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孟丽艳 屈凌波 +2 位作者 杨冉 陈晓岚 李建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中药小分子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弱酸性、弱碱性条件下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荧光猝灭均属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中药小分子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弱酸性、弱碱性条件下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荧光猝灭均属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热力学公式和福斯特Fo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解出每种酸度下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作用力类型以及结合距离。试验还表明:微量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对结合常数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室内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孟丽艳 张希红 张麒麟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4-7,共4页
概述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并对几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做了初步的室内评价。研究表明:1.5%聚合醇和0.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复配后,表面张力降低程度较明显,能缓解水锁效应。
关键词 钻井液 表面活性剂 应用 复配 水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钻井液中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孟丽艳 张麒麟 张希红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45-48,共4页
考察了影响石油钻井液中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因素,如无机盐的质量分数、pH值、环境温度等。研究表明:氯化钠能有效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最低表面张力,具有协调增效作用,而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程度较弱;酸碱度对阴离... 考察了影响石油钻井液中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因素,如无机盐的质量分数、pH值、环境温度等。研究表明:氯化钠能有效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最低表面张力,具有协调增效作用,而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程度较弱;酸碱度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较大,而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影响不明显;环境温度升高,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聚合物暂堵剂室内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孟丽艳 张麒麟 +1 位作者 张希红 甄剑武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1-6,29,共7页
采用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等3种有机单体和一种无机材料,在2种交联剂作用下聚合成抗高温储层暂堵剂。考察了无机材料含量和交联剂使用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无机材料和使用交联剂... 采用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等3种有机单体和一种无机材料,在2种交联剂作用下聚合成抗高温储层暂堵剂。考察了无机材料含量和交联剂使用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无机材料和使用交联剂可以大幅改善聚合物的综合性能。合成的暂堵剂在淡水基浆、盐水基浆、饱和盐水基浆和复合盐水基浆中均具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抗温可达150℃,并与聚磺钻井液体系具有一定的配伍性;在钻井液或水溶液中高温老化后保持良好形态,结构完整,表现出较强的抗温稳定性,可长效发挥暂堵作用和降滤失的效果,基本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酸溶性实验表明,该暂堵剂的酸溶率可达到90%以上,满足酸化解堵的要求。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暂堵剂具有较高的渗透率恢复值,可有效提高深层高压低渗储层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暂堵剂 钻井液 抗温性 酸化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认知EEG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孟丽艳 赵晓宇 姚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1-593,共3页
利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汉语语言认知为例,探讨语言认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通过计算F3,F4,P3,P4,Fz,Cz,Oz这些电极记录的脑电图(EEG)时间序列的关联维和Lyapunov指数,表明大脑语言认知系统属于高维的混沌动力学系统,只需有限的几... 利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汉语语言认知为例,探讨语言认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通过计算F3,F4,P3,P4,Fz,Cz,Oz这些电极记录的脑电图(EEG)时间序列的关联维和Lyapunov指数,表明大脑语言认知系统属于高维的混沌动力学系统,只需有限的几个变量就可描述和表征这种整体的、宏观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 语言认知 脑电图 关联维 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大黄素甲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丽艳 杨冉 +1 位作者 屈凌波 李建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大黄素甲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主要采用荧光光谱法结合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酸碱度、温度及金属离子条件下2者间的结合作用,计算了各种条件下的作用参数,确定了2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及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大黄素甲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主要采用荧光光谱法结合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酸碱度、温度及金属离子条件下2者间的结合作用,计算了各种条件下的作用参数,确定了2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及作用力类型。结果与结论:大黄素甲醚与BSA有较强的结合作用。酸碱度、金属离子对2者的相互作用均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甲醚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钻井液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孟丽艳 黄宁 张麒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2年第12期34-39,共6页
综述了硅酸盐钻井液的发展历程和现场应用情况,简介了聚合物类、环保型、深水钻井型和无机盐类4种硅酸盐钻井液;详细叙述了影响硅酸盐钻井液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模数、硅酸盐用量、pH和环境温度;归纳了硅酸盐钻井液稳定井壁的机理,分析... 综述了硅酸盐钻井液的发展历程和现场应用情况,简介了聚合物类、环保型、深水钻井型和无机盐类4种硅酸盐钻井液;详细叙述了影响硅酸盐钻井液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模数、硅酸盐用量、pH和环境温度;归纳了硅酸盐钻井液稳定井壁的机理,分析了硅酸盐钻井液储层损害的因素,并提出了储层保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钻井液 影响因素 稳定井壁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钻井液体系的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孟丽艳 张麒麟 黄宁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16-19,31,共5页
在常规硅酸盐钻井液基础上,引入偏铝酸盐,研制了硅酸盐-铝酸盐防塌钻井液体系,并对硅酸盐-铝酸盐钻井液的抗污染、抑制性、封堵和封固性进行了室内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硅酸盐-铝酸盐钻井液具有抗10%钙土污染、15%钻屑污染以及CO32-和H... 在常规硅酸盐钻井液基础上,引入偏铝酸盐,研制了硅酸盐-铝酸盐防塌钻井液体系,并对硅酸盐-铝酸盐钻井液的抗污染、抑制性、封堵和封固性进行了室内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硅酸盐-铝酸盐钻井液具有抗10%钙土污染、15%钻屑污染以及CO32-和HCO3-污染能力,对泥页岩岩屑滚动回收率达95%以上,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岩心浸泡实验表明硅铝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防塌能力,岩心抗压试验表明硅铝钻井液使岩心抗压强度提高了37.5%;对低孔低渗岩心的封堵率达99%,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强的物理封堵和化学封固性能。该硅铝钻井液在内蒙意15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一定的井壁稳定效果,并体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现油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塌钻井液 硅酸盐 铝酸盐 井壁稳定 内蒙意15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CCD序列影像的建筑立面纹理映射 被引量:1
9
作者 孟丽艳 张旭 +1 位作者 常安 黄继通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车载LIDAR系统中,CCD相机系统侧重于获取精度的建筑物立面信息,非常适用于城市建筑物模型的快速构建。使用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对最佳影像进行有效地快速分割,采用Hough算子检测纹理边界,并利用点特征对纹理轮廓和模型轮廓进行匹配纠... 在车载LIDAR系统中,CCD相机系统侧重于获取精度的建筑物立面信息,非常适用于城市建筑物模型的快速构建。使用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对最佳影像进行有效地快速分割,采用Hough算子检测纹理边界,并利用点特征对纹理轮廓和模型轮廓进行匹配纠正。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合于大范围城市建筑物立面纹理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CDD相机系统 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 Hough算子 点特征纹理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滤液中氯离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丽艳 宋士军 +1 位作者 甄剑武 雷祖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0年第2期52-54,共3页
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原则,从方法概述、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等入手,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钻井液滤液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氯离子 钻井液 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计算系统的能力与性能
11
作者 孟丽艳 姚力 裴留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8,16,共4页
计算系统包括自然产生的计算系统和人工计算系统两类。计算能力和计算性能是它们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其中计算能力是基础 ,计算性能是第二位的。阐明了自然产生的计算系统受到的物质制约、环境制约、发展制约、不可约化的层次体系结构... 计算系统包括自然产生的计算系统和人工计算系统两类。计算能力和计算性能是它们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其中计算能力是基础 ,计算性能是第二位的。阐明了自然产生的计算系统受到的物质制约、环境制约、发展制约、不可约化的层次体系结构的制约和动态制约等一组广义的概念 ,并以脑神经系统为例讨论了研究这类系统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系统 计算能力 计算性能 脑神经系统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滤液中偏铝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丽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年第3期37-39,共3页
工业生产中铝盐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方法,但在钻井现场中存在步骤复杂、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将钻井液滤液经前期处理后,可将偏铝酸根转变为铝离子,再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滤液中的Al3+含量,从而计算出偏铝酸根的含量,其与二甲酚橙分光... 工业生产中铝盐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方法,但在钻井现场中存在步骤复杂、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将钻井液滤液经前期处理后,可将偏铝酸根转变为铝离子,再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滤液中的Al3+含量,从而计算出偏铝酸根的含量,其与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比对,绝对误差均在0.01mg/m L以内;将实验室内配制铝盐钻井液为待测样,平行3次测定值的绝对偏差为0.3%,因此滴定分析法可以用于现场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铝酸根 铝离子 滴定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合成聚合物阳离子度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13
作者 孟丽艳 黄宁 高博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21-23,27,共4页
采用四苯硼钠法、银量法、胶体滴定法和磷钨酸容量法对钻井液用合成聚合物阳离子度进行测定,并对测定偏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含阴离子基的阳离子二元共聚物,四苯硼钠法、银量法、胶体滴定法都适用;但对于两性离子聚合物阳离子度... 采用四苯硼钠法、银量法、胶体滴定法和磷钨酸容量法对钻井液用合成聚合物阳离子度进行测定,并对测定偏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含阴离子基的阳离子二元共聚物,四苯硼钠法、银量法、胶体滴定法都适用;但对于两性离子聚合物阳离子度的测定,四苯硼钠法比其他几种方法更具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聚合物 测定方法 钻井液 四苯硼钠法 银量法 胶体滴定法 磷钨酸容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抑制剂络合铝中铝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14
作者 孟丽艳 徐生靖 +1 位作者 孙举 马文英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47-51,共5页
采用双氧水热解酸化法处理可将偏铝酸根转变为铝离子,再用氟盐置换EDTA容量法滴定分析测定铝离子含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偏铝酸根的含量。结果表明∶此种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超过98%、重复性试验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该方法可... 采用双氧水热解酸化法处理可将偏铝酸根转变为铝离子,再用氟盐置换EDTA容量法滴定分析测定铝离子含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偏铝酸根的含量。结果表明∶此种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超过98%、重复性试验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结果可靠准确,是测定钻井液用抑制剂络合铝中铝离子含量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抑制剂络合铝产品的质量控制,还可对络合铝的现场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铝 铝离子 滴定分析法 氟盐置换EDTA容量法 钻井液用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M与DLG模型的建筑物顶部纹理重建
15
作者 孟丽艳 张旭 +1 位作者 尹鹏飞 宋碧波 《地理空间信息》 2015年第3期168-169,172,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DOM快速分割及与DLG模型自动匹配的方式,通过利用区域生长算法及形态学中的开闭运算,以Python脚本语言为开发工具,实现了建筑物顶部纹理的快速重建。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大范围场景中建筑物三维快速重建。
关键词 DOM区域生长法 开闭运算 PYTHON语言 纹理自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硼钠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孟丽艳 黄宁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42-43,共2页
四苯硼钠作为四苯硼钠法中重要的化学试剂之一,其溶液稳定性直接影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检测季铵盐含量的四苯硼钠法中,四苯硼钠标准溶液推荐选择p H值3.0~4.0,实验温度15~25℃,沉淀时间2 h,有利于提高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关键词 四苯硼钠 稳定性 四苯硼钠法 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电自感实验研究
17
作者 孟丽艳 李春密 《物理通报》 2001年第5期29-30,共2页
在断电自感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参见图1),开始时开关S闭合,小灯泡D以一定的亮度发光.当切断开关时,看到小灯泡先是猛然一亮,然后逐渐熄灭.然而要想使小灯泡在断电瞬间出现闪亮现象是有条件的,一般认为,要求流过小灯泡的感应电流大于原来... 在断电自感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参见图1),开始时开关S闭合,小灯泡D以一定的亮度发光.当切断开关时,看到小灯泡先是猛然一亮,然后逐渐熄灭.然而要想使小灯泡在断电瞬间出现闪亮现象是有条件的,一般认为,要求流过小灯泡的感应电流大于原来的稳恒电流.但这是不够的,我们通过用计算机接口对该实验进行采集处理,如图1所示,发现该实验还有些问题值得研究,希望与同仁们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电自感实验 感应电流 稳恒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一种框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裴留庆 姚力 孟丽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电子信息类学科属于技术科学.该学科在20世纪经历了4次技术重点的重大转移,这些转移对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都产生了显著影响.21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诸方面都将有重大变化.在总结国... 电子信息类学科属于技术科学.该学科在20世纪经历了4次技术重点的重大转移,这些转移对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都产生了显著影响.21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诸方面都将有重大变化.在总结国内外相近专业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本科生和硕士生专业教育相互衔接的"大本科"教育理念,建议了一种新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由通用自然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和专业技术课程构成了专业课堂教学类课程体系;由基础实验、技术基础实验和专题性实验构成了实验类教学体系.专业技术类课程和专题性实验课程是本科生和硕士生相衔接的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基础知识 大本科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周向位置端壁翼刀对压气机叶栅损失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夫 钟兢军 孟丽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3-618,共6页
在低速大尺寸叶栅风洞上通过详细测量叶栅流场,研究了叶栅端壁上不同周向位置处加装端壁翼刀对压气机叶栅损失和二次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翼刀安装位置,可有效地控制压气机叶栅的二次流,降低叶栅的总损失。进一步对实验方案... 在低速大尺寸叶栅风洞上通过详细测量叶栅流场,研究了叶栅端壁上不同周向位置处加装端壁翼刀对压气机叶栅损失和二次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翼刀安装位置,可有效地控制压气机叶栅的二次流,降低叶栅的总损失。进一步对实验方案中叶栅总损失最小的翼刀位置的叶栅内流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安装翼刀后流场内涡系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翼刀涡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压气机叶栅 端壁翼刀 周向位置 二次流 叶栅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孟丽艳 《物理通报》 2001年第6期46-47,共2页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研究人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它是磁共振成像的一种应用和深入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简称,它是基于核磁共振...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研究人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它是磁共振成像的一种应用和深入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简称,它是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这一物理现象发展起来的.194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核磁共振现象,直到70年代初,它一直沿着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的方向发展.1972年达马迪安(R.Damadian)提出磁共振成像的设想,并指出可以用磁共振成像仪扫描人体检查疾病.1973年劳特伯(P.Lauterbur)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用试管样品得到的磁共振截面像,显示了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从此开始了磁共振成像的发展时期.1980年在实验室中获得了足够清晰的有医学诊断意义的人的头部磁共振图像.磁共振成像仪逐渐形成产业,开始进入医院,主要用于观测人体内部解剖学结构,确定肿瘤和其他疾病的位置.1990年对动物的实验表明,有可能用磁共振成像研究大脑功能.1991年发表了第一幅有意义的人的大脑功能的图像,显示出视觉刺激在大脑的反应,开始了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至今刚刚过了几年的时间,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法 脑科学 FMRI 自旋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