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河口北支潮位与潮差的时空变化和机理 被引量:24
1
作者 宋永港 朱建荣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9,共10页
考虑长江河口径流、潮汐和风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北支潮位和潮差时空变化和动力机制.北支月平均潮位呈现出从1月到7月逐渐增大,从8月到12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径流量产生的余水位.潮差具有季节变化,一年中出现两... 考虑长江河口径流、潮汐和风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北支潮位和潮差时空变化和动力机制.北支月平均潮位呈现出从1月到7月逐渐增大,从8月到12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径流量产生的余水位.潮差具有季节变化,一年中出现两次极大值和两次极小值.两次极大值出现在3月(农历二月)和9月(农历八月),两次极小值出现在6月(农历五月)和12月(农历十一月).青龙港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主要由潮汐强度决定,也与潮汐季节性变化和径流量有关.北支平均潮位、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纵向上基本呈现从下游往上游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北支的潮差变化呈现出从口门向中段逐渐增大,再从中段向上段逐渐减小的规律.冬季偏北风使青龙港潮位增大,夏季偏南风使青龙港潮位和潮差略微减小,风对北支潮差几乎没有影响.径流产生的余水位增加潮位,径流对潮汐具有抑制作用,使潮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北支 潮位 潮差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
2
作者 刘宏宽 李路 宋永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121,共5页
为研究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选取石洞口、吴淞、金山嘴、芦潮港等7个典型潮位站,依据海平面上升速率及历史序列长度修正P-Ⅲ曲线参数,预估了各典型潮位站在3种温升情景下未来70年100~10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变化,并评... 为研究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市沿岸设计高潮位的影响,选取石洞口、吴淞、金山嘴、芦潮港等7个典型潮位站,依据海平面上升速率及历史序列长度修正P-Ⅲ曲线参数,预估了各典型潮位站在3种温升情景下未来70年100~10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变化,并评估了海塘防御能力。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速率与设计潮位增量显著相关,截至2035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8~12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100~130年一遇;截至2050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18~26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50~80年一遇;截至2100年,设计高潮位预计较现状抬升50~91 cm,海塘设计重现期降至5~12年一遇。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防洪挡潮能力、持续提高超大城市整体韧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设计高潮位 上海市沿岸 改进参数法 气候变化 设计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河口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永港 卢永金 刘新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受潮汐影响的弯道泥沙输运表现出与径流弯道不一样的现象.本文运用通量分解机制法,以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黄浦江河口受潮汐影响的弯曲河道水沙输运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河口水沙输运受弯道环流影响可分为... 受潮汐影响的弯道泥沙输运表现出与径流弯道不一样的现象.本文运用通量分解机制法,以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黄浦江河口受潮汐影响的弯曲河道水沙输运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河口水沙输运受弯道环流影响可分为纵向输运和横向输运.纵向水体潮周期净输运因径流作用指向口外,泥沙潮周期净输运因潮泵输运大于平流输运指向口内.潮周期横向水体净输运和泥沙净输运均指向凸岸,其中横向水体输运以欧拉输运为主,横向泥沙属于以平流项为主.通过比较水量输运的纵横比和泥沙输运的纵横比可得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水量潮周期横向净输运大于纵向,泥沙是纵向大于横向.说明潮泵输运在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河口 水沙输运 通量分解机制 弯道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黄浦江1000年一遇高潮位影响研究——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永港 刘宏宽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2期17-21,49,共6页
为了研究海平面上升对黄浦江1000年一遇高潮位的影响,以吴淞站为代表,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预测模拟了500组吴淞站未来30年年最高潮位序列,在序列生成过程中逐年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根据生成的序列对其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研究海平面上升对黄浦江1000年一遇高潮位的影响,以吴淞站为代表,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预测模拟了500组吴淞站未来30年年最高潮位序列,在序列生成过程中逐年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根据生成的序列对其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预测的多组吴淞站30年后1000年一遇高潮位符合P-Ⅲ分布;海平面上升能显著改变预测1000年一遇高潮位的频率分布,主要为增加较高高潮位出现的概率,降低较低高潮位出现的概率,整体上提升分布的均值。总体上,海平面上升引起吴淞站未来30年6.6 m以上1000年一遇高潮位出现的概率增加14%,1000年一遇高潮位均值抬升约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高潮位 海平面上升 影响 重现期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 黄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河口海岸冲蚀对海堤安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路 刘新成 +1 位作者 宋永港 赵庚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211,共10页
采用杭州湾北岸典型冲蚀岸段一一华电灰坝大堤堤前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分析了该岸段近年来的岸滩变化,并通过建立长江口杭州湾波浪数学模型,结合相关设计规范计算了该岸段现状地形下的波浪要素,分析了不同滩地冲蚀深度对堤前波浪要素、... 采用杭州湾北岸典型冲蚀岸段一一华电灰坝大堤堤前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分析了该岸段近年来的岸滩变化,并通过建立长江口杭州湾波浪数学模型,结合相关设计规范计算了该岸段现状地形下的波浪要素,分析了不同滩地冲蚀深度对堤前波浪要素、海堤设防高度和外坡护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200年一遇设计标准下,随着堤前滩地的冲蚀,平均波高和波周期变化不大,但波长和H1%显著增加,导致波浪爬高增加、大堤设防标准下降,其中波长增加是导致波浪爬高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滩地的冲蚀,外坡护面的设计厚度显著增加,在实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安全富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冲蚀 海堤安全 波浪要素 堤顶高程 护坡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作用下弯道环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永港 卢永金 李路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23,共10页
潮汐作用下的往复式弯道环流与径流式弯道环流的结构特征应有区别。该文建立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黄浦江吴淞口弯道环流,提出涡度作为环流强度指标,对吴淞口弯道环流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吴淞口弯道环流强度分布呈... 潮汐作用下的往复式弯道环流与径流式弯道环流的结构特征应有区别。该文建立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黄浦江吴淞口弯道环流,提出涡度作为环流强度指标,对吴淞口弯道环流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吴淞口弯道环流强度分布呈现弯道中段小、进出口两端大;在一个潮周期中涨潮期间环流强度大于落潮;涨潮时环流强度变化大,变化快,落潮时环流强度较稳定,变化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淞口 弯道环流 涡度 潮汐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