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多序列MRI特征与临床
1
作者 蔡崧 崔兴宇 孟祥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2例SDAVF患者进行多序列MRI检查,其中14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8例实施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以病变定性诊断及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作为评...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2例SDAVF患者进行多序列MRI检查,其中14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8例实施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以病变定性诊断及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将多序列MR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2例SDAVF患者均存在长节段脊髓病变,在矢状位可见T2WI呈“铅笔样”;18例MRI平扫在髓周可见“串珠状”、“虫蚀样”的多发流空血管影;8例MRI增强后髓周可见迂曲扩张的冠状静脉丛,脊髓内病变斑片状强化。22例经多序列MRI检查均明确显示脊髓异常血管及病变范围,3例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很好的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对定位瘘口有一定的帮助。结论多序列MRI是诊断SDAVF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对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硬脊膜 动静脉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孟祥鸿 范金玉 +2 位作者 王国祥 蒋兆贯 顾光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总结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MRI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9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平片,7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2例手术活检。结果: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3个部位,股骨下段7个,... 目的:总结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MRI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9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平片,7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2例手术活检。结果: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3个部位,股骨下段7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段2个。其中2个部位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X线平片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MRI在T1WI和T2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结论:X线平片可以满足中晚期骨梗死的诊断,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梗死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亚段肺栓塞诊断的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孟祥鸿 韩雪 +1 位作者 王立平 苍爱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着重探讨亚段水平周围型肺栓塞的适宜扫描参数及显示方法。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GE ligtspeed 16)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4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患者屏...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着重探讨亚段水平周围型肺栓塞的适宜扫描参数及显示方法。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GE ligtspeed 16)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4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患者屏气时间长短,设定3组扫描参数。结果:CT诊断肺栓塞31例。中央型22例,周围型9例。3组扫描参数均可清晰显示亚段水平肺动脉栓子。高质量扫描模式肺动脉CTA成像质量最高,常规扫描模式次之,高速扫描模式再次之。结论: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无创、敏感性、特异性高。选择适宜扫描参数及显示方法,急性肺栓塞诊断可以达到亚段水平。2组常规扫描模式更为适宜PE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桥脑出血31例CT表现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孟祥鸿 王立平 魏庆堂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5期1801-180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PPH)的CT分型、征像结合临床表现估计预后。方法将31例PPH按Chung’s分型方法归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PPH病人中,大量出血型8例,临床表现典型,全部死亡;基底被盖型15例,临床表现多典型,死亡4例;双侧被盖型5... 目的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PPH)的CT分型、征像结合临床表现估计预后。方法将31例PPH按Chung’s分型方法归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PPH病人中,大量出血型8例,临床表现典型,全部死亡;基底被盖型15例,临床表现多典型,死亡4例;双侧被盖型5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全部存活;单侧被盖型3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全部存活;总死亡率38.70%。结论PPH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与血肿部位有关,尤其双侧被盖型和单侧被盖型临床表现不典型,CT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当PPH表现为大量出血型或基底被盖型并血肿量>4.00ml时,死亡率增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桥脑出血 CT 临床表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影像诊断与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祥鸿 蔡崧 刘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探讨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影像诊断,评估检查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12月本院PAC诊断的79例OLT病例的DR、CT、MRI影像学表现,按照Hepple’s分型系统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及分型。对OLT伴发胫、腓骨远端骨软骨病变以及... 目的探讨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影像诊断,评估检查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12月本院PAC诊断的79例OLT病例的DR、CT、MRI影像学表现,按照Hepple’s分型系统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及分型。对OLT伴发胫、腓骨远端骨软骨病变以及踝关节韧带、肌腱损伤的发病率,病灶位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LT主要位于距骨穹隆内侧中部及穹隆外侧中部,内侧病损面积常较外侧大,以Hepple’sⅡ型和Ⅴ型为主,外侧病变以Ⅲ型为主。OLT伴发胫腓骨远端骨软骨损伤、距腓前韧带损伤发病率并不少见。胫腓骨骨软骨损伤部位与距骨损伤多呈吻形对应。X线对OLT检出率为67.08%,CT对OLT检出率为79.75%,MR对OLT检出率为98.73%。MRI检出率明显高于DR、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比DR、CT对OLT检出率高,分期准确,对怀疑OLT病人建议X线检查后常规行MR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软骨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7例X线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祥鸿 范金玉 +1 位作者 顾光官 张贤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4期4328-4330,共3页
目的:总结7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表现,探讨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7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平片、CT检查;2例手术活检。结果:7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0个部位,股骨下段4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 目的:总结7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表现,探讨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7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平片、CT检查;2例手术活检。结果:7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0个部位,股骨下段4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段2个。其中2个部位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X线平片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结论:X线平片可以满足中晚期骨梗死的诊断,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梗死 长管状骨 CT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孟祥鸿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0期124-124,126,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11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成像质量。结果:试验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11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成像质量。结果:试验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人性化护理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CT室检查中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孟祥鸿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该院CT室进行检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 目的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该院CT室进行检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检查后,观察组中满意有27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中满意15例,基本满意21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药物外渗有9例、头晕恶心12例,血压改变6例,对照组中,出现药物外渗有21例、头晕恶心27例,血压改变19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队时间为(23.9±2.24)min,检查时间为(15.41±1.63)min,取单时间为(30.01±3.22)d,等待时间为(11.04±2.27)min,对照组的排队时间为(32.25±2.96)min,检查时间为(20.92±2.74)min,取单时间为(45.79±3.87)d,等待时间为(15.03±2.0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室检查中实施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缩短了患者检查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室 责任制 安全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蒋兆贯 顾光官 +3 位作者 夏鹏 王国祥 孟祥鸿 沈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1-543,572,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炎(Modic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270个椎间盘)下腰痛患者常规行腰椎X线和MR检查。终板退变及椎间盘退变分别按Modic终板退变标准(0~3级)与Pearce椎间盘退变标准(Ⅰ~Ⅴ级)对终板和椎间盘...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炎(Modic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270个椎间盘)下腰痛患者常规行腰椎X线和MR检查。终板退变及椎间盘退变分别按Modic终板退变标准(0~3级)与Pearce椎间盘退变标准(Ⅰ~Ⅴ级)对终板和椎间盘进行评估。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分析Modic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结果:90例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Modic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earsonR=0.452,P=0.000),Modic退变分级高,椎间盘退变分级也高。结论:腰椎终板Modic退变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密切相关,提示Modic退变与椎间盘退变在腰椎退变过程中可能互为因果。两者皆为下腰痛的可能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椎间盘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崧 崔兴宇 +4 位作者 王国祥 孟祥鸿 王成达 蒋兆贯 顾光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胆囊癌的显示能力和最佳b值的选择;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3例胆囊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的信噪比、对比噪... 目的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胆囊癌的显示能力和最佳b值的选择;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3例胆囊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信号强度比等数据;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胆囊癌患者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b值时不同分化程度胆囊腺癌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胆囊癌病灶均被DWI检出,肿瘤的SNR和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随b值的增加逐渐下降,而肿瘤的SIR随b值增加逐渐升高。b值800s/mm2时DWI图像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肿瘤的SIR和SNR均高于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腺癌的ADC值随着b值增高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癌扩散加权成像的最佳b值为800s/mm2,可以得到胆囊癌的良好显示;胆囊腺癌ADC值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及其改良术治疗混合痔合并排便障碍型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华丽 孟祥鸿 黄晓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95-496,共2页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合并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PH术治疗混合痔合并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共18例,随访3~6个月。结果:治愈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72%,无效4例,均为混合痔合并直肠前突者。...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合并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PH术治疗混合痔合并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共18例,随访3~6个月。结果:治愈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72%,无效4例,均为混合痔合并直肠前突者。结论:PPH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对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者安全有效,而对混合痔合并单纯直肠前突者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 直肠前突 直肠黏膜内脱垂 混合痔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种成像方法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兆贯 顾光官 +3 位作者 刘栋 孟祥鸿 张涌 沈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4-845,84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种成像方法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经手术证实的胫骨平台骨折,常规摄片后,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并应用高级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成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种成像方法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经手术证实的胫骨平台骨折,常规摄片后,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并应用高级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成像(MPR)等重组技术进行观察,同时由两位资深医师分别就平片及CT轴位结合三维CT进行分类。结果SSD显示骨折区表面状况较好,MPR可明确显示骨折处的内部细节,VR和MIP可以显示骨折部位的立体透明外观和大韧带损伤的情况,MIP可重建出类似X线平片效果的三维图像,并能作三维任意旋转的多角度观察。平片对48例骨折做出了准确分型,CT轴位结合三维CT成像对60例做出了准确分型。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多种成像方法各有特色,综合使用MSCT的多种成像方法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质碎裂程度和移位的距离以及关节面塌陷情况,并可做出准确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组 多平面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影响诊断正确率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高忠 樊洁 孟祥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复习有手术病理、临床随诊的胸部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244例,观察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性别、年龄、有无肺气肿)、病灶相关因素(病灶良恶性、大小、位置、病灶深度... 目的:探讨影响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复习有手术病理、临床随诊的胸部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244例,观察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性别、年龄、有无肺气肿)、病灶相关因素(病灶良恶性、大小、位置、病灶深度及有无空腔)、操作相关因素(病人的体位)。对所有观察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对诊断正确率的影响。结果:①244例胸部病变最终诊断165例为恶性、79例为良性,CT导引下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为82.4%(201?244)。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CT导引下穿刺活检对良、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9.6%(55?79)和88.5%(146?165),χ2=13.1,P=0.003;诊断正确组和非正确组病灶大小分别为(3.97±1.80)cm和(3.11±1.44)cm,F=8.81,P=0.033。②应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病灶的良恶性(Waldχ2=7.126,P=0.008)、病灶大小(Waldχ2=4.951,P=0.026)是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影响因素。其它因素对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的良恶性和病灶大小是影响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种成像方法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兆贯 顾光官 +3 位作者 刘栋 孟祥鸿 张涌 沈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爆裂骨折”一词由Holdsworth在1963年首先提出,用于形容纵向压力导致的椎体粉碎性骨折。它是脊椎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胸腰段,由于其累及脊柱的二、三柱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以及椎管狭窄,大多为较复杂的不稳定型... “爆裂骨折”一词由Holdsworth在1963年首先提出,用于形容纵向压力导致的椎体粉碎性骨折。它是脊椎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胸腰段,由于其累及脊柱的二、三柱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以及椎管狭窄,大多为较复杂的不稳定型骨折旧并常合并神经损伤。多层螺旋CT(MSCT)可以利用不同成像方法对脊椎爆裂骨折进行多方位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源双能量CT检测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生虎 孟祥鸿 +3 位作者 刘栋 胡云鹏 尹恒 王莉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959-1961,1965,共4页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019年进行单源双能量膝关节检查的患者40例,同期90天内进行了膝关节MRI检查。将膝关节图像根据解剖部位分为5区,由放射诊断医生采用盲...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019年进行单源双能量膝关节检查的患者40例,同期90天内进行了膝关节MRI检查。将膝关节图像根据解剖部位分为5区,由放射诊断医生采用盲法对膝关节磁共振图像和双能量虚拟骨髓显像进行评估。Kappa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ROC曲线评估双能量虚拟骨髓显像检测骨髓水肿的效能,以磁共振图像为金标准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结果(1)两种方法一致性良好,Kappa=0.82,P=0.018;(2)敏感度90.43%,特异度66.9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P=0.000,95%可信区间为(0.834,0.932)。结论单源双能量虚拟骨髓显像和磁共振图像一致性良好,可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水肿 骨关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异常灌注在肝肿瘤CT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立平 孟祥鸿 李树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8,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伴肝脏实质异常灌注的表现及机制。方法回顾分析有异常灌注的56例肝肿瘤的增强表现,肿瘤类型经手术病理、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及病情随访确诊,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5例、转移瘤12例、肝血管瘤6例。结果...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伴肝脏实质异常灌注的表现及机制。方法回顾分析有异常灌注的56例肝肿瘤的增强表现,肿瘤类型经手术病理、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及病情随访确诊,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5例、转移瘤12例、肝血管瘤6例。结果原发性肝癌及胆管细胞癌的异常灌注可发生在肝门区或肝周边部分,呈楔形、片状或节段性,伴门静脉瘤栓29例,动静脉短路19例;肝血管瘤异常灌注表现为肝动脉期瘤周肝实质的楔形、不规则形或节段性高密度;转移瘤中包括肝癌肝内转移6例,其余6例,异常灌注表现为动脉期瘤周环形高密度。结论肝内异常灌注及伴发征象的出现有助于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对了解肝脏血供的变化有意义,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异常灌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崧 崔兴宇 +4 位作者 王国祥 孟祥鸿 宋杰 蒋兆贯 顾光官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2例脾动脉瘤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结合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做出诊断;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结果...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2例脾动脉瘤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结合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做出诊断;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结果 12例脾动脉瘤瘤体直径平均27 mm,MSCTA清晰的显示了脾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在立体的显示脾动脉瘤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优于传统血管造影。本组行包括胰尾、脾的脾动脉瘤切除术2例,脾动脉瘤切除加脾动脉重建术2例,介入治疗4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有利于合理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脾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动脉瘤 脾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重建对小儿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立平 孙晓楠 孟祥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8期793-795,共3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多层CT及其重建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临床怀疑支气管异物患儿,全部采用低剂量进行CT扫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和仿真支气管镜(CTVB)等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与纤支镜对照。结果:... 目的:评价低剂量多层CT及其重建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临床怀疑支气管异物患儿,全部采用低剂量进行CT扫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和仿真支气管镜(CTVB)等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与纤支镜对照。结果:发现异物17枚,支气管镜证实并取出18枚,诊断符合率93.3%。结论:低剂量CT扫描不仅能够减少小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图像重建的结果对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支气管镜检查前的筛查与定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支气管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慢性骨髓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崧 崔兴宇 +4 位作者 王国祥 孟祥鸿 王成达 蒋兆贯 顾光官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年第6期471-474,共4页
慢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细菌毒力的改变,不典型慢性骨髓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是常见的误诊原因。本文对1I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不典型慢性骨髓炎MRI特征进行回顾性分... 慢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细菌毒力的改变,不典型慢性骨髓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是常见的误诊原因。本文对1I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不典型慢性骨髓炎MRI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期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MRI表现 临床常见疾病 影像学表现 MRI特征 细菌毒力 误诊原因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高渗状态伴高淀粉酶血症一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关云艳 孟祥鸿 +2 位作者 吴锡平 王亮 肖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81-2182,共2页
引起血淀粉酶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胰腺炎,但是有些高淀粉酶血症的原因与胰腺疾病无关。本文报道了1例84岁女性患有糖尿病高渗状态伴高淀粉酶血症,CT检查显示胰腺正常,而且在处理原发病后的第2天其血淀粉酶水平即明显下降,随后降至正常。... 引起血淀粉酶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胰腺炎,但是有些高淀粉酶血症的原因与胰腺疾病无关。本文报道了1例84岁女性患有糖尿病高渗状态伴高淀粉酶血症,CT检查显示胰腺正常,而且在处理原发病后的第2天其血淀粉酶水平即明显下降,随后降至正常。同时,本文结合以往相关文献,了解其他疾病伴高淀粉酶血症的少见病例,从而有利于在处理高淀粉酶血症时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高淀粉酶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