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及治疗进展
1
作者 文娟 宋清芸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8期1144-1147,共4页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Uterus,UIMT)为子宫间质中度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上相对罕见。UIMT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诊断主要依靠病理与免疫组化检查。UIMT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Uterus,UIMT)为子宫间质中度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上相对罕见。UIMT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诊断主要依靠病理与免疫组化检查。UIMT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而靶向治疗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旨在综述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以提高临床对UIMT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诊断进展 鉴别诊断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疝患儿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2
作者 文娟 宋清芸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患儿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疑似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使用Kappa检验分析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检... 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患儿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疑似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使用Kappa检验分析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诊断效能。对比不同超声检查对直疝、斜疝(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疝及绞窄疝)的检出率。观察腹股沟疝的高频超声表现。结果经手术结果确认,63例患儿中共56例确诊为腹股沟疝,7例为腹股沟区囊肿。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526,一致性一般;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662,一致性较高。常规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71%、89%;高频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86%、82%。高频超声对易复性疝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2种超声对直疝、难复性疝、嵌顿疝及绞窄疝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下腹股沟疝肿物呈椭圆状或长条形,边界光滑、清晰。内部回声为液性或实性弱回声,检查过程中肿物大小可改变,向上可见疝囊通向腹腔。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获得典型性的腹股沟疝肿物影像学图像,对患儿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腹股沟 超声检查 影像学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文娟 宋清芸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0期1267-1270,共4页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以往临床对子宫肌瘤的诊治常采用B超、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手段。随着我国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在诊断子宫肌瘤、鉴别...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以往临床对子宫肌瘤的诊治常采用B超、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手段。随着我国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在诊断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方面具有良好价值。随着超声消融术、子宫栓塞术在子宫肌瘤治疗方面应用的逐渐增加,以及超声造影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造影在指导子宫肌瘤个性化、准确性诊疗中的价值也日益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帆状脐带附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清芸 杨帆 罗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帆状脐带附着(VC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 733例孕妇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将47例VCI孕妇的超声诊断结果与其随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行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的26 733例孕妇中,产前超声诊断VCI 47例,其中VCI...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帆状脐带附着(VC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 733例孕妇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将47例VCI孕妇的超声诊断结果与其随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行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的26 733例孕妇中,产前超声诊断VCI 47例,其中VCI合并血管前置13例;产后随访确诊VCI 39例,其中VCI合并血管前置14例,产前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9%、92.9%。47例产前超声诊断VCI的产妇中行急诊剖宫产术者44例(其中出现胎膜早破13例,低体质量儿5例,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中央型前置胎盘伴植入、副胎盘及新生儿窒息各1例),引产2例(均因合并有胎儿发育异常),顺产1例。结论妊娠合并VCI发生率虽低,但其妊娠结局不理想,产前超声对妊娠合并VC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帆状脐带附着 血管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腹膜后寄生胎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清芸 杨太珠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8期554-554,共1页
孕妇,26岁,孕32周,孕1产0。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8.2 cm,头围30.1 cm,股骨长6.8 cm,腹围29.5 cm。后壁胎盘0级,羊水深度5.3 cm。胎儿腹腔内偏左见直径5.1 cm的囊性占位,边界清楚,内见发育不全胎儿样结构包块,直径约4.2 cm,包块内可见脊... 孕妇,26岁,孕32周,孕1产0。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8.2 cm,头围30.1 cm,股骨长6.8 cm,腹围29.5 cm。后壁胎盘0级,羊水深度5.3 cm。胎儿腹腔内偏左见直径5.1 cm的囊性占位,边界清楚,内见发育不全胎儿样结构包块,直径约4.2 cm,包块内可见脊柱及肢体样强回声,以及血管回声来自于正常胎儿腹主动脉,血流频谱与正常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一致(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双顶径 腹膜后寄生胎 超声诊断 脐动脉血流频谱 正常胎儿 超声检查 羊水深度 囊性占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不典型宫颈妊娠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清芸 杨帆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1期824-824,共1页
患者女,42岁,孕3产1。因“停经9周”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子宫前位,约孕2个月大,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10163.9 U/ml。经腹二维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前后径6.7 cm,宫腔中份至宫颈管内见一大小7.4 cm×2.1... 患者女,42岁,孕3产1。因“停经9周”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子宫前位,约孕2个月大,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10163.9 U/ml。经腹二维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前后径6.7 cm,宫腔中份至宫颈管内见一大小7.4 cm×2.1 cm×3.2 cm的孕囊回声,囊内胎芽长2.7 cm,可见胎心搏动(图1),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前、后壁均可见似胎盘样回声附着,厚约1.5 cm,部分区域胎盘后间隙可见稍丰富血窦,胎盘下缘距宫颈外口约1.0 cm,宫颈部分肌壁菲薄,最薄位于左前壁,小部分区域仅见细线样回声,该处浆膜层回声尚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前位 胎心搏动 宫颈妊娠 宫颈外口 前后径 下缘 经静脉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壁间结核超声表现1例
7
作者 宋清芸 罗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530-530,共1页
患者女,50岁,因腹胀1+年于我院就诊. 自诉无腹痛、大小便改变及肛门坠胀痛等.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大小4.0 cm×4.3 cm×4.0 cm,内膜回声不明显,后壁肌壁间查见一大小3.3 cm×2.3 cm×3.7 cm不均质团状稍强... 患者女,50岁,因腹胀1+年于我院就诊. 自诉无腹痛、大小便改变及肛门坠胀痛等.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大小4.0 cm×4.3 cm×4.0 cm,内膜回声不明显,后壁肌壁间查见一大小3.3 cm×2.3 cm×3.7 cm不均质团状稍强回声,边界不清,内见多个点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团块与宫腔关系密切(图1). 双附件区未见确切占位. 超声提示:子宫肌壁间占位(结核? 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表现 肌壁间 子宫 结核 经阴道超声检查 强回声 血流信号 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误诊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8
作者 强坤坤 宋清芸 +1 位作者 罗红 宁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5-76,共2页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ovarii,SO)是一种少见病,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特征多无特异性。因此.术前很难与其他卵巢良性肿瘤相鉴别.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超声检金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文娟 宋清芸 罗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710-710,共1页
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痛经10年,发现CA125升高4个月。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大小约6.0 cm×7.1 cm×6.2 cm,内膜回声不明显;前壁肌壁增厚,回声增强,轮廓欠光滑,子宫右前壁见一大小7.2 cm×5.2 cm×7.4 cm的... 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痛经10年,发现CA125升高4个月。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大小约6.0 cm×7.1 cm×6.2 cm,内膜回声不明显;前壁肌壁增厚,回声增强,轮廓欠光滑,子宫右前壁见一大小7.2 cm×5.2 cm×7.4 cm的团状不均质低回声,突向膀胱,膀胱壁不完整(图1),外形不规则,其内探及血流信号(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前壁 低回声 子宫前位 内膜回声 右附件区 阴道超声检查 内探 血流信号 膀胱镜检查 卵巢巧克力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强坤坤 宋清芸 +4 位作者 罗红 杨太珠 文娟 张文 陈婷 《西部医学》 2019年第4期584-589,共6页
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SO)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水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为SO的94例患者术前超声表现和临床资料,并总结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94例SO患者... 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SO)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水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为SO的94例患者术前超声表现和临床资料,并总结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94例SO患者中,91例为良性卵巢甲状腺肿,3例为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其中良性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图像中77例(84.6%)呈囊性、分隔囊性或囊实性,86例(94.5%)边界清楚,70例(76.9%)形态规则,17例(18.7%)囊内有结节状突起,45例(49.5%)可探及血流信号;恶性卵巢甲状腺肿中,2例附件区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占位,囊内壁可见稍强回声结节突起,囊壁、稍强回声及隔上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声像图特点各异,但仍具有一些共性,多表现为附件区或盆腔内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分隔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内可见结节状突起,囊壁及隔上探及血流。分析超声图像特点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超声检查 肿瘤标记物CA125 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流程在儿童结肠手术中的运用
11
作者 宋清芸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829-829,共1页
关键词 结肠切除术 康复流程 儿童患者 手术中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恢复 腹腔镜 肠蠕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三维盆底超声表现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美琴 杨帆 +1 位作者 宋清芸 罗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9-932,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初产后早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及下尿路膀胱颈移动度,分析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参数,以期产后早期筛查SUI,并为盆底康复提供客观指征。资料与方法 170例初产妇分为SUI组13例和无症状组157例,进行盆...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初产后早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及下尿路膀胱颈移动度,分析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参数,以期产后早期筛查SUI,并为盆底康复提供客观指征。资料与方法 170例初产妇分为SUI组13例和无症状组157例,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获得人体盆底正中矢状切面及盆膈裂孔重建图像,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及盆膈裂孔指标等相关参数。结果产后6~8周时剖宫产后SUI发生率为4.55%,经阴道分娩后SUI发生率为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在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Y为(1.83±0.54)cm、盆膈裂孔横径为(4.21±0.73)cm、纵径为(5.89±0.97)cm、面积为(20.38±6.30)cm^2,均大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及缩肛时两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lsalva动作时尿道内口形态、膀胱颈下移度和盆膈裂孔参数是超声评估SUI的敏感指标,结合患者症状,有助于产后早期初筛SUI,并指导高危产妇尽早进行盆底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超声检查 成像 三维 骨盆底 产后期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值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玲 王晋 +2 位作者 祁晓英 宋清芸 罗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双胎孕妇中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同孕周55名双胎孕妇及50名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孕中期各时间段两组宫颈管长度(CL)及宫颈内、外口前后唇SWE测值差异。双胎孕妇再根据随访是否早产... 目的:探讨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双胎孕妇中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同孕周55名双胎孕妇及50名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孕中期各时间段两组宫颈管长度(CL)及宫颈内、外口前后唇SWE测值差异。双胎孕妇再根据随访是否早产分为足月产组(n=21)及早产组(n=34),比较孕中期各时间段两组CL及宫颈SWE测值差异,采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双胎孕妇SWE测值小于同孕周单胎孕妇(P<0.05);双胎孕妇中,早产组SWE测值及CL低于足月产组(P<0.05)。ROC曲线显示,宫颈内口后唇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3,Cut-off值为18.15,P<0.01),CL的AUC为0.82,Cut-off值为3.13,二者对早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内口后唇SWE测值与CL联合对早产预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AUC=0.86,Cut-off值为34.94)。结论:双胎妊娠孕妇宫颈管较短且偏软,宫颈内口后唇SWE值及CL预测早产价值高,且二者联合可提高预测的灵敏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 双胎妊娠 自发性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的14例淋巴瘤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强坤坤 罗红 宋清芸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00-503,共4页
目的:分析以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1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的14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资... 目的:分析以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的超声表现(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1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的14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资料,并对其图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4例患者共检出21个病灶,9例为单发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二维超声表现:21个病灶中有18个表现为盆腔内实性低回声,2个表现为无回声,1个表现为不均质稍强回声;13个病灶边界清晰,8个病灶边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21个病灶内部均探及血流信号,其中17个病灶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5个病灶测量血流频谱,呈中等阻力型(RI 0.54~0.78)。结论: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超声特点大多表现为附件区、子宫或宫颈管内实性低或弱回声团块,团块体积相对较大、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晰、内部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等,超声医生检查时如果遇到病变出现上述征象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误诊卵巢血管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强坤坤 宋清芸 罗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11-412,共2页
患者女,58岁,因“下腹胀痛1+个月”入院。入院前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见一大小约3.7 cm×3.2 cm稍强回声,盆腔积液3.3 cm;行腹水穿刺及右侧附件区实性团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均未见肿瘤细胞。后行抗感染治疗10 d效果不佳,遂... 患者女,58岁,因“下腹胀痛1+个月”入院。入院前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见一大小约3.7 cm×3.2 cm稍强回声,盆腔积液3.3 cm;行腹水穿刺及右侧附件区实性团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均未见肿瘤细胞。后行抗感染治疗10 d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右附件区增厚,无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提示 稍强回声 盆腔积液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右附件区 实性团块 抗感染治疗 入院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颈部透明层增厚在早孕期筛查染色体核型异常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莎 宋清芸 +1 位作者 刘洪倩 杨太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62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增加在早孕期筛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发现胎儿NT增厚(≥3.0mm)并行羊水穿刺的84例孕妇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研究胎儿NT增...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增加在早孕期筛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发现胎儿NT增厚(≥3.0mm)并行羊水穿刺的84例孕妇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研究胎儿NT增厚程度与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84例NT增厚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21.43%,其中孕妇年龄23~<35岁55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14.55%,年龄35~45岁29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34.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NT在3.0~<3.5mm范围内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4.71%,NT≥3.5mm的50例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6%,两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NT在3.0~<3.5mm范围内健康新生儿出生率为82.75%(24/29),在NT≥3.5mm范围内健康新生儿出生率为75.67%(28/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大于35岁、胎儿NT≥3.5mm的病例,应重点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指导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项透明层厚度 羊水 染色体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晋 罗红 +2 位作者 宋清芸 杨帆 杨太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类固醇细胞瘤(ovarian steroid cell tumor,SCTs)的超声图像特征,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病理证实为SCTs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SCTs三个病理亚型超声表现相似,均为边界清楚的均... 目的探讨卵巢类固醇细胞瘤(ovarian steroid cell tumor,SCTs)的超声图像特征,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病理证实为SCTs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SCTs三个病理亚型超声表现相似,均为边界清楚的均质稍强回声团,内部合并坏死者可呈囊实性混合回声团,大多可见点线状的血流信号。病灶大于1cm者术前经阴道超声即可发现病灶。结论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据瘤体大小可出现不同表现,分析其超声图像有助于提高此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 超声
原文传递
绒毛膜癌经静脉超声造影误诊为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清芸 杨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4-954,共1页
患者,女,47岁,G2P+11,因“停经3+月,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入院。既往史:7+年因葡萄胎行2次清宫,术后复查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逐渐降低至正常。专科查体:子宫后位,3+月孕大,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血β-HCG:65576.8mU/mL。经阴... 患者,女,47岁,G2P+11,因“停经3+月,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入院。既往史:7+年因葡萄胎行2次清宫,术后复查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逐渐降低至正常。专科查体:子宫后位,3+月孕大,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血β-HCG:65576.8mU/mL。经阴道超声示:宫底偏左肌壁间查见大小7.1cm×5.4cm×5.6cm的不均质稍强回声团,团块与宫腔未见确切相通(图1),团块周边及其内探及较丰富的点线状血流信号(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超声造影 绒毛膜癌 异位妊娠
原文传递
浅谈应用超声指标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清芸 罗红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3-736,共4页
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受到孕妇、胎儿、脐带、胎盘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宫内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均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可能会延续至婴幼儿期、青春期,甚至还会诱发一些成年疾病[1]。超声是评估胎儿生... 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受到孕妇、胎儿、脐带、胎盘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宫内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均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可能会延续至婴幼儿期、青春期,甚至还会诱发一些成年疾病[1]。超声是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方法,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孕龄、各生物学测量参数、体重等。目前,应用超声指标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在临床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问题有:(1)未核实孕龄,如仅凭孕妇自述的孕龄判断胎儿的大小,导致实际孕龄估计错误。(2)对测量误差认识不足,选取的测量平面不标准,偏差过大;由于孕龄过大或胎位原因无法采用标准切面测量时,未向临床医师说明情况,以致临床诊断结果出现偏差。(3)忽视胎儿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凭一次检查结果作出诊断,或动态监测胎儿生长发育速度时,间隔时间过短,导致检查的假阳性率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及指标的评价与临床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以及胎儿的预后评估密切相关。因此,正确应用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对优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发育 临床医师 超声指标 临床诊断结果 营养过剩 测量平面 动态监测 假阳性率
原文传递
185例胎儿淋巴水囊瘤的染色体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越 罗红 +2 位作者 宋清芸 杨太珠 杨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2-444,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淋巴水囊瘤(fetal cystic hygroma,FCH)的胎儿染色体情况及妊娠结局,为临床优生优育咨询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FCH相关病例资料,随访其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或引产胎儿病检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发现FCH包...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淋巴水囊瘤(fetal cystic hygroma,FCH)的胎儿染色体情况及妊娠结局,为临床优生优育咨询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FCH相关病例资料,随访其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或引产胎儿病检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发现FCH包块最大径中位数为2.3cm(0.7~9.6cm),多集中分布于1.0~4.0cm。FCH包块多发生于颈背部,占95.1%(176/185)。孤立性FCH占39.5%(73/185),非孤立性FCH占60.5%(112/185)。有分隔FCH 121例,占65.4%(121/185),其中有75.2%(91/121)合并胎儿其他异常;无分隔FCH 64例,占34.6%(64/185),其中有32.8%(21/64)合并胎儿其他异常,有、无分隔FCH合并胎儿其它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的96例FCH中有38例(38/96,39.6%)染色体异常,以45X0(Turner综合征)多见。孤立性FCH染色体异常率(24.0%,12/50)低于非孤立性FCH染色体异常率(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的68例有分隔水囊瘤胎儿中染色体异常率(44.1%,30/68)高于无分隔水囊瘤胎儿染色体异常率(28.6%,8/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85例FCH中,引产137例,宫内死亡24例,自然流产9例,14例孤立性FCH及1例非孤立性FCH胎儿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且足月生产后或生后行儿外科治疗后随访正常。孤立性FCH宫内死亡+自然流产率(16.4%,12/73)与非孤立性FCH宫内死亡+自然流产率(18.8%,21/1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孤立性FCH足月生产率(19.2%,14/73)较非孤立性FCH足月生产率(0.9%,1/1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CH易合并胎儿其它异常及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对孤立性FCH,非孤立性FCH更易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淋巴水囊瘤 染色体 妊娠结局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