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设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维民 赵丽军 +3 位作者 赵褰 国安帮 廉舒 徐菁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26,共3页
随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探索了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达到通过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纳米粉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维民 张毅 +3 位作者 郑卓 徐东年 刘正 董星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4-307,共4页
用电弧放电法在H2+Ar混合气氛下同时制备了气相稳定和液相稳定的Cu纳米粉,并用Cu纳米粉配制了导电浆料。用XRD,TEM,DSC-TG,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结构、表面组成、形貌、粒度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气相稳定和液相稳定的Cu... 用电弧放电法在H2+Ar混合气氛下同时制备了气相稳定和液相稳定的Cu纳米粉,并用Cu纳米粉配制了导电浆料。用XRD,TEM,DSC-TG,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结构、表面组成、形貌、粒度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气相稳定和液相稳定的Cu纳米颗粒具有壳核结构,核为纳米Cu,壳分别为氧化层和松油醇(C10H18O)分子层;粉体的平均粒度分别为80nm和70nm;在空气中,包覆在Cu纳米粒子表面的松油醇分子在190℃左右基本脱附和分解;Cu纳米粉导电浆料在烧结温度180~200℃、保温时间60~70min、真空度1133Pa条件下可获得电阻率为(2.12-5.82)×10^-4Ω·cm的导电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放电法 Cu纳米粉 壳核结构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磁性液体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2 位作者 李志杰 董星龙 董玉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1,24,共3页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分别在 1个大气压的H2 +Ar和CH4+He混和气氛中制备了Fe、Ni、Fe-Ni合金磁性超微粒子 (UFP)。利用Fe、Ni、Fe-Ni合金超微粒子 ,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载液 ,制备了高粘度磁性液体(ML) ,常温 (2 5℃ )粘度为 (2...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分别在 1个大气压的H2 +Ar和CH4+He混和气氛中制备了Fe、Ni、Fe-Ni合金磁性超微粒子 (UFP)。利用Fe、Ni、Fe-Ni合金超微粒子 ,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载液 ,制备了高粘度磁性液体(ML) ,常温 (2 5℃ )粘度为 (2 6~ 6 0 )× 10 5mPa·s,高温 (85℃ )粘度为 (1 0~ 3 2 )× 10 5mPa·s,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FeML 2 4 0 8~ 6 8 0 0Am2 /kg,NiML 10 19~ 17 83Am2 /kg,Fe-NiML 2 6 2 1~ 75 13A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超微粒子 磁性液体 粘度 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聚醚油基磁性液体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维民 石明浩 +1 位作者 张毅 刘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5,共4页
采用电弧放电法,在50%CH4+20%H2+30%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C包覆Ni纳米粒子。以C包覆的Ni纳米粒子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全氟聚醚油和少量硅脂的混合液为基液制备了耐腐蚀、高粘度全氟聚醚油基磁性液体。制备的全氟聚醚... 采用电弧放电法,在50%CH4+20%H2+30%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C包覆Ni纳米粒子。以C包覆的Ni纳米粒子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全氟聚醚油和少量硅脂的混合液为基液制备了耐腐蚀、高粘度全氟聚醚油基磁性液体。制备的全氟聚醚油基磁性液体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磁性液体在25℃粘度为9—25Pa·s,在85℃粘度为2~16Pa·s,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5.19~17.83A·m^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聚醚油 磁性液体 耐腐蚀性能 粘度 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Ni、Cu超微粉生产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李志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研究了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 Ni、Cu超微粉时 ,在原材料中加入高熔点金属 W、Mo后 ,对超微粉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Ni、Cu超微粉的产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并且超微粉中几乎不含有 W和 Mo.探讨了 W、Mo提高超微粉产率的原因 .
关键词 超微粉 生产率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30%Ag复合纳米粉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维民 赵丽军 史桂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81-2284,共4页
用气-液两相稳定法在H2+He混合气氛中制备了Cu-30%(质量分数)Ag复合纳米粉,并用制备的复合纳米粉作为导电相配制了导电浆料。用XRD、HRTEM、DSC-TG、红外光谱、化学分析、氧含量分析和电阻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结构、表面组成、... 用气-液两相稳定法在H2+He混合气氛中制备了Cu-30%(质量分数)Ag复合纳米粉,并用制备的复合纳米粉作为导电相配制了导电浆料。用XRD、HRTEM、DSC-TG、红外光谱、化学分析、氧含量分析和电阻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结构、表面组成、形貌、粒度、氧化特性和导电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壳核结构,核为纳米Cu-30%(质量分数)Ag,壳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分子层和氧化层双层结构,粉体的粒度分布为10~60nm。在空气中,包覆在复合纳米粒子表面的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分子在200℃左右脱附。在温度低于200℃时,气-液两相稳定法制备的复合纳米粉的抗氧化能力比气相稳定法制备的复合纳米粉的抗氧化能力好。Cu-30%(质量分数)Ag复合纳米粉导电浆料在烧结温度200℃、保温时间50min、真空度为5Pa条件下可获得电阻率为(1.56~3.92)×10-4Ω.cm的导电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0%(质量分数)Ag复合纳米粉 稳定化处理 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壳核结构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O_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维民 金浩宇 +2 位作者 赵兴凯 史桂梅 郑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151-22154,共4页
采用电弧放电法,在15%CH4+10%SiH4+75%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制备的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机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润滑油。用XRD、TEM、XPS、红外光谱和氧含量... 采用电弧放电法,在15%CH4+10%SiH4+75%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制备的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机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润滑油。用XRD、TEM、XPS、红外光谱和氧含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SiC/SiO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组成和氧化特性。用粘度计和VSM研究了制备的磁性润滑油的粘度和饱和磁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O2 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磁性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维民 国安帮 +5 位作者 赵褰 赵丽军 廉舒 徐菁华 田鸣 李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36,170,共3页
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分层次、模块化的开放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教学模式为全开放的个性化模式,以创新与探索实验平台的实验题目为牵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教学体系和模式 开放型实验教学平台 个性化教学模式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磁性液体在抽油泵滑动密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1 位作者 李志杰 张键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15,17,共3页
将磁性液体和密封技术应用于油田专用管式抽油泵 (柱塞泵 )的间隙密封。结果表明 ,磁性液体密封抽油泵比普通泵泵效提高 2 5 %以上 ,并延长了检泵周期。
关键词 磁性液体 滑动密封 抽油泵 泵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铁粉的连续制备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研究了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连续制备超细铁粉及提高产率的方法。结果表明,阴极用斜电极比用竖直电极产率提高50%左右,用钨铁混合物做原料比用纯铁产率提高一倍左右。
关键词 超细铁粉 电弧度离子体 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维民 国安帮 +5 位作者 赵褰 赵丽军 廉舒 徐菁华 田鸣 李军 《物理与工程》 2013年第4期51-53,共3页
随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实验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师资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次、模块化的开放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 随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实验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师资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次、模块化的开放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切实实现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示范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开放型实验教学平台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TiC复合纳米粉体的制备和氧化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维民 郑卓 刘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73-1376,共4页
用电弧放电法在H2+CH4+Ar的混合气氛中蒸发Fe-Ti合金制备了Fe-TiC复合纳米粉体。用XRD、TEM、DSC-TG、化学分析和氧含量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体由Fe、TiC和少量Fe3C组成,复合粒子的形态主要有哑铃形和多面体形,复合... 用电弧放电法在H2+CH4+Ar的混合气氛中蒸发Fe-Ti合金制备了Fe-TiC复合纳米粉体。用XRD、TEM、DSC-TG、化学分析和氧含量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体由Fe、TiC和少量Fe3C组成,复合粒子的形态主要有哑铃形和多面体形,复合粒子的生成机制遵寻VLS机制。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粉体中TiC相的含量越高则抗氧化性越好。在流动空气中,温度高于330℃时样品氧化明显加快,在410℃左右,TiC纳米粒子氧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 Fe-TiC 复合纳米粉体 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维民 廉舒 +2 位作者 王维 国安帮 赵寨 《大学物理实验》 2008年第4期99-101,共3页
本文就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等离子体-金属”反应法制备Ni-TiN复合超微粒子的生成机制和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董星龙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探讨了应用“活性等离子体-金属”反应法,在H2-N2-Ar混合气氛中,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熔化Ni-Ti系二元合金,使之蒸发、凝聚成Ni-TiN复合超微粒子的生成机制,并对气相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
关键词 生成机制 热力学计算 超微粒子 镍/氮化钛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油醇包覆Cu-Ag复合纳米粉的氧化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维民 史桂梅 +1 位作者 徐东年 刘正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用气-液两相稳定法制备了Cu-Ag复合纳米粉。并用XRD、HRTEM、DSC-TG、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和氧含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结构、表面组成、形貌、粒度分布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Cu-Ag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壳核结构,核为纳米Cu-Ag,壳为厚度... 用气-液两相稳定法制备了Cu-Ag复合纳米粉。并用XRD、HRTEM、DSC-TG、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和氧含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结构、表面组成、形貌、粒度分布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Cu-Ag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壳核结构,核为纳米Cu-Ag,壳为厚度10 nm左右的松油醇(C10H18O)分子层和氧化层双层结构,粉体的粒度分布为20-150 nm。在空气中,220℃包覆在Cu-Ag复合纳米粒子表面的松油醇分子开始氧化,进而导致Cu-Ag复合纳米粒子在340℃左右迅速氧化,680℃左右Cu-Ag复合纳米粒子完全氧化。温度低于220℃时,气-液两相稳定法制备的Cu-Ag复合纳米粉的抗氧化能力比气相稳定法制备的Cu-Ag复合纳米粉的抗氧化能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油醇 稳定化处理 Cu-Ag复合纳米粉 壳核结构 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等离子体-金属”反应法制备Ni-TiN复合超微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1 位作者 郑占响 李志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29,49,共5页
研究了用“活性等离子体-金属”反应法,在H2-N2-Ar混合气氛中,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熔化Ni-Ti系二元合金,使之蒸发、凝聚成Ni-Ti复合超微粒子的方法,以及Ni-TiN复合超微粒子的复合状态、结构、化学组成、尺... 研究了用“活性等离子体-金属”反应法,在H2-N2-Ar混合气氛中,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熔化Ni-Ti系二元合金,使之蒸发、凝聚成Ni-Ti复合超微粒子的方法,以及Ni-TiN复合超微粒子的复合状态、结构、化学组成、尺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复合超微粒子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N超细粉的制备与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于莹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在H2 -N2 -Ar混合气氛下 ,用直流电孤等离子体熔化Ni-Ti合金 ,制备了Ni-TiN超细粉 ,采用XRD ,TEM ,DTA -TGA等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组成、形貌、粒度分布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 ,粉体由Ni、TiN和微量Ni3Ti组成 ,复合粒子的形态主... 在H2 -N2 -Ar混合气氛下 ,用直流电孤等离子体熔化Ni-Ti合金 ,制备了Ni-TiN超细粉 ,采用XRD ,TEM ,DTA -TGA等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组成、形貌、粒度分布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 ,粉体由Ni、TiN和微量Ni3Ti组成 ,复合粒子的形态主要有亚铃形、椭球形、骰子形。在空气中 ,粉体在 30 0℃左右开始明显氧化 ,TiN粒子在 480℃左右氧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TIN 超细粉 氧化特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基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在井口密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维民 樊沙沙 +1 位作者 赵丽军 史桂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83,共3页
用电弧放电法,在30%C2H2、70%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Fe-Ni合金纳米粒子。利用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聚四氟乙烯乳液和少量硅油、硅脂的混合液为基液制备高黏度聚四氟乙烯基磁性液体。制备的聚四氟乙烯基磁性... 用电弧放电法,在30%C2H2、70%Ar的混合气氛中制备Fe-Ni合金纳米粒子。利用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聚四氟乙烯乳液和少量硅油、硅脂的混合液为基液制备高黏度聚四氟乙烯基磁性液体。制备的聚四氟乙烯基磁性液体在25℃时的黏度为6~30 Pa.s,在85℃时的黏度为1~20 Pa.s,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18.26~39.66 A.m2/kg。将制备的聚四氟乙烯基磁性液体应用于油井井口密封,有效密封时间比原密封结构提高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磁性液体 井口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油田抽油泵滑动密封的磁性液体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维民 金寿日 +1 位作者 李志杰 董星龙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铁、镍、钴及其合金的磁性超微粒子 (UFP) ,平均粒度小于 10 0nm。利用金属或合金超微粒子 ,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载液 ,制备了高粘度磁性液体密封材料 (MF) ,常温 (2 5℃ )粘度为 (2 .6~ 3.8)× 10...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铁、镍、钴及其合金的磁性超微粒子 (UFP) ,平均粒度小于 10 0nm。利用金属或合金超微粒子 ,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载液 ,制备了高粘度磁性液体密封材料 (MF) ,常温 (2 5℃ )粘度为 (2 .6~ 3.8)× 10 5mPa·s,高温 (70℃ )粘度为 (1.5~ 2 .2 )× 10 5mPa·s ,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FeMF 40 3~ 6 41G/g ,NiMF15 1~ 188G/ g ,Fe-NiFM 44 2~ 6 91G/g。使用高粘度磁性液体密封材料和具有补偿磁流体功能的密封器件 ,实现了对抽油泵的防泄漏密封 ,提高泵效 2 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子 磁性液体 粘度 滑动密封 抽油泵 油田 液体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的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维民 鲁一宁 +1 位作者 尹宾宾 郑卓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4,共3页
为了扩展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应用,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55%Ar+25%H_2+20%SiH_4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O_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其作为磁性粒子、油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为表面活性剂、全氟碳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液体。... 为了扩展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应用,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55%Ar+25%H_2+20%SiH_4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O_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其作为磁性粒子、油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为表面活性剂、全氟碳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液体。用黏度计和震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的黏度和磁性。结果表明,用SiO,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在25℃,黏度为36.6~75.3 Pa·s;85℃,黏度为10.9~38.6 Pa·s;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4.6~15.5 A·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碳油 磁性液体 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