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嗅鞘细胞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来卿 陈先 +3 位作者 王志强 刘兰泽 王立功 安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810-4814,共5页
目的:嗅鞘细胞具有强大的修复脊髓损伤的潜能,文章就嗅鞘细胞的特性、培养及纯化方法、移植时机选择、应用前景等内容予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7-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目的:嗅鞘细胞具有强大的修复脊髓损伤的潜能,文章就嗅鞘细胞的特性、培养及纯化方法、移植时机选择、应用前景等内容予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7-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spinal cordinjur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7-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嗅鞘细胞,脊髓损伤”,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嗅鞘细胞的特性、培养、移植、应用等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7篇相关文献,3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5篇文献中,分别涉及嗅鞘细胞的特性、培养及纯化方法、移植时机选择、应用前景等内容。资料综合: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死亡,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且存在抑制修复分子以及胶质瘢痕、空洞阻碍轴突生长。脊髓损伤修复的策略就是针对这些因素加以干预,但完全恢复脊髓功能非常困难且并非必要,治疗目的是恢复对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的那一部分功能,优先考虑的重点是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嗅鞘细胞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加之其强大的增殖能力,在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优势。嗅鞘细胞取材方便、易于扩增,可作为脊髓损伤细胞治疗的一个备选来源。结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神经保护作用的嗅鞘细胞,随着转基因治疗和联合细胞移植的深入研究,将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脊髓损伤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瘫平面下腰骶神经根吻接后神经生长能力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来卿 张少成 马玉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888-889,T003,共3页
目的:研究截瘫平面下腰神经根移位与骶神经根吻接后神经生长能力。方法:SD大鼠30只,抽签法随机分为A,B两组,将脊髓在L1平面横断后,在硬膜囊内将L3神经根移位于S1神经根端端吻合。A,B两组分别在3周和6周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在神经吻... 目的:研究截瘫平面下腰神经根移位与骶神经根吻接后神经生长能力。方法:SD大鼠30只,抽签法随机分为A,B两组,将脊髓在L1平面横断后,在硬膜囊内将L3神经根移位于S1神经根端端吻合。A,B两组分别在3周和6周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在神经吻合口纵切面上,A组没有再生神经纤维通过吻合口,B组有5例少量再生神经纤维通过吻合口,吻合口远端神经纤维计数为(894±31)个/mm2,对照侧为(1087±28)个/mm2,两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3.3,P<0.01)。结论:截瘫平面下腰神经根移位与骶神经根吻接后神经生长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腰骶神经根吻接 神经生长能力 脊髓损伤 神经根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新思考
3
作者 孙来卿 王志强 +3 位作者 陈先 刘兰泽 王立功 安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4025-4028,共4页
目的:针对嗅鞘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可能导致最佳细胞移植干预脊髓损伤效果的特定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7-03期间关于嗅鞘细胞移植与脊髓损伤的文章,检索词“olfactory ... 目的:针对嗅鞘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可能导致最佳细胞移植干预脊髓损伤效果的特定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7-03期间关于嗅鞘细胞移植与脊髓损伤的文章,检索词“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spinal cord injur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7-03关于嗅鞘细胞移植与脊髓损伤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嗅鞘细胞,脊髓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非随机实验,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及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嗅鞘细胞干预脊髓损伤的随机实验文章,30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3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和综述。资料综合:综述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移植以及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并对各方法给予评价。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各有特色,但所有的实验结果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为基础而获得的,选择的模型包括脊髓完全横断模型、挫裂伤模型、脱髓鞘模型等,目前还不能获得完全模拟人的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如何选择适当的细胞类型联合应用,并使之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研究是不同细胞移植策略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结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目前的嗅鞘细胞联合干预策略对人类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有十分确切的作用,但单一、纯化的嗅鞘细胞移植可能不是干预脊髓损伤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的多普勒探测研究和设计改进 被引量:41
4
作者 刘会仁 李瑞国 +10 位作者 高顺红 汪琦 曹磊 张艳茂 项力源 孙来卿 刘志旺 王岩 王国强 侯金玲 于占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2-724,共3页
目的改进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方法,提高术前多普勒探测皮穿支的准确性。方法以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隙为A线,A线上与髌骨外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对应的点,即A线的中点为A点,腹股沟韧带处股动脉搏动点与A点的连线为B线。在A线以外,大腿外侧中... 目的改进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方法,提高术前多普勒探测皮穿支的准确性。方法以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隙为A线,A线上与髌骨外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对应的点,即A线的中点为A点,腹股沟韧带处股动脉搏动点与A点的连线为B线。在A线以外,大腿外侧中线以内,B线两侧3cm的范围内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穿支搏动点。使B线位于皮瓣横轴线的中外1/3,使最近探测点位于皮瓣纵轴线的中近1/3的位置设计皮瓣,皮瓣的长轴线与B线平行,如皮瓣较大,设计在A线与B线间。2001年11月~2004年10月,临床应用37例38个皮瓣。均为男性,年龄16~48岁。创伤性皮肤缺损6例,慢性创面深部组织外露22例,感染创面骨髓炎6例,瘢痕切除创面3例;其中手部创面8例,小腿及足踝部创面29例。皮瓣范围7cm×6cm^24cm×16cm。结果所有皮穿支穿出点均位于A线外侧,探测其形成皮瓣的有效动脉穿支符合率为97.4%。术后均获随访1~20个月,平均5.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35例36个,部分成活2个,其中4例第2足趾全部成活。发生静脉危象2例,动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完全成活2例,部分成活1例。28例伤口期愈合;3例行皮片移植修复;6例7个皮瓣覆盖骨髓炎创面者,有不同程度的深部伤口感染,其中4例形成窦道,经换药治愈,愈合时间1~11个月。皮瓣感觉:吻合神经6例S2~S3;未吻合神经S0~S1。供区直接闭合34例35处,皮片移植3例,均愈合良好。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术前多普勒探测及B线引入,能提高皮瓣切取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皮穿支 多普勒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组织移植修复组织缺损与功能重建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会仁 李瑞国 +11 位作者 曹磊 汪琦 高顺红 张艳茂 项力源 孙来卿 刘志旺 王岩 王国强 侯金玲 于占勇 李国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移植在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1月~2004年9月,应用14种78块组织瓣游离移植和(或)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四肢与颌面部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69例。其中男53例,女16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部位...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移植在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1月~2004年9月,应用14种78块组织瓣游离移植和(或)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四肢与颌面部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69例。其中男53例,女16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部位:足踝部皮肤缺损5例,小腿皮肤缺损22例,手部、前臂皮肤缺损和手指再造36例,尺、桡骨缺损3例,面部肿瘤切除致软组织缺损2例,下颌骨及口底皮肤缺损1例。开放创面55例,其中感染创面16例,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6例;无菌创面14例。皮瓣切取范围2.0cm×1.5cm^43.0cm×12.0cm,骨移植长度10~15cm。均为择期手术,其中延期组织移植8例。结果术后发生动脉危象2例,静脉危象2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76块,部分成活2块,行皮片移植后愈合。修复创面期愈合52例;期愈合13例,愈合时间20~30d;化脓性感染4例,愈合时间3~11个月。指再造骨愈合时间6~8周,腓骨移植骨愈合时间4~6个月。修复后功能、外形均满意,各种组织移植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组织移植与组合组织移植可使复杂创面修复一期完成,且效果好,虽风险较高,仍是修复足、小腿、面颈、手部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组织移植 修复与重建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立功 张桂欣 +5 位作者 陈先 刘兰泽 卢占斌 孙来卿 张军军 安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6-657,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而且还有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危险。SCI后DVT的危险性高,在没有预防的情况下使用静脉造影术可探查到DV...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而且还有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危险。SCI后DVT的危险性高,在没有预防的情况下使用静脉造影术可探查到DVT的发生率高达81%,出现症状的DVT在12%—23%之间。所有的SCI后患者被推荐药物联合机械装置的办法预防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作用 脊髓损伤 低分子量肝素 康复治疗 严重并发症 静脉造影术 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军军 陈先 +6 位作者 刘兰泽 任龙喜 张立明 王立功 卢占斌 孙来卿 安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5-337,351,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干细胞移植组)、DMEM组、空白对照组。用按Bregman法方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7d后干细胞移植组注入经体外传代培...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干细胞移植组)、DMEM组、空白对照组。用按Bregman法方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7d后干细胞移植组注入经体外传代培养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DMEM组在脊髓损伤处注入DMEM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只做损伤模型不做任何处理。处理后第1、4、8、12周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动物BBB评分、斜板试验、后肢运动功能检测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动物处死后做组织学观察。结果:处理后1周时,两组动物脊髓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恢复;第4、8、12周时移植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明显恢复,斜板试验角度和BBB评分及后肢运动功能检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DMEM组与对照组间P>0.05。与前一时间点比较,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明显恢复,(P<0.01);斜板试验角度和BBB评分以及后肢运动功能检测评分在第8周与第12周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MSCs移植可以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运动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练习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占斌 陈先 +4 位作者 刘兰泽 孙来卿 王立功 安毅 张军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9-460,共2页
我国的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致脊髓损伤患者很多,致残率很高。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功能训练非常重要。本研究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下肢力量的评估与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完全性 等速练习 功能训练 高处坠落伤 交通事故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立功 张桂欣 +5 位作者 陈先 刘兰泽 卢占斌 孙来卿 张军军 安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时,在围手术期对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路手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皮下注射低... 目的观察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时,在围手术期对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路手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应用。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总输血量以及手术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不会增加胸腰段后路手术的出血量,以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兰泽 陈先 +3 位作者 孙来卿 王立功 赵洪波 郁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14-515,共2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康复效果。方法28例患者分为手术组16例和保守治疗组12例,前者行“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型术,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后者入院后即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康复效果。方法28例患者分为手术组16例和保守治疗组12例,前者行“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型术,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后者入院后即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手术组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01)。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施行减压手术可取得比保守治疗更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椎管成型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的临床观察及诊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立功 陈先 +4 位作者 安毅 刘兰泽 卢占斌 孙来卿 张军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8月~2007年8月间收治12例下颈椎(C3~7)单关节脱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行牵引非手术治疗,3例牵引复位后行前路手术,2例行前后路手术,3... 目的探讨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8月~2007年8月间收治12例下颈椎(C3~7)单关节脱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行牵引非手术治疗,3例牵引复位后行前路手术,2例行前后路手术,3例牵引复位无效,采取后路侧块钛板固定。结果12例均恢复了颈椎的正常序列和稳定性及运动功能。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刺激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好转。结论下颈单关节脱位损伤较少见,可依靠其特有的症状、体征及X线片、CT进行诊断。应采取早期牵引复位,复位后行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牵引复位失败者,可行后路切开复位固定,不会加重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兰泽 陈先 +5 位作者 孙来卿 王立功 卢占斌 安毅 何宝明 吴春云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6期498-499,共2页
目的 探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5例。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采用JOA进行评分,术后改善率为78.6%。影像学检查15例,颈椎生... 目的 探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5例。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采用JOA进行评分,术后改善率为78.6%。影像学检查15例,颈椎生理曲度基本正常,未见再关门现象。2例颈部轻度僵硬和活动受限。结论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可避免再关门,减少术后颈部僵硬、疼痛。可早期进行功能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成形 颈椎病 侧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go的作用机制和受体干预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占斌 孙来卿 +2 位作者 陈先 刘兰泽 王立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8期710-712,共3页
Nogo是一个与中枢髓磷脂结合的特异性的抑制因子。脊髓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和髓磷脂释放出Nogo-A到细胞外基质,抑制轴突再生。通过分析Nogo受体的细胞外分子干预、细胞内信息干预和基因干预,了解对Nogo受体介导的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的抑... Nogo是一个与中枢髓磷脂结合的特异性的抑制因子。脊髓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和髓磷脂释放出Nogo-A到细胞外基质,抑制轴突再生。通过分析Nogo受体的细胞外分子干预、细胞内信息干预和基因干预,了解对Nogo受体介导的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的抑制,为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受体 脊髓损伤 轴突 再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损伤合并隐性胸膜肺损伤时CT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立功 陈先 +3 位作者 刘兰泽 孙来卿 卢占斌 安毅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及脊髓损伤合并隐性胸膜肺损伤时的诊断方法,以防止漏诊,延误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收治的86例胸腰段及脊髓损伤患者,并对普通胸片和胸部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脊柱胸腰段及脊髓损伤合并隐性胸膜肺损伤者19例,...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及脊髓损伤合并隐性胸膜肺损伤时的诊断方法,以防止漏诊,延误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收治的86例胸腰段及脊髓损伤患者,并对普通胸片和胸部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脊柱胸腰段及脊髓损伤合并隐性胸膜肺损伤者19例,发生率为22.1%,急诊室漏诊率63.1%。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论脊柱胸腰段及脊髓损伤时要警惕发生隐性胸膜肺损伤的发生,CT应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胸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修复腘窝神经血管损伤伴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成 高顺红 +3 位作者 张学术 陈超 张文龙 孙来卿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股二头肌肌皮瓣修复胭动脉损伤并胭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为胭窝处神经、血管损伤伴软组织缺损寻找较佳手术术式。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股二头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膝关节开放伤,并胭动脉、胫神经损伤,胭窝广泛软... 目的探讨股二头肌肌皮瓣修复胭动脉损伤并胭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为胭窝处神经、血管损伤伴软组织缺损寻找较佳手术术式。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股二头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膝关节开放伤,并胭动脉、胫神经损伤,胭窝广泛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1例,术中注意保护皮瓣远端血管蒂部。术后股二头肌肌皮瓣完全覆盖组织缺损,为血管、神经修复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基床,并以膝关节HSS评分检测疗效。结果转移后的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期清创、植皮,创面愈合,血管通畅,肢体成活。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1)个月,膝关节屈曲功能未见明显减弱,HSS评分为(77±5)分。结论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转移是治疗胭动脉损伤并胭窝广泛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软组织缺损 神经 血管损伤 股二头肌 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震荡损伤9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立功 陈先 +3 位作者 刘兰泽 孙来卿 卢占斌 安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4期8521-8522,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震荡在脊髓损伤中的发病率、受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01-11/2007-08间收治9例脊髓震荡患者的受伤原因、临床表现、预后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脊髓震荡发病率为1.25%,神经功能均恢复,时间20 h^42 d。结论:脊髓震荡发... 目的:探讨脊髓震荡在脊髓损伤中的发病率、受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01-11/2007-08间收治9例脊髓震荡患者的受伤原因、临床表现、预后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脊髓震荡发病率为1.25%,神经功能均恢复,时间20 h^42 d。结论:脊髓震荡发病率低,伤后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致伤暴力小且脊柱受力面积广。脊髓功能可完全恢复,最长时间6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病因学/诊断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移位行截瘫/四肢瘫的神经功能重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少成 孙来卿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截瘫 四肢瘫 神经移位 神经功能重建 治疗后 臂丛神经 动物实验研究 根性撕脱伤 完全性脊髓损伤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及脊髓损伤合并隐性胸膜肺损伤86例分析
18
作者 王立功 陈先 +3 位作者 刘兰泽 孙来卿 卢占斌 安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脊柱胸腰段 肺损伤 胸膜 隐性 胸腰段损伤 骨折脱位 胸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尖断指再植12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刘会仁 杨学超 +5 位作者 李瑞国 张艳茂 高建华 高顺红 孙来卿 项力源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指尖断指再植术。方法 临床对 12例 17指指尖断指进行再植术。年龄 3岁2月~ 45岁。食、中、环指 1例 ,中、环指 3例 ,拇指 3例 ,示指 3例 ,小指 2例。按田万成分类法 ,Ⅰ型 10指 ,Ⅱ型 5指 ,Ⅲ型 2指。切割伤 9例 13指 ,冲... 目的 探讨指尖断指再植术。方法 临床对 12例 17指指尖断指进行再植术。年龄 3岁2月~ 45岁。食、中、环指 1例 ,中、环指 3例 ,拇指 3例 ,示指 3例 ,小指 2例。按田万成分类法 ,Ⅰ型 10指 ,Ⅱ型 5指 ,Ⅲ型 2指。切割伤 9例 13指 ,冲床伤 1例 2指 ,电锯伤 1例 1指 ,钢丝勒伤 1例 1指。完全离断 11例 16指 ,不全离断 1例 1指。吻合指动脉弓 10指 16条血管 ,吻合指动脉弓分支 7指 7条血管 ,吻合掌侧皮下静脉 7指 7条 ,动静脉转流建立静脉回流 1例 1指 ,未吻合静脉者 10指 ,吻合两条神经者12例 16指 ,共吻合神经 3 3条。结果 成活 15指 ,部分成活 1指 ,坏死 1指。随访 12例 ,随访 2个月~ 2年。 14指外观丰满 ,色泽、温度正常 ,指甲生长良好 ,手指两点分瓣觉 4~ 7mm ,外观良好 ,功能正常。结论 指尖再植通过吻合血管建立组织循环 ,能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 ,应力争再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断指再植 疗效观察 断指再植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挡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陆晓文 吴岳嵩 +5 位作者 徐卫东 孙来卿 马玉海 陆晴友 羊国民 陈昌伟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遮挡技术 膝关节置换手术 感染预防 手术方法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