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信息化系统应用优势与推广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宪锟 王杰 +1 位作者 王玲玲 张丽娜 《现代医院》 2024年第5期784-786,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门诊信息化系统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先探讨门诊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优势,然后分析了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包括实现就诊卡方式就诊、实现多种挂号方式以及实现有序就诊,最后,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门诊信息化系统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先探讨门诊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优势,然后分析了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包括实现就诊卡方式就诊、实现多种挂号方式以及实现有序就诊,最后,总结了门诊信息化系统推广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门诊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信息化系统 优势 推广策略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杰 宋宪锟 王建洲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医院信息管理工作通过对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的合理化控制和协调,提高信息利用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不同发展时期的医院信息管理模式和特点不同。医院信息管理工作需要从整体规划、项目实施管理... 医院信息管理工作通过对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的合理化控制和协调,提高信息利用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不同发展时期的医院信息管理模式和特点不同。医院信息管理工作需要从整体规划、项目实施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着手,及时优化调整相关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岗位,使其与医院业务发展、管理模式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管理 信息化建设 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3
作者 王杰 宋宪锟 +2 位作者 王建洲 张丽娜 荆信莲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6期56-62,共7页
目的:实现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上报积极性,规范、高效处置不良事件。方法:梳理不良事件管理流程和制度,设计优化事件上报、科室分派、分析整改、监管反馈、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并完成代码编写,实现医疗安全(不良)... 目的:实现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上报积极性,规范、高效处置不良事件。方法:梳理不良事件管理流程和制度,设计优化事件上报、科室分派、分析整改、监管反馈、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并完成代码编写,实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结果:系统运行后,不良事件上报率和人员参与度明显提高,各维度指标均优于国家同类医院均值,实现了不良事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结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对不良事件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上报的积极性和事件处置的管理水平,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信息系统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提升医院人才培养水平
4
作者 陈东杰 任泽旺 +3 位作者 侯庆民 闫会秋 台杰 宋宪锟 《中国集体经济》 2010年第9S期116-117,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加强规范化培训工作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就取得的培训效果、存在的问题、对策及该院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经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加强规范化培训工作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就取得的培训效果、存在的问题、对策及该院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经验得失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其他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 培训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病案疾病诊断ICD编码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处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贾友波 宋宪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医院病案疾病诊断ICD编码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提高医院ICD-10编码准确性。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现编码错误的3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正规编码流程核对编码错误情况,分析引起编码错... 目的分析影响医院病案疾病诊断ICD编码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提高医院ICD-10编码准确性。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现编码错误的3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正规编码流程核对编码错误情况,分析引起编码错误原因。结果医师病历书写不规范引起编码错误比例最大,达51.90%,其次是编码员主导词选择错误及其专业水平及特殊疾病编码错误,分别占24.18%、14.67%、10.33%。结论临床医师和编码员仍是影响编码准确性的主体人员,为提高临床ICD-10编码准确性,除加强编码员对编码分类规则掌握程度外,加强编码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其专业素养、强化医师病历的规范书写均是提高编码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病案 疾病诊断 ICD-10 编码准确性 影响因素 处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省三家DRG试点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住院病案首页功能现状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宪锟 荆信莲 +2 位作者 范晓棠 贾友波 刘训召 《中国病案》 2021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调研某省DRG省市级试点的省、市、县三家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住院病案首页功能现状,作为改进依据.方法2019年12月11日-2019年12月20日对病案管理人员、编码员、信息工程师、医保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77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77份,... 目的调研某省DRG省市级试点的省、市、县三家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住院病案首页功能现状,作为改进依据.方法2019年12月11日-2019年12月20日对病案管理人员、编码员、信息工程师、医保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77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77份,有效问卷77份.采用EpiData 3.1进行调查问卷录入,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调查显示三家医院病案系统均为外采取得,使用年限3年以上的2家,使用年限5年以上的1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推荐的6项质控和管理功能,三家医院总体功能缺陷率为50%,地市级和县级医院功能缺陷较省级医院更多;49.4%的调查对象对现行病案系统住院病案首页功能不满意,54.5%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系统不能满足DRG支付需要,28.6%的调查对象说不清现行系统能否满足DRG支付需要.结论三家医院现行病案系统功能已不能满足管理需要;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短期办法是改造升级现行系统建立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管控平台,长远计划是自主研发新病案系统;强化对相关人员DRG培训,以明确病案系统改造升级或研发的方向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病案管理系统 住院病案首页 改进
原文传递
某三级综合医院107例非计划再次手术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范晓棠 荆信莲 +2 位作者 陈海霞 岳彩兵 宋宪锟 《中国病案》 2022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 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 对某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107例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率、发生科室、原因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P<0... 目的 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 对某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107例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率、发生科室、原因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某院2018年-2020年非计划再次手术总发生率为0.23%,年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发生例数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胃肠外科(27例)、肝胆胰外科(21例)和神经外科(14例);发生率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胸外科(1.19%)、胃肠外科(1.17%)和心血管外科(1.02%);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出血(31.78%)、切口感染(22.43%)、切口裂开(14.95%)、吻合口瘘(13.08%);高龄患者(≥65岁)、高级别手术(三四级)、污染切口、急诊手术增加非计划再次手术风险(P<0.05)。结论 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手术并发症、急诊手术、手术难易程度和年龄,同时具有科室特点,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再次手术 原因 影响因素 对策
原文传递
2013年-2017年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例死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宪锟 贾友波 +2 位作者 戴宝玲 王献强 范晓棠 《中国病案》 2020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冀鲁豫交界某三甲医院5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特点,为提升医疗技术与质量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329例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基本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采用统计描述、趋... 目的分析冀鲁豫交界某三甲医院5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特点,为提升医疗技术与质量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329例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基本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采用统计描述、趋势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2017年某院共出院患者319481人次,死亡1329例,病死率为4.16%,住院患者病死率随年份有线性上升趋势。男性死亡845例,死亡率为0.55%,女性494例,死亡率为0.29%,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为1.07%,5岁~14岁年龄组病死率最低为0.09%,不同年龄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位死因及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35.99%)、肿瘤(24.92%)、损伤及中毒(14.16%)、呼吸系统疾病(8.66%)、消化系统疾病(4.74%)。循环系统疾病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0.71%,恶性肿瘤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1.0%,损伤、中毒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96.81%。结论循环系统为重要死亡原因,医院应着重提高医疗技术与多学科综合协作救治能力,采取措施降低中低风险死亡率,重视循环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还要加强对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死因 构成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6799例住院患者非医嘱离院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宋宪锟 范晓棠 +2 位作者 贾友波 王献强 戴宝玲 《中国病案》 2020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非医嘱离院患者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医院管理和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调取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出院患者数据67 563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非医嘱离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67 563例出... 目的分析某院非医嘱离院患者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医院管理和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调取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出院患者数据67 563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非医嘱离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67 563例出院患者中,医嘱离院59 925例,非医嘱离院6799例,非医嘱离院率为10.06%。有手术操作(OR=12.842)、有抢救(OR=3.260)、全自费(OR=1.534)、外埠患者(OR=1.265)、入院病情不确定(OR=1.297)是影响患者非医嘱离院的主要因素。非医嘱离院内科例数最多为1936,占28.47%,其次为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非医嘱离院率最高为69.86%,其次为急诊科、内科。非医嘱离院前三位病种为肿瘤、损伤及中毒和神经系统疾病。结论非医嘱离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非医嘱离院率,如提高诊断效率和水平、提升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强化医患沟通训练、简化就医流程、改善住院环境等,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落实好双向转诊和异地医保结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嘱离院 医嘱离院 影响因素 住院患者
原文传递
PDCA循环在病案首页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贾友波 宋宪锟 《中国病案》 2020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病案首页质控中应用及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二甲医院住院患者2000例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案首页管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2018年12月31日前为干预前组,2019年1月1日后为干...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病案首页质控中应用及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二甲医院住院患者2000例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案首页管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2018年12月31日前为干预前组,2019年1月1日后为干预后组,各1000例。干预前组实施传统病案首页质控管理,干预后组则实施PDCA循环理论管理的病案首页质控。比较2组病案首页相关质控指标变化;比较2组病案调阅及病案归档耗时;比较2组病案首页质控评分;统计2组病案首页常见错误情况。结果干预后组病案首页缺项和书写错误项目发生率分别为11‰和13‰均显著少于干预前组的88‰和96‰,干预后组病案首页质控评分为93.5±1.8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组的88.8±1.6分,干预后组病案首页常见错误项目中地址及邮编填写不全、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及手术或操作名称遗漏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结论针对住院患者病案首页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的提高病案首页书写质量,减少填写错误,进而提高整体病案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病案首页 持续改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