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那曲唑、他莫昔芬、阿那曲唑与他莫昔芬联合对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三泰 郑登云 《循证医学》 CSCD 2007年第3期141-143,148,共4页
1 文献类型 治疗。 2 证据水平 1b。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乳腺癌术后无远处转移存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宋三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总存活 无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否应当联合使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三泰 江泽飞 《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15-317,共3页
在乳腺癌治疗中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否可以联合应用一直是大家关注及争论的热点。该文分别从术后辅助治疗和复发转移后解救治疗两个方面 ,回顾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 ,结合当前乳腺癌治疗的指导原则和作者的经验 ,认为乳腺癌化疗和... 在乳腺癌治疗中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否可以联合应用一直是大家关注及争论的热点。该文分别从术后辅助治疗和复发转移后解救治疗两个方面 ,回顾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 ,结合当前乳腺癌治疗的指导原则和作者的经验 ,认为乳腺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应当合理地序贯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内分泌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及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三泰 汤仲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8-11,共4页
世界上第一例采用内分泌治疗的晚期乳癌病人,是在1896年切除卵巢以后,控制肺部转移病灶的。虽然历史已经翻过一百年,但人们对内分泌治疗还仍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因此有必要结合国情,进一步澄清及阐明乳癌内分泌治疗的应用策略及... 世界上第一例采用内分泌治疗的晚期乳癌病人,是在1896年切除卵巢以后,控制肺部转移病灶的。虽然历史已经翻过一百年,但人们对内分泌治疗还仍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因此有必要结合国情,进一步澄清及阐明乳癌内分泌治疗的应用策略及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疗法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内分泌治疗的新观点和再认识 被引量:18
5
作者 宋三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恶性胸水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乳腺癌如何选择内外科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宋三泰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8期10-11,15,共3页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病变较晚、无法直接手术的患者和初诊时已有远地转移M1及手术后的复发转移患者。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这些患者的处理非常混乱,往往初始治疗与首次接诊医生的专业范围大有相关。孤立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全身播散背景...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病变较晚、无法直接手术的患者和初诊时已有远地转移M1及手术后的复发转移患者。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这些患者的处理非常混乱,往往初始治疗与首次接诊医生的专业范围大有相关。孤立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全身播散背景已成定势,全身药物治疗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已经全身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讲,是否加用局部病灶切除,需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治疗的选择及安排都应按照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原则进行,以期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 GCP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三泰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病因 芳香化酶抑制剂 乳腺癌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内分泌治疗
8
作者 宋三泰 申戈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乳癌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药物 雄激素制剂 雌激素制剂 抗雌激素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徐瑞华 袁中玉 +11 位作者 管忠震 曹烨 王华庆 胡晓桦 冯继峰 张阳 李方 陈正堂 王杰军 黄建瑾 周清华 宋三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背景及目的:具有瘤内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其中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部分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 背景及目的:具有瘤内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其中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部分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研究。共入选50例,在全身化疗的同时,对目标病灶给予H101瘤内注射,每天1次,每次1支(0.5ml,含5×1011病毒颗粒),连续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同时联合常规化疗。记录疗效并与未注射H101的自身瘤灶对比,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46例患者中,注射病灶的总有效率为30.4%,而按ITT人群分析有效率为28.0%(14/50),其中CR为3例,PR为11例;对照病灶的总有效率为13.0%,其中CR为1例,PR为5例。注射病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病灶(P<0.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26.9%)和发热(30.2%),有4例出现Ⅰ级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Ⅱ级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Ⅳ级肝功能异常,4例出现Ⅳ级血液学毒性。结论:在全身化疗的同时,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其毒副作用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内注射 E1B缺失腺病毒 H101 化疗 联合治疗 恶性肿瘤 Ⅱ期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后绝经判断标准及芳香化酶临床应用共识(草案修正案) 被引量:19
10
作者 沈镇宙 宋三泰 +2 位作者 张斌 邵志敏 陆劲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8-420,共3页
2011年2月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态势,而其中绝经前患者较多。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包含化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其中一些治疗会影响女性患者的卵巢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月经状态;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绝经前 芳香化酶 辅助治疗 内分泌治疗 停经 他莫昔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 绝经前乳腺癌 蒽环类 肿瘤医院 依西美坦 临床应用 判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迈格尔)对化疗引起骨髓抑制肿瘤病人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4 位作者 宋三泰 毛雪华 焦顺昌 张爱莲 丛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4-317,共4页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板计数≥ 30 0× 10 9 L。对化疗后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重度骨髓抑制 )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Ⅱ期试用的 118例可评价病例中 ,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例数为 2 9例 ,占 2 4 .5 8%,而迈格尔治疗周期仅 1例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 ,占 0 .84 %;先给安慰剂后给迈格尔组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比例高于先给迈格尔后给安慰剂组 ,两者分别为 32 .2 0 %和 16 .95 %;迈格尔治疗周期血小板最低值和化疗第 2 1天血小板值分别是安慰剂对照周期的 3.0 4倍和 2 .4 3倍。本试验结果说明 ,迈格尔可促进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 ,减少肿瘤病人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缩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且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抑制 肿瘤化疗 促血小板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罗达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二线化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冬耕 管忠震 +8 位作者 宋三泰 刘晓晴 冯奉仪 张频 董梅 许立功 印季良 于世英 陈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评价希罗达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二线化疗的有效率及耐受性。方法: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病人接受希罗达单药2510mg·(m2·d)-1,分早晚两次餐后口服治疗,连续14天,停药7天,共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者67例... 目的:评价希罗达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二线化疗的有效率及耐受性。方法: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病人接受希罗达单药2510mg·(m2·d)-1,分早晚两次餐后口服治疗,连续14天,停药7天,共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者67例,可评价不良反应者69例。其中CR4例(5.97%),PR21例(31.34%),总有效率37.31%。经4周后复查证实的ITT总有效率为32.86%。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皮肤色素沉着和腹泻。骨髓抑制相对较轻,白细胞下降发生率44.9%,除1例为Ⅳ级外,其余均为Ⅰ-Ⅱ级。结论:应用Xeloda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与国外临床试验报告疗效相似或稍高。除少数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外,多数病人耐受良好。希罗达可以治疗经阿霉素、紫杉醇等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罗达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伟 李健斌 +6 位作者 王涛 边莉 张少华 张会强 周金妹 宋三泰 江泽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4年10月接受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早期或局晚期乳腺癌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化疗方案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病理完全... 目的探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4年10月接受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早期或局晚期乳腺癌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化疗方案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 19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84.9%(163/192),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0.3%(39/192),其中HR(+)/HER-2(-)组为8.5%(10/118)、HR(-)/HER-2(+)组为42.8%(6/14)、HR(+)/HER-2(+)组为25.0%(5/20)、HR(-)/HER-2(-)组为45.0%(18/40)。HR(-)组病理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HR(+)组(P<0.001);在HR(-)组中,HR(-)/HER-2(+)与HR(-)/HER-2(-)组之间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状态是影响病理完全缓解率的独立因素。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94.8%);非血液学毒性包括2、3级呕吐(6.2%),骨骼肌肉疼痛、麻木(14.1%),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6.7%),黏膜炎(2.1%)以及心脏毒性(5.7%)等。结论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紫杉类药物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储大同 刘基巍 +8 位作者 李维廉 宋三泰 赵扬冰 恕平 赵龙妹 朱建新 王怀谨 张嘉庆 北京希罗达治疗乳腺癌协作组100021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价希罗达(Xeloda)治疗国人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共入选76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予希罗达2 500mg/m^2/天,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内口服,连服14天,间歇7天,即每个治疗周期为21天;至... 目的:评价希罗达(Xeloda)治疗国人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共入选76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予希罗达2 500mg/m^2/天,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内口服,连服14天,间歇7天,即每个治疗周期为21天;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76例中,1例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病情稳定34例(44.7%),疾病进展为 15例(19.7%)。总有效率为 34.2%。肿瘤控制率(CR+PR+SD)为 78.9%。毒性反应 Ⅰ/Ⅱ级主要为手足综合征 19例(25.0%)、恶心13例(17.1%)和腹泻12例(15.8%); Ⅲ级主要为恶心2例(2.6%)、呕吐2例(2.6%)、血小板减少2例(2.6%)、GOT升高2例(2.6%)及头晕1例(1.3%),无Ⅳ级毒性。结论:口服希罗达治疗国人复治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高,耐受性好,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罗达 治疗 转移性乳腺癌 疗效 安全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Her-2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红艳 江泽飞 +5 位作者 王涛 张少华 边莉 曹阳 吴世凯 宋三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0-2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贝伐珠单抗是首个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 背景与目的:贝伐珠单抗是首个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第1天;同时给予贝伐珠单抗15 mg/kg,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CR 1例,PR 21例,有效率(CR+PR)为81.5%。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是主要的不良反应,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5.2%。研究中观察到高血压3例,静脉血栓1例,分级均为1级。蛋白尿12例,鼻衄15例,均为1~2级。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是治疗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方案,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多西他赛 乳腺癌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乐通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总结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小慧 冯奉仪 +8 位作者 许立功 唐惟瑜 何桂芬 江泽飞 宋三泰 刘冬耕 何友兼 杨莹 周美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9-310,335,共3页
目的:考察法乐通治疗晚期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法乐通一线治疗每日一次60mg口服,二线治疗每日一次120mg口服。结果:共60例,有效率183%。一线治疗18例,有效率333%。二线治疗42例,有... 目的:考察法乐通治疗晚期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法乐通一线治疗每日一次60mg口服,二线治疗每日一次120mg口服。结果:共60例,有效率183%。一线治疗18例,有效率333%。二线治疗42例,有效率119%。淋巴结和骨转移疗效较好,肝转移、肺转移及胸壁转移也有一定疗效。一线治疗较二线治疗、未用内分泌治疗较曾用内分泌治疗、绝经时间长(≥10年)较绝经时间短(<10年)以及疗后无瘤间期长(≥5年)较疗后无瘤间期短(<5年)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恶心、纳差。结论:法乐通是治疗晚期绝经后乳腺癌有效和安全的抗雌激素抗肿瘤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法乐通 乳腺癌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散发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赖春宁 江泽飞 +3 位作者 宋三泰 王建安 黎燕 沈倍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分析38 例散发乳腺癌患者 B R C A1 基因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 应用 P C R S S C P( 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 S S C P) 和直接... 目的: 分析38 例散发乳腺癌患者 B R C A1 基因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 应用 P C R S S C P( 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 S S C P) 和直接测序方法。结果:4/38 例患者 B R C A1 基因有突变,突变例数占总例数的10 .5 % ,其中3 例突变位置在内含子的拼接区,一例突变位置在11 号外显子上。结论:筛查 B R C A1 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患病风险评估、发病检测、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基因 乳腺癌 基因突变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洛曲对癌痛的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建明 宋三泰 +5 位作者 江泽飞 张国华 赵桂洪 宁嘉明 徐孝良 熊郁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8-182,共5页
为了观察克洛曲在慢性癌痛病人中的疗效,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了克洛曲片、曲马多胶囊和安慰剂对108例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克洛曲片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曲马多胶囊的7... 为了观察克洛曲在慢性癌痛病人中的疗效,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了克洛曲片、曲马多胶囊和安慰剂对108例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克洛曲片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曲马多胶囊的72.2%(P<0.01)和安慰剂的35.2%(P<0.001);克洛曲片的缓解时间明显延长(P<0.01);克洛曲片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曲马多胶囊相似,但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胶囊(P<0.05)。克洛曲片对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大。文章还对镇痛药临床研究的策略方法及安慰剂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洛曲 癌症 镇痛 双盲双模拟 自身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傅强 王雅杰 +2 位作者 宋三泰 谢广茹 恕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观察福州三先药物研究所和南京振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随机入组患者共220例,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09例。试验组接受新开发的多西他赛注射液,... 目的:观察福州三先药物研究所和南京振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随机入组患者共220例,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09例。试验组接受新开发的多西他赛注射液,对照组应用艾素。两组非小细胞肺癌采用.rP方案:多西他赛注射液70mg/m^2,第1天,顺铂70mg/m^2,第2天。乳腺癌患者可采用上述的联合方案,也可选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100mg/m^2,第1天。所有治疗均每3周重复1次。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可评价病例共200例,其中试验组100例(肺癌49例,乳腺癌51例),对照组100例(肺癌48例,乳腺癌52例),总缓解率分别为31.00%(肺癌28.57%,乳腺癌33.33%)和32.00%(肺癌25.00%,乳腺癌38.46%),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3.64%和92.66%,其中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75.45%和76.15%,两组比较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毒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呕吐、肌肉酸痛、腹泻、发热、感染等。结论:新研发的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乳腺肿瘤 多西他赛 化学疗法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月敏 宋三泰 +6 位作者 江泽飞 徐建明 张琪 李明颖 钱炎珍 崔贞福 钱其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对乳腺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行病毒增殖实验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验证CNHK500选择性复制和杀伤能力;Westernblot检测腺病毒E1A和E1B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CNHK500在乳腺癌细胞中复制能力与野生型... 目的:观察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对乳腺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行病毒增殖实验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验证CNHK500选择性复制和杀伤能力;Westernblot检测腺病毒E1A和E1B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CNHK500在乳腺癌细胞中复制能力与野生型腺病毒wtAd5相似,较ONYX-015增殖能力强。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CNHK500病毒增殖能力明显减弱,较wtAd5增殖能力弱1000倍左右。CNHK500可有效杀伤乳腺癌细胞株;而CNHK500对正常成纤维细胞的杀伤力较wtAd5减弱约100倍。CNHK500病毒的E1A可以选择性在端粒酶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在端粒酶阴性的正常成纤维细胞株BJ中不表达,CNHK500可以选择性地在缺氧条件下表达E1B。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CNHK500可以显著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治疗效果与给药剂量相关。结论:肿瘤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500可选择性在端粒酶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中复制,并产生体内外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增殖病毒 乳腺癌 基因治疗 端粒酶 H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