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lOOH及纳米Fe_3O_4粒子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宣瑜 刘颖 +3 位作者 赵修臣 程荆卫 李亚军 李江国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9-216,共8页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表面修饰的纳米AlOOH粒子及纳米Fe3O4粒子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纳米粒子均能提高液体石蜡的减摩耐磨性能和PB值,纳米AlOOH粒子因具有层状结构,表现出更好的减摩耐磨性能,随...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表面修饰的纳米AlOOH粒子及纳米Fe3O4粒子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纳米粒子均能提高液体石蜡的减摩耐磨性能和PB值,纳米AlOOH粒子因具有层状结构,表现出更好的减摩耐磨性能,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大,其减摩耐磨的最佳浓度出现升高的趋势.对磨斑表面的SEM、AFM和XPS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能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减少摩擦副表面微凸体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微凸体之间的犁削和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OH FE3O4 纳米粒子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孢粉的提取和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宣瑜 吴升武 +3 位作者 郝丽艳 郭建 林瑾珲 郑武 《刑事技术》 2014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植物孢粉的提取和检验方法。方法用导电胶粘取衣物中孢粉及用有机溶液和稀酸溶液浸泡分离的土壤中孢粉,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孢粉的显微形貌。结果根据孢粉的形状、粒径大小、表面纹饰、外壁图案等形貌特征能鉴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孢粉... 目的研究植物孢粉的提取和检验方法。方法用导电胶粘取衣物中孢粉及用有机溶液和稀酸溶液浸泡分离的土壤中孢粉,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孢粉的显微形貌。结果根据孢粉的形状、粒径大小、表面纹饰、外壁图案等形貌特征能鉴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孢粉,且根据土壤中所含孢粉种类区分福州市5类山地土(于山土、屏山土、森林公园土、乌山土和鼓山土)。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能有效地提取和检验植物孢粉及区分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显微形貌 扫描电镜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润滑油用纳米润滑添加剂润滑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宣瑜 赵修臣 +2 位作者 李江国 刘颖 秦力维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分别制备了经表面修饰的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形貌及其分散性;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研究了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对润滑油承载能力的影响,同时在CSS-2220型万能试验机上,对比... 采用化学沉淀法分别制备了经表面修饰的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形貌及其分散性;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研究了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对润滑油承载能力的影响,同时在CSS-2220型万能试验机上,对比研究了添加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的润滑油在LY12热挤压成形过程中的润滑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均呈球形、平均粒径分别为10和20nm,在润滑油中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均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载荷,其中纳米Fe3O4粒子的性能优于纳米CuO粒子;添加纳米Fe3O4和纳米CuO粒子的润滑油均可降低挤压变形功,挤压件表面SEM形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存在有效地隔离了挤压件与模具表面的直接接触,减少了挤压件表面犁沟数量,降低了热挤压变形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润滑油 添加剂 热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5类山地土的区分方法研究
4
作者 宣瑜 刘祥伟 +5 位作者 郭建 林小龙 吴升武 林瑾珲 周毓灼 郑武 《刑事技术》 2013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区分地方土壤的方法。方法用能谱仪测试福州市几类山地土的元素成份,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溶液提取土壤有机质,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分离其有机质成份,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土壤所含低沸点有机质成份。结果根据土...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区分地方土壤的方法。方法用能谱仪测试福州市几类山地土的元素成份,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溶液提取土壤有机质,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分离其有机质成份,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土壤所含低沸点有机质成份。结果根据土壤中元素成份和低沸点有机质成份的差异,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凝胶渗透色谱图中主峰数目、主峰保留时间和峰形的差异,可有效区分福州市五类山地土(于山土、屏山土、森林公园土、乌山土和鼓山土)。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具有良好重现性,是一种有效区分土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元素 有机质 凝胶渗透色谱 GC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燃烧介质上柴油残留物的检验效果研究
5
作者 宣瑜 林瑾珲 +2 位作者 郭建 周毓灼 吴升武 《海峡科学》 2014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燃烧介质上柴油残留物的检验效果,排除燃烧介质对其检验的干扰。方法:分别在棉布、塑料和纸板上添加一定量柴油,完全燃烧后经溶剂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柴油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在这三种燃烧介质中,柴油在纸板上的燃... 目的:比较不同燃烧介质上柴油残留物的检验效果,排除燃烧介质对其检验的干扰。方法:分别在棉布、塑料和纸板上添加一定量柴油,完全燃烧后经溶剂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柴油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在这三种燃烧介质中,柴油在纸板上的燃烧程度最高,且对于纸板上的柴油残留物,能检出的直链烷烃种类明显较多。结论:通过研究直链烷烃和烷基蒽成分,能排除燃烧介质成分对柴油残留物检验的影响。针对纸板燃烧介质,应增加检材提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介质 柴油 燃烧残留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n粒子的制备及其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修臣 宣瑜 +1 位作者 刘颖 张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表面经油酸修饰的纳米Sn粒子,并在透射电镜(TEM)下观测到所制备的纳米Sn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0 nm。在MSR-10D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纳米Sn粒子作为CF-4 15W/40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表面经油酸修饰的纳米Sn粒子,并在透射电镜(TEM)下观测到所制备的纳米Sn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0 nm。在MSR-10D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纳米Sn粒子作为CF-4 15W/40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上对钢球磨斑表面进行了形貌观测和表层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n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一定的减摩性能和较好的抗磨性能,当所添加的体积分数仅为0.1%时,添加纳米Sn粒子润滑油的摩擦力比基础油降低了16.64%,其磨斑直径比基础油减小了38.4%。分析认为,纳米Sn粒子通过隔离摩擦表面而改善了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摩抗磨 纳米锡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蚕微孢子虫病检测与防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平 张霄 +6 位作者 张金亮 宣瑜 林本青 黄玲珑 符明星 韩锦雄 赵博光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459,共6页
近年来在对微孢子虫的常规光镜、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化学药物治疗感病家蚕及蚕种检测的抽样方案等方面,发展和改进了一系列对该病的检测和治疗技术,推动了蚕业生产的发展.文中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初步论述.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检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挤压成形用纳米改性润滑油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修臣 刘颖 +2 位作者 叶萍 余智勇 宣瑜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2,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亲油性的、粒径为10 nm球形Fe3O4粒子,在CSS-222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LY12进行冷挤压成形试验,研究了纳米Fe3O4粒子作冷挤压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并与传统的“氟硅化-皂化”润滑方法及添加微米石墨润滑油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亲油性的、粒径为10 nm球形Fe3O4粒子,在CSS-222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LY12进行冷挤压成形试验,研究了纳米Fe3O4粒子作冷挤压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并与传统的“氟硅化-皂化”润滑方法及添加微米石墨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氟硅化-皂化”的润滑效果相比,添加纳米Fe3O4粒子的润滑油,可明显降低冷挤压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挤压件的表面质量;与微米级石墨粉作冷挤压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效果相比,添加纳米Fe3O4粒子的润滑油在提高挤压件表面质量的同时使挤压时的挤压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粒子 润滑油添加剂 冷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助燃剂残留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瑾珲 郭建 +2 位作者 宣瑜 林小龙 刘祥伟 《海峡科学》 2014年第11期7-11,21,共6页
该文针对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的优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汽油、柴油、煤油和油漆稀释剂(香蕉水)进行了研究,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检测在福州市发生的1起杀人焚尸案中助燃剂残留成分的检验。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助燃剂残留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山地土壤中植物孢粉组合的特异性研究
10
作者 郝艳丽 宣瑜 +2 位作者 周毓灼 唐卫军 郭建 《刑事技术》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山地土壤中植物孢粉组合的特异性。方法用乙酸乙酯和稀盐酸溶液浸泡盖山和屏山土壤,经震荡和离心分离收集土壤中的植物孢粉,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孢粉的显微形貌,根据植物孢粉的形状、粒径大小、表面纹饰和外壁图案鉴别...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山地土壤中植物孢粉组合的特异性。方法用乙酸乙酯和稀盐酸溶液浸泡盖山和屏山土壤,经震荡和离心分离收集土壤中的植物孢粉,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孢粉的显微形貌,根据植物孢粉的形状、粒径大小、表面纹饰和外壁图案鉴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孢粉,且根据土壤中的植物孢粉组合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山地土壤。结果盖山和屏山土壤中的植物孢粉组合不同。对于同一山体,不同位置(山脚、山腰和山顶)、不同深度(表层、表层以下2 cm和表层以下4 cm)和不同季节(春季、夏季和冬季)的盖山和屏山土壤中所含的植物孢粉组合均不同。结论不同位置、不同深度、不同季节的盖山和屏山土壤中所含植物孢粉组合均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根据土壤中的植物孢粉组合特征可以区分不同山体位置、不同土层深度和不同季节的山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孢粉组合 显微形貌 特异性 山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脑类化学品的检验与研究
11
作者 吴升武 倪守露 +2 位作者 刘祥伟 宣瑜 温术来 《海峡科学》 2016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检验检材中的樟脑类化学品成分,研究樟脑类化学品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溶液分别提取检材奶粉和井水中的樟脑类化学品,建立GC/MS分析方法检验其樟脑类化学品成分。结果:检材奶粉中检出樟脑成分,检材井水中检出龙脑成分... 目的:检验检材中的樟脑类化学品成分,研究樟脑类化学品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溶液分别提取检材奶粉和井水中的樟脑类化学品,建立GC/MS分析方法检验其樟脑类化学品成分。结果:检材奶粉中检出樟脑成分,检材井水中检出龙脑成分。结论:采用乙酸乙酯溶液能提取检材中的樟脑类化学品,建立的GC/MS分析方法可有效对樟脑类化学品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报道此类案件,提醒技术人员注意生活常用低毒化学品及临床药物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类化学品 GC/MC分析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γ-AlOOH Nanoparticle and It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s Additives in Liquid Paraffin
12
作者 宣瑜 刘颖 +3 位作者 赵修臣 王富耻 李江国 李亚军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3期345-350,共6页
An experiment procedure was presented for the synthesis of γ-AIOOH nanoparticles by a dehydration process which employed the solution of H202 as dehydrator. The phase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b... An experiment procedure was presented for the synthesis of γ-AIOOH nanoparticles by a dehydration process which employed the solution of H202 as dehydrator. The phase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and TEM.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γ-AIOOH nanoparticles with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15 nm as additives in liquid paraffin were investigated by a four-ball tester, and the worn surfaces were analyzed by SEM and ED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ize of synthesized γ-AIOOH nanoparticl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ant. The γ-AIOOH nanoparticles as additives could exhibit goo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due to their covering effect, which prevents the direct contact of asperities and reduces the adhesion. As the real area of contact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applied load,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varies from 0.4 % to 0.1% when the applied load decreases from 294 N to 20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ARTICLE γ-AIOOH TRIBOLOGY ADDIT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