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粳早熟新品种‘武香粳7218’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1
作者 陈露 宋学堂 +2 位作者 高海林 徐玉峰 张兆成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56-58,共3页
‘武香粳7218’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武4083为母本、12008为父本选育的中粳早熟稻新品种。在江苏省各级品种评比试验和近几年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该品种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广适性优、抗倒性强、综合抗性突出等优点,且米质达农... ‘武香粳7218’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武4083为母本、12008为父本选育的中粳早熟稻新品种。在江苏省各级品种评比试验和近几年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该品种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广适性优、抗倒性强、综合抗性突出等优点,且米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三级标准,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为进一步扩大‘武香粳7218’在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应用,现对该品种的来源、选育经过、种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等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香粳7218’ 选育经过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武粳836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
作者 杨一琴 陈露 +1 位作者 宋学堂 杨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9期199-201,共3页
武粳8367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2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武粳8367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粒结构协调,谷粒饱满,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稻区种植。武粳... 武粳8367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2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武粳8367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粒结构协调,谷粒饱满,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稻区种植。武粳8367稻米食味品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潜力大,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武粳8367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武香粳90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陈露 宋学堂 +2 位作者 高海林 徐玉峰 张兆成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80-82,共3页
武香粳9050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围绕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等选育目标,多次南繁北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于2023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总结了此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武香粳9050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围绕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等选育目标,多次南繁北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于2023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总结了此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描述了其种植表现,介绍了适时播种移栽、科学管水、精确肥料、病虫杂草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香粳9050 选育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皖垦粳11036的选育及轻型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凡东 宋学堂 +5 位作者 徐晓杰 王龙平 许化武 乔长辉 张志科 张桂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244-246,共3页
皖垦粳11036是皖垦种业和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是以宁粳3号为父本,(扬4038/075) F6为母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宜集约化、轻型化栽培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 皖垦粳11036是皖垦种业和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是以宁粳3号为父本,(扬4038/075) F6为母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宜集约化、轻型化栽培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轻简化栽培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粳稻 皖垦粳11036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轻型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长粒型粳稻皖垦粳11036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学堂 陈露 +3 位作者 徐玉峰 孟凡东 杨一琴 张兆成 《中国稻米》 2020年第6期104-10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培育优质长粒型、营养型粳稻新品种是满足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本研究主要是将长粒型基因及香味基因,以生物学技术转入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之中,从而形成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培育优质长粒型、营养型粳稻新品种是满足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本研究主要是将长粒型基因及香味基因,以生物学技术转入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之中,从而形成新一代含香味的长粒型新品种,优质长粒型新品种皖垦粳11036就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在原中间材料优质的基础上育成的一个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2018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粒型粳稻 选育思路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育种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古春 汤述翥 +1 位作者 宋学堂 江祺祥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41-43,共3页
研究分析了1981~2003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区域试验资料,结果表明:(1)品种整体产量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品种整体产量水平达到600kg/667m2以上;(2)农艺性状得到明显改良,每穗粒数增加,穗型由弯曲穗逐步过渡到半直立穗、直立穗,着粒密度提高... 研究分析了1981~2003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区域试验资料,结果表明:(1)品种整体产量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品种整体产量水平达到600kg/667m2以上;(2)农艺性状得到明显改良,每穗粒数增加,穗型由弯曲穗逐步过渡到半直立穗、直立穗,着粒密度提高,同时有效穗数下降,提高了品种群体的光能利用率;(3)品质改良效果不明显,品种的外观品质和食味较差;(4)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对稻瘟病、纹枯病和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水平较差,近年来条纹叶枯病的危害尤其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熟中粳稻 江苏省 品种改良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改良武育粳3号的丰产性
7
作者 宋学堂 汤述翥 +4 位作者 徐小杰 张宏根 陈露 张英 杨一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6-52,共7页
迟熟中粳品种武育粳3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其食味品质优良,已在生产上应用20多年。该品种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以及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此前,扬州大学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改良了武育粳3... 迟熟中粳品种武育粳3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其食味品质优良,已在生产上应用20多年。该品种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以及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此前,扬州大学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改良了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育成抗条武育粳3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开始以优质籼稻品种黄华占为非轮回亲本与抗条武育粳3号杂交和回交,以期通过籼粳杂交改良武育粳3号的丰产性,选育新品种。2013年对以上籼粳杂交、回交后代在扬州和武进两地进行系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粳稻 产量性状改良 优良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软米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史玉良 杨勇 +5 位作者 李雪飞 李钱峰 黄李春 张昌泉 宋学堂 刘巧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1-610,共10页
【目的】具有较低直链淀粉含量(5%~12%)的优良食味软米在国内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然而不同软米品种间稻米品质表现差异较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尚未明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软米理化品质的差异及其成因。【方法】选取了江... 【目的】具有较低直链淀粉含量(5%~12%)的优良食味软米在国内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然而不同软米品种间稻米品质表现差异较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尚未明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软米理化品质的差异及其成因。【方法】选取了江苏地区具有显著品质差异的4个软米品种、2个糯稻品种和2个常规品种(均为粳稻品种)为对象,对其稻米理化品质和淀粉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软米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9108携带Wx^(mp)等位基因,而软米品种香软玉和武香粳113携带跟2个常规粳稻品种相同的Wx^(b)等位基因。品质分析表明,香软玉和武香粳113稻米较另两个软米品种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更低,籽粒胚乳透明度更差;4个软米类稻米胚乳淀粉粒内部存在明显的孔隙,并且稻米胚乳越不透明,孔隙越明显;较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食味表现更佳,这可能与低直链淀粉含量稻米具有更低的冷胶黏度、较大的崩解值和较小的消减值有关。淀粉精细结构测定表明,与常规粳稻米相比,软米的直链淀粉组分占比较低,而支链淀粉短链组分占比较高。【结论】目前江苏地区软米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和理化品质特性的差异,这为新型软米品种的培育和优异基因的克隆与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软米 直链淀粉含量 透明度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育粳3号”与“黄华占”杂交后代的部分性状分析
9
作者 宋学堂 陈露 +3 位作者 汤述翥 张宏根 张英 朱晓玉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
"武育粳3号"不抗条纹叶枯病且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为改良其丰产性,通过籼粳杂交育种,在保持其食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对BC1、BC2、BC3、BC4及单交后代株系进行了部分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分离严重,表明籼粳... "武育粳3号"不抗条纹叶枯病且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为改良其丰产性,通过籼粳杂交育种,在保持其食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对BC1、BC2、BC3、BC4及单交后代株系进行了部分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分离严重,表明籼粳杂交育种由于双亲性状差异大,后代杂合性强,纯合稳定速度慢,育种周期长。同时,根据田间目测,筛选出40个性状基本稳定、抽穗期与轮回亲本相近的株系,且主要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多数株系的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株系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育种 武育粳3号 黄华占 杂交后代性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血糯227”的选育研究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学堂 吴越 +2 位作者 徐晓杰 杨一琴 杨建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46-47,共2页
新型优质"香血糯227"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一个特种稻。经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江苏沿江地区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田块条件下种植。为促... 新型优质"香血糯227"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一个特种稻。经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江苏沿江地区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田块条件下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思路与经过、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血糯227 选育经过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阳市颍州区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学堂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50-50,55,共2页
介绍了颍州区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主要包括推广密植适宜机插高产多抗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机械生产技术、推广节肥技术、推广节药技术、推广节水技术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绿色增产 模式 攻关技术 安徽阜阳 颍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颍州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学堂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9期101-102,118,共3页
通过调研,摸索阜阳市颍州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研究小麦秸秆还田最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耕种的影响。调研内容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秸秆还田的方式、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耕种和出苗的影响、小麦... 通过调研,摸索阜阳市颍州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研究小麦秸秆还田最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耕种的影响。调研内容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秸秆还田的方式、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耕种和出苗的影响、小麦秸秆打捆收储出售的具体做法、玉米和大豆播种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综合利用 颖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对中筋小麦扬麦14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越 胡静 +5 位作者 宋学堂 刘古春 徐晓杰 杨连新 王余龙 朱建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50-154,共5页
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增高对中筋小麦扬麦14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平均增产13.83%;使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毎穗粒数和千... 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增高对中筋小麦扬麦14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平均增产13.83%;使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8.14%、5.39%和2.7%,增产作用为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FACE处理使小麦最高分蘖数、分蘖成穗率增加5.51%和7.02%,显著增加小麦成熟期生物产量,增幅达12.10%,使小麦经济系数增加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FACE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武粳15”的选育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学堂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35-35,52,共2页
"武粳15"是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和高抗稻瘟病、中抗纹枯病及白叶枯病的早熟晚粳新品种。笔者从配制组合、选育效果、创新点、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其选育过程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武粳15” 选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进水稻育种方式方法及培育的品种分析
15
作者 宋学堂 陈露 +1 位作者 杨一琴 杨建忠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X期72-73,共2页
介绍了武进水稻所的现状及其成就,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品质以及抗性方面对武运粳21号、23号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播种时间、密植和施肥方面对该三种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武粳 武运粳 交流协作 育种方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粒型粳稻‘武香粳113’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16
作者 宋学堂 陈露 +1 位作者 高海林 张兆成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64-66,共3页
‘武香粳113’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低,米饭软糯、口感顺滑,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促进‘武香粳113’在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种植,特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 ‘武香粳113’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低,米饭软糯、口感顺滑,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促进‘武香粳113’在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种植,特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香粳113’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系“武粳075”的选育研究及栽培技术
17
作者 宋学堂 吴越 +2 位作者 杨一琴 徐晓杰 杨建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4-45,共2页
"武粳075"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系,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研究过程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武粳075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稻香血粳“三系”育种中的注意事项及关键技术
18
作者 宋学堂 徐丽 +2 位作者 刘培荣 吴越 杨一琴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8-38,共1页
为使特种米能端上老百姓的餐桌,使其产量大幅提高,特介绍了香血粳"三系"育种中的注意事项及关键技术,以供育种者参考。
关键词 香血粳 “三系”育种 注意事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育种的方法研究——以武运粳24号为例
19
作者 宋学堂 陈露 +3 位作者 徐宁 杨一琴 张小英 张庆 《湖南农机》 2014年第12期63-64,共2页
分析武运粳24号的育成过程及思路,文章从株型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再到二者的有利结合,从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水稻新品种的产量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直立穗、半弯穗也是高产育种探讨的新问题。
关键词 水稻 武运粳24号 高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血稻5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峰 宋学堂 +3 位作者 陈露 徐玉峰 涂荣文 张兆成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0,113,共3页
香血稻515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利用含有高微量元素的香血糯335,运用生物学技术转入稻瘟病抗性基因,与丰产性较好的中间品系605杂交选育而成。与亲本香血糯335相比,香血稻515提高了丰产性、抗倒性,在保持高微量元素不变的前提下,适当... 香血稻515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利用含有高微量元素的香血糯335,运用生物学技术转入稻瘟病抗性基因,与丰产性较好的中间品系605杂交选育而成。与亲本香血糯335相比,香血稻515提高了丰产性、抗倒性,在保持高微量元素不变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适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 香血稻515 微量元素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