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贲如银 贲如琴 +3 位作者 季进锋 黄潇潇 黄浩 范玲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31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外周血Th17、MLR。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17、MLR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占比、低分化占比及外周血Th17、M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1.985,95%CI:1.167~3.376)、Th17水平(OR=2.126,95%CI:1.310~3.449)、MLR(OR=2.353,95%CI:1.276~4.337)是影响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17、ML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46、0.939。结论外周血Th17、ML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评估 辅助性T细胞17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3、miR-720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及与TNM分期、p53和Ki67表达的关系
2
作者 贲如银 贲如琴 +3 位作者 季进锋 黄潇潇 黄浩 范玲玲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3、miR-720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及与TNM分期、p53和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02例,同时选取结直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比较结直肠癌和息肉患者miR-183、miR-72... 目的探讨miR-183、miR-720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及与TNM分期、p53和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02例,同时选取结直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比较结直肠癌和息肉患者miR-183、miR-720水平差异,分析miR-183、miR-720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同时分析miR-183、miR-720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miR-183、miR-72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2±0.35)和(1.10±0.30),明显高于结直肠息肉患者(P<0.05);外周血miR-183、miR-720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95%CI:0.638~0.779)和0.722(95%CI:0.652~0.792),P<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外周血miR-183和miR-72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1±0.29)和(1.31±0.18),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p53阳性表达患者外周血miR-183和miR-72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9±0.27)和(1.19±0.20),高于p53阴性表达患者(P<0.05);Ki-67阳性表达患者外周血miR-183和miR-72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0.20)和(1.21±0.19),高于Ki-67阴性表达患者(P<0.05);肿瘤大小>5 cm患者外周血miR-720相对表达量为(1.19±0.17),高于肿瘤大小≤5 cm患者(P<0.05);外周血miR-183、miR-720与TNM分期、p53和Ki-67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miR-183、miR-720水平升高,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两者水平与结直肠癌TNM分期、p53表达、Ki67表达等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183 miR-720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季进锋 缪华媛 +3 位作者 苏小琴 胡晓莉 季丛飞 王建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21d为1个周期,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每周期化疗前2d开始,连续静滴14d,2个周期后分析两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多肽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补康灵方联合安罗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季进锋 许春明 +7 位作者 张慧 施永杰 季从飞 卫国华 顾寄树 倪雪娇 杨洋 石磊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81-86,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补康灵方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64例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 目的:观察中药补康灵方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64例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12mg/d,d1~14,q21d),观察组32例采用补康灵方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均以21d为1个治疗周期,持续观察每个周期评价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例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血清VEGF、血浆TrxR表达、生活质量Q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位PFS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6月(95%CI,4.878~6.322)比4.2月(95%CI,3.111~5.289),观察组中位PFS较对照组延长1.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R、DCR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2.5%比9.38%,75%比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TrxR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期末组间比较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生活质量QOL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前升高,观察期末组间比较,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及腹泻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肝功能损伤、蛋白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康灵方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延长PFS、提高ORR、DCR的趋势,能够显著降低血清VEGF、TrxR表达水平,同时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及腹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康灵方 安罗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夏止逆方经鼻嗅疗法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季进锋 许春明 +6 位作者 施永杰 季从飞 卫国华 顾寄树 倪雪娇 杨洋 石磊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5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姜夏止逆方经鼻嗅疗法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首次使用中度致吐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洛诺司琼止吐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姜夏止逆方经鼻嗅疗法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首次使用中度致吐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洛诺司琼止吐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姜夏止逆方经鼻嗅疗法干预,共观察化疗后120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CINV有效控制率(ORR)、CINV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生活功能指数量表评分(FLIE)、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每组33例完成试验。两组患者024h急性期CINV的ORR比较,治疗组(75.76%,25/33)与对照组(69.70%,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4120 h延迟期CINV的ORR比较,治疗组(96.97%,32/33)高于对照组(81.82%,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急性期恶心发生率(39.39%,13/33)与对照组(48.48%,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延迟期恶心发生率(42.42%,14/33)低于对照组(6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急性期呕吐发生率(24.24%,8/33)与对照组(33.33%,1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延迟期呕吐发生率(21.21%,7/33)低于对照组(45.45%,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状态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状态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FLI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患者乏力、头痛及失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便秘及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夏止逆方经鼻嗅疗法联合帕洛诺司琼可提高患者延迟期CINV的ORR,减少延迟期CINV发生率,减轻焦虑情绪(HAMA评分),改善生活功能及中医证候,且可减少乏力、头痛及失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姜夏止逆方 鼻嗅疗法 帕洛诺司琼 MASCC止吐评价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补康灵方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季进锋 许春明 +3 位作者 倪雪娇 卫国华 顾寄树 缪华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1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安神补康灵方(ASBKL)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安神补康灵方,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目的观察安神补康灵方(ASBKL)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安神补康灵方,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表在治疗前、治疗第1、2疗程末(每疗程15天)进行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第1疗程末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安神补康灵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失眠 安神补康灵方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康灵方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7
作者 季进锋 许春明 +4 位作者 何松 赵文静 卫国华 顾寄树 缪华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7期2975-2978,共4页
目的观察补康灵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凋亡基因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补康灵汤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按体质量将40只成功建立Lewis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 目的观察补康灵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凋亡基因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补康灵汤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按体质量将40只成功建立Lewis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补康灵方灌胃,化疗组给予环磷酰胺隔日腹腔注射,中药+化疗组给予补康灵汤灌胃和环磷酰胺隔日腹腔注射,均干预12 d。比较各组小鼠移植瘤的抑瘤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瘤组织中VEGF、Cyclin D1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瘤组织中Bcl-2、Bax表达情况,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4.6%,45.6%,59.8%,中药+化疗组明显高于化疗组和中药组(P均<0.05)。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化疗组瘤组织中VEGF、Cyclin D1光密度和Bcl-2表达水平、Bcl-2/Bax比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Bax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化疗组瘤组织中VEGF、Cyclin D1光密度和Bcl-2表达水平、Bcl-2/Bax比值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化疗组(P均<0.05),Ba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化疗组(P均<0.05)。结论补康灵方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VEGF、Cyclin D1、Bcl-2表达,调节Bcl-2/Bax比值,干预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补康灵方 微环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周期素D1 凋亡基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秉久教授运用气机理论治疗肝病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季进锋 卢秉久 郑双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698-700,共3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人体之气顺应天地之气而升降出入,中医学以气机升降出入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其序则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发生病变。明辨脏腑气机的升降特性,顺...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人体之气顺应天地之气而升降出入,中医学以气机升降出入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其序则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发生病变。明辨脏腑气机的升降特性,顺应其规律,合理用药,调和气机,使之升降有度有序,是中医治疗脏腑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则。卢秉久教授潜心医学二十余载,涉猎群书,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尤对肝病治疗见解独到,辨证用药常中有变,疗效卓著。在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卢师注重气机变化,遣方用药中善以补配消,以塞配通,疏通气机,调理脏腑功能及调畅逆乱之气机,以调畅气机的思想贯穿疾病的治疗始终,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疗效昭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秉久教授 气机理论 升降出入 治疗经验 慢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P78和pERK在胃癌及非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春雷 杨书云 +5 位作者 季进锋 徐薇薇 季从飞 王建红 谭清和 杨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85-891,共7页
背景与目的: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质网应激、细胞的修复及凋亡是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而GRP78与pERK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 78,GRP78)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胃... 背景与目的: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质网应激、细胞的修复及凋亡是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而GRP78与pERK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 78,GRP78)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们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各25例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新鲜组织中GRP78、pERK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60例胃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组织中GRP78、pERK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GRP78及pERK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1.26±0.18、2.35±0.36)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0.89±0.25、1.18±0.25)及浅表性胃炎组织(0.29±0.09、0.6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RP78及pER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8.3%、88.3%)亦均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46.6%、43.3%)及浅表性胃炎组织(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GRP78及pERK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GRP78及pERK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中均呈正相关(基因:r=0.307,P=0.000;蛋白:r=0.368,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GRP78高表达及pERK高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P均<0.05)。浸润全层、低分化、TNM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GRP78高表达及pERK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结果显示:GRP78高表达与GRP78低表达相比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RP78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短,提示GRP78是负性的预后因子。结论:GRP78和pERK在胃癌中高表达,GRP78和pERK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pERK和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胃腺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同时为胃癌治疗寻找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在肝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秉久 郭黎娜 +2 位作者 季进锋 吴百灵 阎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1期2324-2325,共2页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治未病"的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过程中日益引起重视。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试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治未病"的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过程中日益引起重视。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试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度浅析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 肝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封包联合综合中医护理对癌痛患者睡眠质量及数字分级法评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魏海霞 季进锋 +3 位作者 穆桂梅 陈红梅 顾寄树 吴喻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2期3183-3186,共4页
癌痛属于一种慢性疼痛,是引起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癌症末期,患者的癌痛发生率为60%~90%,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1]。现阶段,缓解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也属于癌症患者治疗目的之一,但临... 癌痛属于一种慢性疼痛,是引起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癌症末期,患者的癌痛发生率为60%~90%,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1]。现阶段,缓解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也属于癌症患者治疗目的之一,但临床常规疼痛护理多为西药镇痛干预,而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长期使用镇痛药物患者也容易出现耐药性,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2]。中药封包是中医一种特色疗法,能促使药物渗透皮表到达病灶,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疗法 中药封包 癌痛 睡眠质量 疼痛护理 慢性疼痛 缓解疼痛 镇痛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药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晓莉 谭清和 +2 位作者 王建红 苏小琴 季进锋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荷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培养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9只荷人胆管癌裸鼠分成7组,每组7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A)组,吉西他滨(B)组,A+B组,2A+B组,A+2B组和2A+2B组,于分组当天腹...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荷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培养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9只荷人胆管癌裸鼠分成7组,每组7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A)组,吉西他滨(B)组,A+B组,2A+B组,A+2B组和2A+2B组,于分组当天腹腔注射奥沙利铂,第2天注射吉西他滨。给药剂量:奥沙利铂1.125mg/kg,吉西他滨50mg/kg,生理盐水0.3mL/只。第24天处死裸鼠后测量肿瘤标志物,进行移植瘤病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治疗期间每周2次测量肿瘤直径,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结果荷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成瘤率100%。A、B组第24天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39.78%和45.73%;2A+2B组相对肿瘤增殖率最低,为32.05%。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肿瘤标志物、病理分析及MTT分析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对荷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荷瘤裸鼠 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联合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洁云 王建红 +1 位作者 杨磊 季进锋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rmyltetrahydrofolate,CF)300 mg/m2,d1,静...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rmyltetrahydrofolate,CF)300 mg/m2,d1,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500 mg/m2,d1,静脉推注;5-Fu 2 400 mg/m2化疗泵连续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CIV),持续48 h;奥沙利铂135 mg/m2d1,静脉滴注]。实验组在mFolFox6方案化疗的同时予以胎盘多肽注射液8 mL静脉滴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 disease,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分别有4、15、14、7例和4、14、13、11例,有效率分别为47.5%、42.9%(P>0.05)。实验组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分别为72.5%和42.8%(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以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 胎盘多肽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明祥 季进锋 +1 位作者 王建红 钱云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观察D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4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DF组(40例)和DCF组(34例),分别接受DF方案和DCF方案化疗,两组均21 d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分别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 目的观察D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4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DF组(40例)和DCF组(34例),分别接受DF方案和DCF方案化疗,两组均21 d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分别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DF组总有效率为47.5%,DCF组总有效率为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C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的方案,其疗效与DCF方案相似,但毒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西紫杉醇 5-氟尿嘧啶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联合督脉经穴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丽 韩添龙 季进锋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督脉经穴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VD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督脉经穴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VD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能状态评价量表(MMSE)、炎症因子和血脂。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等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智能减退、头痛如刺、口唇爪甲青紫等主症量化积分、语言错乱、口齿不清、面色晦暗等次症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量化积分、次症量化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主症量化积分、次症量化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ADL、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ADL、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TC、TG、LD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IL-6、TNF-α、TC、TG、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督脉经穴针刺治疗脑梗死后VD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降低炎症因子和血脂,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 通窍活血汤 督脉经穴针刺 疗效
原文传递
温针灸辅助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腹部肿瘤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丽 韩添龙 季进锋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辅助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腹部肿瘤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腹部肿瘤术且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温针灸辅助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腹部肿瘤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腹部肿瘤术且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胃肠减压治疗基础上辅以温针灸,分析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饮食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腹胀及腹痛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胃肠反应体征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术后饮食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肠反应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食欲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分化簇3(CD3^(+))、T细胞分化簇4(CD4^(+))、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3^(+)、CD4^(+)、NK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辅助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腹部肿瘤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可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早期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术 肠梗阻 胃肠减压治疗 温针灸治疗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卢秉久教授临床应用小柴胡汤经验举隅
17
作者 季进锋 卢秉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卢秉久教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雪娇 许春明 +5 位作者 徐爱兵 徐虎 顾寄树 卫国华 季进锋 杨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季德胜蛇药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季德胜蛇药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甲胎蛋白(AFP)反应率、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血清AFP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LT及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L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后ALB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季德胜蛇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化疗相当,但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不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季德胜蛇药 化疗 肝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腧穴针刺对SD大鼠热水甩尾痛阈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谈建新 孟凡迅 +5 位作者 季进锋 林社裕 黄凯 常爽 吕雪娇 崔阳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通过针刺SD大鼠单个腧穴和双腧穴热水甩尾痛阈值的观察和分析,探讨针刺腧穴的组方,对大鼠针刺镇痛模型的作用,为深入研究临床针刺用穴处方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单针针刺SD大鼠"后三里"、"关元"和... 目的:通过针刺SD大鼠单个腧穴和双腧穴热水甩尾痛阈值的观察和分析,探讨针刺腧穴的组方,对大鼠针刺镇痛模型的作用,为深入研究临床针刺用穴处方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单针针刺SD大鼠"后三里"、"关元"和双针同时针刺"后三里"+"后三里"、"后三里"+"关元"等腧穴,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测量大鼠针刺前后的痛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6301±0.3296)针刺后(10.0680±0.4403)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单针针刺"关元"腧穴,针刺前(5.3511±0.1860)针刺后(7.5133±0.2615)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2167±0.3513)针刺后(10.5850±0.6087)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前(4.8000±0.3061)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2)单针针刺"后三里"针刺后(9.8293±0.3469)和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后(10.1936±0.5839)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5455);单针针刺"关元"针刺后(7.5133±0.2615)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7579);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后(10.1936±0.5839)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2436);单针针刺"关元"针刺后(7.5133±0.2615)和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之间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420);(3)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前痛阈值(5.2167±0.3513)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6.1308±0.5036)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1279);单针针刺"关元"腧穴针刺前(5.6429±0.3253)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5.6601±0.5129)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9703);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6301±0.3296)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6.6590±0.5227)比较,两者之间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P=0.0267);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前(4.8001±0.3061)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6.4014±0.6112)比较,两者之间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44)。结论:(1)本实验中,单针、双针针刺前后痛阈值都显示出显著性的差异;(2)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接近;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接近;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接近。单针针刺"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显示出一定的差异。(3)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针刺前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比较、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前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比较,两者的针刺效应作用时程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针刺镇痛 甩尾测痛 痛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乐眠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缪华媛 冯平 +2 位作者 钱荣 顾翩翩 季进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0期180-181,共2页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口服百乐眠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口服百乐眠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的第2、4、8周末进行评分,记录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百乐眠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抑郁症 百乐眠胶囊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