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耦合Duffing振子的微弱脉冲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 被引量:13
1
作者 曹保锋 李鹏 +6 位作者 李小强 张雪芹 宁王师 梁睿 李欣 胡淼 郑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5-75,共11页
耦合Duffing振子在检测强噪声中的微弱脉冲信号时具有可检测信噪比低等优点,但目前检测模型还存在系统性能与初始状态有关、只能工作在倍周期分岔状态等缺陷.为此本文构建了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新的微弱脉冲信号检测模型,通过对两个Duf... 耦合Duffing振子在检测强噪声中的微弱脉冲信号时具有可检测信噪比低等优点,但目前检测模型还存在系统性能与初始状态有关、只能工作在倍周期分岔状态等缺陷.为此本文构建了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新的微弱脉冲信号检测模型,通过对两个Duffing振子同时施加较大的恢复力和阻尼力耦合,可使振子间产生广义的"阱内失同步"现象,基于这种现象可实现微弱脉冲信号的检测与恢复.以信噪比改善和波形相似度为衡量指标,研究了周期策动力幅值与周期、耦合系数、计算步长、阻尼系数等参量对模型信号检测与波形恢复效果的影响.对方波、双指数脉冲和高斯导数脉冲进行检测和恢复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效地检测并恢复出高斯白噪声背景中的微弱脉冲信号,进而改善了现有的Duffing振子对非周期脉冲信号的检测能力并扩展了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脉冲信号 强耦合Duffing振子 信号检测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静态绝对定位方程的相对论修正 被引量:3
2
作者 宁王师 李建杰 李芳昱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静态绝对定位原理.在认为地球周围的引力场为静态球对称分布、卫星质量忽略不计且作圆周运动、其他天体对时空结构的影响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把地球引力场对定位信号传播的影响加以考虑,得到了更加严格的GPS静... 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静态绝对定位原理.在认为地球周围的引力场为静态球对称分布、卫星质量忽略不计且作圆周运动、其他天体对时空结构的影响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把地球引力场对定位信号传播的影响加以考虑,得到了更加严格的GPS静态绝对定位方程.同时对修正量作了估算,发现定位信号系统在地球引力场中传播的时空弯曲效应非常微弱,修正量约为毫米-厘米的量级.并且指出了现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运用广义相对论对卫星钟进行修正的方法,在理论上与广义相对论的观测量理论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相对论 弯曲时空 观测量理论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电离层核爆电磁脉冲信号模拟源的实现
3
作者 庞新良 常芸芬 +2 位作者 范江兵 宁王师 曹保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设计一种数字式核爆电磁脉冲信号源模拟装置。大气层核爆电磁脉冲纵向传输经过电离层后的信号属于瞬态脉冲信号,频率范围为30 MHz~300 MHz,因为电离层对电磁脉冲信号的色散特性,脉冲信号高频部分出现的时刻早于低频部分出现的时刻。基... 设计一种数字式核爆电磁脉冲信号源模拟装置。大气层核爆电磁脉冲纵向传输经过电离层后的信号属于瞬态脉冲信号,频率范围为30 MHz~300 MHz,因为电离层对电磁脉冲信号的色散特性,脉冲信号高频部分出现的时刻早于低频部分出现的时刻。基于DSP+DDS数字电路实现了30 MHz~300 MHz频率色散瞬态脉冲信号的输出,其输出频率的最小控制周期为4 ns,幅值可调、波形规则、可靠性高、调试方便,实验证明模拟信号反映了大气层核爆电磁脉冲信号过电离层后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电磁脉冲 过电离层 信号模拟 DSP AD9910 频率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爆光辐射时域波形爆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耿娜 宋立军 +1 位作者 范江兵 宁王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2-674,697,共4页
以美国核试验经验公式入手,描述了空爆光辐射时域波形特征与爆炸当量和爆炸高度的关系。表明大气层核爆炸光辐射波形呈现的双峰特征随着爆高的增加由双峰逐渐变为单峰;由双峰时间比值做判据估算出的爆炸高度可为战场指挥决策和毁伤评估... 以美国核试验经验公式入手,描述了空爆光辐射时域波形特征与爆炸当量和爆炸高度的关系。表明大气层核爆炸光辐射波形呈现的双峰特征随着爆高的增加由双峰逐渐变为单峰;由双峰时间比值做判据估算出的爆炸高度可为战场指挥决策和毁伤评估提供快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爆 光辐射 爆炸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光源强闪光对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保锋 王锋 +4 位作者 范江兵 宁王师 舒小见 刘伟 赵洪伟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强度宽谱光源强闪光对人眼的影响,为非致命强光武器的防御提供生物学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强闪光不同光谱成分对人眼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按人眼接收能量多少,将视功能受影响程度分为3个级别,...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强度宽谱光源强闪光对人眼的影响,为非致命强光武器的防御提供生物学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强闪光不同光谱成分对人眼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按人眼接收能量多少,将视功能受影响程度分为3个级别,即视网膜烧伤、闪光盲和失能眩目。对人眼所受这些损伤或干扰效应的原理、症状进行了阐述,列举了相关实例、计算方法和实验结果。结果与结论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宽谱光源强闪光造成人眼视网膜烧伤、闪光盲和失能眩目发生时的光能量(或光照度)范围,可为进一步开展宽谱强光非致命武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光源 强闪光 视网膜烧伤 闪光盲 失能眩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