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析字联
- 1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
文摘
某年冬天,我和妻子同岳父家过年。时逢有人推销木炭,岳父便就此情景出了个析字联让我对:大马驮来灰山炭。
-
关键词
字联
岳父
木炭
-
分类号
G623.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滇东茶俗——炕茶
- 2
-
-
作者
孙道雄
-
机构
云南省富源县文化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1年第4期32-32,共1页
-
文摘
云南省东部地区的广大农民,都喜欢喝炕茶。其法:将陶制茶罐置火中烧至暗红,再放入茶叶一两左右,然后双手握住茶罐把子快速颠簸,使茶叶在罐诓煌7′。待茶叶炕至焦黄,这才注入滚水,稍煮片刻,即可斟入杯中饮用。用此法煨出来的茶水,浓酽香醇,苦中回甜,具有消渴、
-
关键词
茶叶
东部地区
云南省
农民
消渴
制茶
注入
颠簸
茶水
暗红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库存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3
-
-
作者
孙道雄
-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天然气事业部牙哈作业区
-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第12期223-223,共1页
-
文摘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我国所有企业的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企业物品库存的管理方面更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我们知道,库存管理是企业各种物资分配和管理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的责任心。同时,对于企业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我国各个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企业库存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库存管理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好人赵石生
- 4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12年第10期84-103,共20页
-
文摘
一、半夜狗叫,村里丢了一头牛这年的冬天迟迟不见下雪。夜深人静的时候,神秘的夜鸹子突然叫了起来,显得十分瘆人。这种昼伏夜出的妖物已经好久没出现了,一旦出现,据说便会带来噩运,寨子里不是受灾就是死人。没人近距离见识过这种怪鸟,只知道此鸟体型不大。
-
关键词
石生
大白兔
喇叭
村长
黄自
寨子
派出所
村委会
护林员
小卖部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奇巧妙对析字联
- 5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龙门阵》
2011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
文摘
岳父刘志民,原讳庆魁,云南嵩明县人,早年曾与柯仲平(编者注——原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北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辈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云南地下党。新中国成立后,岳父长期任中学校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治校极严。时人或谓之古板,然对子女亲友却极和善,且不乏幽默诙谐之举。某年冬天,我偕妻子回嵩明岳父家过年。时逢有人推销木炭,
-
关键词
岳父
析字
嵩明县
军政委员会
中国作家
柯仲平
留学日本
中学校长
云南
新中国
-
分类号
I26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乡场上的维纳斯
- 6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11年第4期40-61,共22页
-
文摘
一张曼丽是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张曼丽到红土沟插队落户的时候,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已经接近尾声。公社革委会打电话通知红土沟大队,说分给你们三名上海知青,你们赶紧来公社接人。大队革委会不敢怠慢,立即派出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赵光腚,赶着马车去公社把三名知青接到了红土沟。三名知青从马车上跳下来的时候。
-
关键词
女知青
小提琴
红土
公社
维纳斯
生产队
太平
森林
队长
宿舍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天狗吃太阳
- 7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11年第2期4-5,7-27,共23页
-
文摘
一高考结束以后,孟大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红土沟。苦役般的学校生活告一段落,孟大学仿佛卸下千斤重担,整个身心一下子松懈起来。原打算回家后什么事都不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把读书消耗的元气补回来。可是第二天一大早,他正在迷迷糊糊睡回笼觉,父亲就掀开被窝催他起床。刚洗过脸,
-
关键词
东陆大学
父亲
煤矿
太阳
老板
主治医生
包谷
招待所
老子
眼睛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避难野人山
- 8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09年第12期80-91,共12页
-
文摘
一飞来横祸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李志红觉得他那位老祖宗真是伟大,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出了如此精辟的重要思想。李志红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当时只有二十多岁。他所在的农场位于澜沧江畔的橄榄坝,到处长满姿影婆娑的凤尾竹,掩映着星罗棋布的傣族村寨。每天早晚风姿绰约的傣族姑娘成群结队在澜沧江里沐浴戏水。知青们百无聊赖。
-
关键词
野人
生产建设兵团
橄榄坝
知识青年
热带雨林
避难
农场
澜沧江
重要思想
傣族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天女闹红
- 9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09年第5期46-53,共8页
-
文摘
独子缩阳,一脉单传恐难再传,求医拜佛费尽心机;长老采药,四大皆空并非真空,佛家也知人情难欠……
-
关键词
老板
丹霞山
缩阳症
北盘江
夜郎
四大皆空
天王殿
施主
祖传秘方
方丈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黑石头
- 10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滇池》
2008年第3期32-37,共6页
-
文摘
二坤肚子里憋了泡尿,到处寻找厕所,竟总也找不到。好不容易寻到一个没人的背静去处,掏出小雀正要扫射,突然屁股上被人狠狠煽了一掌,火烧火燎般疼。二坤打个激凌从梦中醒来,第一眼就看到爹那张沟壑纵横的苦命脸。爹说:"起来!今儿要去食品站卖猪哩!"外面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啼声。
-
关键词
第一眼
狗日
乡场上
父子俩
资本主义尾巴
口号声
《艳阳天》
半劳力
一字不识
机会难得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忆新疆(外一首)
- 11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扬子江(诗刊)》
2006年第6期66-67,共2页
-
-
关键词
新疆
水化
雪山
戈壁
牧民
归来
平远
风光
民心
风景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抱石砸天
- 12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滇池》
2004年第9期37-48,共12页
-
文摘
A丁解牛正在自家地里给包谷锄草。丁解牛头上戴着塌了边的草帽,白衬衫下摆扎在裤腰里,打着赤脚,袖子和裤腿都卷了起来,整个人显得干练利索。在红土沟的农民中间,他的样子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为了省钱,这一带的农民是从来舍不得戴草帽的。他们也很少穿白衬衫,原因是不耐脏。丁解牛却自有他的一套见解。他认为买顶草帽花不了几个钱,却可以长期遮挡阳光和紫外线,降低了患皮肤癌的概率,这是很划算的;至于说白衬衫不耐脏,难道黑衬衫就耐脏了么?其实无沦白衬衫黑衬衫,耐脏的程度是一样的,只不过黑衬衫颜色深,眼睛看不出来罢了,人这种动物真是很善于自我欺骗。丁解牛一惯我行我素,总是把自己弄得与别人不大一样,好像他是一只迫不得已才混入乌鸦群中的白鸽。众人都说。
-
关键词
丁解牛
白衬衫
敖成
乡场上
下地狱
独自一人
十块钱
顶草
抱石
心里便
-
分类号
I24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小小说二题
- 13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滇池》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
文摘
走火那年头,打猎不但不受禁止,反而被当成为民除害的壮举受到鼓励。胡大金和牛蛮子就是两个小有名气的猎人。胡大金住在上三道箐,牛蛮子住在下三道箐,两个寨子相距不远。后来,人们觉得这两个寨子的名字有些拖泥带水,就把它们简称为上箐和下箐。那年夏天,胡大金在后山砍柴,不小心将斧子砍在自己的脚背上,伤口像婴儿嘴巴一样咧着,鲜血涌泉般汩汩直冒。幸亏牛蛮子打猎路过那里。
-
关键词
胡大
昏迷不醒
王顺
生产队长
色冷
天刚
子成
回过头
在路上
太远
-
分类号
I247.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猎事
- 14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03年第8期108-111,共4页
-
文摘
猎哨 滥泥箐有个猎人叫丁石宝。 丁石宝狩猎经验十分丰富,能根据足迹、粪便、气味等蛛丝马迹判断出哪里藏有猎物,还能根据气候、节令、地形等复杂多变的因素判断出猎物受惊后的逃跑路线。他的枪法也很出色,打活靶根本不用瞄准,只凭感觉开枪。他总是把猎枪夹在胳肢窝里,小心翼翼地在树林里搜索前进,一旦发现猎物,把枪一顺就开了火,前后不过一两秒钟。只要枪声一响,猎物立即应声倒地,极少有打不中的时候。 丁石宝有个独生儿子。
-
关键词
猎枪
猎人
独生
树林
粪便
气候
铁夹
路线
竹管
封山育林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飞出石关的雄鹰
- 15
-
-
作者
孙道雄
丁荆芳
-
出处
《边疆文学》
1995年第5期58-62,共5页
-
文摘
一滇东黔西,两省接壤处有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叫老黑山。莽莽苍苍的老黑山有如一条僵死的巨龙,一动不动地横亘在天地之间。不知多少万年以前,这条沉睡的巨龙被拦腰劈断,形成一道"V"字形的峡口。这峡口便是石关。石关北去不远,黛青色的山脊上有两个马蹄形的凹坑,而积很大,石色如铜,几十里外都能看见。倘在晴天,阳光照耀着凹坑里的赭色石壁,熠熠生辉煞是好看。这一对凹坑被当地人称为"仙马脚迹"关于神奇的石关和仙马脚迹,曾经产生过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
关键词
煤矿
老黑山
石关
艰苦奋斗
煤炭资源
滇东黔西
农民企业家
云南省
创业者
富源县
-
分类号
K825.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I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老摩
- 16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4年第3期46-51,共6页
-
文摘
农历三月第一个属蛇天,天气十分晴朗。老摩盘踞在高山之巅,俯视着河谷中的五个寨子。河谷里烟雾缭绕。那是瘴气。老早以前,瘴气很毒。要想死不快莫走水五寨,要走水五寨先把老婆卖,人若染着瘴气,就打摆子,上吐下泻,神仙都医不活。民国三十二年,县政府的两个官员来水五寨收税,着了瘴气,又吃多了糯来饭,就倒了,县政府诬赖水族人会下药,
-
关键词
烟雾缭绕
染着
冥冥之中
蜿蜒曲折
上足
回过头
完一
铺上
人说
十块钱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钗头凤·山乡之夜
- 17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扬子江(诗刊)》
2006年第1期56-56,共1页
-
文摘
繁星笼,高山耸,打谷场上人头涌。竹笛脆,胡琴碎。说今唱古,呼兄喊妹,醉!醉!醉!雷声动,蛙歌送,时逢立夏秧活重。夜虽美,身还累。季节难驻,光阴宝贵,睡!睡!睡!
-
关键词
山乡
竹笛
胡琴
高山
人头
立夏
雷声
季节
活重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农家(外一首)
- 18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扬子江(诗刊)》
2005年第3期63-63,共1页
-
-
关键词
农家
秧苗
红砖
丰年
白杨
山村
农事
紫鹃
柳枝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漂流马岭河
- 19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扬子江(诗刊)》
2012年第2期71-71,共1页
-
-
关键词
漂流
马岭河
峡谷
成槽
峭壁
俯仰
巨口
上岸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虚构的野合
- 20
-
-
作者
孙道雄
-
出处
《章回小说(上旬刊)(文学版)》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
文摘
那个时代,瓦窑冲的庄稼人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电影。县里的电影队在全县范围内巡回放映.就算每个大队放映一场,也得四五个月才能轮完一遍。瓦窑冲不是大队.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自然村,电影队更是很少“光顾”。偶尔来上一次,村里都像迎接贵宾一样派人前去迎接.帮人家背机器,还得杀鸡宰羊招待放映人员。很多小学生写作文,都说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当一名放电影的.可见放电影的在当时有多么吃香。碰到周围村寨放电影的时候.瓦窑冲的年轻人便会成群结队地跑去观看.不惜摸黑跋涉一二十里山路。
-
关键词
虚构
电影
放映
自然村
小学生
年轻人
观看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