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在Al-Mg-Si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顺平 易丹青 +2 位作者 陈振湘 周明哲 王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制备了3种不同铒元素含量的Al-Mg-Si合金,利用显微组织观察(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硬度测试与差热分析(DSC)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元素Er在Al-Mg-Si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并运用Miedema模型对Er在Al-Mg... 制备了3种不同铒元素含量的Al-Mg-Si合金,利用显微组织观察(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硬度测试与差热分析(DSC)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元素Er在Al-Mg-Si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并运用Miedema模型对Er在Al-Mg-Si合金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l-Mg-Si合金中,Er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细化铸态晶粒,减小枝晶间距。Al-Mg-Si-Er合金凝固过程时可形成α(Al)+Er5Si3初生共晶组织,显微组织呈鱼骨状,合金中大量Er5Si3相的形成,使可时效析出的Mg2Si相减少,合金硬度值减小。原子亲和力和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焓的计算结果显示Er-Si原子之间的亲和力大于Mg-Er和Al-Er原子之间的亲和力,且铒硅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焓负值更大,熔点更高,因此,在Al-Mg-Si-Er合金中,Er原子与Si原子优先形成铒硅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铸态组织 热力学分析 MIEDEMA模型
原文传递
L1_2-Al_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浓度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顺平 李小平 +4 位作者 于赟 卢雅琳 臧冰 易丹青 江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0-378,共9页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的形成焓,并结合Wagner–Schottky模型,研究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在523、673、823和1 000 K时点缺陷浓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4个温度下,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的形成焓,并结合Wagner–Schottky模型,研究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在523、673、823和1 000 K时点缺陷浓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4个温度下,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中Al空位浓度最小,Li空位浓度次之,Al反位和Li反位的缺陷浓度较大。Al反位和Li反位缺陷浓度在理想金属间化合物Al3Li化学计量比成分处基本相同,不过两种反位的缺陷浓度随着合金成分相对于化学计量比成分的偏离而变化显著,在富Al端Al反位缺陷浓度较大,在富Li端Li反位缺陷浓度较大。运用Arrhenius方程计算点缺陷的有效形成焓,结果显示Al反位和Li反位的有效形成焓较小且基本相同,Li空位次之,Al空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Li金属间化合物 第一原理计算 点缺陷浓度 形成焓 Wagner–Schottk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手套对乙型肝炎病毒经手术感染的防护效果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顺平 杨双旺 +2 位作者 赵伯成 肖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双层手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经手术传播的效果。方法在确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HBV传染性、手术中HBV感染阈值和双层手套防护阈值基础上,评价单、双层手套对HBV感染的防护效果。结果HBsAg阳性者的HBV传染... 目的评价双层手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经手术传播的效果。方法在确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HBV传染性、手术中HBV感染阈值和双层手套防护阈值基础上,评价单、双层手套对HBV感染的防护效果。结果HBsAg阳性者的HBV传染性范围为10^0~10^9感染剂量(XD)/mL,阴性者为10^0~10^4ID/mL。单层手套的防护阈值为10^5ID/mL;双层手套的防护阈值为10^6ID/mL,可杜绝23.33%传染源的传染性。结论双层手套只能杜绝部分手术中HBV传染源的传染性;在外科医师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上再使用双层手套防护,才能在理论上完全防止HBV经手术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套 防护 肝炎病毒 乙型 外科手术 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孙顺平 易丹青 +1 位作者 陈莹 吴春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80-1586,共7页
以Miedema混合焓模型为基础,计算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部分热力学函数,如混合焓-H,过剩熵SE以及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E以及各组元的活度。结合Al-Er和Si-Er二元相图计算了Al3Er和Er5Si3相析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结果表明:Al-Er和Si-Er... 以Miedema混合焓模型为基础,计算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部分热力学函数,如混合焓-H,过剩熵SE以及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E以及各组元的活度。结合Al-Er和Si-Er二元相图计算了Al3Er和Er5Si3相析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结果表明: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混合焓、过剩自由能与过剩熵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均为负值,各组元活度计算结果相对于理想熔体有较大的负偏差,说明Er原子与Al原子和Si原子都有很强的相互作用;Al3Er和Er5Si3相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且Er5Si3相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比Al3Er相的小,因此Er加入到Al-Si合金中会优先与Si生成Er5Si3相,过剩的Er才与Al生成Al3Er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r Si-Er Miedema混合焓模型 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L12-Al3Sc点缺陷结构及成键行为的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孙顺平 李小平 +6 位作者 雷卫宁 王洪金 汪贤才 江海锋 李仁兴 江勇 易丹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47-2155,共9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金属间化合物L12-Al3Sc的基本物性,并通过计算点缺陷形成能推测L12-Al3Sc点缺陷的主要存在形式,结合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的分析揭示L12-Al3Sc的成键行为。结果表明:L12-Al3Sc的晶格常数为4.107?,体模量为8... 运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金属间化合物L12-Al3Sc的基本物性,并通过计算点缺陷形成能推测L12-Al3Sc点缺陷的主要存在形式,结合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的分析揭示L12-Al3Sc的成键行为。结果表明:L12-Al3Sc的晶格常数为4.107?,体模量为86.5 GPa,形成焓为-43.83 kJ/mol。L12-Al3Sc的点缺陷主要为Al亚晶格上的Al空位和Sc反位缺陷。L12-Al3Sc中Sc空位与Al反位缺陷的形成能较为接近,表明富Al合金中Sc空位和Al反位缺陷易于共同存在;Sc反位缺陷的形成能小于Al空位的,表明富Sc合金的点缺陷为Sc反位缺陷。L12-Al3Sc的成键电荷密度呈纺锤状,表现出Sc d-Al p的轨道杂化效应,其杂化轨道主要为Sc dz2-Al pz轨道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2-Al3Sc 点缺陷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成键行为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tler方程Al-Mg-Er三元合金表面张力的计算 被引量:7
6
作者 孙顺平 易丹青 臧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0-936,共7页
基于Butler方程,结合热动力学数据和CALPHAD优化的过剩吉布斯自由能参数,计算Al-Mg、Mg-Er和Al-Er二元合金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在镁熔体中加入元素铝和铒时,将增加该熔体的表面张力。通过计算Al-Mg、Mg-Er和Al-Er二元合金的过剩表面张... 基于Butler方程,结合热动力学数据和CALPHAD优化的过剩吉布斯自由能参数,计算Al-Mg、Mg-Er和Al-Er二元合金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在镁熔体中加入元素铝和铒时,将增加该熔体的表面张力。通过计算Al-Mg、Mg-Er和Al-Er二元合金的过剩表面张力,发现过剩表面张力与过剩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相对理想溶液偏差性质相反。选择铒为非对称性组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Toop模型计算Al-Mg-Er三元合金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Al-Mg-Er三元合金的表面张力值基本在0.356~0.783N/m之间,且随着铒含量的增加,表面张力呈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Er三元合金 表面张力 Butler方程 Too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张扬 孙顺平 +1 位作者 王洪金 李小平 《科技风》 2025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对江苏理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建设历程,从基础建设、机遇转型到未来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基础建设中,以OBE理念为引领,完成了专业特色内涵、师资人才储备、课程体系重构、学科竞赛参与等方面的全面完成,奠定了专业发展的... 本文对江苏理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建设历程,从基础建设、机遇转型到未来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基础建设中,以OBE理念为引领,完成了专业特色内涵、师资人才储备、课程体系重构、学科竞赛参与等方面的全面完成,奠定了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此之上,抓住地方产业优势,为专业添上新工科色彩,成立了增材制造和电池材料两个新方向,形成本专业成长的新突破口。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新工科内涵,深耕“工”学、“工”厂、“工”业,落实产教融合之路,将学业与事业对接,助力专业人才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新工科 增材制造 电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在Mo中的活度和溶解度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顺平 顾顺 +1 位作者 江勇 易丹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基于Miedema模型及其相关物性参数研究合金元素在Mo中的活度和溶解度,并将预测结果与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他经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在Mo中的活度随着温度及合金元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浓度条件下,主族元素Ge、Al... 基于Miedema模型及其相关物性参数研究合金元素在Mo中的活度和溶解度,并将预测结果与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他经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在Mo中的活度随着温度及合金元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浓度条件下,主族元素Ge、Al和Si在Mo中的活度较小,过渡族元素Ti、Hf、Nb、Zr和Re等活度较大,后者往往成为钼基合金的主要合金化元素。溶解度研究表明,合金元素在Mo中的溶解度受到原子尺寸因素、电子密度因素和电负性因素的影响,而合金元素在Mo中的溶解热则是后两个因素的综合反映。以溶解热和原子尺寸参数为横纵坐标建立Miedema-Alonso图发现,其与Mo原子尺寸差异小于15%,且在Mo中溶解热在-20~20 kJ/mol之间的合金元素有望在Mo中获得较大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 溶解度 MIEDEMA模型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r和Nb在Mo(111)/MoSi2(110)界面的元素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顺平 王斌 +4 位作者 顾顺 李小平 雷卫宁 江勇 易丹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Mo(111)/MoSi2(110)的界面结构,并通过元素界面偏析能的计算确定了Al、Cr和Nb在Mo(111)/Mo Si2(110)的偏析位置,结合脱粘功和差分电荷密度揭示了Al、Cr和Nb对Mo/Mo Si2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运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Mo(111)/MoSi2(110)的界面结构,并通过元素界面偏析能的计算确定了Al、Cr和Nb在Mo(111)/Mo Si2(110)的偏析位置,结合脱粘功和差分电荷密度揭示了Al、Cr和Nb对Mo/Mo Si2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i顶位型配位方式的界面能最小,最为稳定,在Mo(111)/MoSi2(110)界面结构中倾向于以Si顶位型配位方式结合,其界面分离面在近界面Mo Si2(110)一侧的亚界面层。Nb对界面结合不利,Cr可适当提高界面结合强度,而Al对界面强度的影响取决于其界面覆盖度。究其原因是由于Nb在界面偏析形成的Nb—Si键相比于Mo—Si键有明显减弱,Cr形成的Cr—Si键略有增强,而Al的界面覆盖度对形成的Mo—Al键强弱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oSi2 界面能 脱粘功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顺平 李小平 +2 位作者 王洪金 于赟 雷卫宁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3期90-93,共4页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合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且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课程的...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合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且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汉语后缀“化”及其英译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顺平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探讨了汉语后缀"化"的渊源及其衍生词在不同情境下的翻译策略,并指出在汉语后缀衍生的新词不断涌现的今天,翻译工作者必须与时代同步,根据特定情境,不断挖掘灵活的翻译策略,才能够拿出较准确的译文。
关键词 后缀“化” 翻译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nO_2复合材料的热压缩变形行为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灿辉 易丹青 +4 位作者 曹适意 刘会群 吴春萍 孙顺平 刘润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91-2098,共8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Ag-SnO2(10%,质量分数)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压缩变形实验,分析该材料在变形温度为750~900℃、应变速率为0.01~1 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变化规律;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Ag-SnO2(10%)复合材料热压缩变...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Ag-SnO2(10%,质量分数)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压缩变形实验,分析该材料在变形温度为750~900℃、应变速率为0.01~1 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变化规律;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Ag-SnO2(10%)复合材料热压缩变形后的显微组织。采用双曲正弦确定了该材料的变形激活能,建立了以Zener-Hollomon参数描述的高温塑性变形本构模型,并验证了本构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均对流变应力有显著影响,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动态再结晶和孪晶共同作用是Ag-SnO2复合材料热压缩变形的主要变形机制,随应变速率增加,孪晶数量增多,并形成了二次孪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2复合材料 热压缩变形 本构方程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L1_0-TiAl点缺陷浓度的第一原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辉锦 孙顺平 +3 位作者 张铖铖 陈图 罗伟 江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89-2797,共9页
采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结合Wagner-Schottky缺陷热力学模型,研究金属间化合物L10-TiAl中各种空位和反位点缺陷的形成焓、热力学平衡浓度及其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这些缺陷的热力学平衡浓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反位缺陷浓... 采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结合Wagner-Schottky缺陷热力学模型,研究金属间化合物L10-TiAl中各种空位和反位点缺陷的形成焓、热力学平衡浓度及其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这些缺陷的热力学平衡浓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反位缺陷浓度均高于空位缺陷浓度,Ti空位浓度高于Al空位浓度。在理想化学计量比成分下,Ti反位缺陷的浓度与Al反位缺陷的基本相当;在略偏离计量比的富Ti成分端,Ti反位缺陷的浓度高于Al反位缺陷的;在富Al成分端则相反。不同点缺陷之间均普遍存在相互排斥性,难以聚集,将倾向于向基体中分散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0-TiAl金属间化合物 点缺陷浓度 形成焓 第一原理 Wagner-Schottk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本底符合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文 黄宇阳 +2 位作者 熊超 孙顺平 温新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2期61-64,共4页
根据正电子湮没的特点,研制了双高纯锗探头-多参数分析器符合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装置,通过采用符合技术,大幅度地降低了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谱的本底,谱线的峰高与本底之比高于10^5。该装置可用于研究原子的电子动量分布。
关键词 多普勒展宽谱 正电子湮没辐射 符合技术 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缺陷浓度对非化学计量比L1_2型结构的A1_3Sc弹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朝民 江勇 +3 位作者 尹登峰 陶辉锦 孙顺平 姚建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8-249,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Wagner-Schottky热力学模型计算了金属间化合物L1_2-A1_3Sc中点缺陷浓度与温度、成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区间(T=300—1200 K),理想化学计量比L1_2-A1_3Sc中的点缺陷主要为Al空位和Sc空位,且缺陷浓度较低(...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Wagner-Schottky热力学模型计算了金属间化合物L1_2-A1_3Sc中点缺陷浓度与温度、成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区间(T=300—1200 K),理想化学计量比L1_2-A1_3Sc中的点缺陷主要为Al空位和Sc空位,且缺陷浓度较低(在1200 K时仅约为10^(-6)).当L1_2-A1_3Sc偏离化学计量比成分时,富Al成分端的点缺陷主要为Al反位与Sc空位,且两种缺陷的浓度相当;富Sc成分端的点缺陷则主要为Sc反位.利用超胞模型进一步计算了含点缺陷L1_2-A1_3Sc晶体的弹性常数,并计算预测了点缺陷形式和浓度对其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理想化学计量比成分附近,点缺陷的引入均会降低非化学计量比L1_2-Al_3Sc晶体的杨氏、剪切和体积弹性模量,增加非化学计量比L1_2-Al_3Sc弹性性能的各向异性,但是对其脆-韧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2-Al3Sc 点缺陷浓度 弹性模量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拉拔对Al-Zr-(RE)合金硬度的影响及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臧冰 易丹青 +3 位作者 孙顺平 王斌 刘欢 柳公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87-2195,共9页
通过维氏硬度测量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冷拉拔对Al-Zr-(RE)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锆合金中Sc、Er的添加可以有效细化晶粒,改善第二相的析出,且析出的弥散Al3(Sc,Zr)相能够抑制再结晶,钉扎在冷拉拔过程中产生的位错阻碍... 通过维氏硬度测量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冷拉拔对Al-Zr-(RE)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锆合金中Sc、Er的添加可以有效细化晶粒,改善第二相的析出,且析出的弥散Al3(Sc,Zr)相能够抑制再结晶,钉扎在冷拉拔过程中产生的位错阻碍位错运动,提高材料的硬度。在实测得到的维氏硬度值的基础上,采用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以变形量和稀土元素添加量为输入参数和维氏硬度为目标函数的网络。网络训练值与实验值较吻合,相关系数R达到0.992 1,用建立的网络进行仿真,仿真的相关系数为0.979 3,证明了网络的可靠性与良好的泛化推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r-(RE)合金 冷拉拔 人工神经网络 维氏硬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Cr和Nb对TiAl合金中缺陷和d-d电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祝莹莹 邓文 +4 位作者 孙顺平 江海峰 黄宇阳 曹名洲 熊良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测量Al,Si,Ti,Cr,Nb等纯元素以及Ti50Al50,Ti50Al48Cr2,Ti50Al48Nb2合金的符合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谱和寿命谱,获得金属及合金中d电子和缺陷的信息。结果表明,二元TiAl合金的电子密度和3d电子的信号较低,晶界缺陷的开空间较大。在T... 测量Al,Si,Ti,Cr,Nb等纯元素以及Ti50Al50,Ti50Al48Cr2,Ti50Al48Nb2合金的符合正电子湮没辐射多普勒展宽谱和寿命谱,获得金属及合金中d电子和缺陷的信息。结果表明,二元TiAl合金的电子密度和3d电子的信号较低,晶界缺陷的开空间较大。在TiAl合金中加入Cr或Nb,合金中的d-d电子作用增强,基体和晶界处的电子密度均增加。Ti50Al48Cr2合金的多普勒展宽谱的d电子信号高于Ti50Al48Nb2合金。讨论了Cr和Nb对TiAl合金中缺陷和d-d电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d-d电子相互作用 缺陷 正电子湮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形变Cu-10Fe-3Ag原位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勇 易丹青 +1 位作者 柳瑞清 孙顺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86-2791,共6页
采用大气熔炼与形变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形变Cu-10Fe-3Ag原位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时效6 h后,用SEM观察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用XRD测定晶面间距的变化,分析合金元素Ag在时效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g能够促进γ-Fe在Cu基... 采用大气熔炼与形变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形变Cu-10Fe-3Ag原位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时效6 h后,用SEM观察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用XRD测定晶面间距的变化,分析合金元素Ag在时效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g能够促进γ-Fe在Cu基体中的时效析出,同时降低Fe纤维的热稳定性;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形变Cu-10Fe-3Ag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导电率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475℃时效6 h后,导电率达到58.4%IACS。合金的断口全是韧性断裂,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韧窝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Fe-3Ag原位复合材料 Fe纤维 硬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熔覆ZrO_(2)颗粒增韧对硅化钼涂层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斌 孙顺平 +2 位作者 王洪金 李小平 雷卫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1-96,共6页
MoSi_(2)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难熔金属涂层防护材料,但其室温脆性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本工作采用电弧熔覆技术制备MoSi_(2)涂层,运用Sigma500场发射扫描电镜、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及Nanovea Tribometer摩擦磨损试验机等... MoSi_(2)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难熔金属涂层防护材料,但其室温脆性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本工作采用电弧熔覆技术制备MoSi_(2)涂层,运用Sigma500场发射扫描电镜、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及Nanovea Tribometer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ZrO_(2)的添加对MoSi_(2)涂层硬度、耐磨性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分析电弧熔覆后涂层的摩擦磨损机制和断裂韧性增韧机制。结果表明:电弧熔覆制备的涂层的组织形貌主要为胞状树枝晶,纯MoSi_(2)涂层主要由MoSi_(2)和Mo_(5)Si_(3)组成,而添加ZrO_(2)的复合涂层主要由MoSi_(2)、Mo_(5)Si_(3)、t-ZrO_(2)及m-ZrO_(2)组成。添加5%ZrO_(2)、10%ZrO_(2)、20%ZrO_(2)、30%ZrO_(2)(质量分数,下同)后涂层显微硬度分别提高了16.9%、20.8%、17.45%、51.4%。经过断裂韧性计算发现,添加20%ZrO_(2)的MoSi_(2)涂层的断裂韧性最高,约为纯MoSi_(2)涂层的六倍,这是由于ZrO_(2)分散了主裂纹应力,通过诱导裂纹偏转和微裂纹来抑制裂纹扩展。此外,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发现,添加20%ZrO_(2)后涂层的磨损量稳定,磨损表面平整,耐磨性能优异,其摩擦磨损机制主要是氧化磨损和轻微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覆 二硅化钼(MoSi_(2)) 氧化锆(ZrO_(2)) 耐磨性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易红波 孙顺平 裴学梅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3-58,共6页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的频率与分布特征,以及语言水平与自我修正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中错误修正最多,尤其是语法错误修正,且学习者明显地校正了更多的语法错误;语言水平与自我...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的频率与分布特征,以及语言水平与自我修正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中错误修正最多,尤其是语法错误修正,且学习者明显地校正了更多的语法错误;语言水平与自我修正的频率及错误修正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合适性修正呈正相关关系,与词汇错误修正、语法错误修正及语音错误修正均呈负相关关系,与语法错误校正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修正 口语产出 语言水平 语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