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变形量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占东 王鸷文 +6 位作者 孙进忠 张建勇 梁金平 牛耀 张之泰 曾扬农 李梦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7-308,共22页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作为一种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将工程的破坏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作为了解工程整体力学特征、破坏模式和稳定情况的重要研究手段,在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地质力学模型...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作为一种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将工程的破坏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作为了解工程整体力学特征、破坏模式和稳定情况的重要研究手段,在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变形模量较低,同等应力条件下应变极其敏感,因此模型实验中变形测量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变形量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对目前地质力学模型中变形测量的主要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对于模型变形量测的方法主要分为电测式测量方法、光学测量方法和机械式测量方法,其中电测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阻式应变片法和位移计法,光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光纤类传感器法、数字图像相关法、光弹性贴片法和云纹干涉法,机械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百分表测量法和经纬仪观测法。通过对各种方法工作原理、主要应用案例及优缺点的阐述对比,得出不同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测量范围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其中百分表测量法适用于测量小区域变形;测量内部变形可选择电阻式应变片法及光纤类传感器法;较大区域的变形可选择位移计法及光纤类传感器法;指定点位移可选择经纬仪观测法;全场观测可选择数字图像相关法、云纹干涉法以及光弹性贴片法。该成果可为相关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的变形测量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 变形测量 电测法 光学测量方法 机械式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温度区间对砂岩声发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昊 苏占东 +4 位作者 孙进忠 牛耀 梁金平 张建勇 王鸷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12-7820,共9页
为探究冻融作用对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及内部破裂损伤规律的影响,对砂岩开展不同温度区间的冻融循环试验,并对冻融损伤岩石进行单轴加载作用的声发射试验,研究冻融温度区间对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及声发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温... 为探究冻融作用对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及内部破裂损伤规律的影响,对砂岩开展不同温度区间的冻融循环试验,并对冻融损伤岩石进行单轴加载作用的声发射试验,研究冻融温度区间对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及声发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温度区间增长,质量损失率和纵波波速变化率整体上呈先陡后缓的上升趋势,砂岩的峰值强度不断下降且峰值应变逐渐增加,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减小,且同一冻融温度区间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单轴抗压强度更为显著,泊松比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声发射振铃计数及累计振铃计数呈现逐渐增长趋势,沉寂期逐渐变短,声发射分布时间范围减小,峰值频率呈现向低频发展的趋势。研究成果为寒区岩体工程稳定性预测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区间 单轴加载 砂岩 振铃计数 峰值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物理模拟实验中的相似材料配比
3
作者 牛耀 苏占东 +8 位作者 孙进忠 张昊 吴雪丽 林淇七 王鸷文 李梓檬 朱焕欣 张建勇 梁金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5-1656,共12页
为确定岩体物理模拟实验中常见相似材料的配比,首先选取河砂、重晶石粉、石膏和水泥四种原料,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设置骨胶比(河砂和重晶石粉质量与石膏和水泥质量之比)、水膏比(水泥质量与石膏质量之比)和重晶石掺量(重晶石粉质量与骨... 为确定岩体物理模拟实验中常见相似材料的配比,首先选取河砂、重晶石粉、石膏和水泥四种原料,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设置骨胶比(河砂和重晶石粉质量与石膏和水泥质量之比)、水膏比(水泥质量与石膏质量之比)和重晶石掺量(重晶石粉质量与骨料质量之比)3个因素,每个因素5个水平,开展单轴压缩情况下的密度试验和声发射试验,然后确定不同配比对相似材料物理力学指标和表征损伤程度指标(D)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骨胶比影响下,相似材料密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极差最大,分别为0.13 g/cm^(3)、2.60 MPa和247 MPa,F检验值最大,显著性最高;在重晶石掺量影响下,泊松比的极差最大,为0.09,同样显著性最高;在骨胶比影响下D的极差最大,为0.25,显著性最高。总的来说,骨胶比对相似材料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D起控制作用,重晶石掺量对泊松比起控制作用;重晶石掺量最优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实验 相似材料 正交设计 敏感性 损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震震前甘孜—玉树断裂局部应力场时空偏转特征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4
作者 张涛 苏占东 +5 位作者 孙进忠 张建勇 唐磊 周剑 王磊 张明磊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6,共14页
区域地质构造活动会改变地壳的应力状态,构造地震是区域地质构造活动的极端方式,了解震前发震断裂局部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对断裂活动性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颗粒离散元软件PFC~(2D),以玉树地震台站YRY-4钻孔应变仪的监测数据为依... 区域地质构造活动会改变地壳的应力状态,构造地震是区域地质构造活动的极端方式,了解震前发震断裂局部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对断裂活动性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颗粒离散元软件PFC~(2D),以玉树地震台站YRY-4钻孔应变仪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模拟2010年4月14日玉树M_S 7.1级地震发震断裂,甘孜—玉树走滑断裂,震前局部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时空偏转特征。研究表明,震前玉树台站位置的模拟最大水平主应力SH方向出现逆时针偏转,在积累了一定应变能后偏转逐步恢复,模拟局部应力方向的变化趋势与现场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断裂处不同位置SH变化规律不同,距离断裂构造越近,局部应力受到的扰动越明显;位于拉应力集中区的SHT和压应力集中区的SHP同时向两者所在区域的分界方向旋转,且偏转角随时步的增加逐步增大;不同区域的应力积累程度不同,且随着加载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并在不同时刻发生破裂,具有明显的时空异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甘孜—玉树断裂 离散元 局部应力场 偏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3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鼠间疫情调查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进忠 马永禄 +7 位作者 吴迪 张稷博 丁俊 侯文阁 李志 李鑫 关玉辉 郎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监测点鼠密度、鼠种构成、鼠带病毒情况,以及鼠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群发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更有效地控制HFRS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对丹东的凤城市、沈阳市的于洪区和葫芦岛的兴城市3个国... 目的了解辽宁省监测点鼠密度、鼠种构成、鼠带病毒情况,以及鼠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群发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更有效地控制HFRS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对丹东的凤城市、沈阳市的于洪区和葫芦岛的兴城市3个国家级监测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鼠带病毒率进行逐月监测。结果全年鼠密度在春秋两季各出现一个高峰,以5月份鼠密度最高达10.83%,1月份仅为0.99%。村内鼠密度高于村外,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24,P<0.01)。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全年共剖取鼠肺555份,阳性32份,带病毒率为5.77%。结论HFRS的发生与鼠密度密切相关,应采取以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鼠密度 鼠种构成 季节消长曲线 带病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进忠 郭铁栓 +1 位作者 唐文榜 赵鸿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66-274,共9页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 方法理论 研究实践 工程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质文物风化程度超声波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进忠 陈祥 +1 位作者 袁加贝 田小甫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8期19-24,共6页
石质文物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石质文物都遭受着严重的风化病害侵蚀。对石质文物的风化程度进行检测、评价,已经成为石质文物保护中一项紧迫的任务。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了利用超声透射波和瑞雷波检测石质文物风化程度... 石质文物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石质文物都遭受着严重的风化病害侵蚀。对石质文物的风化程度进行检测、评价,已经成为石质文物保护中一项紧迫的任务。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了利用超声透射波和瑞雷波检测石质文物风化程度的可行性,并分别应用这两种方法对浙江义乌古月桥桥身条石、故宫汉白玉栏板以及北京西黄寺抱鼓石的风化程度进行了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透射波 瑞雪波 石质文物 风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西山大佛松动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孙进忠 田小甫 +2 位作者 管旭东 于永贵 杨秀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7-238,共12页
针对太原西山大佛现状,根据大佛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条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影响大佛边坡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大佛边坡岩体可能遭受的主要工况类型。大佛边坡直立,边坡岩体为二叠系厚层砂岩,岩层近水平... 针对太原西山大佛现状,根据大佛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条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影响大佛边坡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大佛边坡岩体可能遭受的主要工况类型。大佛边坡直立,边坡岩体为二叠系厚层砂岩,岩层近水平略向坡内倾斜。区域构造节理切割和临空卸荷使大佛岩体呈松动块状。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二维有限差分稳定性分析表明,边坡边缘局部变形可能导致陡崖由反向坡变为顺向坡,从而使大佛边坡趋于滑动失稳。进一步运用拟静力法和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多种工况条件下大佛松动岩体边坡的顺层抗滑动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分析表明,仅在地震力作用下大佛陡崖岩体不会发生顺层滑动破坏,但存在向外倾覆崩落的危险;在排水不畅的条件下松动岩体裂隙充水对大佛陡崖边坡的抗滑稳定性会有显著影响;在裂隙静水压力和水平地震力联合作用下,大佛陡崖将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大佛 松动岩体 边坡稳定性 强度折减 有限差分法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荷载增强分析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孙进忠 赵体 +2 位作者 李高 徐明明 刘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1-759,共9页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明确区别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一是按一定的抗震设防地震作用考虑,边坡现状强度与边坡强度退化到发生地震破坏时的临界强度相比较而言的储备强度稳定...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明确区别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一是按一定的抗震设防地震作用考虑,边坡现状强度与边坡强度退化到发生地震破坏时的临界强度相比较而言的储备强度稳定性;二是对于一定的边坡强度状态,使边坡发生动力破坏的地震作用与设防地震作用相比较而言的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考虑边坡强度退化的边坡稳定性概念已经得到普遍采用,分析方法较为熟知;而按动力超载考虑的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以往几乎没有提及,边坡稳定性判别标准和分析方法尚有待探讨。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种边坡地震稳定性——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的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边坡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评判的临界地震峰值加速度准则,并提出了边坡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分析的荷载增强法:针对边坡的现状强度状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地震作用的强度,搜索导致边坡失稳的临界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后根据边坡临界地震峰值加速度与边坡所在区域的设防地震峰值加速度比较情况确定边坡的地震稳定性。论文采用荷载增强法对中国陕西宝鸡蟠龙塬黄土边坡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宝鸡地区未来50a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作用,该边坡具有较高的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动力超载稳定性 荷载增强法 临界地震峰值加速度 设防地震峰值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边坡地震崩滑的三级评判预测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孙进忠 陈祥 王余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6-264,共9页
岩土边坡地震崩滑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 ,对岩土边坡地震崩滑的可能性提出及时有效的评价预测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岩土边坡地震崩滑三级评判的思想及其实施方案 ,由主要考虑地震影响的初判 ,到以考虑控制地震崩滑的岩土边坡... 岩土边坡地震崩滑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 ,对岩土边坡地震崩滑的可能性提出及时有效的评价预测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岩土边坡地震崩滑三级评判的思想及其实施方案 ,由主要考虑地震影响的初判 ,到以考虑控制地震崩滑的岩土边坡内、外因素为主的再判 ,最后是研究岩土边坡力学稳定性的详判 ,构成了一套由粗到细、分级筛选的有效方法。继续深入研究扩展该套方法的功能 ,使之适应多种灾害的评判预测工作 ,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手段和技术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边坡 地震崩滑 三级评判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带喙库蚊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进忠 郎义 +3 位作者 白玉银 侯文阁 李鑫 丁俊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9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掌握辽宁省三带喙库蚊密度和季节消长,为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结果2007年168次监测共捕获三带喙库蚊768只,占捕蚊总数的7.23%。三带喙库蚊活动时间7~9月,8~9月上旬为高峰期。结论辽宁地区三带喙库蚊的... 目的掌握辽宁省三带喙库蚊密度和季节消长,为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结果2007年168次监测共捕获三带喙库蚊768只,占捕蚊总数的7.23%。三带喙库蚊活动时间7~9月,8~9月上旬为高峰期。结论辽宁地区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喙库蚊 密度 季节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强夯地面振动衰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进忠 谭捍华 +1 位作者 祁生文 慎乃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0-234,共5页
夯击能量和地基土体特性是影响强夯地面振动衰减的两个重要因素。观测和分析表明 ,夯击能量越大 ,地面振动衰减越快。在较小的夯检距上 ,强夯地面振动的强度对夯击能量的变化相对较敏感 ,表现为在近距离上地面振动强度随夯击能量增加的... 夯击能量和地基土体特性是影响强夯地面振动衰减的两个重要因素。观测和分析表明 ,夯击能量越大 ,地面振动衰减越快。在较小的夯检距上 ,强夯地面振动的强度对夯击能量的变化相对较敏感 ,表现为在近距离上地面振动强度随夯击能量增加的速率较大。地面振动随距离的负指数幂衰减公式中当量系数 k值的大小与强夯夯击能和场地介质条件有关 ;而衰减指数 β值的大小主要与场地介质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振动 衰减 夯击能量 地基土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振动的频域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进忠 谭捍华 +1 位作者 祁生文 王树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2-415,共4页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 ,强夯施工振动往往成为制约强夯法应用的关键问题。另外 ,作为一种能量可控的瞬态冲击荷载 ,强夯施工可以作为一个可控的土动力学原位试验。本文通过强夯振动频域分析 ,提出了介质作用函数和强夯...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 ,强夯施工振动往往成为制约强夯法应用的关键问题。另外 ,作为一种能量可控的瞬态冲击荷载 ,强夯施工可以作为一个可控的土动力学原位试验。本文通过强夯振动频域分析 ,提出了介质作用函数和强夯激励函数的计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振动 岩土体动力学 强夯激励函数 强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05%溴敌隆毒饵药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进忠 王纯玉 +1 位作者 张凤顺 张稷博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评价0.005%溴敌隆毒饵的室内和现场药效,有效防治鼠类危害。方法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分别以SD大鼠和实验场所的优势鼠种褐家鼠为受试对象,评价溴敌隆灭鼠剂灭鼠效果。结果室内试验试鼠经7 d的有选择摄食服药期和服药后14 d的观察期,... 目的评价0.005%溴敌隆毒饵的室内和现场药效,有效防治鼠类危害。方法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分别以SD大鼠和实验场所的优势鼠种褐家鼠为受试对象,评价溴敌隆灭鼠剂灭鼠效果。结果室内试验试鼠经7 d的有选择摄食服药期和服药后14 d的观察期,试鼠死亡率为100%。摄食系数为1.04,平均死亡时间为6.6 d;现场实验经22 d的现场灭鼠试验,实验场所室内外鼠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1.2%、74.8%,室内外校正鼠密度平均下降率为81.3%。结论 0.005%溴敌隆毒饵对SD大鼠的室内药效为A级,现场灭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敌隆 SD大鼠 鼠密度 灭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8年辽宁省三带喙库蚊种群动态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进忠 张凤顺 +3 位作者 王纯玉 白玉银 侯文阁 张稷博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0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18年辽宁省三带喙库蚊监测数据,掌握辽宁省三带喙库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8年在辽宁省14个市采用诱蚊灯法开展蚊虫监测,调查研究三带喙库蚊种群动...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18年辽宁省三带喙库蚊监测数据,掌握辽宁省三带喙库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8年在辽宁省14个市采用诱蚊灯法开展蚊虫监测,调查研究三带喙库蚊种群动态分布。结果辽宁省三带喙库蚊平均密度为3.410只/(灯·h),农村平均密度为8.114只/(灯·h),城市平均密度为0.001只/(灯·h),农村三带喙库蚊密度显著高于城市密度,沿海一带城市三带喙库蚊密度显著高于内陆其他城市,三带喙库蚊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之间。结论辽宁沿海城市三带喙库蚊密度显著高于内陆其他城市,农村稻田种植区牲畜养殖生境是三带喙库蚊密度控制的重点场所,8—9月是乙脑预防与控制的重点时期,应加强三带喙库蚊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喙库蚊 密度 季节消长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介质动静力学参数与介质物理组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进忠 蔡新滨 陈祥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岩土体是地质历史的产物,有着特定的物质组分和结构构造,从而表现出复杂的工程力学性质。为研究岩土介质动、静力学参数与岩土介质物理组构参数三者的关系,文章结合工程岩土体勘察评价,对岩土介质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力学测试和波动测试,... 岩土体是地质历史的产物,有着特定的物质组分和结构构造,从而表现出复杂的工程力学性质。为研究岩土介质动、静力学参数与岩土介质物理组构参数三者的关系,文章结合工程岩土体勘察评价,对岩土介质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力学测试和波动测试,取得了一定量的测试数据。分析中特别关注了岩土介质的弹性波速与介质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岩样和土样波速与密度测试值在波速-密度参数空间中展现出了几种相对性:整体有序与局部混沌的相对性、分布域位置和结构的确定与域内参数随机分布的相对性、在某一分布域内整体样本无序与各类子样本有序的相对性。把握这几种相对性对于岩土介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十分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介质 波速 密度 参数分布 混沌 有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生命线工程地震反应的超声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进忠 彭一民 +1 位作者 赵鸿儒 里宏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本文应用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反应.按一般的场地条件,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非均匀场地,均匀场地实验模型.除进行了解释震波传播的震相分析外.还重点展开了以质点振动为中心的一系列分析工作,结果... 本文应用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反应.按一般的场地条件,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非均匀场地,均匀场地实验模型.除进行了解释震波传播的震相分析外.还重点展开了以质点振动为中心的一系列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距离震中越近,地震地面运动的强度变化幅度及变化速率越大,从而对地下管线越不利;在软土覆盖层中,压缩波主要造成管线的径向弯曲变形.剪切波则主要引起管线的轴向伸缩变形或派生纵弯作用;当覆盖层较薄(厚度小于震波波长)时,地震地面运动强度的节律性变化,主要受基岩中震波波长的控制;地表覆盖层岩土性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强度有显著影响;不同性质的覆盖层介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各分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波的传播效应使地表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的质点振动状态下,在横向突变的非均匀覆盖层条件下,不同岩土单元的的接触部位,将存在显著的振动相位差异和强度差异:由于地下管线与周围岩土层变形一致,故上述关于地震地面运动的结果,也即不同条件下地下管线的变形特点.需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地下管线的抗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工程 地震反应 超声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地震失稳概率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进忠 韩赛超 +1 位作者 熊峰 李高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268,共7页
灾难性地震难以预料、波及面广,地震引发边坡失稳破坏造成的地震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已引起不同学科的广泛关注。如何综合考虑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和边坡地震破坏的不确定性,估算边坡地震失稳概率,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深入剖析边坡... 灾难性地震难以预料、波及面广,地震引发边坡失稳破坏造成的地震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已引起不同学科的广泛关注。如何综合考虑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和边坡地震破坏的不确定性,估算边坡地震失稳概率,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深入剖析边坡地震稳定性物理力学基础上,区分强度储备稳定性和动力超载稳定性两种边坡地震稳定性涵义,提出边坡对场地地震作用临界抗力概念。采用边坡临界地震动加速度为边坡临界抗力特征参数,架起边坡地震失稳与边坡场地地震作用间桥梁,建立以场地地震作用参数和边坡临界地震抗力为依据的边坡地震失稳概率分析评价体系。从场地地震作用不确定性分析、边坡抗震能力及不确定性分析和边坡地震失稳概率分析3方面介绍边坡地震失稳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单体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预测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场地地震作用 边坡地震抗力 边坡地震稳定性 边坡地震失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辽宁省14个市蟑螂密度监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进忠 王纯玉 白玉银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14个市当前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下密度情况,为制定蟑螂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统一使用粘蟑纸进行监测。结果 2015年共捕获蟑螂12 771只,平均密度为0.163只/张,德国小蠊占97.37%,为主要优势... 目的了解辽宁省14个市当前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下密度情况,为制定蟑螂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统一使用粘蟑纸进行监测。结果 2015年共捕获蟑螂12 771只,平均密度为0.163只/张,德国小蠊占97.37%,为主要优势种群;全年蟑螂密度高峰在7、8月份,平均侵害率为14.31%;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为农贸市场>餐饮业>居民区>医院>宾馆。结论已基本掌握辽宁省城市蟑螂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降低蟑螂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控制 密度 季节消长 种群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体动力学体系框架及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进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33-1434,共2页
岩土体动力学是研究岩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质和表现的一门科学,涉及动荷载的类型及其作用特点、岩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表现及其对工程的作用和影响、岩土体的动力加固和改造、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动力测试和探测... 岩土体动力学是研究岩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质和表现的一门科学,涉及动荷载的类型及其作用特点、岩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表现及其对工程的作用和影响、岩土体的动力加固和改造、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动力测试和探测等基本理论和应用问题。本文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了岩土体动力学的发展过程,通过数百篇文献的搜集和综述,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岩土体动力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勾画了岩土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体系框架。 迄今为止,人类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已涉及了大量的岩土体动力学问题,这些研究和实践分散在各个领域中,构成岩土体动力学的丰富内容。根据各个领域中岩土体动力学研究和应用的情况,可以将岩土体动力学研究与应用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岩土体动力反应的研究与应用;其二是岩土体动力特征的研究与应用;其三是岩土体动力测试。 岩土体动力反应的研究与应用主要从岩土体对动力荷载的响应的角度研究岩土体的动力学性质和表现,根据岩土体距离动荷载作用点的远近,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两类问题。在近场范围内,岩土体的动力反应表现出非弹性的特点,例如在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的破碎和松动、在强夯作用下地基土体结构的破坏和夯击点周围土体的塑性变形。在远场范围内,主要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体 动力学体系 框架 强夯法 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