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前血清尿酸对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俊凤 张楠 孟永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41-844,854,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治疗后疾病严重程度及5年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了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22例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的SUA水平将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治疗后疾病严重程度及5年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了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22例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的SUA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男性SUA≥420μmol/L,女性SUA≥360μmol/L)和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表现和5年随访结果。采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评估SUA水平对5年病死率的影响,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左心室功能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BMI、白细胞、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血小板和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在冠状动脉狭窄情况,高尿酸血症组涉及的血管支数和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且血清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强正相关(r=0.778,P<0.05)。随访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组的5年病死率显著升高,且尿酸是5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17,95%CI=1.011~1.024,P<0.001)。出院前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间的LVESV和LVED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VE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尽管高尿酸血症组的MACE发生率偏高,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群体中,治疗前SU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5年病死率增加相关。治疗前高水平SUA可预测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急性心力衰竭 尿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孟永 李芳 +1 位作者 张敏 肖践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921-924,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的大部分心血管效应(如收缩血管、升血压、刺激醛固酮分泌、促进心肌和血管细胞增殖等)是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介导,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具有拮抗AT1的功能,起着对抗细胞生长和心... 血管紧张素Ⅱ的大部分心血管效应(如收缩血管、升血压、刺激醛固酮分泌、促进心肌和血管细胞增殖等)是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介导,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具有拮抗AT1的功能,起着对抗细胞生长和心肌肥厚及促细胞分化、凋亡,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并认为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心脏、血管保护性受体。现就近年来对AT在心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井眼连续空心杆无油管举升工艺管柱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永 古光明 +2 位作者 李蓉 费秀英 张立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69,97,共3页
针对小井眼井完井套管尺寸小,采用常规举升工艺适应性差,不能满足提液要求的问题,研制了小井眼连续空心杆无油管举升工艺管柱,即采用连续空心杆替代常规抽油杆柱进行无油管举升。该工艺管柱对老油区加密和套损治理类油井具有很好的适应... 针对小井眼井完井套管尺寸小,采用常规举升工艺适应性差,不能满足提液要求的问题,研制了小井眼连续空心杆无油管举升工艺管柱,即采用连续空心杆替代常规抽油杆柱进行无油管举升。该工艺管柱对老油区加密和套损治理类油井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有效解决大泵提液、深抽和防偏磨等问题,又能实现修井过程中的快速和高效作业。胜利油田LNQIX5井的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管柱后,最高日产液39 m3,最高日产油3.9 t,最低含水质量分数84.4%,最高泵效87%。该工艺管柱对于高效挖潜剩余油和提高采收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井眼 连续空心杆 无油管 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革命视域中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人新文化运动观考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孟永 徐丽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51,共11页
中国共产党人新文化运动观奠基于瞿秋白、成形于陈伯达、定型于毛泽东,其最大特点是在阶级革命视域中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批判性继承。在阶级革命的视域中,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一环的新文化运动与中共革命史话语构成前后一致、顺承发展的合法... 中国共产党人新文化运动观奠基于瞿秋白、成形于陈伯达、定型于毛泽东,其最大特点是在阶级革命视域中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批判性继承。在阶级革命的视域中,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一环的新文化运动与中共革命史话语构成前后一致、顺承发展的合法性链条,其所展现的中国革命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性可证明中共革命行为的政治正当性。新文化运动是要在新的基础上造就新政治,为民国坏政治注入价值内涵,提供意义支撑。在此意义上,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化的起点。中国共产党人新文化运动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是为了争夺政治价值主导权,证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义正当性。这一政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新文化运动自身所潜在的重塑政治价值内涵这一思路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新文化运动 阶级革命 政治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主动脉扭曲致冠状动脉造影失败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永 张敏 肖践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583-158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起源——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正当性之论证理路谈起 被引量:6
6
作者 孟永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50,共13页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正当性之论证理路为:一是从国际视野来界定中华民族整体的"无产阶级"性质;二是强调中国已存在阶级对立,并将之理解为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三是认为较之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开发实业的...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正当性之论证理路为:一是从国际视野来界定中华民族整体的"无产阶级"性质;二是强调中国已存在阶级对立,并将之理解为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三是认为较之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开发实业的更好方法。其论证理路蕴含着抑强扶弱之情怀。早期共产党人以关怀弱者为发扬正义,以阶级斗争为拯救人类之道,彰显着悲天悯人的生命意识。这种浓重的生命意识又与其对生命悲剧性的体验内在关联。在此意识背景下,压迫和剥削等因由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不公使得生命自身内在的悲剧性、荒诞性愈加凸显。无产阶级革命亦成为非常年代对抗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一种非常方式,成为社会救赎与自我救赎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民族” 阶级 弱者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叙事抑或历史事件——再谈陈独秀是否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永 游国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106,共10页
近年有学者以《新青年》杂志为视点,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予以细致考证,认为民主与科学只是陈独秀用来"震慑"反对者的。但考诸时人述说,其实并非如此,其论证亦存在几处纰漏。陈独秀举起民主与科学大旗一事已构成一种正在发生着... 近年有学者以《新青年》杂志为视点,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予以细致考证,认为民主与科学只是陈独秀用来"震慑"反对者的。但考诸时人述说,其实并非如此,其论证亦存在几处纰漏。陈独秀举起民主与科学大旗一事已构成一种正在发生着的政治叙事,但其首先是一个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民主与科学 政治叙事 历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管柱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永 古光明 +2 位作者 李蓉 费秀英 曹丽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5-57,共3页
针对水平井开采过程中水平段动用不均衡的问题,开展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技术研究。详述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技术的设计思路、结构原理,以及技术的核心配套工具——分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室内实验等。该技术通过分采泵配合分流器sh... 针对水平井开采过程中水平段动用不均衡的问题,开展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技术研究。详述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技术的设计思路、结构原理,以及技术的核心配套工具——分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室内实验等。该技术通过分采泵配合分流器shunt、插封分流开关、双向皮碗封隔器等组合成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管柱,通过选用不同型号分采泵、控制进泵前不同水平段油流通道,实现了对上下两水平段的均衡开采,充分发挥各水平段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采泵 分流 双向皮碗封隔器 均衡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新人思想理论依据考释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永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共7页
儒家新民理念旨在培养圣贤,以臻治世,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终极依据是"天"。近代新民思潮旨在培养新国民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救亡,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民"以"国"为暂时归依之处。毛泽东新人思想以... 儒家新民理念旨在培养圣贤,以臻治世,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终极依据是"天"。近代新民思潮旨在培养新国民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救亡,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民"以"国"为暂时归依之处。毛泽东新人思想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旨在通过劳动和社会运动等方式来发展人本身。与两者相比,毛泽东新人思想既不再以成圣为目标,亦不再以国家为归宿,而是要使新人在人类的意义上成为人之存在意义的自我承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 新人 天人合一 社会达尔文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走入“阶级”: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必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永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辛亥革命后至"五四"时期思想界普遍存在个人本位思潮,但"五四"后知识界分流,存在普遍放弃个人本位的潮流。对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先前的"个人"至上逐渐遁入"阶级"话语。构建民族国家对&qu... 辛亥革命后至"五四"时期思想界普遍存在个人本位思潮,但"五四"后知识界分流,存在普遍放弃个人本位的潮流。对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先前的"个人"至上逐渐遁入"阶级"话语。构建民族国家对"个人"走入"阶级"的现实召唤使得个人观念成为民族国家理论构建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阶级 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底层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永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2,共5页
史学乃是记录和研究尘埃落定之事。纵观中国历史,改革开放虽是未竟之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底层视角 尘埃落定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中共党史研究思想史路径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永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6年第2期205-225,共21页
中共党史的一大特点是理想原则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观念与历史环境相互作用,彼此形塑着对方。思想史研究正是通过分析文本来研究思想,从而提供一种合理的诠释以增进人们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其重心在于诠释史实,而不止于... 中共党史的一大特点是理想原则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观念与历史环境相互作用,彼此形塑着对方。思想史研究正是通过分析文本来研究思想,从而提供一种合理的诠释以增进人们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其重心在于诠释史实,而不止于考证和描述史实。思想史路径要求研究者,一是需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二是注意事件和思想的历史背景,三是要纵观古今兼修中西,四是要开阔视野,不为学科设限。对观念史研究、芝加哥学派和剑桥学派的方法均可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而有所选择地加以运用。思想史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必须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并警惕固定视角或先入之见的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以论代史 叙而不论 诠释路径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采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永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3期140-141,148,共3页
针对油田开发后期,油水关系进一步复杂,层间干扰严重的问题,配套形成了不动管柱换层采油、分采泵分层同采等分采新技术。形成了针对层间油水关系认识不清及频繁换层油井的不动管柱换层采油技术,实现任意反复换层开采;针对多轮次卡封失... 针对油田开发后期,油水关系进一步复杂,层间干扰严重的问题,配套形成了不动管柱换层采油、分采泵分层同采等分采新技术。形成了针对层间油水关系认识不清及频繁换层油井的不动管柱换层采油技术,实现任意反复换层开采;针对多轮次卡封失效、大跨距卡封、小直径卡封等疑难井卡封分采技术,可提高卡封有效期;针对单层开采经济效益差,管理困难井的分采泵分层同采技术实现非均质油藏多层合采。通过2011年分公司立项开展了分层采油新技术研究配套及推广工作,在胜利油田12个采油厂、油公司现场283口井的推广应用,证明了分层采油新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管柱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救亡意识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观与民族主义——以梁启超、孙中山和李大钊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永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7-22,共6页
面对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危亡,梁启超、孙中山和李大钊各自提出了救亡之策。梁启超排斥无产阶级革命.孙中山溶化无产阶级革命.二者都把无产阶级革命当作民族独立之后的国内事务来处理,但只有把民族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融为一体的李大钊的... 面对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危亡,梁启超、孙中山和李大钊各自提出了救亡之策。梁启超排斥无产阶级革命.孙中山溶化无产阶级革命.二者都把无产阶级革命当作民族独立之后的国内事务来处理,但只有把民族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融为一体的李大钊的救亡之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观 梁启超 孙中山 李大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在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中的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永 刘群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7-58,共2页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差别主要就在于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同,法并非是法理社会的特有产物,礼俗社会也有法,但礼俗社会中的法与法理社会中的法又有着很大的差异。文章仅就法在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差异作些说明。
关键词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法制”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是否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永 《长白学刊》 2012年第6期122-127,共6页
王奇生先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一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新了我们的一些传统观念。其中一个观点认为:民主与科学只是陈独秀用来"震慑"反对者的,是"挡箭牌",并非其具体主张。但考诸时人述... 王奇生先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一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新了我们的一些传统观念。其中一个观点认为:民主与科学只是陈独秀用来"震慑"反对者的,是"挡箭牌",并非其具体主张。但考诸时人述说及其本人文章主旨,陈独秀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确有其事,其不仅仅是一种合乎现实需要的政治叙事,更是一次历史性的思想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民主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译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文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永 刘群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年第1期46-48,69,共4页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集中围绕着三个主题:社会分层、组织和政治。其中,社会分层提供了马克斯·韦伯关于社会的核心理论,通过社会分层可以发现社会的驱动力。他提出社会分层的三种方式,即经济、政治和文化分层。文化与经济、政...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集中围绕着三个主题:社会分层、组织和政治。其中,社会分层提供了马克斯·韦伯关于社会的核心理论,通过社会分层可以发现社会的驱动力。他提出社会分层的三种方式,即经济、政治和文化分层。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作用是特别细微的。文化分层尤其重要,文化分层是所有分层种类中最复杂、最细微的。文化等级分层是世界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文化 马克斯·韦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民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理论接点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永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均告失败的历史情境下,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相遭遇。在国际视野下中华民族已是无产阶级民族的观念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适用于中国革命的合法化论证路径之一,并进而演化为中国... 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均告失败的历史情境下,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相遭遇。在国际视野下中华民族已是无产阶级民族的观念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适用于中国革命的合法化论证路径之一,并进而演化为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理论接点,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民族 民族主义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胆剑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笔谈
19
作者 黄朴民 孟永 +1 位作者 戴文标 章越松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27,共10页
纵观历史,可知原先长期僻处于东南一隅的越国,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晚期脱颖而出,全方位迅速发展,全面崛起,以致于改写了当时整个“国际战略格局”的版图,其领袖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够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顾盼自雄,睥睨天下,... 纵观历史,可知原先长期僻处于东南一隅的越国,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晚期脱颖而出,全方位迅速发展,全面崛起,以致于改写了当时整个“国际战略格局”的版图,其领袖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够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顾盼自雄,睥睨天下,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无疑是精神力量的凝聚与释放,这股强大的力量,人们称之为“胆剑精神”,它的充沛天地,它的一以贯之,蹈厉张扬,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始终给后人提供着弥足珍贵的启迪。在今天,春秋越国勾践君臣身上所体现的胆剑精神,依然是我们从事新时期各项事业过程中所必须借重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传承胆剑精神并结合新时代的需求加以弘扬光大,是我们作为稽山镜水子弟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使命。当然,要尽这份职责,我们首先有必要对历史上的胆剑精神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入的考察,我个人认为,胆剑精神的核心内涵与主要特征,概括起来说,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战略格局 越国 历史文化资源 春秋五霸 春秋晚期 精神力量 不可忽略 核心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终极关怀的哲学视角论塑造新人思想
20
作者 孟永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0-61,共12页
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看来,人人需要改造。参加(体力)劳动与力求大公无私的塑造方式和理念实为对人之生命的文化建构。超感性世界的崩溃使得人的超越性转而寓于人的自身完美塑造中,毛泽东所要塑造之新人是其重建中国价值体系的具体立足... 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看来,人人需要改造。参加(体力)劳动与力求大公无私的塑造方式和理念实为对人之生命的文化建构。超感性世界的崩溃使得人的超越性转而寓于人的自身完美塑造中,毛泽东所要塑造之新人是其重建中国价值体系的具体立足点。从终极关怀的视角观看毛泽东,人生存的意义危机是毛泽东种种历史行为的内在动因之一。毛泽东的历史和历史的毛泽东在这样一个追求超越、形上之根的层面上获得了某种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人 生命 文化 劳动 大公无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