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西部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分析及其对富集规律影响——以胜利探区为例
1
作者 张奎华 王越 +4 位作者 于洪洲 周健 汪誉新 宋梅远 倪胜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9,共18页
以胜利探区为例,系统对比研究了中国东西部陆相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及其对富集规律的影响。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在古地貌、古气候、古水体介质等因素共同控制下,富有机质纹层状碳酸盐页岩大规模分布,富有机质黏土... 以胜利探区为例,系统对比研究了中国东西部陆相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及其对富集规律的影响。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在古地貌、古气候、古水体介质等因素共同控制下,富有机质纹层状碳酸盐页岩大规模分布,富有机质黏土纹层成烃与富碳酸盐纹层成储协同演化为游离烃规模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强裂陷作用导致强烈火山活动,在火山喷发物质与古气候共同影响下,富有机质纹层状含碱长英页岩相大规模分布,且成烃成储演化过程中形成较多的长英质矿物,并伴生大量的基质溶蚀孔和晶间孔,为页岩油富集奠定了重要基础。哈山地区在多期逆冲推覆过程中,准原地系统持续生烃、油多气少和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以及构造覆压、生烃增压作用产生的异常高压为页岩油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准东南)芦草沟组在海迹湖咸水环境下,受火山凝灰质与微生物作用影响,形成了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相夹贫有机质层状白云岩相的主要岩相组合类型。博格达山周缘山前构造带芦草沟组富有机质页岩均进入成熟演化阶段,胜利探区构造相对稳定区具备页岩油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页岩岩相 富集规律 济阳坳陷 哈山地区 准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分类及测井识别 被引量:24
2
作者 宋梅远 张善文 +2 位作者 王永诗 石砥石 孟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2,112,共5页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裂缝储层的发育,储层的研究至关重要。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划分了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组合类型,根据泥岩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明确裂缝发育与录井、测井响应...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裂缝储层的发育,储层的研究至关重要。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划分了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组合类型,根据泥岩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明确裂缝发育与录井、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建立不同岩性组合类型裂缝发育的岩电识别标准。根据取心层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将泥岩储层划分为4种主要岩性组合类型:灰质泥岩与泥灰岩(上下泥岩、油泥岩)组合、变质泥岩与火成岩组合、油页岩与油泥岩互层、含砂质条带泥岩与油页岩组合。灰质泥岩与泥灰岩组合及变质泥岩与火成岩组合易发育泥岩裂缝;油页岩与油泥岩互层仅部分区域发育裂缝;含砂质条带泥岩与油页岩组合裂缝发育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裂缝 岩性组合 岩电识别标准 裂缝发育区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曲线重构在哈山地区油气水层判识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梅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11-216,共6页
哈山地区为夹持于和什托洛盖盆地与玛湖凹陷之间的正向构造单元,为精细评价其浅层的含油气性,本次研究分析哈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油气水层测井特征,对测井曲线进行重构,建立了哈山浅层碎屑岩含油性评价的测井标准,油层AC:182 ~ 267.3... 哈山地区为夹持于和什托洛盖盆地与玛湖凹陷之间的正向构造单元,为精细评价其浅层的含油气性,本次研究分析哈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油气水层测井特征,对测井曲线进行重构,建立了哈山浅层碎屑岩含油性评价的测井标准,油层AC:182 ~ 267.3 us/m,油水层:247 ~ 315 us/m,水层:284 ~ 385 us/m,干层:350 ~ 420 us/m,用于含油气性评价,取得一定效果;分析油水层的波阻抗特征:油层:>10×10^3 g/cm3 ·m/s,油水层:(7.5 ~ 10)×10^3 g/cm3·m/s,水层:(5 ~7.5)×10^3 g/cm3·m/s,干层:<5×10^3g/cm3 ·m/s,采用多曲线重构的声波时差进行反演,使储层预测可信度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山地区 油气判识 测井曲线重构 波阻抗 拟声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碱湖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展望
4
作者 刘惠民 文华国 +8 位作者 张奎华 郭佩 张关龙 于洪洲 熊伟 周健 徐文礼 宋梅远 李长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1036,共20页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是准噶尔盆地近年来页岩油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重点层位。哈拉阿拉特山地区(简称哈山地区)位于玛湖凹陷北缘,由于位于逆冲带附近且处于勘探早期,该区风城组的沉积背景、古地理位置及页岩油勘探潜力尚不明确。根据...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是准噶尔盆地近年来页岩油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重点层位。哈拉阿拉特山地区(简称哈山地区)位于玛湖凹陷北缘,由于位于逆冲带附近且处于勘探早期,该区风城组的沉积背景、古地理位置及页岩油勘探潜力尚不明确。根据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近10年的勘探开发基础资料和成果,系统梳理了该区页岩的沉积环境、岩相划分、源岩品质、含油性和储集性,探讨了哈山地区页岩油的“甜点”发育规律和勘探前景。结果表明:玛湖主体洼陷之外,哈山地区中部风城组发育另一个碱湖沉积沉降中心,其火山喷发、沉积演化和成碱阶段与南部乌夏地区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为风城组另一富烃凹陷;提出了风城组碱湖页岩四端元对三角页岩划分方案,将风城组页岩划分为含盐和非含盐8种页岩岩相;整体上,哈山地区风城组黏土质页岩和钙质页岩有机质丰度最高,云质页岩和盐质页岩含油性相对较好,云质页岩和粉砂岩储集性最好,提出了云质页岩为I类甜点,粉砂岩为Ⅱ类甜点。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在源岩和储集层品质方面与乌夏地区风城组相当,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湖 逆冲带 页岩岩相划分 富烃凹陷 页岩甜点 风城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梅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8期150-152,共3页
哈拉阿拉特山(哈山)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上,该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火山岩岩性复杂,录井岩性识别不准确,严重制约了火山岩储层评价。本文试图通过岩心分析、薄片鉴定、成像测井分析等工作深入剖析火山岩... 哈拉阿拉特山(哈山)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上,该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火山岩岩性复杂,录井岩性识别不准确,严重制约了火山岩储层评价。本文试图通过岩心分析、薄片鉴定、成像测井分析等工作深入剖析火山岩岩电特征,结合因子分析技术、BP算法,进行测井曲线重构,最终建立火山岩岩性识别的测井图版,为哈山地区石炭系下部的勘探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性识别 测井解释图版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北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梅远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云质岩作为一套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已在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获得重大突破,准北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勘探亦初见端倪。但云质岩岩石类型及成因机制复杂,制约了对该类储层的预测。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元素及碳氧同... 云质岩作为一套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已在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获得重大突破,准北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勘探亦初见端倪。但云质岩岩石类型及成因机制复杂,制约了对该类储层的预测。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元素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认为,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云质岩,主要为不同程度云化的粉砂岩、泥岩和凝灰岩,白云石晶体多以泥晶和粉晶为主,呈团块状、星点状顺层嵌于基质中,形成微层理构造,或以细晶和粗粉晶呈条带状、网状沿微裂隙展布;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孔双重介质,整体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发育溶蚀孔隙型与裂缝-孔隙型两类"甜点"储层;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时期为蒸发干燥半封闭半咸化-咸化还原湖相环境,云质岩多为准同生成因,受后期热液和埋藏作用的影响,古斜坡背景或深大断裂带利于云质岩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成因 成因模式 风城组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泥页岩优势岩相与页岩油富集模式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奎华 孙中良 +7 位作者 张关龙 宋振响 于洪洲 周健 曹婷婷 宋梅远 王斌 李志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3-605,共13页
相较于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与之紧邻的哈山地区经历了多期推覆改造,油气形成演化过程复杂,页岩油勘探面临优势岩相不明、富集规律不清等诸多挑战。为落实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优势岩相,总结页岩油富集模式,以该区的哈山5井、哈深... 相较于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与之紧邻的哈山地区经历了多期推覆改造,油气形成演化过程复杂,页岩油勘探面临优势岩相不明、富集规律不清等诸多挑战。为落实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优势岩相,总结页岩油富集模式,以该区的哈山5井、哈深斜1井等8口探井200余块样品为基础,基于岩心、普通薄片观察等手段,在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开展页岩岩相类型划分;结合XRD、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热解等实验方法分岩相综合开展了储层物性及含油性评价;基于页岩矿物组成及有机质丰度和含油性的相关性分析,初步建立了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富集模式。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可分为陆源碎屑岩相、白云质混积岩相、含碱性矿物混积岩相和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4种岩相类型。陆源碎屑岩相中的(泥质)粉砂岩、白云质混积岩相中的白云质砂岩及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储层物性及含油性较好,为有利的页岩油储集岩。页岩油富集模式可分为3类:在三角洲外前缘的陆源碎屑岩相中,主要为邻层运移的页岩油富集模式;在滨浅湖—半深湖发育段,白云质混积岩相发育段主要为同层裂缝运移以及邻层运移的页岩油富集模式;在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发育的层段,为自生自储的基质型页岩油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岩相 富集模式 风城组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薛雁 张奎华 +3 位作者 王艺豪 王圣柱 程世伟 宋梅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692,共6页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演化过程不甚清楚,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心地化分析,重建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油...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演化过程不甚清楚,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心地化分析,重建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古洋壳俯冲碰撞(晚石炭世)、伸展裂陷—早期冲断变形(早二叠世)、强烈逆冲推覆(中—晚二叠世)、冲断叠加(三叠纪)、振荡隆升(侏罗纪—白垩纪)、隆升剥蚀兼走滑调整(新生代)6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伸展裂陷构造背景下,研究区发育了厚层的烃源岩;中二叠世到三叠纪,持续强烈逆冲推覆,不仅改善了储集层物性,还形成了大量构造圈闭;侏罗纪以后,构造活动趋于静止,对早期形成的油藏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 冲断带 演化阶段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山地区二叠系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储作用分析
9
作者 宋梅远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哈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德构造带的西段,南临玛湖富油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碎屑岩地层广布。综合钻井取心、测录井、微观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储作用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风... 哈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德构造带的西段,南临玛湖富油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碎屑岩地层广布。综合钻井取心、测录井、微观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储作用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风城组沉积晚期,物源供给增强,扇三角洲前缘相砂体发育,孔隙度平均7.69%,渗透率平均为1.11×10-3μm2,属低孔-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碎屑岩储集空间以颗粒内、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为主,溶蚀矿物主要为长石及早期碳酸盐岩胶结物。扇三角洲前缘有机酸溶蚀及云化作用控制了碎屑岩"甜点"储层的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砂岩成熟度高、杂基少、长石含量高、碳酸盐适度胶结,为后期有机酸溶蚀提供了物质基础;云化作用增加了岩石的脆性,在断裂带附近云化作用最为强烈,裂缝发育,深部酸性流体沿断层裂缝运移上涌,形成溶蚀孔缝型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酸性溶蚀 云化作用 风城组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北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10
作者 宋梅远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8年第2期226-232,共7页
云质岩作为重要的储集类型,已在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获得重大突破,哈山地区云质岩勘探亦初见端倪。哈山地区云质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主要为不同程度云化的粉砂岩,泥岩和凝灰岩,常见微层理构造;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孔双重介质,整体为低孔... 云质岩作为重要的储集类型,已在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获得重大突破,哈山地区云质岩勘探亦初见端倪。哈山地区云质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主要为不同程度云化的粉砂岩,泥岩和凝灰岩,常见微层理构造;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孔双重介质,整体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发育溶蚀孔隙型与裂缝-孔隙型两类“甜点”储层;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沉积时期为蒸发干燥半封闭半咸化-咸化还原湖相环境,云质岩多为准同生成因,受后期热液和埋藏作用的影响,古斜坡背景或深大断裂发育带利于云质岩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成因 成因模式 风城组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细粒沉积特征与演化模式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振明 熊伟 +6 位作者 王斌 宋振响 宋梅远 孙中良 于洪洲 周健 吴小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3-704,共12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明确该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沉积与演化特征对拓展盆缘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岩XRD、元素地球化学、有机质丰度、薄片鉴定和岩相组合特征,开展了玛湖凹陷和哈山地区风城组沉...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明确该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沉积与演化特征对拓展盆缘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岩XRD、元素地球化学、有机质丰度、薄片鉴定和岩相组合特征,开展了玛湖凹陷和哈山地区风城组沉积特征与岩性、岩相组合差异分析,恢复了该区古沉积环境演化序列,建立了古沉积演化模式。哈山地区风城组岩相组合特征及古沉积环境演化序列与玛湖凹陷高度相似,整体为火山背景下的碱湖多源混合细粒沉积建造,发育多种岩相组合,沉积古环境具有阶段性演化特征。哈山地区风二段典型碱性矿物的大量出现,揭示该地区发育除玛湖凹陷外的另一湖盆中心。风一段沉积时湖平面相对较高,水体盐度较低,气候半干旱,火山沉积发育,岩相以含有机质块状凝灰岩为主;风二下段沉积时湖盆开始萎缩,气候相对更干旱,水体开始变咸,环境更局限,岩相以富有机质层状云质泥岩为主;风二段顶部和风三段下部沉积时环境相对最封闭,水体盐度大,发育大量碱性矿物,岩相以富有机质纹层状含碱云质泥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为主;风三段上部沉积时陆源碎屑输入增多,咸化减弱,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岩相以含有机质块状粉细砂岩为主。风城组沉积环境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总体上,碎屑输入少、温暖湿润、盐度相对较小的深水环境更有利于有机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 岩相 沉积环境 风城组 二叠系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页岩岩相分类方案及其意义——以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存飞 黄文俊 +5 位作者 杜争利 韩文中 詹远 时战楠 周健 宋梅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87-3300,共14页
与常规碎屑岩相比,页岩具有矿物组成复杂、颗粒细小、富含有机质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岩心描述和普通薄片鉴定的准确性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法需进行改进以满足页岩岩相划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需要。首先,分析页岩岩... 与常规碎屑岩相比,页岩具有矿物组成复杂、颗粒细小、富含有机质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岩心描述和普通薄片鉴定的准确性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法需进行改进以满足页岩岩相划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需要。首先,分析页岩岩相划分的难点,确定特殊组分和粒度对页岩岩性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矿物组分的X射线衍射、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测试,提出考虑有机质体积分数、基于岩石无机矿物的“五组分三端元”岩相划分方案;最后,在岩相划分的基础上,剖析该页岩岩相划分方案的地质与工程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主要表现出多种矿物混积的特点,可划分为4个大类岩相和21个小类岩相。该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对岩石组分真实体积进行归一化处理,以长英质矿物、灰云质矿物和黏土矿物作为三角图分类三端元,并结合方沸石和有机质体积分数来划分页岩岩相,能够体现页岩组构的分布规律、指示页岩的沉积环境和表征页岩的脆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孔二段 页岩岩相 五组分三端元 体积归一化 脆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梅远 《长江蔬菜》 2004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蔬菜 根结线虫病 发生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病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国庆 宋梅远 《蔬菜》 1999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熏剂及其在棚室蔬菜上的使用技术
15
作者 赵国庆 宋梅远 《山东蔬菜》 1999年第1期34-34,共1页
烟熏剂(简称烟剂)是由农药原药、发热剂、助燃剂、发烟剂、分散剂等采用特殊方法配制而成。施放烟剂防治大棚、温室内蔬菜病虫害是一种新的施药方法。烟剂经点燃后即发烟,农药有效成分因受热而气化,在空气中又凝聚成固体微粒充满烟雾所... 烟熏剂(简称烟剂)是由农药原药、发热剂、助燃剂、发烟剂、分散剂等采用特殊方法配制而成。施放烟剂防治大棚、温室内蔬菜病虫害是一种新的施药方法。烟剂经点燃后即发烟,农药有效成分因受热而气化,在空气中又凝聚成固体微粒充满烟雾所能达到的空间,最后农药有效成分均匀分布于植株表面而起杀虫治病作用。由于烟雾具有"无孔不入"的特点,因此烟剂广泛用于大棚、温室。一、烟剂的特点高湿、病虫害重是棚室蔬菜的特点。传统的喷雾防治方法用工多,劳动强度大,还会增加大棚湿度,降低棚温,致使防治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熏剂 烟剂 蔬菜病虫害 棚室 蔬菜 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圣柱 吴倩倩 +2 位作者 宋梅远 于洪洲 张关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9-1567,共9页
断裂带内部结构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是哈山构造带成藏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成像)测井、薄片等资料开展断裂带结构层识别与划分,建立了火山岩区逆断层断裂带结构模型。断裂带结构观测统计与伴生裂缝充填脉体包裹... 断裂带内部结构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是哈山构造带成藏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成像)测井、薄片等资料开展断裂带结构层识别与划分,建立了火山岩区逆断层断裂带结构模型。断裂带结构观测统计与伴生裂缝充填脉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认为,断裂一般经历破裂、碎裂和碎裂流作用,由二维断层面逐渐演化为三维地质体,呈由内向外"扩展式"发育特点。通过对油气藏与探井油气水空间分布关系解剖,探讨了断裂带内部结构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断裂带"四维"属性控制了油气输导方式的转换、幕式输导时限和差异运聚成藏,在断层活动期与停止活动后至完全充填胶结之前的2.9~9.8Ma时间内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具有良好的输导性,推覆体浅部与中—高角度推覆断裂对接,且具有良好盖层的圈闭与深部中—低角度推覆断裂下盘圈闭为油气的有利聚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断裂带内部结构 “四维”属性 输导机制 哈山构造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