~9月份更易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屋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儿童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较少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且以轻度Ⅰ级反应为主,哮喘、特异性IgE值≥50 kU/L为在免疫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中山地区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7~9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特异性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3 位作者 刘翔腾 王桂兰 林汉炼 王冰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7期116-119,共4页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于本院确诊为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于本院确诊为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组30例和轻症组50例,另择同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3水平。结果:病例组25-(OH)D3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重症组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D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儿童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容嘉妍 王桂兰 +4 位作者 刘翔腾 黄娟 陈昂 林嘉镖 魏可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8-11,16,共5页
目的探讨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儿童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28例确诊为尘螨过敏导致AR且无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肺功能异常将其分为肺功... 目的探讨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儿童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28例确诊为尘螨过敏导致AR且无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肺功能异常将其分为肺功能异常组(40例)和正常组(88例),并分析肺功能异常与性别、年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尘螨特异性IgE(sIgE)水平、过敏原种类数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患儿的病程、症状发作时间、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3~5年(β=1.186,OR=3.273,95%CI=1.123~9.536)、病程>5年(β=1.551,OR=4.714,95%CI=1.374~16.175)、症状严重程度中重度(β=1.531,OR=4.625,95%CI=1.303~16.414)、症状持续性发作(β=1.019,OR=2.769,95%CI=1.144~6.701)是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部分尘螨过敏性AR儿童已存在肺功能异常,持续性发作、中重度、病程长的患儿出现肺功能异常的概率更高,肺功能异常与IgE水平、sIgE水平、过敏原种类数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肺功能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2例B型流感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2 位作者 王桂兰 黄东明 刘翔腾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7期277-279,共3页
目的:分析2012广东中山地区感染B型流感病毒的住院儿童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以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对2012年住院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8649份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对B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 目的:分析2012广东中山地区感染B型流感病毒的住院儿童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以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对2012年住院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8649份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对B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3.14%(272/8649)的患儿B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高峰出现在2012年1~3月份。发热是最常见症状,合并症包括肌炎(11例,4.0%)、急性喉炎(13例,4.8%)、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其中2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胃肠炎(其中3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高热惊厥、病毒性脑炎等。26.8%(73/272)的患儿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均为0.7%(2/272),0.7%(2/272),血小板增多症为1.1%(3/272)。88(35.1%)例患儿的CK水平升高(〉160 U/L)。结论 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住院儿童症状无特异性,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可出现多种合并症,白细胞减少症较常见,血小板减少症是罕见的。在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儿童中,与CK水平升高和肌痛有一个显著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病毒 儿童 流感 住院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治疗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儿童的临床观察及其对IgE、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3 位作者 陈昂 刘翔腾 王冰洁 林嘉镖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1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儿童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尘螨过敏性AR儿童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n=63)采取常...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儿童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尘螨过敏性AR儿童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n=63)采取常规干预办法,益生菌组(n=6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菌活菌胶囊干预,两组均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症状评分、用药评分与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IgE水平、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的治疗后,益生菌组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症状评分、用药评分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后益生菌组患儿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总IgE、特异性IgE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后益生菌组总IgE、特异性IgE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水平均升高,且治疗后益生菌组患儿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尘螨过敏性AR儿童适当使用益生菌,有助于减轻患儿症状,减少抗过敏药物的使用,同时能降低患儿血清IgE水平,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从而增强了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尘螨过敏 变应性鼻炎 儿童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地区2011—2012年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容嘉妍 黄娟 +2 位作者 王桂兰 刘翔腾 林汉炼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1573例年龄〈15岁ARI疾病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以直接性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UPRSV),流感病毒A或B型(UPIVA,B),副流感病毒1,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1573例年龄〈15岁ARI疾病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以直接性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UPRSV),流感病毒A或B型(UPIVA,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l,2,3)及腺病毒A(ADA)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①1573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者642例(40.8%)。单项病毒感染者624例(39.7%),其中主要是RSV(21.2%),其他依次为IVB型、ADA、PIVl型、IVA型、PIV3型、PIV2型。②在1~3岁龄幼儿中检出率最高。③18例混合感染内有11例是RSV合并其他类病毒感染,多见于1-3岁幼儿。结论病毒是该地区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RSV、IVB型是该地区ARI的主要病毒病原,RSV多见于1-3岁幼儿,IVB型多见于4岁以上儿童。今年所出现的流感痫毒感染与往年不同,以IVB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地区 呼吸系统 感染疾病 病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婴幼儿喘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赛 王桂兰 +2 位作者 容嘉妍 刘翔腾 王冰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问卷访查的形式收集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喘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婴幼儿喘息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问卷访查的形式收集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喘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婴幼儿喘息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父母过敏史、生产方式、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个人过敏史、爱哭、父母常闹矛盾、临近马路、周围工厂共9个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与其余22个因素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过敏史(OR=3.441,95%CI:1.914~6.186,P&lt;0.001)、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OR=2.910,95%CI:1.793~4.723,P&lt;0.001)、肺炎支原体感染(OR=2.277,95%CI:1.110~4.667,P=0.025)、临近马路(OR=2.036,95%CI:1.280~3.239,P=0.003)、爱哭(OR=1.521,95%CI:1.049~2.206,P=0.027)是婴幼儿喘息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婴幼儿喘息发生与父母过敏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近马路、爱哭、个人过敏史等9个因素有关,而前5者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 危险因素 调查问卷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E介导的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气道可逆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翔腾 王桂兰 +5 位作者 容嘉妍 黄娟 林嘉镖 黄东明 林汉炼 王冰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探讨IgE介导的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道可逆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初诊为哮喘急性发作的6~14岁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分为IgE介导组(n=61)及非IgE介导组(n=25),根据过敏原检测结... 目的探讨IgE介导的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道可逆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初诊为哮喘急性发作的6~14岁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分为IgE介导组(n=61)及非IgE介导组(n=25),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将IgE介导组进一步分为1、2、3种和4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组。检测FeNO水平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常规通气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FeNO与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gE介导组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非IgE介导组(P<0.05);FeNO水平随着血清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种类的增加而增加(P<0.05);IgE介导组Fe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用药前后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的改变量(△FEV1)和改善率(△FEV1%pred)呈正相关(分别r=0.655、0.473,P<0.05),而与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峰流速(PEF)、用药前后PEF的改变量(△PEF)和改善率(△PEF%pred)、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无相关性(P>0.05);非IgE介导组FeNO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FeNO水平与过敏程度有关;对于IgE介导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气道可逆性存在正相关,对哮喘的诊断、评估病情及了解气道可逆性有一定价值;对于非IgE介导的哮喘患儿,FeNO则不适用于间接了解其气道可逆性,两者需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舒张试验 气道可逆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谱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32
10
作者 黄娟 王桂兰 +5 位作者 刘翔腾 陈昂 黄建梅 容嘉妍 林嘉镖 王冰洁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基础疾病谱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400例学龄前RRTI患儿(研究组)及400例普通呼吸道感染学龄前患儿(对照组)。总结RRTI患儿的感染部位分布和基础疾病谱。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基础疾病谱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400例学龄前RRTI患儿(研究组)及400例普通呼吸道感染学龄前患儿(对照组)。总结RRTI患儿的感染部位分布和基础疾病谱。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400例学龄前RRTI患儿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32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68例。0~3岁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而>3~6岁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更高(P<0.05)。(2)共268例RRTI患儿接受基础疾病相关检查,其中99例有明确基础疾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扁桃体肿大和腺样体肥大,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常见的基础疾病为先天气道发育异常和同种病原微生物感染。(3)被动吸烟、入托、早产、过敏性疾病、营养不良是学龄前儿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与被动吸烟、入托、早产、过敏体质、营养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重视病因分析是诊治RRTI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基础疾病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现场评价技术在指导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后续诊疗价值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翔腾 王桂兰 +3 位作者 黄娟 林嘉镖 容嘉妍 王冰洁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技术在指导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后续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240例为研究对象,以家属是否同意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ROSE分为单纯灌洗组100例,灌洗+ROSE组100...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技术在指导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后续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240例为研究对象,以家属是否同意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ROSE分为单纯灌洗组100例,灌洗+ROSE组100例,剩余40例均不同意行灌洗及ROSE技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炎症指标及应用价值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患儿PaO_(2)、PaO_(2)/FiO_(2)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PaCO_(2)、CRP、PCT、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PaO_(2)、PaO_(2)/FiO_(2)均低于单纯灌洗组及灌洗+ROSE组(P<0.05),而PaCO_(2)、CRP、PCT、IL-6均高于单纯灌洗组及灌洗+ROSE组(P<0.05);单纯灌洗组及灌洗+ROSE组P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灌洗+ROSE组抗生素使用天数、使用种类、真菌定植率均低于对照组及单纯灌洗组(P<0.05)。结论ROSE指导重症肺炎患儿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续诊疗,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天数及种类,减少真菌定植率,可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 快速现场评价 炎症指标 应用价值 重症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地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小年龄及多重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翔腾 王桂兰 +6 位作者 容嘉妍 黄娟 黄东明 林嘉镖 林汉炼 王冰洁 杨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估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小年龄及多重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30例接受粉尘螨滴剂SLIT治疗2年且随访资料完整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资... 目的:评估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小年龄及多重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30例接受粉尘螨滴剂SLIT治疗2年且随访资料完整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资料。根据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按照是否单纯尘螨(粉尘螨或/和屋尘螨)过敏分为单一过敏组及多重过敏组,按照年龄分为低年龄组(<5岁)、高年龄组(≥5岁),按照患者所在地区分为城市组、农村组,通过不同时点(治疗前,治疗后第3、6、12、18、24个月)鼻炎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TNSS)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30例给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变应性鼻炎中,滴药0.5 h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9例,发生率为6.92%(9/130),治疗前、治疗后第3、6个月,单一过敏组TNSS均明显低于多重过敏组(Z=-5.86、6.692、-5.803,P<0.05),治疗后第12个月开始,两组TN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04、-1.030、-0.455,P>0.05)。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低年龄组TNSS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Z=-3.225、-2.955,P<0.05),治疗后第6个月开始,两组TN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59、-0.100、-0.498、-1.493,P>0.05)。农村组和城市组治疗前后TN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对小年龄及多重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脱敏法 免疫 投药 舌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在儿童轻中度哮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翔腾 陈玉兰 +6 位作者 王桂兰 容嘉妍 黄娟 林嘉镖 黄东明 林汉炼 王冰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期31-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在治疗儿童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及中山市人民医院的6~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在常规抗哮喘治疗(吸入舒利迭)基础上给与补充维生... 目的探讨维生素E在治疗儿童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及中山市人民医院的6~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在常规抗哮喘治疗(吸入舒利迭)基础上给与补充维生素E,对照组单纯吸入舒利迭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儿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改善情况,同时检测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水平以及肺功能第一秒最大呼吸量(FEV1)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C-ACT评分升高程度、FEV1升高程度、血EOS比例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Fe NO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哮喘总控制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vs 80%,P<0.05)。结论舒利迭常规治疗哮喘的同时,每日补充维生素E,可以显著提高儿童轻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儿童 哮喘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感染后咳嗽病原学调查以及家庭雾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翔腾 王桂兰 +5 位作者 容嘉妍 黄娟 林嘉镖 黄东明 林汉炼 王冰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7期151-154,共4页
目的:调查2018年本院引起儿童感染后咳嗽的常见病原菌并探讨家庭雾化对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2月治愈出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7例。按照患儿家长是否愿意进行家庭雾化分为干预组(n=65)与对照组(n=62)。干预组使... 目的:调查2018年本院引起儿童感染后咳嗽的常见病原菌并探讨家庭雾化对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2月治愈出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7例。按照患儿家长是否愿意进行家庭雾化分为干预组(n=65)与对照组(n=62)。干预组使用加压雾化机进行每日家庭雾化,对照组无特殊治疗。分析两组导致感染后咳嗽的常见病原,比较出院后7、14及21 d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剔除5例,实为60例;对照组剔除3例,实为59例。两组感染的常见病原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干预组出院7、14及21 d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出院7、14及21 d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流感病毒为引儿童感染后咳嗽的常见病原,使用家庭雾化能有效控制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感染后咳嗽 病原学调查 家庭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尿白三烯E_4水平变化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娟 黄东明 +5 位作者 王桂兰 容嘉妍 张平锋 刘翔腾 林嘉镖 黄建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白三烯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小儿呼吸科住院儿童中确诊为MP感染的76例患儿为MP感染组,另选择同期小儿外科择期手术的76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白三烯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小儿呼吸科住院儿童中确诊为MP感染的76例患儿为MP感染组,另选择同期小儿外科择期手术的76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患儿尿白三烯E4的浓度。将76例MP感染患儿根据是否使用孟鲁司特治疗分为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随访1年评估反复发作情况。结果 MP感染组患儿尿白三烯E4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孟鲁司特治疗组患儿在症状减轻及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原方案组,且在随访的1年中,孟鲁司特治疗组患儿病情反复次数及住院次数少于原方案组。结论 MP感染患儿尿白三烯E4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改善MP感染患儿的咳嗽、气喘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及病情反复次数,这些进一步提示白三烯在MP感染所致的气道炎症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 尿白三烯E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翔腾 王桂兰 +6 位作者 容嘉妍 黄娟 黄东明 林嘉镖 林汉炼 王冰洁 杨赛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849-85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为儿童SCAP的严重程度判断提供更多临床的依据。方法:64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肺炎病情的轻重分为SCAP组56例和非SCAP组590例,...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为儿童SCAP的严重程度判断提供更多临床的依据。方法:64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肺炎病情的轻重分为SCAP组56例和非SCAP组590例,对照组为100例正常体检患儿,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儿童CAP组PCT、MV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血WBC、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SCAP组MVP水平明显高于非SCAP组(P<0.01),两组血WBC、CRP、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V一定程度反映了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炎症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血小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玉韶 容嘉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5期3444-3445,共2页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9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9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呼气流速峰值(PEF)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PEF值占预计值的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更好。对于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可行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尔宁 舒利迭气雾剂 小儿哮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韶 容嘉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5期3771-3772,共2页
目的研究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 目的研究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呼气流速峰值(PEF)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患儿PEF值占预计值的比例均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临床疗效更好。结论对于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在常规抗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顺尔宁和舒利迭气雾剂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可行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尔宁 舒利迭气雾剂 小儿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TGF-β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翔腾 王桂兰 +4 位作者 容嘉妍 黄娟 林嘉镖 黄东明 王冰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3-129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其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关联性,阐明TGF-β1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其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关联性,阐明TGF-β1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毛细支气管炎组(n=46)和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组(n=38),另以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婴幼儿2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恢复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正常对照婴幼儿血清TGF-β1水平及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TGF-β1水平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轻度毛细支气管炎组和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急性期轻度毛细支气管炎组比较,急性期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血清TGF-β1水平升高(P<0.01);与急性期比较,恢复期轻度和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轻度和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EF/VE)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轻度毛细支气管炎组比较,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TPTEF/TE和VPEF/VE明显降低(P<0.05)。3组研究对象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血清TGF-β1与TPTEF/TE及VPEF/VE均呈负相关关系(r=-0.552,P<0.01;r=-0.517,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TGF-β1水平能间接反映患儿的气道阻塞程度,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病情判断及肺功能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潮气呼吸肺功能 血清 潮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桥2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容嘉妍 张莉 +2 位作者 黄娟 刘翔腾 王桂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9-320,共2页
支气管桥是一种罕见的小儿呼吸道畸形,可表现为反复咳喘、呼吸困难、发绀等,无特异性表现,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支气管桥大部分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系统畸形,无合并其他畸形的病例报道极少,现将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发现的2例支... 支气管桥是一种罕见的小儿呼吸道畸形,可表现为反复咳喘、呼吸困难、发绀等,无特异性表现,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支气管桥大部分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系统畸形,无合并其他畸形的病例报道极少,现将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发现的2例支气管桥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呼吸道畸形 特异性表现 呼吸困难 病例报道 病例报告 博爱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