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化温控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军良 何海艳 +3 位作者 周玉 宋迪燊 何志坚 崔书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43-2346,2355,共5页
建立了简单有效的温敏性离子液体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铜的分析方法并用于了自制的水样及真正的水样中铜的测定。考察了主要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温敏性离子液体为N-正己烷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剂... 建立了简单有效的温敏性离子液体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铜的分析方法并用于了自制的水样及真正的水样中铜的测定。考察了主要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温敏性离子液体为N-正己烷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剂,溶液p H值为3.07,离子液体的浓度为80 mg/m L,加热温度为80℃,萃取时间30 min,冰浴时间为50 min,离心时间为20 min。方法的线性方程为:A=6.904 1C+0.047 8,相关系数为0.997,线性范围为0.005~1.0μg/m L。检出限为0.174μg/L,加标回收率为95.1%~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离子液体 CU2+ 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铜
2
作者 杜军良 周玉 +3 位作者 何海艳 宋迪燊 何志坚 崔书亚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以N-正丁烷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温敏性离子液体为萃取剂,乙腈为分散剂,萃取富集痕量铜离子,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分析铜离子的新方法。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浓度、冰浴时间、溶液p 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对萃取率... 以N-正丁烷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温敏性离子液体为萃取剂,乙腈为分散剂,萃取富集痕量铜离子,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分析铜离子的新方法。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浓度、冰浴时间、溶液p 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18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9%;对矿泉水和绿茶中铜离子进行分别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8.5%~1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正丁烷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 重金属Cu2+ 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温控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痕量铅 被引量:7
3
作者 宋迪燊 何海艳 +2 位作者 何志坚 崔书亚 杜军良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4-946,共3页
建立了温敏性离子液体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Pb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温敏性离子液体为N-正丁烷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剂,溶液p H为5.99,离子液体的质量浓度为80 mg/m L,萃取时间为30 min,... 建立了温敏性离子液体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Pb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温敏性离子液体为N-正丁烷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剂,溶液p H为5.99,离子液体的质量浓度为80 mg/m L,萃取时间为30 min,冰浴时间为30 min,离心时间为15 min。方法的线性方程为A=0.0223ρ-0.0001,相关系数为0.9995,线性范围为0.08~1.0μg/m L。检出限为25.8 ng/m L,加标回收率为94.4%~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离子液体 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文传递
2,4-二硝基酚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片中还原糖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迪燊 何海艳 +3 位作者 周玉 周丽红 陈培浩 杜军良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4-277,共4页
试验采用2,4-二硝基酚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片中还原糖含量。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最佳波长:479nm,显色剂用量为2.2mL,显色时间为7min,显色温度为:94cC。同时,测得回归方程为:y=0.6860x+0.1740,R2=0.997,线性关系良好,在... 试验采用2,4-二硝基酚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片中还原糖含量。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最佳波长:479nm,显色剂用量为2.2mL,显色时间为7min,显色温度为:94cC。同时,测得回归方程为:y=0.6860x+0.1740,R2=0.997,线性关系良好,在最佳条件下测定所购买的山楂片中还原糖的含量为36.59mg/g,方法的检出限0.0013,回收率在93.6%-117.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6.3%。该法简便快捷,较适合于常规生产中测定山楂片还原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片 还原糖 2 4-二硝基酚分光光度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