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1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宋乃光教授治久热验案
1
作者
李相玉
宋乃光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4期318-318,共1页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证,可见于外感热病中,也可见于许多内科杂病中,所以治法也有多种。笔者在跟随导师宋乃光教授门诊抄方中,遇到了一些发热的病人,他们或已高热多日,或低热缠绵经月不退。宋师详为辨证求因,每获良效。
关键词
发热
温病
宋乃光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乃光教授治疗顽咳经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钟英
徐愿
宋乃光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7期566-567,共2页
宋乃光教授认为,治疗顽咳宣降肺气原则应当贯穿始终,以宣降肺气、疏表气为法。用药须选用"轻剂",药重则过病所。重视调整肺与脾、心、肝、肾的关系。咳嗽日久,湿、痰、瘀一体,发为顽咳,须配伍涤痰化瘀药物。支气管哮喘用药不...
宋乃光教授认为,治疗顽咳宣降肺气原则应当贯穿始终,以宣降肺气、疏表气为法。用药须选用"轻剂",药重则过病所。重视调整肺与脾、心、肝、肾的关系。咳嗽日久,湿、痰、瘀一体,发为顽咳,须配伍涤痰化瘀药物。支气管哮喘用药不避温,喉源性哮喘当从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以搜风宁肺为法,紧扣风、燥之病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宋乃光
宣降肺气
化瘀涤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乃光教授从肝胆治疗失眠医案3则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铮
宋乃光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2期1278-1278,共1页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病证之一,严重者可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失眠的病因较复杂,历代医家多从心肾不交、气血失养、脾胃失和等入手治疗。但是近些年从临床上来看,精神情志刺激引起失眠者亦不少见。宋乃光老师从肝气...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病证之一,严重者可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失眠的病因较复杂,历代医家多从心肾不交、气血失养、脾胃失和等入手治疗。但是近些年从临床上来看,精神情志刺激引起失眠者亦不少见。宋乃光老师从肝气怫逆、胆失冲和治疗顽固性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肝
胆
精神情志
医案
血府逐瘀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黄连温胆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乃光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被引量:
1
4
作者
禄颖
马利荣
宋乃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2期50-51,共2页
多发性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以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为特征,对患者学习、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此文总结了宋乃光教授对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
多发性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以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为特征,对患者学习、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此文总结了宋乃光教授对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重肝脾的思想,强调临床灵活辨证,重视日常的饮食情绪的调养,以预防此病发生的“治未病”的观念。文中还列举了临床常见证型及宋乃光教授常用方药,并附有典型案例1则,供临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惊风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名医经验
宋乃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乃光教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思路浅析
5
作者
马利荣
姚晓静
+1 位作者
禄颖
宋乃光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2期0339-0340,共2页
宋乃光教授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治过程中提出“首辨阴阳,次辨兼夹证”的临床辨证思路。首辨阴阳,重在四诊合参,尤其重视对腮齿印的诊查;次辨兼夹,重在识别夹湿、夹郁、夹瘀、夹风等证。临床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阴证多,阳证少,善用辛开...
宋乃光教授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治过程中提出“首辨阴阳,次辨兼夹证”的临床辨证思路。首辨阴阳,重在四诊合参,尤其重视对腮齿印的诊查;次辨兼夹,重在识别夹湿、夹郁、夹瘀、夹风等证。临床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阴证多,阳证少,善用辛开苦降法、补土伏火法或清解郁热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后附两则验案,与同道共享,以助于更好理解应用此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阴阳
兼夹证
宋乃光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乃光教授论湿热病及其治疗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弛
宋乃光
《现代中医临床》
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宋乃光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温病学科的著名专家,善用古方治疗湿热病,尤重视对清代温病学家有关医论、医案、方药的研究和应用,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宋乃光教授治疗湿热病的有关论述和治疗经验整理如下。1对湿热病的认识湿...
宋乃光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温病学科的著名专家,善用古方治疗湿热病,尤重视对清代温病学家有关医论、医案、方药的研究和应用,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宋乃光教授治疗湿热病的有关论述和治疗经验整理如下。1对湿热病的认识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类病证。宋乃光教授认为,湿热之邪致病广泛。从病位言,内则脏腑、脑髓、骨骼,外则肌肤、筋脉等无不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治疗
湿热病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依达拉奉移植脑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
9
7
作者
宋乃光
孙晶晶
+4 位作者
张耀龙
孟令海
高书焕
薛建
孙彩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4162-4168,共7页
背景:抑制血清炎性因子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和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表达是治疗脑梗死的潜在靶点之一。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60只SD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
背景:抑制血清炎性因子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和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表达是治疗脑梗死的潜在靶点之一。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60只SD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后,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联合组。模型组连续5 d尾静脉注射PB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射2.0×109 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2次/d,连续5 d。联合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尾静脉注射2.0×109 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2次/d),连续5 d。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与联合组大鼠m NSS评分较低,血清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表达水平减少,脑梗死面积减少,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mR NA的表达水平减少;(2)联合组大鼠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3)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依达拉奉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间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脑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依达拉奉
血清炎性因子
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
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宋乃光
赵岩松
汤百鸣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389-391,共3页
我国医学史上对传染病治疗的详细记载始自东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基础 ,其解表退热、清热保津、急下存阴、活血解毒等法亦为后世治疗传染病所用。金元时期李东垣以甘温为主治疗公元 12 32年的一场大疫 ,堪为扶...
我国医学史上对传染病治疗的详细记载始自东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基础 ,其解表退热、清热保津、急下存阴、活血解毒等法亦为后世治疗传染病所用。金元时期李东垣以甘温为主治疗公元 12 32年的一场大疫 ,堪为扶正祛邪的典范。东垣善用活血药 ,对后世医家组建解毒活血汤、加减解毒活血汤治疫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温病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传染病学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传染病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SA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病条辨》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方之论
被引量:
4
9
作者
宋乃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679-680,共2页
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是《温病条辨》活用仲景承气法的典范,它们的创立,提升了下法在急性热病治疗中的地位,也为现代临床治疗腑实证和与之有关的疾病,提供了可供直接利用和辨证思路上的宝贵借鉴...
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是《温病条辨》活用仲景承气法的典范,它们的创立,提升了下法在急性热病治疗中的地位,也为现代临床治疗腑实证和与之有关的疾病,提供了可供直接利用和辨证思路上的宝贵借鉴。并对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证和五方进行了理论和应用上的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新加黄龙汤
宣白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牛黄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及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宋乃光
张年顺
《吉林中医药》
1983年第3期41-43,共3页
硬皮病被认为是一种胶原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类,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其变化复杂,损害亦较广泛且常累及内脏,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将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及研究的有关资料,作了如下收集和整理...
硬皮病被认为是一种胶原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类,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其变化复杂,损害亦较广泛且常累及内脏,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将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及研究的有关资料,作了如下收集和整理,谨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医学院
华山医院皮肤科
医学院校
中国医药学
中医
局限性硬皮病
脏腑兼病
脾肾阳虚
活血化疲
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辨证施治
温阳益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伏气温病与杂病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宋乃光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杂病
中医学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营分证及其治疗
被引量:
8
12
作者
宋乃光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6-9,共4页
营分证处于卫气营血辨证的病位较深层次,营分证总体上讲是血分证初期的病变,治疗以祛除热邪,养护营阴,活血化瘀为主。热人心包证是有严重神志异常的营分证,治疗上还应加强清心开窍的力量,舌绛、神昏是营分证具有特征性的两大表现,以此为...
营分证处于卫气营血辨证的病位较深层次,营分证总体上讲是血分证初期的病变,治疗以祛除热邪,养护营阴,活血化瘀为主。热人心包证是有严重神志异常的营分证,治疗上还应加强清心开窍的力量,舌绛、神昏是营分证具有特征性的两大表现,以此为据,则临床上尚有当慎用或禁用的苦寒重剂、滋阴凉营法治疗的营分证,它们实际上病理重心并不在营,而在卫分、气分郁热不解,临证须注意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分证
卫气营血
血分证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复方治疗损容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3
作者
宋乃光
汤百鸣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2,共2页
中医药治疗损容性疾病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内容。春秋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治疗疣、瘢等影响皮肤美观疾病的方法。《内经》对于痤、皶等损容性疾病不但有治法,还阐述了病因病机。因此可以说中医药美容最早是和疗疾联系在一起的。...
中医药治疗损容性疾病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内容。春秋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治疗疣、瘢等影响皮肤美观疾病的方法。《内经》对于痤、皶等损容性疾病不但有治法,还阐述了病因病机。因此可以说中医药美容最早是和疗疾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容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容性疾病
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赵炳南皮肤科学术渊源研究
被引量:
12
14
作者
宋乃光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6期422-424,共3页
赵炳南是现代中医皮外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中医皮肤科理论和临床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体系,是赵炳南皮肤科学的知识源泉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赵老对带状疱疹、丹毒、荨麻疹、系统性红...
赵炳南是现代中医皮外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中医皮肤科理论和临床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体系,是赵炳南皮肤科学的知识源泉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赵老对带状疱疹、丹毒、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数十种皮肤病的古今病名、证候特点、治疗用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澄清和最终确定了一些皮肤病的病名,规范了皮肤病证候,在中医皮肤科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一定的权威性。赵炳南皮肤科还广泛吸纳明清皮外科学和温病学成就,将《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疡科心得集》等著名皮外科著作中有关阴阳辨证、走黄及许多皮外科疾病的诊疗方法用于皮肤科临床,推动了现代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赵老并将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三焦湿热证按湿与热的多少分类而治的方法率先用于皮肤科中,是温病学说成功用于皮肤病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炳南
皮肤科
学术渊源
明清皮外科
温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热论》舌诊发微
被引量:
1
15
作者
宋乃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温热论》是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它有丰富的舌诊内容,但舌诊不仅仅提供诊舌之法。文章从舌诊引出的卫气营血证治,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论点及开泄、苦泄治法等问题入手,阐述《温热论》舌诊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温热论
舌诊
发生发展
湿病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五方论
被引量:
5
16
作者
宋乃光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8期606-608,共3页
加减正气散五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虽不及治湿热证的三仁汤、王氏连朴饮等广为人所知,但由于组方用药合理,临床实用性强,仍不失为治疗中焦湿热证的优秀方剂。五方在共用药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基础上,各自加...
加减正气散五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虽不及治湿热证的三仁汤、王氏连朴饮等广为人所知,但由于组方用药合理,临床实用性强,仍不失为治疗中焦湿热证的优秀方剂。五方在共用药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基础上,各自加味,应用亦同中有异。一加减正气散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为主,二加减正气散治湿热阻滞经络,三加减正气散治湿邪已有化热,四、五加减正气散所治湿热已从阴化寒。对五张方剂和组方和应用进行阐述,间以自身的临床体会,为现代使用者提供古代文献和实践积累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加减正气散
中焦湿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
1
17
作者
宋乃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44-46,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较多见的一种。目前,精神病院中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属于复发者越来越多,随着病程延长、反复发作、入院次数增加,这些病人中。
关键词
精神裂症
精神衰退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病发热的治疗
被引量:
1
18
作者
宋乃光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0,共2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抗生素的运用和疫苗接种的推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有的烈性传染病已经绝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染病的防治已无关紧要,可以掉以轻心了,有关调查表明传染病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抗生素的运用和疫苗接种的推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有的烈性传染病已经绝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染病的防治已无关紧要,可以掉以轻心了,有关调查表明传染病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们不可低估传染病对人类危害的严峻性。近年来新发生的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等,提醒我们与传染病作斗争仍是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中医药学防治传染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发展,对传染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以中医学理论特别是温病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医学理论优势,研究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防治措施,仍然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约请了部分从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研究人员,对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毒性肝炎等新发的、常见的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的某些综合征如呼吸道病毒、时病发热的辨治理论和实践进行专题讨论,以拓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研究水平,为人类最终战胜传染病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病
发热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疫病学之研究(上)
被引量:
18
19
作者
宋乃光
《北京中医》
2006年第1期51-52,共2页
古代中国是个多疫病的国家,我国劳动人民与疫病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本文从疫病病名沿革、疫病病因、疫病学派、疫病防治经验等四个方面对中医疫病学进行研究,概述疫病学的发展过程,研究疫病学的学术特点和疫病病因,并通过概括历史上有代...
古代中国是个多疫病的国家,我国劳动人民与疫病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本文从疫病病名沿革、疫病病因、疫病学派、疫病防治经验等四个方面对中医疫病学进行研究,概述疫病学的发展过程,研究疫病学的学术特点和疫病病因,并通过概括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瘟疫的治疗特点,领悟古代医家治疫思想和方法,以期对现代防治传染病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疫病学
瘟疫
乖戾之气
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光—宣肺解毒汤治疗肺系相关疾病验案析
被引量:
1
20
作者
宋乃光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36,共3页
孔光一教授从事温病学教学和临床工作30余年,于内、儿、妇各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尤擅长热性病的辨证治疗。外感热病中,热毒留滞是导致发热不退、伤阴内传的主要原因。孔老师祛邪首重调畅气机,调气又以宣肺为先。他以自拟的宣肺...
孔光一教授从事温病学教学和临床工作30余年,于内、儿、妇各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尤擅长热性病的辨证治疗。外感热病中,热毒留滞是导致发热不退、伤阴内传的主要原因。孔老师祛邪首重调畅气机,调气又以宣肺为先。他以自拟的宣肺解毒汤为基础,治疗肺经热盛喘咳,多获邪退热透之效;治疗肺经热毒旁及他经的各种病证,又能使缠绵之疾通过三焦气机之升降而消除。前一类病证,笔者已有专文论述;后一类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病证
宣肺解毒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乃光教授治久热验案
1
作者
李相玉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4期318-318,共1页
文摘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证,可见于外感热病中,也可见于许多内科杂病中,所以治法也有多种。笔者在跟随导师宋乃光教授门诊抄方中,遇到了一些发热的病人,他们或已高热多日,或低热缠绵经月不退。宋师详为辨证求因,每获良效。
关键词
发热
温病
宋乃光
医案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乃光教授治疗顽咳经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钟英
徐愿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7期566-567,共2页
文摘
宋乃光教授认为,治疗顽咳宣降肺气原则应当贯穿始终,以宣降肺气、疏表气为法。用药须选用"轻剂",药重则过病所。重视调整肺与脾、心、肝、肾的关系。咳嗽日久,湿、痰、瘀一体,发为顽咳,须配伍涤痰化瘀药物。支气管哮喘用药不避温,喉源性哮喘当从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以搜风宁肺为法,紧扣风、燥之病机关键。
关键词
咳嗽
@宋乃光
宣降肺气
化瘀涤痰
分类号
R256.1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乃光教授从肝胆治疗失眠医案3则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铮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2期1278-1278,共1页
文摘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病证之一,严重者可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失眠的病因较复杂,历代医家多从心肾不交、气血失养、脾胃失和等入手治疗。但是近些年从临床上来看,精神情志刺激引起失眠者亦不少见。宋乃光老师从肝气怫逆、胆失冲和治疗顽固性失眠,
关键词
失眠
肝
胆
精神情志
医案
血府逐瘀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黄连温胆汤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乃光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被引量:
1
4
作者
禄颖
马利荣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市朝阳中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2期50-51,共2页
基金
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No.1190062620034】。
文摘
多发性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以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为特征,对患者学习、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此文总结了宋乃光教授对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重肝脾的思想,强调临床灵活辨证,重视日常的饮食情绪的调养,以预防此病发生的“治未病”的观念。文中还列举了临床常见证型及宋乃光教授常用方药,并附有典型案例1则,供临证参考。
关键词
慢惊风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名医经验
宋乃光
Keywords
chronic infantile convulsion
Tourette’s syndrome in children
experience of prestigious doctor
Song Naiguang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乃光教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思路浅析
5
作者
马利荣
姚晓静
禄颖
宋乃光
机构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2期0339-0340,共2页
文摘
宋乃光教授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治过程中提出“首辨阴阳,次辨兼夹证”的临床辨证思路。首辨阴阳,重在四诊合参,尤其重视对腮齿印的诊查;次辨兼夹,重在识别夹湿、夹郁、夹瘀、夹风等证。临床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阴证多,阳证少,善用辛开苦降法、补土伏火法或清解郁热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后附两则验案,与同道共享,以助于更好理解应用此思路。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阴阳
兼夹证
宋乃光
临床经验
分类号
R749.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乃光教授论湿热病及其治疗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弛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医临床》
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项目
文摘
宋乃光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温病学科的著名专家,善用古方治疗湿热病,尤重视对清代温病学家有关医论、医案、方药的研究和应用,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宋乃光教授治疗湿热病的有关论述和治疗经验整理如下。1对湿热病的认识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类病证。宋乃光教授认为,湿热之邪致病广泛。从病位言,内则脏腑、脑髓、骨骼,外则肌肤、筋脉等无不涉及。
关键词
经验
治疗
湿热病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依达拉奉移植脑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
9
7
作者
宋乃光
孙晶晶
张耀龙
孟令海
高书焕
薛建
孙彩月
机构
唐山市协和医院急诊科
唐山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4162-4168,共7页
文摘
背景:抑制血清炎性因子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和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表达是治疗脑梗死的潜在靶点之一。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60只SD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后,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联合组。模型组连续5 d尾静脉注射PB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射2.0×109 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2次/d,连续5 d。联合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尾静脉注射2.0×109 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2次/d),连续5 d。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与联合组大鼠m NSS评分较低,血清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表达水平减少,脑梗死面积减少,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mR NA的表达水平减少;(2)联合组大鼠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3)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依达拉奉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间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脑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依达拉奉
血清炎性因子
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
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
Keywords
,Infarctio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issue Engineering
分类号
R394.2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宋乃光
赵岩松
汤百鸣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389-391,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专项课题
文摘
我国医学史上对传染病治疗的详细记载始自东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基础 ,其解表退热、清热保津、急下存阴、活血解毒等法亦为后世治疗传染病所用。金元时期李东垣以甘温为主治疗公元 12 32年的一场大疫 ,堪为扶正祛邪的典范。东垣善用活血药 ,对后世医家组建解毒活血汤、加减解毒活血汤治疫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温病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传染病学的基础 。
关键词
急性传染病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SARS
分类号
R259.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病条辨》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方之论
被引量:
4
9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基础系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679-680,共2页
文摘
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是《温病条辨》活用仲景承气法的典范,它们的创立,提升了下法在急性热病治疗中的地位,也为现代临床治疗腑实证和与之有关的疾病,提供了可供直接利用和辨证思路上的宝贵借鉴。并对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证和五方进行了理论和应用上的阐发。
关键词
温病条辨
新加黄龙汤
宣白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牛黄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Keywords
treatise on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
xinjiahuanglongtang
xuanbaichengqitang
daochichengqitang
niuhuangchengqitang
zengyechengqitang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及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宋乃光
张年顺
机构
北京中医学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1983年第3期41-43,共3页
文摘
硬皮病被认为是一种胶原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类,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其变化复杂,损害亦较广泛且常累及内脏,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将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及研究的有关资料,作了如下收集和整理,谨请指正。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医学院
华山医院皮肤科
医学院校
中国医药学
中医
局限性硬皮病
脏腑兼病
脾肾阳虚
活血化疲
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辨证施治
温阳益气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伏气温病与杂病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杂病
中医学术探讨
分类号
R254.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营分证及其治疗
被引量:
8
12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6-9,共4页
文摘
营分证处于卫气营血辨证的病位较深层次,营分证总体上讲是血分证初期的病变,治疗以祛除热邪,养护营阴,活血化瘀为主。热人心包证是有严重神志异常的营分证,治疗上还应加强清心开窍的力量,舌绛、神昏是营分证具有特征性的两大表现,以此为据,则临床上尚有当慎用或禁用的苦寒重剂、滋阴凉营法治疗的营分证,它们实际上病理重心并不在营,而在卫分、气分郁热不解,临证须注意辨识。
关键词
营分证
卫气营血
血分证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复方治疗损容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3
作者
宋乃光
汤百鸣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2,共2页
文摘
中医药治疗损容性疾病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深的内容。春秋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治疗疣、瘢等影响皮肤美观疾病的方法。《内经》对于痤、皶等损容性疾病不但有治法,还阐述了病因病机。因此可以说中医药美容最早是和疗疾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容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关键词
损容性疾病
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75.98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赵炳南皮肤科学术渊源研究
被引量:
12
14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6期422-424,共3页
基金
北京市中医药"51510科技工程"项目(JJX-2006-8)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赵炳南名家研究室建设项目
文摘
赵炳南是现代中医皮外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中医皮肤科理论和临床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体系,是赵炳南皮肤科学的知识源泉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赵老对带状疱疹、丹毒、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数十种皮肤病的古今病名、证候特点、治疗用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澄清和最终确定了一些皮肤病的病名,规范了皮肤病证候,在中医皮肤科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一定的权威性。赵炳南皮肤科还广泛吸纳明清皮外科学和温病学成就,将《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疡科心得集》等著名皮外科著作中有关阴阳辨证、走黄及许多皮外科疾病的诊疗方法用于皮肤科临床,推动了现代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赵老并将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三焦湿热证按湿与热的多少分类而治的方法率先用于皮肤科中,是温病学说成功用于皮肤病的典范。
关键词
赵炳南
皮肤科
学术渊源
明清皮外科
温病学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5 [医药卫生—中医皮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热论》舌诊发微
被引量:
1
15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文摘
《温热论》是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它有丰富的舌诊内容,但舌诊不仅仅提供诊舌之法。文章从舌诊引出的卫气营血证治,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论点及开泄、苦泄治法等问题入手,阐述《温热论》舌诊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温热论
舌诊
发生发展
湿病证治
Keywords
Thermy and Heat Pathogenic Diseases (Wenre Lun)
glossoscopy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五方论
被引量:
5
16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基础系
出处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8期606-608,共3页
文摘
加减正气散五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虽不及治湿热证的三仁汤、王氏连朴饮等广为人所知,但由于组方用药合理,临床实用性强,仍不失为治疗中焦湿热证的优秀方剂。五方在共用药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基础上,各自加味,应用亦同中有异。一加减正气散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为主,二加减正气散治湿热阻滞经络,三加减正气散治湿邪已有化热,四、五加减正气散所治湿热已从阴化寒。对五张方剂和组方和应用进行阐述,间以自身的临床体会,为现代使用者提供古代文献和实践积累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加减正气散
中焦湿热证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
1
17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44-46,共3页
文摘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较多见的一种。目前,精神病院中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属于复发者越来越多,随着病程延长、反复发作、入院次数增加,这些病人中。
关键词
精神裂症
精神衰退
中药治疗
分类号
R277.79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病发热的治疗
被引量:
1
18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0,共2页
文摘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抗生素的运用和疫苗接种的推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有的烈性传染病已经绝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染病的防治已无关紧要,可以掉以轻心了,有关调查表明传染病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们不可低估传染病对人类危害的严峻性。近年来新发生的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等,提醒我们与传染病作斗争仍是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中医药学防治传染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发展,对传染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以中医学理论特别是温病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医学理论优势,研究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防治措施,仍然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约请了部分从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研究人员,对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毒性肝炎等新发的、常见的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的某些综合征如呼吸道病毒、时病发热的辨治理论和实践进行专题讨论,以拓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研究水平,为人类最终战胜传染病做出努力。
关键词
时病
发热
中医治法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疫病学之研究(上)
被引量:
18
19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系
出处
《北京中医》
2006年第1期51-52,共2页
文摘
古代中国是个多疫病的国家,我国劳动人民与疫病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本文从疫病病名沿革、疫病病因、疫病学派、疫病防治经验等四个方面对中医疫病学进行研究,概述疫病学的发展过程,研究疫病学的学术特点和疫病病因,并通过概括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瘟疫的治疗特点,领悟古代医家治疫思想和方法,以期对现代防治传染病有所启示。
关键词
中医疫病学
瘟疫
乖戾之气
异气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光—宣肺解毒汤治疗肺系相关疾病验案析
被引量:
1
20
作者
宋乃光
机构
北京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36,共3页
文摘
孔光一教授从事温病学教学和临床工作30余年,于内、儿、妇各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尤擅长热性病的辨证治疗。外感热病中,热毒留滞是导致发热不退、伤阴内传的主要原因。孔老师祛邪首重调畅气机,调气又以宣肺为先。他以自拟的宣肺解毒汤为基础,治疗肺经热盛喘咳,多获邪退热透之效;治疗肺经热毒旁及他经的各种病证,又能使缠绵之疾通过三焦气机之升降而消除。前一类病证,笔者已有专文论述;后一类病证。
关键词
肺系病证
宣肺解毒汤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6.1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宋乃光教授治久热验案
李相玉
宋乃光
《吉林中医药》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乃光教授治疗顽咳经验
郑钟英
徐愿
宋乃光
《吉林中医药》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宋乃光教授从肝胆治疗失眠医案3则
李铮
宋乃光
《吉林中医药》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宋乃光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禄颖
马利荣
宋乃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宋乃光教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思路浅析
马利荣
姚晓静
禄颖
宋乃光
《中医学报》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宋乃光教授论湿热病及其治疗
张弛
宋乃光
《现代中医临床》
2015
4
原文传递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依达拉奉移植脑梗死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
宋乃光
孙晶晶
张耀龙
孟令海
高书焕
薛建
孙彩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研究
宋乃光
赵岩松
汤百鸣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温病条辨》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方之论
宋乃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及研究
宋乃光
张年顺
《吉林中医药》
198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伏气温病与杂病
宋乃光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营分证及其治疗
宋乃光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药复方治疗损容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宋乃光
汤百鸣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赵炳南皮肤科学术渊源研究
宋乃光
《北京中医药》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温热论》舌诊发微
宋乃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五方论
宋乃光
《北京中医药》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的中医药治疗
宋乃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时病发热的治疗
宋乃光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医疫病学之研究(上)
宋乃光
《北京中医》
200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孔光—宣肺解毒汤治疗肺系相关疾病验案析
宋乃光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