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与双源CT筛查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星慧 高静琳 唐开奖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8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和双源CT(DECT)筛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H)早期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50例AH患者(共300个关节)分别进行HFUS和DECT检查,观察并比较AH患者尿酸盐结晶、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等和病变部位的彩色多普勒表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和双源CT(DECT)筛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H)早期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50例AH患者(共300个关节)分别进行HFUS和DECT检查,观察并比较AH患者尿酸盐结晶、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等和病变部位的彩色多普勒表现。结果:在300个关节中,HFUS检查有13.00%(39/300)关节发现病变,而DECT检查有17.67%(53/300)关节发现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US检出晶体沉着8.33%、骨侵蚀0.67%、关节腔积液6.67%,其中滑膜血管翳4.66%。通过DECT检查发现晶体沉着16.33%、骨侵蚀3.67%、关节腔积液4.00%,不能检查出滑膜增生。DECT检出晶体沉着阳性率、骨侵蚀阳性率均高于HFUS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FUS检出关节腔积液阳性率高于DECT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US和DECT均可用于筛查AH早期关节病变,其中DECT检测尿酸盐结晶、骨侵蚀较HFUS更有优势,而HFUS发现早期关节腔积液及了解滑膜情况较DECT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关节病变 高频超声 双源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星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334-3334,共1页
患者,女,15岁,因反复水肿7年余、右胸背痛1d于2012年1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急双下肢水肿,伴尿少,在我院儿科住院,ANA(+),抗SM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开始激... 患者,女,15岁,因反复水肿7年余、右胸背痛1d于2012年1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急双下肢水肿,伴尿少,在我院儿科住院,ANA(+),抗SM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开始激素及不规则环磷酰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狼疮性肾炎 抗SM抗体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下肢水肿 急诊入院 环磷酰胺 胸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星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2期140-141,共2页
目的寻找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并发精神异常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出现精神症状的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资料。结果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出现精神症状临床上以反应性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且在毒素蓄积、电... 目的寻找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并发精神异常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出现精神症状的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资料。结果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出现精神症状临床上以反应性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且在毒素蓄积、电解质紊乱等方面较其他尿毒症患者有明显差异。结论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并发精神异常与多因素有关,资料上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及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异常 维持性血透 尿毒症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星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期39-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初始时SLE活动与否分为SLE无活动组(A组,19例)和SLE... 目的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初始时SLE活动与否分为SLE无活动组(A组,19例)和SLE活动组(B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孕期SLE的病情和妊娠结局的不同。结果①孕期最高SLEDAI评分A组患者为4.26+2.9,明显低于B组患者(11.5±3.0),P〈0.05;B组发生产妇死亡1例。②A组胎儿丢失率(0)较B组(27-3%)明显降低(P〈0.05);③A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和体重分别是(37.8±3.5)周和(2710.0±810.0)g,均明显高于B组[分别是(33.1±2.1)周和(2061.0±540.0)g)1(P〈0.05)。结论建议SLE患者选择病情持续稳定期计划妊娠,孕期严格监测、合理凋整用药、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SLE患者母婴结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时机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活化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星慧 刘慧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其发病机制是自身抗原暴露,自身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全身各组织器官,T淋巴细胞、B淋巴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其发病机制是自身抗原暴露,自身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全身各组织器官,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组织渗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促进组织炎症损伤的恶性循环[1]。虽然适应性免疫,如自身抗体形成、异常T细胞激活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被注意到,但固有免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特点还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树突状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睾酮及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蒋茵 唐开奖 +2 位作者 宋星慧 覃玉花 韦阳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睾酮(T)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6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4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睾酮(T)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6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4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尿酸正常的男性健康人员43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尿酸(UA)、性激素及血脂水平并探讨UA与血清T、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脂异常发生率(74.42%)与对照组(39.53%)比较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5)。性激素水平及血脂水平:研究组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8,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7、3.185,P〈0.05)。相关性分析:研究组UA与T呈显著负相关(r=-0.498,P〈0.05),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正相关(r=0.628、0.539、0.687,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男性血清T及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存在低T水平及血脂紊乱,应提高UA检测的重视程度。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还应重视T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血脂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对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蒋茵 唐开奖 +2 位作者 宋星慧 覃玉花 韦阳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6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集固...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6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集固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抗原,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ECA,比较两组患者AECA阳性率的差异,分析AASV患者AECA与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AASV患者中的血清AECA阳性率比较发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血清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血清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P<0.05),AASV病情活动期血清AECA阳性率、血清AECA和血沉(ESR)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情缓解期(P<0.05),且AECA阳性组BVAS分值和ESR水平明显高于AECA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抗内皮细胞抗体在AASV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活动程度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小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高尿酸在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刚 宋星慧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7期108-111,共4页
出血性脑卒中是造成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以45岁以下人群为主,占脑卒中的10%~30%,3天病死率高达50%,而80%的幸存患者遗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自噬是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降解-再循环系统,参与多种因素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 出血性脑卒中是造成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以45岁以下人群为主,占脑卒中的10%~30%,3天病死率高达50%,而80%的幸存患者遗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自噬是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降解-再循环系统,参与多种因素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并能够清除受损的细胞器并提供能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高尿酸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参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尿酸对血管的损害主要通过损伤其内皮细胞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尿酸 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与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开奖 蒋茵 +2 位作者 宋星慧 覃玉花 韦阳妙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460-461,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组63例与RA-ILD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组63例与RA-ILD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血清CCP抗体、RF、ESR、CP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晨僵时间、IgG、IgA、IgM水平及AK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ILD患者易发于年龄大、病程长、病情处于活动期且血抗CCP抗体、RF含量高的RA患者,加强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临床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掺杂氧化锌纳米花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翟英娇 李金华 +7 位作者 陈新影 宋星慧 任航 方铉 方芳 楚学影 魏志鹏 王晓华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以氯化锌、氯化镉、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Cd掺杂纳米花状ZnO光催化剂,并通过该样品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来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光致发光谱(PL)及紫外-可见分... 以氯化锌、氯化镉、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Cd掺杂纳米花状ZnO光催化剂,并通过该样品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来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光致发光谱(PL)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物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掺杂Cd2+时,样品形貌发生变化、粒径减小;掺杂Cd2+后的ZnO的吸收边和紫外峰对比于纯ZnO均发生红移,禁带宽度由3.24 eV减小到3.16 eV。通过光催化实验分析可知,掺杂后纳米ZnO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率有所提高,光照3 h其降解率高达98%,说明与纯ZnO相比,Cd掺杂ZnO纳米花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Cd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和房颤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覃玉花 唐开奖 宋星慧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6期2421-2422,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伴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和伴窦性心律患者之间血尿酸(SUA)的关系,并评价AF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80例CHF病人,其中82人为AF组、198人为窦律组;样本入选后,详细记录入选者的一般...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伴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和伴窦性心律患者之间血尿酸(SUA)的关系,并评价AF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80例CHF病人,其中82人为AF组、198人为窦律组;样本入选后,详细记录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测定其临床生化指标,经心脏超声测定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两组样本基本资料和所测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F组与窦律组相比,AF组年龄、SUA、hs-CRP和LVEF明显高于窦律组(P<0.05)。结论 AF的发生与SUA水平升高有关,可能是高尿酸血症介导了炎症的激活和氧化应激。我们的研究证明AF患者SUA和hs-CRP是明显升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慢性心衰 血清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刘秀华 芮栋 宋星慧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0期30-30,77,共2页
目的总结46例孕期初发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疾病的治疗与转归。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诊治的46例孕期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妊娠结... 目的总结46例孕期初发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疾病的治疗与转归。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诊治的46例孕期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妊娠结局及疾病治疗与转归。结果87%的患者在妊娠早中期发病,最终不良妊娠结局比例高。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整体偏低。患者总体狼疮病情活动度SLEDAI评分高,经治疗后多数病情好转。结论孕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应加强临床特征观察及实验室检验,做到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确保孕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妊娠 初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星慧 唐开奖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744-746,共3页
尿酸盐(MSU)沉积是判定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AH)进展为痛风性关节炎的金标准。如何无创性诊断关节及周围组织中存在的MSU沉积,在AH患者中筛查出早期关节病变患者,并为开始规范降尿酸治疗选择合适的时机,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高频超声可... 尿酸盐(MSU)沉积是判定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AH)进展为痛风性关节炎的金标准。如何无创性诊断关节及周围组织中存在的MSU沉积,在AH患者中筛查出早期关节病变患者,并为开始规范降尿酸治疗选择合适的时机,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骨与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且对早期MSU沉积组织有特异性表现,相对其他影像学技术,对筛查AH早期关节病变有一定优势,现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合并抗磷脂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星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1-1181,共1页
患者,男,29岁,因反复下肢胀痛2年余,发热1年半,阴囊溃疡1个月于2012年3月21日入院。患者2年余前因久坐后出现右小腿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无法行走,于我院急诊科就诊,查右下肢静脉彩超示"下肢股静脉、股浅静脉、大隐静脉汇入部、腘... 患者,男,29岁,因反复下肢胀痛2年余,发热1年半,阴囊溃疡1个月于2012年3月21日入院。患者2年余前因久坐后出现右小腿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无法行走,于我院急诊科就诊,查右下肢静脉彩超示"下肢股静脉、股浅静脉、大隐静脉汇入部、腘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白塞病 腘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 阴囊溃疡 小腿肿胀 股浅静脉 大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慧聪 宋星慧 +2 位作者 唐开奖 覃玉花 蒋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病变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选取164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对双侧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两组病变关节阳性率、病变关节分布情况及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病变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选取164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对双侧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两组病变关节阳性率、病变关节分布情况及超声表现结果。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患者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阳性率。结果经过高频关节超声检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发现病变关节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第一跖趾关节病变66个,踝关节病变17个,膝关节病变10个。随访2年,各组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可以利用高频超声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情况进行筛查,为患者开始降尿酸的时机提供更多依据,减少高尿酸血症带来的关节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新加坡的住房干预政策
16
作者 宋星慧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2年第9期13-15,共3页
一、香港的住房干预政策香港政府的住房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安置灾民,为低收人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宅,采取低租金、低标准和只租不售的政策;第二阶段是提高标准,实施旧房改造;
关键词 香港 新加坡 住房干预政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应用抗风湿药物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开奖 蒋茵 +2 位作者 宋星慧 韦阳妙 覃玉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应用抗风湿药物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无任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泼尼松...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应用抗风湿药物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无任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泼尼松+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硫酸羟氯喹抗风湿药物联合治疗。对两组人员的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分数(DAS28)、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TC、TG、LDL-C、TC/HDL-C、LDL-C/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C/HDL-C、LDL-C/HDL-C、DAS28、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6.3%(5/80)、3.8%(3/8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0%(12/80)、10.0%(8/80)(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存在血脂异常升高,经抗风湿药物治疗后炎症因子、疾病活动分数得到有效降低,同时HDL-C水平升高,并能够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风湿药物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茂权 杨丽梅 宋星慧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83-1488,1503,共7页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是针灸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作用机制包括控制炎症因子释放、调控神经递质表达、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脑部结构及代谢、防止神经元细胞凋亡等,但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本文就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是针灸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作用机制包括控制炎症因子释放、调控神经递质表达、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脑部结构及代谢、防止神经元细胞凋亡等,但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本文就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针灸在坐骨神经痛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坐骨神经痛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19
作者 覃玉花 唐开奖 +3 位作者 佘柳君 宋星慧 以敏 蒋茵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40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0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皮肤淀粉样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分析。然后,观察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0例患者发生... 目的:分析40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0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皮肤淀粉样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分析。然后,观察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0例患者发生皮肤淀粉样变的主要身体部位有四肢、胸部、背部、肩部及面部,其他器官均不存在淀粉样变。40例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雷诺综合征及肢端硬化症。对40例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其皮肤乳头内有粉红色无定形透明样物质沉积,但其血管周围无此类物质沉积。对40例患者病变的皮肤组织进行刚果红染色及结晶紫染色试验的结果均为阳性。对40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抗Scl-70及其他自身抗体检测的结果均为阴性。40例患者中,发病的诱因为搔抓皮肤的患者有19例,发病诱因不明的患者有21例。40例患者中,与20例合并过敏性疾病患者相比,20例未合并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及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阳性率均较低,P<0.05。40例患者接受局部对症治疗后皮肤淀粉样变均明显改善,进行随访的过程中均未死亡。结论:40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发生病变的主要部位为四肢、胸部、背部、肩部及面部的皮肤(其他器官及血管周围均无病变),其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雷诺综合征及肢端硬化症,其血清中不含有抗Scl-70抗体,其发病的主要诱因为搔抓皮肤,其中合并有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更严重,接受局部对症治疗后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皮肤淀粉样变 临床症状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硬皮病小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V型胶原含量的作用分析
20
作者 覃玉花 唐开奖 +3 位作者 佘柳君 宋星慧 以敏 蒋茵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干预硬皮病小鼠对体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V型胶原(ColV)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6只),博来霉素(BLM)组(6只)、PFD干预组(6只)和BLM+PFD干预组(6只...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干预硬皮病小鼠对体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V型胶原(ColV)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6只),博来霉素(BLM)组(6只)、PFD干预组(6只)和BLM+PFD干预组(6只)。使用背部皮下注射BLM的方法建立硬皮病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1次/d,连续4周;PFD干预组采用灌胃的方法给药[300mg/(kg·d),1次/12h],从第11天到实验结束;BLM+PFD干预组先采用BLM皮下注射,在第11天开始予PFD进行干预,到第4周。采用样本碱水法检测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皮肤CTGF蛋白和ColV分布。结果BLM组小鼠皮肤HYP的含量明显高于BLM+PFD干预组,对照组和PFD干预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BLM组小鼠真皮层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粗、数量增多,血管增多、管腔狭窄、伴炎性细胞浸润;提示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LM组真皮和基底细胞层CTGF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ColV在真皮层、小血管及周围可聚集分布,BLM+PFD干预组较BLM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皮病鼠皮肤中CTGF和ColV蛋白的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硬皮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给予PFD干预,均可降低两者的表达水平,这有可能是治疗硬皮病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硬皮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V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