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信息系统(IS)研究现状和国际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季绍波 闵庆飞 韩维贺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85,共10页
系统分析了中国信息系统(IS)研究的现状,从参考学科、研究题目、研究方法和分析层次4个方面,分析了1999—2003年间发表在18种中国代表性学术期刊上的IS论文,并与西方IS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IS研究:1)从多个学科中获得理论基础,... 系统分析了中国信息系统(IS)研究的现状,从参考学科、研究题目、研究方法和分析层次4个方面,分析了1999—2003年间发表在18种中国代表性学术期刊上的IS论文,并与西方IS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IS研究:1)从多个学科中获得理论基础,没有单一的参考学科;2)研究题目集中在组织类问题和系统/软件类问题;3)研究方法以非实证方法为主,实证方法应用很少;4)分析层次集中在组织层和系统层,对小组/团队层和个体层问题少有研究.与西方相比,中国的IS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研究 参考学科 研究题目 研究方法 分析层次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供应链研究的理论、主题及方法评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季绍波 曲刚 +1 位作者 闵庆飞 韩维贺 《管理评论》 2006年第9期56-62,共7页
分析了2000-2003年间发表在18种国内大陆地区代表性管理领域学术期刊中的供应链研究论文,从基础理论、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3个维度,提出了供应链研究分类的基本框架,指出供应链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特点:(1)基础理论... 分析了2000-2003年间发表在18种国内大陆地区代表性管理领域学术期刊中的供应链研究论文,从基础理论、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3个维度,提出了供应链研究分类的基本框架,指出供应链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特点:(1)基础理论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所占比重最大;(2)研究主题多元化,但组织、市场问题研究较少;(3)存在空白的研究领域;(4)研究方法以非实证方法为主,实证方法应用较少。经过讨论发现,国内供应链学术研究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理论基础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变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季绍波 孙轶卿 +1 位作者 于鑫 李延喜 《技术经济》 2010年第6期96-101,共6页
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受到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结构VAR模型,发现宏观经济冲击对不同期限利率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冲击产生的影响不同;水平、倾斜和曲度3个因素可以解释90%以上的利率曲线变化,但水平因素的解释能力与... 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受到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结构VAR模型,发现宏观经济冲击对不同期限利率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冲击产生的影响不同;水平、倾斜和曲度3个因素可以解释90%以上的利率曲线变化,但水平因素的解释能力与成熟市场相比较弱;利用脉冲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实际经济变化主导着利率的倾斜因素和曲度因素的变化,而货币政策是影响利率水平因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弱,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存在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主成分分析 结构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隐私关注与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被引量:24
4
作者 蒋骁 季绍波 《科技与管理》 CSSCI 2009年第5期71-74,共4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交易的普及,消费者网络隐私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个网络隐私关注与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包括文化因素、制度因素、个人因素和风险因素,并针对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制度情境,对网络...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交易的普及,消费者网络隐私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个网络隐私关注与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包括文化因素、制度因素、个人因素和风险因素,并针对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制度情境,对网络隐私关注和行为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隐私关注 行为意向 文化因素 制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盗用的发展及其治理和研究趋势 被引量:10
5
作者 闵庆飞 季绍波 仲秋雁 《公共管理学报》 2007年第1期49-55,共7页
身份盗用是指为了取得金钱、物品、服务等利益或者逃避义务和责任,盗窃他人身份证明信息以非法冒用他人身份的行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身份盗用是近几年来发展最迅猛的犯罪活动,给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危害。中国作为一... 身份盗用是指为了取得金钱、物品、服务等利益或者逃避义务和责任,盗窃他人身份证明信息以非法冒用他人身份的行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身份盗用是近几年来发展最迅猛的犯罪活动,给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危害。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网民最多并渴望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也日益面临着身份盗用的严重威胁。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全面和深入。目的是要系统、全面的介绍身份盗用问题的内涵、发展,各国对身份盗用的治理实践以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预防和解决中国的身份盗用问题提供一定基础。为此,回顾了有关身份识别的理论;讨论了身份盗用的危害和影响范围、身份盗用的类型和过程;分析了身份盗用蔓延的原因以及身份盗用和身份欺诈的关系;并从政府治理、企业管理和消费者个人防护三个层面介绍了各国应对身份盗用的实践活动。最后讨论了对身份盗用问题的理论研究趋势和前景。作者希望引起学术同行们对身份盗用问题的重视,为深入研究中国的身份盗用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盗用 身份识别理论 治理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自动构词算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鉴全 季绍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6-259,共4页
词语是中文文本的基本元素,汉语语言模型在中文文本挖掘中起关键作用。中文文本挖掘是高维度的数据处理技术,挖掘算法对维度的大小比较敏感,因此挖掘效果依赖于词库的质量。另外,现存的汉语语言模型一般都是基于统计的,比如N-gram语言... 词语是中文文本的基本元素,汉语语言模型在中文文本挖掘中起关键作用。中文文本挖掘是高维度的数据处理技术,挖掘算法对维度的大小比较敏感,因此挖掘效果依赖于词库的质量。另外,现存的汉语语言模型一般都是基于统计的,比如N-gram语言模型以及各种改进模型都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为降低语言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词库的质量和构词效率,借鉴关联规则理论对中文词语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Auto-word自动构词算法。该算法可以从大量中文语料库中动态地构造词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文文本挖掘工作。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提出的自动构词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构词 统计语言模型 关联规则 最长公共子序列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绿色IT采纳研究
7
作者 蒋骁 季绍波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196,共5页
绿色IT在企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绿色IT的采纳决策不同于一般信息技术,企业更需要关注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传统采纳理论对此考虑不足。为此对组织绿色IT采纳行为、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了综述... 绿色IT在企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绿色IT的采纳决策不同于一般信息技术,企业更需要关注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传统采纳理论对此考虑不足。为此对组织绿色IT采纳行为、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IT 采纳 制度压力 企业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蒋骁 季绍波 仲秋雁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6,146,共9页
提高公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向是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探查我国电子政务公民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并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630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提高公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向是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探查我国电子政务公民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并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630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优势和相容性、自我效能在三个服务层次上对公民采纳意向均有显著影响;认知度、对政府的信任和感知信任分别在基本信息、信息交流、事务处理服务层上对公民的采纳意向产生显著影响。(2)感知信任的三个前因分别为:对互联网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和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公民采纳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网络隐私的概念、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21
9
作者 蒋骁 仲秋雁 季绍波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5-310,共6页
回顾了网络隐私的相关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对消费者网络隐私关注、网络隐私行为意向、网络隐私关注和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三个优先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网络隐私的研究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网络隐私 行为意向 文化因素 制度因素
原文传递
移动商务采纳的信任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闵庆飞 季绍波 孟德才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4-185,共2页
消费者信任是影响移动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移动商务的信任因素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信任、移动供应商信任和基于制度的信任被确定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制度信任在现阶段起主... 消费者信任是影响移动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移动商务的信任因素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信任、移动供应商信任和基于制度的信任被确定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制度信任在现阶段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商务 信任 采纳
原文传递
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的信任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蒋骁 仲秋雁 季绍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1,共5页
信任是影响公众使用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在识别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的信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假设和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对公众的采纳意向有显著影响;对政府机构的信任、... 信任是影响公众使用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在识别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的信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假设和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对公众的采纳意向有显著影响;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对互联网的信任是电子政务公众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讨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任因素 信任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的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研究框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蒋骁 仲秋雁 季绍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4,共5页
公众的采纳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通过分析个体采纳过程的主流研究模型,结合电子政务的特点,对电子政务公众采纳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提出基于过程的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分别探讨了采纳前阶段公众对电子政务服... 公众的采纳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通过分析个体采纳过程的主流研究模型,结合电子政务的特点,对电子政务公众采纳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提出基于过程的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分别探讨了采纳前阶段公众对电子政务服务(概念)采纳意向,以及采纳后阶段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载体)持续使用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公众采纳 持续使用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创造过程效果的实证研究——个人和团队层面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维贺 季绍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942-948,共7页
分析了中国情境下知识创造的4个维度与个人和团队中知识创造效果的关系,感知的知识管理有效性被作为衡量知识创造效果的标准。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126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内化维度与个人层面上知识创造的效... 分析了中国情境下知识创造的4个维度与个人和团队中知识创造效果的关系,感知的知识管理有效性被作为衡量知识创造效果的标准。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126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内化维度与个人层面上知识创造的效果显著相关,会提高个人层面上感知的有效性;外化维度在个人层面上对知识创造的效果影响不显著;而外化、社会化和综合三个维度与团队中知识创造的效果显著相关,会提高团队层面上感知的有效性;个人层面上感知有效性会明显促进团队层面上感知有效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创造 SECI模型
原文传递
环境不确定条件下组织间协作IT应用协作绩效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刚 季绍波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0-161,共2页
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为了保证企业经营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企业需要同供应商保持协作关系,从而企业决策者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在协作过程中,通过IT传递信息是企业间业务往来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它使企业间信息交流... 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为了保证企业经营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企业需要同供应商保持协作关系,从而企业决策者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在协作过程中,通过IT传递信息是企业间业务往来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它使企业间信息交流快捷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本文以控制论中viable system model(简称VSM)(Beer S.,1985)和信息处理理论(简称IPT)为理论基础,通过对6家大型企业的案例研究,对其进行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关系 经营环境 IT应用 不确定条件 绩效关系 组织 企业经营 传递信息
原文传递
基于中文语法树的概念图挖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鉴全 季绍波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4,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中文文本语法树的附有权重的简化概念图构造算法.在构造概念图过程中,使用剪枝算法解决概念图的权重度量问题.对一些权威新闻资讯网页进行概念图挖掘的实验证明,本文算法比较有效.
关键词 中文分词 语法解析 概念图 文本挖掘
原文传递
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的采纳--基于服务层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骁 季绍波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4-138,共5页
以IS持续使用模型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将服务质量引入模型。将政府门户网站用户分为基本信息用户、信息交流用户和事务处理用户三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影响这三类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因素进行比较... 以IS持续使用模型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将服务质量引入模型。将政府门户网站用户分为基本信息用户、信息交流用户和事务处理用户三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影响这三类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类用户模型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均存在差异。综合考察服务质量维度对持续使用意向的间接影响总和,信息质量、设计与功能、可靠性分别对三类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产生最大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门户网站 用户采纳 持续使用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Mobile Commerce User Acceptance Study in China: A Revised UTAUT Model 被引量:12
17
作者 闵庆飞 季绍波 曲刚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257-264,共8页
User acceptance is one of the key fundamentals for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 mobile commerce (m-commerce). Based on the revised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model, we described a the... User acceptance is one of the key fundamentals for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 mobile commerce (m-commerce). Based on the revised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model, we describ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incorporat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m-commerce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m-commerce acceptance and usage in China. The revised UTAUT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commerce, inclus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user satisfaction theory,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commerce user acceptanc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原文传递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IT Support, and Environment
18
作者 曲刚 季绍波 闵庆飞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374-382,共9页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must know how to deal with uncertainty, manage environmental impact, effectively coordinate with suppliers, and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to support coordination. Applying cyberneti...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must know how to deal with uncertainty, manage environmental impact, effectively coordinate with suppliers, and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to support coordination. Applying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i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IT suppor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Using the case study method,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six manufacturing firm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 adoption is affected by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and i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Coordination and IT application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BERNETIC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pplic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