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凤仙教授治疗痛风病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承承 孟凤仙 +1 位作者 卜祥伟 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2期123-125,130,共4页
孟凤仙教授认为,痛风病以湿、热、浊、瘀、毒为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辨证急性期以热毒为辨证要点,慢性期以痰瘀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从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化瘀止痛、补益肾精入手,消除代谢性病理产物,降低血尿酸,防止肾损害。
关键词 痛风病 中医治疗 经验总结 孟凤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凤仙应用对药治疗疑难杂症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房铁生 孟凤仙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8期36-36,42,共2页
孟凤仙名老中医遣方用药独具特色,临床经验丰富,擅用对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每获良效。通过总结归纳孟教授临床常用药对(土茯苓配萆薢、白鲜皮配地肤子、青风藤配海风藤、五味子配合欢皮、乌梢蛇配蜈蚣、谷精草配密蒙花、桑白皮配鱼腥草)... 孟凤仙名老中医遣方用药独具特色,临床经验丰富,擅用对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每获良效。通过总结归纳孟教授临床常用药对(土茯苓配萆薢、白鲜皮配地肤子、青风藤配海风藤、五味子配合欢皮、乌梢蛇配蜈蚣、谷精草配密蒙花、桑白皮配鱼腥草),探寻其用药规律,以传承其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杂症 对药 名医经验 孟凤仙
原文传递
孟凤仙教授运用经方治验4则 被引量:1
3
作者 房铁生 孟凤仙 《北方药学》 2014年第8期61-62,共2页
总结孟凤仙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验案4则,为经方的运用推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经方 名老中医经验 孟凤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凤仙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华 张承承 孟凤仙(指导)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1012-1014,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主要以对称性累及手足小关节的慢性多关节炎,是全身性、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孟凤仙教授认为热毒痰浊,湿瘀交织互滞为RA急性期病机特征;寒热错杂,痰瘀胶结,虚实并存为慢性迁延期病机特点;正气不足,阴阳俱损,伏...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主要以对称性累及手足小关节的慢性多关节炎,是全身性、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孟凤仙教授认为热毒痰浊,湿瘀交织互滞为RA急性期病机特征;寒热错杂,痰瘀胶结,虚实并存为慢性迁延期病机特点;正气不足,阴阳俱损,伏邪久留为晚期共性病候。治疗注重整体观念,攻补兼施,擅长使用藤类药及虫类药,并针对RA急性期热毒瘀滞证创立"藤莓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凤仙 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论治 老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孟凤仙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卜祥伟 张红红 +8 位作者 张建萍 王康 张笑栩 何毓玺 王达利 张正菊 杨蕾 相瑞阳 孟凤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孟凤仙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6年孟凤仙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借助Epidata 3.1、SPSS 20.0、SPSS Clementine 12.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证型及用药...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孟凤仙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6年孟凤仙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借助Epidata 3.1、SPSS 20.0、SPSS Clementine 12.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结果显示,1129诊次病例中,湿热痹阻、痰瘀痹阻、瘀血阻络、肝肾不足是排名前四的证型,使用频次20%以上的中药共30味。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乳香、没药是关联规则最强的药物组合,另挖掘出多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5类针对不同证型的常用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比较客观的总结了孟教授治疗RA的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虎汤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模型小鼠免疫炎性损伤的影响
6
作者 张正菊 焦扬 +8 位作者 刘慧 高双荣 马卫国 李国栋 顾文 王晶徽 王达利 相瑞阳 孟凤仙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885-892,共8页
[目的]探讨姜虎汤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模型小鼠肺间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经BLM(2 mg/kg)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 [目的]探讨姜虎汤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模型小鼠肺间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经BLM(2 mg/kg)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只、姜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各6只,另选6只未造模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10 mL/(kg·d),阳性药组予泼尼松7.5 mg/(kg·d),姜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姜虎汤26.66、13.33、6.67 g/(kg·d)剂量灌胃给药,其中姜虎汤高剂量组每日分2次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标本。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单磷酸腺苷(AMP)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磷酸化AMPKα1(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主要表现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阳性药组肺组织炎症病变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姜虎汤中、低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姜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间质纤维化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AMPKα1、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虎汤中、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姜虎汤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阳性药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姜虎汤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姜虎汤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姜虎汤各剂量组间比较,姜虎汤高剂量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姜虎汤中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姜虎汤中、低剂量组在改善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损伤,及抑制免疫炎性因子高表达的作用更具优势;姜虎汤高剂量组在改善小鼠肺组织间质纤维化、抑制纤维化生成因子高表达及上调免疫炎性抑制因子的作用更强。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从而抑制HMGB1/NF-κB/TGF-β1免疫炎性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姜虎汤 免疫炎性损伤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石通痹汤通过调节GABRB1-SOCS1/JAK1/STAT3信号途径对CIA模型大鼠关节炎症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顾文 张正菊 +5 位作者 马卫国 吴子华 白华 张红红 孟凤仙 刘慧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915-926,共12页
目的 探讨穿石通痹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I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免疫炎性损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10)g,采用大鼠尾根部注射牛CⅡ方法制备CIA模型,将成模大鼠按随机... 目的 探讨穿石通痹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I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免疫炎性损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10)g,采用大鼠尾根部注射牛CⅡ方法制备CIA模型,将成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穿石通痹汤组,每组各6只,另取6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与模型组隔日予去离子水10 ml/kg灌胃,阳性药组予甲氨蝶呤注射液每周0.5 mg/kg腹腔注射,穿石通痹汤组按生药量11.2 g/kg隔日灌胃给药,连续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浆、膝关节滑膜及踝关节标本。以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pJAK1、JAK1、p38、GABRB1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IL-6,STAT3,SOCS1表达水平;并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析血浆代谢物成分。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滑膜明显增生、严重骨质破坏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穿石通痹汤组大鼠关节骨质破坏、关节病变整体评分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ABRB1、SOC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38、pJAK1、IL-6,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穿石通痹汤组及阳性药组GABRB1、SOC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P<0.05),并明显抑制p38、pJAK1、IL-6,STAT3的蛋白表达(P<0.01),且穿石通痹汤组对GABRB1的上调作用及pJAK1抑制作用显著优于阳性药组(P<0.01);血浆代谢物分析发现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代谢等代谢途径及其中50个代谢产物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穿石通痹汤能有效改善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GABRB1-SOCS1/JAK1/STAT3信号途径,调控脂质代谢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石通痹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GABRB1 SOCS1 免疫炎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间质性肺病模型小鼠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张正菊 焦扬 +7 位作者 刘慧 李国栋 马卫国 王亚南 顾文 王达利 相瑞阳 孟凤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88-296,共9页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只、PD高、中、低剂量组各6只,另选6只未造模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10 ml/(kg·d),阳性药组给予泼尼松7.5 mg/(kg·d),P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PD 200 mg/(kg·d)、100 mg/(kg·d)、50 mg/(kg·d)剂量灌胃给药,其中PD高剂量组2次/d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标本。以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HMGB1、TGF-β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主要表现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阳性药组肺组织炎症病变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PD各治疗组小鼠出现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下降趋势,阳性药及PD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模型组均有升高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及PD高剂量组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高、低剂量组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中剂量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组HMGB1、PD低剂量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治疗组HMGB1、TGF-β1、NF-κB p65较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PD能够改善CTD-ILD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损伤,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抑制免疫炎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抑制下游免疫炎性因子HMGB1、NF-κB的高表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抑制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的释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及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虎杖苷 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 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仲景六经理论体系探微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
9
作者 顾文 孟凤仙 +1 位作者 张秦 刘宝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68-1371,共4页
本文整理《伤寒杂病论》中符合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表现的条文,从张仲景六经理论体系分析探讨RA的证治特点,总结出RA符合本于少阴因虚致寒,发于太阳太少并病,邪困太阴湿家为痹,阳损及阴寒热错杂,痹属热者病在阳明的... 本文整理《伤寒杂病论》中符合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表现的条文,从张仲景六经理论体系分析探讨RA的证治特点,总结出RA符合本于少阴因虚致寒,发于太阳太少并病,邪困太阴湿家为痹,阳损及阴寒热错杂,痹属热者病在阳明的病机特点。RA用药多以附子或乌头温扶少阴,配合麻黄、桂枝散解太阳,白术健运太阴,化热者兼清阳明。张仲景时代认为痹证本于风寒湿邪,治疗RA的方药以温阳散寒为基础,但也开创了热痹诊治的先河。同时,本文根据少阴为本、分经论治的证治思想,进行临证发挥,探讨可行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六经辨证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荣妹 毛鑫 +5 位作者 徐英莉 高英杰 包蕾 鲍岩岩 孟凤仙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00、300、150 mg·kg^(-1)。通过家兔左后肢膝关节腔内注入MSU的方式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给药5天后收集关节液,检测关节腔积液中的白细胞数,测定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采血检测血尿酸值,给药前后血清中尿素(urea,UREA)、胆固醇(cholesterol,CH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e)、血糖(glucose,GLU)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结果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5 d后关节腔内白细胞数均有所下降,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有降低血尿酸的趋势;土藤草颗粒对家兔血清中UREA、CHO、Cre、GLU及TG含量均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IL-6、IL-8、TNF-α及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的IL-6、TNF-α含量,高、中剂量组IL-8含量及中剂量组PGE2含量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关节液中IL-1β含量。结论土藤草颗粒对MSU致急性关节炎家兔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减少动物关节腔内白细胞数量、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藤草颗粒 微晶型尿酸钠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药效学 大耳白兔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凤仙 刘世菊 +7 位作者 张继胜 郝桂香 陶晓华 刘慧 孙华 倪青 张润云 宋金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3-34,46,共3页
目的观察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呤及乙胺丁醇进行造模。阳性药组按0.09mg/kg体重灌服秋水仙碱;大剂量组给... 目的观察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呤及乙胺丁醇进行造模。阳性药组按0.09mg/kg体重灌服秋水仙碱;大剂量组给予5g/(kg·d)青秦液灌胃,中剂量组给予2.5g/(kg·d)青秦液灌胃;小剂量组予1.25g/(kg·d)青秦液灌胃。采用磷钨酸法测定血尿酸和尿尿酸,采用酶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的含量。结果秋水仙碱及青秦液均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的作用,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ADA活性作用方面,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青秦液中、小剂量组大鼠血ADA含量明显低于阳性药组(P<0.05);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大鼠血XOD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青秦液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及血ADA、XOD活性的作用;在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ADA活性作用方面,青秦液中、小剂量组明显优于阳性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秦液 高尿酸血症 尿酸代谢 代谢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浊颗粒介导缺氧诱导因子-1α途径改善单侧输尿管阻塞模型肾纤维化
12
作者 杨蕾 孟凤仙 +4 位作者 王达利 王洁 张红红 张正菊 陆清怡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目的从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1α途径探究降浊颗粒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法复制肾纤维化模型。将肾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降浊... 目的从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1α途径探究降浊颗粒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法复制肾纤维化模型。将肾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降浊颗粒组,每组6只,另将6只同规格大鼠作为假手术组。连续干预4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4组大鼠尿肌酐(creatinine,Cr)、尿蛋白(urinary protein,uPr)、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水平,血液中尿酸(uric acid,UA)、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4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HIF-1α、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降浊颗粒可明显抑制UUO大鼠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显著降低UUO大鼠尿Cr、uPr、MAU水平,血液中Cr、UA、α1-MG、IL-1β、IL-18、MCP-1、TNF-α和BUN水平,以及肾组织中HIF-1α、TGF-β1水平(P<0.05)。结论降浊颗粒抑制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调控HIF-1α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浊颗粒 肾纤维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喜康颗粒调控肾组织代谢重编程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杨蕾 刘兰英 +4 位作者 孟凤仙 王达利 张红红 张正菊 王洁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76-3281,3288,共7页
目的:观察肾喜康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理、肾功能、炎症介质以及缺氧诱导因子-α/己糖激酶2(HIF-α/HK-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肾喜康颗粒改善肾组织代谢重编程调控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 目的:观察肾喜康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理、肾功能、炎症介质以及缺氧诱导因子-α/己糖激酶2(HIF-α/HK-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肾喜康颗粒改善肾组织代谢重编程调控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18只,体质量(210±10)g,制备UUO模型,将成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肾喜康颗粒组,每组6只;设同规格SD大鼠6只,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给予去离子水10 mL/(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d)灌胃,肾喜康颗粒组以18.2 g/(kg·d)颗粒灌胃,干预4周。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尿肌酐(UCR)、尿总蛋白(UTP)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表达情况;检测肾组织中丙酮酸(Pyr)、乳酸(LA)、三磷酸腺苷(AT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激肽释放酶2(HK-2)、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肾组织未见异常,模型组肾组织蓝色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肾喜康颗粒组胶原沉积低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UCR、UTP、mALB,Scr、BUN、尿酸(UA)、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IL-18、TNF-α、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组织Pyr、LA、ATP、HIF-1α、HK-2、TGF-1β、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喜康颗粒组mALB、BUN、UA、a1-MG、RBP4、TNF-α、IL-1β、Pyr、LA、ATP、HIF-1α、HK-2、TGF-1β、α-SMA均下调(P<0.01,P<0.05)。结论:肾喜康颗粒可改善UUO肾纤维化,恢复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组织代谢重编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喜康颗粒 输尿管梗阻模型 免疫反应 炎性损伤 能量代谢 代谢重编程 糖酵解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关节免疫性病理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凤仙 郝桂香 +7 位作者 张继胜 刘世菊 陶晓华 刘慧 孙华 倪青 张润云 宋金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关节免疫性病理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呤及乙胺丁醇进行高尿酸血症造模。阳性药组按0.09mg/kg体重灌服秋水仙碱;青秦... 目的观察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关节免疫性病理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呤及乙胺丁醇进行高尿酸血症造模。阳性药组按0.09mg/kg体重灌服秋水仙碱;青秦液大剂量组给予5g/(kg·d)的青秦液灌胃,中剂量组给予2.5g/(kg·d)青秦液灌胃;小剂量组给予1.25g/(kg·d)灌胃。1周后,在双侧踝关节背侧将尿酸钠溶液注射到关节腔中。72h后处死动物,抽取关节腔滑液,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关节腔滑液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并取踝关节固定于10%福尔马林中,脱钙后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观察其用药前后关节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阳性药组、青秦液3个剂量组大鼠关节腔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8、TNF-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青秦液小剂量组大鼠关节腔滑液中IL-8含量低于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剂量组,而青秦液3个剂量组大鼠关节腔滑液中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及阳性药组,其中尤以青秦液中剂量组为低。光镜观察各用药组关节滑膜增生、周围软组织炎症及关节囊渗出均较模型组减轻。结论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急性反应性关节炎病理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秦液 高尿酸血症 关节损伤 免疫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病的中医认识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孟凤仙 倪青 +1 位作者 闫秀峰 林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消渴 消渴病 糖尿病 中医内科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清颗粒抗糖尿病肾病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凤仙 孙志波 +2 位作者 刘慧 闫志翻 崔晓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3-955,共3页
关键词 糖肾清颗粒 糖尿病肾病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消脂饮对34例IGT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凤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降糖消脂饮 IGT 糖脂代谢 糖尿病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脏病中医诊疗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润云 倪青 +2 位作者 孟凤仙 闫秀峰 林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病 中医药疗法 诊疗思路 并发症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小鼠AMPKα1/TLR4/p65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正菊 张承承 +7 位作者 白华 商学征 王洁 王康 卜祥伟 杨蕾 相瑞阳 孟凤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2期1685-1690,1694,共7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AMPKα1/TLR4/p6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KK-Ay小鼠,经高脂饲料诱导3周建立DN模型,将30只模型成功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另将6...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AMPKα1/TLR4/p6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KK-Ay小鼠,经高脂饲料诱导3周建立DN模型,将30只模型成功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另将6只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组,分组后大黄素低剂量组由于操作失误导致1只小鼠死亡。正常组及模型组予去离子水10 ml/(kg·d),阳性药组予缬沙坦13.33 mg/(kg·d),大黄素各组分别予大黄素13.33 mg/(kg·d)、6.67 mg/(kg·d)、3.33 mg/(kg·d)灌胃。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干预治疗12周,留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以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AMPKα1、TLR4、p65、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AMPKα1、p65蛋白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IL-6、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MPKα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TLR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p65、IL-6、IL-18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MPKα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P<0.05);各用药组TLR4、p65、IL-6、IL-18mRNA及蛋白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1,P<0.05)。结论大黄素降低IL-6、IL-18等促炎因子表达,减轻DN免疫炎性损伤作用可能与上调AMPKα1活性,抑制TLR4/p65信号通路,减少下游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黄素 AMPKα1 TLR4 P65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妙勇安汤对CIA大鼠关节炎性病理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卫国 孟凤仙 +5 位作者 张继胜 陆妍 王亚南 沈志明 王洁 刘慧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勇安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指数(AI)、关节病理损伤的改善情况,对大鼠体内白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I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勇安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指数(AI)、关节病理损伤的改善情况,对大鼠体内白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I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来氟米特)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设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干预治疗12周。每周评价每只鼠的AI值。12周后麻醉处死,取各组大鼠右踝关节,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IL-6、IL-17、TNF-α的m RNA转录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7、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中药3种剂量组在6~12周时AI分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且在8~10周还分别表现出较阳性组显著的改善(P<0.05或P<0.01)。光镜检测结果显示:中药中剂量组明显改善了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各治疗组IL-6、IL-17、TNF-α的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对CIA模型大鼠关节炎改善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7、TNF-α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妙勇安汤 CIA模型 AI 病理改变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