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宗艳红 吕玉先 +1 位作者 张彬 张喆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至联合组、心理组和对照组。三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4、8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治疗4周后...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至联合组、心理组和对照组。三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4、8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治疗4周后,联合组与心理组的SDS和GQOLI-74得分无显著差别,实验组(联合组与心理组)与对照组的SDS和GQOLI-74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治疗8周后,联合组、心理组与对照组的SDS和GQOLI-74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结合心理干预与音乐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心理护理 音乐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宗艳红 魏俊龙 +4 位作者 张金桥 吕华 桑文华 张金纺 梁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4期141-142,共2页
目的:了解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以自制调查表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结果:恢复期精神... 目的:了解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以自制调查表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结果: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分别为(40.01±14.33)分和(43.95±10.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患者情绪的因素依次为:担心社会对自己或家人的偏见和歧视,担心自己学业或前途;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患病期间的行为感到自责;担心药物毒副作用;不了解精神疾病,感到恐惧;认为病房条件不好,不适应住院生活。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不良情绪,其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采取个别心理治疗、集体健康教育的工娱治疗等形式,并寻求社会支持,消除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不良情绪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宗艳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325-1326,共2页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5E康复护...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5E康复护理。统计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评分。结果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5E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E康复护理模式 脑梗死 偏瘫 神经功能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对帕金森病人抑郁状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宗艳红 陈南星 +1 位作者 李晓萍 范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8期941-943,共3页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抗帕金...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外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3周后再进行HAMD评分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计算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减分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减分率及总体幸福感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但实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下降更多,治疗前后减分率更高,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总体幸福感6个因子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明显。结论心理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状态具有很好的疗效,能较好地减轻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状态 心理疗法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疼痛障碍为主诉的抑郁症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宗艳红 韩彦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疼痛障碍为主诉的抑郁症临床特征。方法通过HAMD、HAMA及自制躯体症状量表评定北京某医院及河北某医院66例以疼痛障碍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结果以疼痛障碍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80.30%的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 目的探讨以疼痛障碍为主诉的抑郁症临床特征。方法通过HAMD、HAMA及自制躯体症状量表评定北京某医院及河北某医院66例以疼痛障碍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结果以疼痛障碍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80.30%的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在非精神科就诊的患者中,约88.68%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主诉疼痛障碍的基础上,患者多伴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头晕、失眠、性欲减退、心动过速、心悸等,常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结论普及宣传抑郁症知识,要全面掌握以疼痛障碍等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打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心理定势,避免误诊及医疗资源浪费,尽快解除患者的精神痛苦,恢复患者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疼痛障碍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宗艳红 韩彦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7期810-811,共2页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独生子女患者父母,所得资料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阳性项目数高于全国常模(P<0.01),各个因子分与...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独生子女患者父母,所得资料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阳性项目数高于全国常模(P<0.01),各个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均明显高于常模(P<0.05),尤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敌对因子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影响了父母的工作、生活,造成父母心理障碍,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应注重对患者父母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善,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对待患者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 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行脑电监测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宗艳红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6期112-113,共2页
目的对癫痫患者行脑电监测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为后期的诊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收治的癫痫或疑似有癫痫发作病史的患者125例,分别为确诊患者95例,未确诊30例,对全部患者均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和常规脑电监测,通过两种监测结果,分析两... 目的对癫痫患者行脑电监测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为后期的诊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收治的癫痫或疑似有癫痫发作病史的患者125例,分别为确诊患者95例,未确诊30例,对全部患者均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和常规脑电监测,通过两种监测结果,分析两种方法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确诊95例患者中采用视频脑电监测癫样放电正常的为88例,占92.6%,常规脑电监测癫样放电正常的为49例,占51.6%;疑似30例患者中采用视频脑电监测癫样放电正常的为29例,占92.7%,常规脑电监测癫样放电正常的为24例,占80.0%;视频脑电监测明显优于常规脑电监测(P<0.05)。结论对视频脑电监测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提高癫样放电诊断正常率,为诊疗及护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患者 脑电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护理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宗艳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4期167-168,共2页
目的对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护理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6名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进行经颅微电... 目的对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护理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6名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进行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与护理后,通过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HAMA评分具有更为显著的下降程度,两组患者治疗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更年期 焦虑症 心理护理干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与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宗艳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6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意义,证实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传...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意义,证实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加入循证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护理2个星期后对比其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好,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即压疮的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具有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宗艳红 岳婧茹 任美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14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自理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一周内癫痫发作次数、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自理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一周内癫痫发作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有利于改善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癫痫 护理对策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咨询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宗艳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5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干预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病人家属60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实验对象按成组比较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干预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病人家属60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实验对象按成组比较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均衡可比性。实验组行团体咨询活动,咨询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查。对照组不做干预。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问题在活动前后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咨询技术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家属所存在的负性心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咨询 患者家属 应激反应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宗艳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1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临床治疗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13
作者 宗艳红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2期142-142,共1页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多发生于出血量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认真、合理、及时的护理,对疾病的好转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精神科男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情况对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景荣 宗艳红 +5 位作者 孙秀丽 张金桥 刘卓威 刘杰 闻会英 江琴普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男性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保护性约束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根据患者病历记录、保护性约束观察记录单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保护性约束使用率,保护性约束总人次、总时间、平均每人次约束时间,入院当天...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男性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保护性约束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根据患者病历记录、保护性约束观察记录单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保护性约束使用率,保护性约束总人次、总时间、平均每人次约束时间,入院当天约束比率及保护性约束的原因。结果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男性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总时间分别为5 364 h和2 231 h,保护性约束总人次分别为452人次和480人次。保护性约束使用率、平均每人次约束时间与精神卫生法实施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平均每人约束次数较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增加(P<0.01)。精神卫生法实施后,因不合作外走、行为紊乱约束保护的患者例数与实施前比较减少(P<0.05);因暴力攻击、自杀自伤因素进行保护的患者例数较实施前增加(P<0.05)。结论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对保护患者合法权益,降低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率,防止保护性约束的滥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法 精神障碍 保护性约束 回顾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女性住院精神障碍病人保护性约束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景荣 宗艳红 +4 位作者 孙秀丽 张金桥 刘卓威 刘杰 江琴普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年第10期3745-3746,共2页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是利用保护约束用具限制病人的紊乱行为,保障病人及周围环境免遭损害,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强制性的护理措施,一直得到伦理法律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5月1日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了保护...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是利用保护约束用具限制病人的紊乱行为,保障病人及周围环境免遭损害,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强制性的护理措施,一直得到伦理法律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5月1日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了保护性约束措施的适用条件。现对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女性住院精神障碍病人的保护约束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法 精神障碍 保护性约束 回顾性调查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插胃管方法改进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淑华 唐浪娟 +3 位作者 叶钒 谌秘 万丽霞 宗艳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期121-121,123,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丧失后插入胃管的方法。方法:将68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丧失后需插入胃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胃管法,观察组采用增加患者头部抬高的角度,减慢插管速度,并使用荷兰产的复尔凯鼻胃...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丧失后插入胃管的方法。方法:将68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丧失后需插入胃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胃管法,观察组采用增加患者头部抬高的角度,减慢插管速度,并使用荷兰产的复尔凯鼻胃管经鼻插入。结果:两组插胃管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且颈项强直患者采用改进后的插胃管方法可提高一次性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胃管 插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韩彦超 宗艳红 +3 位作者 张彦恒 王卫华 回秀清 王向群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对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进行概要的介绍与评述。方法利用文献综述法,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概述了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发病率,病理机制、抑郁症和躯体症状的关系及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 目的对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进行概要的介绍与评述。方法利用文献综述法,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概述了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发病率,病理机制、抑郁症和躯体症状的关系及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诊断、治疗、预后。结论全面掌握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降低误诊率,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躯体症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彦超 宗艳红 +2 位作者 李玉欣 曹国原 张金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惊恐障碍 米氮平 帕罗西汀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对临床一线医师工作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丽华 宗艳红 钟志兵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临床一线医师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临床一线医师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行团体咨询活动,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临床一线医师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临床一线医师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行团体咨询活动,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查。结果经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干预,干预前两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中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偏执、精神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SCL-90评分中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偏执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SCL-90评分中除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对于改善临床一线医师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应激反应具有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治疗 临床一线医师 应激反应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着经验行 顺着体验进——行进在探索中的数学策略教学之旅 被引量:4
20
作者 宗艳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4年第7期93-93,共1页
数学策略教学,即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授予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因此,策略教学至关重要。策略教学还应该把目光落到学生身上,从学生的视角挖掘经验并引领他们体验,从而开始一场行进在探索中的策略教学之旅。十字概括,即"沿着经验行,... 数学策略教学,即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授予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因此,策略教学至关重要。策略教学还应该把目光落到学生身上,从学生的视角挖掘经验并引领他们体验,从而开始一场行进在探索中的策略教学之旅。十字概括,即"沿着经验行,顺着体验进"。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引领学生探索的策略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教学 数学方法 经验 学生知识 数学思想 教学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