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琦油画作品
1
作者 安琦 《美术大观》 2011年第7期116-116,共1页
安琦-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2002年8月在广东省艺术博物院举办'享受阳光八女子油画作品展'。《人物》被广东省艺术博物院收藏;2003年4月10日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关键词 油画作品 博物院 广东省 博物馆 当代油画 艺术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琦作品
2
作者 安琦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琦作品
3
作者 安琦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50-5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箔型空气箔片轴承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
4
作者 宁培栋 李双敏 安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以波箔型空气箔片轴承为例,构建了波箔变形的力学模型,并结合可压缩气体雷诺方程,建立求解气膜压力的流固耦合算法。在此基础上对顶箔和波箔进行应力分析,运用线性疲劳损伤累计理论构建了顶箔和波箔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结合具体算例进... 以波箔型空气箔片轴承为例,构建了波箔变形的力学模型,并结合可压缩气体雷诺方程,建立求解气膜压力的流固耦合算法。在此基础上对顶箔和波箔进行应力分析,运用线性疲劳损伤累计理论构建了顶箔和波箔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结合具体算例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轴承正常运转时,波箔的疲劳损伤率远大于顶箔的疲劳损伤率;在忽略启停阶段对顶箔摩擦磨损的前提下,轴承的疲劳寿命主要由波箔决定;波箔的疲劳寿命随波拱圆弧角度、波拱圆弧半径和波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半径间隙和波箔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箔片轴承 力学模型 数值计算 疲劳寿命 最大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安全钳制动块与导轨接触应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5
作者 吴洋 肖磊 +4 位作者 王玮彦 许金鑫 杜原 杨泊莘 安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为了研究电梯安全钳的制动块与导轨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结合有限单元法与赫兹接触公式提出精确且高效的计算方法.通过非线性刚度矩阵建立楔块-滚子-导轨平衡方程,应用接触理论及牛顿-拉夫逊(N-R)法求解平衡方程.考虑制动楔块与导轨的相... 为了研究电梯安全钳的制动块与导轨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结合有限单元法与赫兹接触公式提出精确且高效的计算方法.通过非线性刚度矩阵建立楔块-滚子-导轨平衡方程,应用接触理论及牛顿-拉夫逊(N-R)法求解平衡方程.考虑制动楔块与导轨的相对运动,进行热传导方程修正,采用伽辽金法求解瞬态温度场.通过热力耦合迭代精确计算摩擦面接触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制动摩擦面的最高温度约为72.7℃,最大接触应力约为35 MPa,热效应对摩擦面接触应力的影响程度为两端区域大于中间区域;滚子位置上移会减小下端滚子的压力和摩擦面下端的接触应力;弹簧位置的下移或摩擦面位置的上移均会增大摩擦面下端的接触应力,摩擦面位置的上移会减小摩擦面上端的接触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钳制动块 力学性能 热力学分析 接触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瓣结构的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润滑力学建模及数值研究
6
作者 吴洋 韩怡萱 +2 位作者 顾晨昀 冯伟军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以三瓣结构的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位能原理和非线性薄板理论建立了箔片的刚度矩阵,并通过接触理论和牛顿法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等温雷诺方程,并通过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滑梁式箔片轴... 以三瓣结构的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位能原理和非线性薄板理论建立了箔片的刚度矩阵,并通过接触理论和牛顿法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等温雷诺方程,并通过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滑梁式箔片轴承的力学模型。确定了计算流程,编写了计算程序,实现了对气膜压力分布、滑梁挠度和轴承极限载荷等参数的精确计算。结合具体算例,深入研究轴承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滑梁数目增多会降低轴承的最小气膜厚度,而增大轴向对称面的滑梁刚度可以提升轴承的极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梁式空气轴承 三瓣结构 润滑力学建模 流固耦合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平箔综合弹性变形的空气箔片轴承性能
7
作者 邵聪鹏 许浩杰 +1 位作者 李双敏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目前关于空气箔片轴承研究中的平箔采用梁模型简化,忽略了平箔变形在轴向上具有的耦合关系导致计算精度受限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薄板弯曲理论、考虑平箔综合弹性变形空气箔片轴承力学模型,实现了对箔片变形与受力的精确计算。结合Reyn... 目前关于空气箔片轴承研究中的平箔采用梁模型简化,忽略了平箔变形在轴向上具有的耦合关系导致计算精度受限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薄板弯曲理论、考虑平箔综合弹性变形空气箔片轴承力学模型,实现了对箔片变形与受力的精确计算。结合Reynolds方程,构建了能够对空气箔片轴承力学性能与润滑性能进行计算的流固耦合算法。给定载荷0.6 N、以600 r/min为梯度进行试验,对比了偏心率和摩擦力矩的试验值与理论值,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可靠性。结合算例参数探讨了转速、载荷对轴承性能参数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平箔和波箔厚度、波拱高度、波拱半弦长等轴承结构参数对空气箔片轴承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箔片轴承 综合弹性变形 力学性能 润滑性能 流固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高黏附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8
作者 安琦 牛彦波 +3 位作者 吴皓琼 樊川 曹亚彬 原韬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89,共8页
研究旨在筛选获得高黏附性、益生特性优良、具有高活性的鸡源乳酸菌,为鸡源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从健康散养鸡肠道中分离宿主源乳酸菌,对分离菌株的表面疏水性、自聚力、共聚力等表面黏附特性及体外黏附作用进行研究,筛选高黏附... 研究旨在筛选获得高黏附性、益生特性优良、具有高活性的鸡源乳酸菌,为鸡源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从健康散养鸡肠道中分离宿主源乳酸菌,对分离菌株的表面疏水性、自聚力、共聚力等表面黏附特性及体外黏附作用进行研究,筛选高黏附性乳酸菌,评价其益生特性。利用响应面法对高黏附性乳酸菌发酵条件中显著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获得其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显示,从鸡肠道中分离出1株罗伊氏乳杆菌L6,体外黏附效率可达29.47%,黏附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乳酸菌分离株,在模拟胃肠液中存活率可达80.11%,对致病性大肠杆菌1.505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P<0.05)。对罗伊氏乳杆菌L6发酵条件优化,获得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73、酵母浸粉添加量6.63 g/L,葡萄糖添加量28.85 g/L,优化后其有效活菌数量可达8.56×10^(9) CFU/mL。从鸡肠道分离获得的高黏附性的宿主源性乳酸菌罗伊氏乳杆菌L6具有较好的定植优势与益生性能,有助于其在宿主内发挥益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乳酸菌 高黏附性 益生特性 响应面优化 罗伊氏乳杆菌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乳酸菌工程菌株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9
作者 安琦 牛彦波 +3 位作者 吴皓琼 樊川 曹亚彬 原韬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7-71,共5页
本研究以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研究目标,利用含有PEDV S基因的植物乳杆菌活载体菌株LP1522-PEDS口服免疫小鼠,应用ELISA试验检测免疫小鼠粪便中SIgA含量、血清中IgG、IL-4、IL-2... 本研究以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研究目标,利用含有PEDV S基因的植物乳杆菌活载体菌株LP1522-PEDS口服免疫小鼠,应用ELISA试验检测免疫小鼠粪便中SIgA含量、血清中IgG、IL-4、IL-2和IFN-γ含量,评价乳酸菌重组菌株LP1522-PEDS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商品灭活疫苗组和工程菌株免疫组粪便中的SIgA、血清中的IgG、IL-4、IL-2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免疫42~56 d,灭活疫苗组和重组菌株组抗体水平均达到最大值,抗体和免疫因子水平依次为:商品灭活疫苗组>LP1522-PEDS组>空载组≈对照组。随后商品灭活疫苗组、LP1522-PEDS组抗体和免疫因子水平逐渐下降。免疫70 d,商品灭活疫苗组抗体水平降幅度相对较小,工程菌株免疫组降幅较大。结果表明,小鼠口服携带PEDV S基因的基因工程植物乳杆菌LP1522-PEDS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PEDV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V 乳酸菌 活载体疫苗 小鼠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堆腐还田对黑土区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原韬 安琦 +4 位作者 牛彦波 孟利强 吴皓琼 樊川 曹亚彬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本研究针对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气候寒冷特点和秸秆堆腐还田的实际操作需求,开展秸秆堆腐还田试验。在秋季玉米收获之后进行田间堆腐试验,期间连续监测环境温度、降水、秸秆堆温度、秸秆失重率等指标。离田玉米秸秆经过腐熟后作为肥料还田... 本研究针对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气候寒冷特点和秸秆堆腐还田的实际操作需求,开展秸秆堆腐还田试验。在秋季玉米收获之后进行田间堆腐试验,期间连续监测环境温度、降水、秸秆堆温度、秸秆失重率等指标。离田玉米秸秆经过腐熟后作为肥料还田,连续施用3年,检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等指标。在基本农田和棚室保护地进行为期2年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20 d秸秆失重率达到31.53%。施用腐熟秸秆3年,土壤有机质提高了4.06~6.31 g/kg、土壤中碱解氮提高了15.08~27.35 mg/kg、速效磷提高了18.11~21.95 mg/kg、速效钾提高63.97~89.93 mg/kg;土壤容重降低了0.10~0.14 g/cm^(3)、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了7.51%~9.24%(V/V)、土壤孔隙度提高了3.69%~5.27%(V/V),且差异显著(P≤0.05)。基本农田和棚室保护地应用试验中,速效养分与有机质有所增长,土壤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变化显著。逐年施用腐熟秸秆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施用腐熟秸秆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与田间持水量,改善土壤板结问题。腐熟秸秆在改良与保育黑土性质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堆腐 北方寒地 还田 黑土保护 土壤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架锥形结构轴压力学性能分析
11
作者 刘洋 唐健 +3 位作者 黄运昌 任杰 王修军 安琦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0-118,共9页
依托青岛虚拟创享中心的实际工程项目,以钢桁架锥形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取了单榀主桁架子结构,并利用Abaqus2023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轴压力学性能分析。重点研究了单榀钢桁架锥形结构的破坏模式和传力机理,同时结合钢桁架腹杆内力分布规... 依托青岛虚拟创享中心的实际工程项目,以钢桁架锥形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取了单榀主桁架子结构,并利用Abaqus2023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轴压力学性能分析。重点研究了单榀钢桁架锥形结构的破坏模式和传力机理,同时结合钢桁架腹杆内力分布规律,研究了关键位置处腹杆截面类型以及截面壁厚对单榀钢桁架锥形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腹杆发生压弯屈曲,通过与其他杆件相交节点的连接将内力传递给其他腹杆。截面类型由矩形变成H型时,桁架的极限承载力降低1.3%。变成后,该腹杆的屈曲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整体结构的变形程度相对减小,极限承载力提高2.6%。而截面壁厚由8 mm增加到24 mm时,极限承载力提升17.6%。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锥形结构 轴压性能 压弯屈曲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钢框架模块间内套筒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忠豪 王燕 +2 位作者 安琦 武文爽 刘子良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设计了3个足尺模块化钢框架模块间内套筒连接节点试件,针对节点试件的抗震性能开展了拟静力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刚度退化、层间位移角和转动刚度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影响节点试件的抗震... 设计了3个足尺模块化钢框架模块间内套筒连接节点试件,针对节点试件的抗震性能开展了拟静力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刚度退化、层间位移角和转动刚度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影响节点试件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节点试件的滞回环呈梭形,且形状较为饱满,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3个节点试件均出现明显的刚度退化现象且下降坡度平缓;3个节点试件的层间位移角分别为0.085 rad、0.082 rad和0.096 rad,节点试件均具有良好的转动能力和延性性能且满足节点抗震设计要求。试件破坏特征表明,在模块柱内梁的上、下翼缘对应位置设置内隔板对节点的抗震性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钢框架 模块间内套筒节点 滞回性能 层间位移角 内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愈群 李双敏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09,共8页
在利用Maxwell方程组推导了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电磁场控制方程的基础上,采用Bertotti铁耗分立模型计算电机铁耗,引入雷诺系数计算风摩损耗,用经典计算公式计算绕组铜耗和涡流损耗,以上损耗值转化为体积生热率施加到电机各发热部件... 在利用Maxwell方程组推导了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电磁场控制方程的基础上,采用Bertotti铁耗分立模型计算电机铁耗,引入雷诺系数计算风摩损耗,用经典计算公式计算绕组铜耗和涡流损耗,以上损耗值转化为体积生热率施加到电机各发热部件作为温度场分析时的热源,并且考虑材料温变特性和定子非晶合金导热系数各向异性,使用流固耦合法建立了高速永磁电机温升预测模型。依据所建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应用Maxwell软件和Fluent软件研究了气隙槽宽、槽肩高和气隙长度对电机磁场、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气隙槽宽对电机磁场影响较小,适当增大气隙槽宽有利于电机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流固耦合 温度预测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的旋塞阀流场分析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佳豪 吴晨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9-468,共10页
为了探究锥形旋塞阀内部流体动态特性,需对旋塞阀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基于k-ε湍流模型,使用开源软件OpenFOAM、应用PIMPLE算法、以锥形旋塞阀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不同开度、不同阀芯圆角时旋塞阀的流动性能;研究了阀芯关闭过程中... 为了探究锥形旋塞阀内部流体动态特性,需对旋塞阀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基于k-ε湍流模型,使用开源软件OpenFOAM、应用PIMPLE算法、以锥形旋塞阀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不同开度、不同阀芯圆角时旋塞阀的流动性能;研究了阀芯关闭过程中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流体流速、压差、流线、流量系数以及阻力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绘制了相关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圆角半径下流体介质的速度、流量系数曲线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旋塞阀旋转角度越大,阀门前后压差越大,流量损失也就越大;流量系数随着旋塞阀开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在相同开度下随着阀芯圆角半径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塞阀 OPENFOAM 流场分析 结构参数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对高速插针机构导轨的表面摩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星龙 陶宗杰 +1 位作者 杨泊莘 安琦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插针机中具有表面织构的导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考虑表面粗糙度、载荷波动、速度变化、时变油膜挤压效应等因素,分析表面织构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机模拟生成具有自相关函数的粗糙表面,将Greenwood和Tipp建立的粗糙度接触模型... 以插针机中具有表面织构的导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考虑表面粗糙度、载荷波动、速度变化、时变油膜挤压效应等因素,分析表面织构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机模拟生成具有自相关函数的粗糙表面,将Greenwood和Tipp建立的粗糙度接触模型以及Patir和Cheng修正后的平均油膜流体润滑模型耦合构建混合摩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出凸轮的1个转动周期内的每个时刻的油膜压力、微凸体压力、油膜厚度。分析了混合润滑阶段摩擦副的油膜压力分布特点,以及织构数量、表面粗糙度、表面织构尺寸参数对摩擦副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底座摩擦副粗糙度方差增大时,油膜压力随之减小;微型凹坑半径取60μm,面积占有比取40%,微型凹坑深度取5μm时摩擦副取得最优润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针机构 导轨 表面织构 混合摩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承立轧辊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疲劳寿命计算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杨泊莘 许浩杰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618,共9页
以立轧辊及其支承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分析,构建了一种针对立轧双列圆锥滚子支承轴承受力进行计算的力学模型。通过对轴承滚子接触受力与局部变形的分析,建立了复合载荷作用下轴承载荷分布与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以... 以立轧辊及其支承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分析,构建了一种针对立轧双列圆锥滚子支承轴承受力进行计算的力学模型。通过对轴承滚子接触受力与局部变形的分析,建立了复合载荷作用下轴承载荷分布与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以一个具体立轧机的立辊支承轴承为算例,深入研究了轴承的轴心位移和滚动体受力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轧制过程中钢坯变形与轴承受力进行了耦合计算,研究了若干工艺参数对滚子接触应力和轴承寿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轴心轨迹为不规则的椭圆,滚子与内圈挡边的接触力很小,内滚道与滚子的最大接触应力略大于外滚道。随着侧压率、钢坯厚度、钢坯宽度以及立辊半径的增加,滚子的最大接触应力逐渐增大,轴承的疲劳寿命逐渐减小。在主要轧制参数中,侧压率和钢坯厚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轴承两列的载荷差值随复合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从而导致了轴承整体寿命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轧辊 圆锥滚子轴承 力学分析 疲劳寿命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铬掺杂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黄彪 周琼 +1 位作者 王雅琪 安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3,共7页
分别以Ti_(0.5)Al_(0.5)、Ti_(0.5)Al_(0.4)Cr_(0.1)、Ti_(0.5)Al_(0.4)Si_(0.1)为靶材,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制备了TiAlN涂层、TiAlSiN涂层和TiAlCrN涂层,研究了硅、铬掺杂(二者掺杂量近似相同)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 分别以Ti_(0.5)Al_(0.5)、Ti_(0.5)Al_(0.4)Cr_(0.1)、Ti_(0.5)Al_(0.4)Si_(0.1)为靶材,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制备了TiAlN涂层、TiAlSiN涂层和TiAlCrN涂层,研究了硅、铬掺杂(二者掺杂量近似相同)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N涂层、TiAlSiN涂层和TiAlCrN涂层均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呈柱状晶生长,呈现较强的(200)晶面择优取向;硅、铬元素掺杂使得涂层晶粒细化,其中硅元素掺杂形成的Si_(3)N_(4)非晶相对(Ti,Al)N纳米晶生长有抑制作用,TiAlSiN涂层的晶粒尺寸最小。硅、铬元素掺杂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和内应力,并且硅掺杂的提升效果更好;硅、铬掺杂降低了涂层的硬度与弹性模量的比值和结合力,并且硅掺杂的降低幅度更大,TiAlSiN涂层的韧性最差;硅元素和铬元素的掺杂均能降低TiAlN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硅掺杂对摩擦因数的降低幅度高于铬掺杂,对磨损率的降低幅度低于铬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掺杂 铬掺杂 TiAlN基涂层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神经调控术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天明 安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5,共6页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是结直肠肛门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复杂,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处理方案。骶神经调控术是治疗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认可。目前骶神经调控术临床实践已逐渐扩展到低位...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是结直肠肛门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复杂,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处理方案。骶神经调控术是治疗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认可。目前骶神经调控术临床实践已逐渐扩展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骶神经调控术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调控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大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黄芩药渣对仔猪生长性能、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安琦 曹亚彬 +2 位作者 牛彦波 吴皓琼 原韬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7-21,共5页
鉴于中药黄芩浸提后的残渣中仍含有功能活性成分,直接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处理不当则污染环境。研究分离得到一株可利用黄芩废渣生长的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利用该菌株发酵黄芩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断奶... 鉴于中药黄芩浸提后的残渣中仍含有功能活性成分,直接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处理不当则污染环境。研究分离得到一株可利用黄芩废渣生长的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利用该菌株发酵黄芩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对其日增重、腹泻率、肠道微生物群落、血清免疫指标及药理学毒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饲喂28 d,与对照组相比,发酵黄芩药渣组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29.38%(P<0.05),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多(P<0.05);仔猪血清中IgG、IL-4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经植物乳杆菌发酵的黄芩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仔猪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有助于提高仔猪免疫力,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药渣 植物乳杆菌 发酵 饲料添加剂 仔猪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DIF算法的雷达脉冲信号分选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安琦 李勇华 +1 位作者 杨建文 何子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2-46,共5页
基于电子对抗等非协作电子环境,针对抖动脉冲重复周期(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PRI)信号,在SDIF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该方法主要从潜在PRI的估计和序列检索方法入手,提出了一种潜在PRI估计值的筛选方法和一种新的序列检索... 基于电子对抗等非协作电子环境,针对抖动脉冲重复周期(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PRI)信号,在SDIF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该方法主要从潜在PRI的估计和序列检索方法入手,提出了一种潜在PRI估计值的筛选方法和一种新的序列检索方法,有效提高了雷达脉冲信号的分选准确率,并降低了整个分选过程的计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脉冲信号 信号分选 SDIF算法 序列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