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朦 王鸿飞 +5 位作者 李艳霞 王凯凯 宋佳敏 许凤 邵兴锋 李和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72-1780,共9页
为考察辣木叶总黄酮的可利用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超声法提取辣木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1(w/v)、浸提时间88 min、浸提温度61℃,在... 为考察辣木叶总黄酮的可利用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超声法提取辣木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1(w/v)、浸提时间88 min、浸提温度61℃,在此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得率的预测值为5.17%,验证试验所得总黄酮得率为5.21%±0.03%,所得回归模型拟合良好。辣木叶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36、0.2962、0.017 mg·m L-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辣木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黄酮对小鼠血脂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朦 王鸿飞 +5 位作者 王凯凯 李艳霞 许凤 韦莹莹 邵兴锋 李和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97-1602,共6页
为研究辣木叶黄酮(FMOL)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血脂和肝脏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FMOL高剂量组、FMOL中剂量组、FMOL低剂量组,对正常组喂养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连... 为研究辣木叶黄酮(FMOL)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血脂和肝脏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FMOL高剂量组、FMOL中剂量组、FMOL低剂量组,对正常组喂养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喂养5周后,测定小鼠相关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MOL可以显著抑制高脂膳食小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肝脏指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AI)水平;同时降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丙二醛(MDA)水平。此外,小鼠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所提升。本研究结果为辣木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黄酮 血脂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栽海棠花期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朦 谢寅峰 张往祥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海棠花色娇艳,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应用价值。依据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论述了盆栽海棠花期调控的温度控制、光照控制、激素处理及栽培措施4种主要方法,重点探讨了实现海棠花期调控的必备条件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盆栽海棠花... 海棠花色娇艳,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应用价值。依据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论述了盆栽海棠花期调控的温度控制、光照控制、激素处理及栽培措施4种主要方法,重点探讨了实现海棠花期调控的必备条件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盆栽海棠花期调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花期调控 温度控制 光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苗圃适用除草剂的筛选、混配与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郭磊 黄晨艳 +6 位作者 宋宏峰 沈志军 张斌斌 马瑞娟 孙朦 何鑫 俞明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4-1747,共14页
【目的】杂草防治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论文旨在评价不同除草剂对桃的安全性并筛选适于桃苗圃和生产园利用的除草剂,为桃产业中化学除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毛桃苗以及黑麦草、狗牙根、空心莲子草、... 【目的】杂草防治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论文旨在评价不同除草剂对桃的安全性并筛选适于桃苗圃和生产园利用的除草剂,为桃产业中化学除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毛桃苗以及黑麦草、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白三叶草和黄花苜蓿5种草为试材,对13种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各除草剂药害等级结果,选择10%精喹禾灵和60%二氯喹啉酸进行混配。按照精喹禾灵有效剂量25、50、75 mL·hm^(-2)3个水平,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150、300、450 g·hm^(-2)3个水平,共设置形成9个除草剂混配制剂。茎叶喷施处理后7、14、21 d,调查计算杂草抑制率,处理30 d后测定桃苗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的变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的安全性和杂草抑制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茎叶喷施处理后,有11种除草剂对桃苗产生药害,桃苗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绿、萎蔫、枯死等症状,精喹禾灵和二氯喹啉酸对桃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利用精喹禾灵单剂喷施杂草后,处理21 d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率为100%,但对阔叶杂草无抑制作用。相反,喷施二氯喹啉酸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率为0,对黄花苜蓿、白三叶草、空心莲子草的抑制率范围为80%—100%。精喹禾灵与二氯喹啉酸混配后,9个混配制剂在处理21 d后的杂草总抑制率可达90%以上,同时各制剂对桃苗株高、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无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显示,精喹禾灵有效剂量对混配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有较大影响,当精喹禾灵有效剂量提升至75 mL·hm^(-2)时,混配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超过0.563,但D值未出现随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提升而增大的趋势。【结论】桃苗对多数除草剂敏感,混配是提高精喹禾灵和二氯喹啉酸杂草综合抑制率的有效措施。有效剂量75 mL·hm^(-2)精喹禾灵与300g·hm^(-2)二氯喹啉酸混配后,制剂的综合评价D值最高,可在保证桃苗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喹禾灵 二氯喹啉酸 桃苗 除草剂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介质聚丙烯薄膜晶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朦 龙厚尹 +2 位作者 柏潇 闫寿科 晓丽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电介质聚丙烯薄膜是干式直流电容器的核心,是新能源发电和柔性直流输电的“心脏”,直接影响电能变换的质量与安全。聚丙烯薄膜的晶体结构对电容器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三种聚丙烯(PP)粒料经流延双轴拉伸制备成的电容器用电介... 电介质聚丙烯薄膜是干式直流电容器的核心,是新能源发电和柔性直流输电的“心脏”,直接影响电能变换的质量与安全。聚丙烯薄膜的晶体结构对电容器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三种聚丙烯(PP)粒料经流延双轴拉伸制备成的电容器用电介质薄膜(BOPP)的晶体结构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等表征法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发现,三种BOPP电介质薄膜均由α相构成,但其结晶度、熔点以及不同晶面方向上的晶粒尺寸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基于北欧粒料的电介质薄膜熔点最低(169℃),结晶度最高(59.8%),且在[060]方向上的晶粒尺寸最大。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基于北欧粒料的BOPP试样中,序列长度为n=14的31螺旋链段最多。通过对BOPP薄膜熔融重结晶后试样的研究发现,三种粒料的结晶度几乎无差别(~53%),但北欧PP粒料的非等温结晶温度最高(119℃),且在熔融过程出现明显β相熔融峰。中石化PP粒料的非等温结晶温度最低,较北欧PP粒料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电介质薄膜 结晶 结构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金蝉花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01
6
作者 宋佳敏 王鸿飞 +4 位作者 孙朦 王凯凯 许凤 邵兴锋 李和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5-281,共7页
通过考察液料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金蝉花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测定金蝉花多糖总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自由基、羟自... 通过考察液料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金蝉花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测定金蝉花多糖总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能力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蝉花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130?min、浸提温度80℃、液料比50∶1(m L/g),在此条件下金蝉花多糖含量实际值为26.14?mg/g。金蝉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OH、O_2^-·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28.99?μg/m L、0.19?mg/m L和0.30?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蝉花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GABA)形成机理及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凯凯 孙朦 +5 位作者 宋佳敏 王鸿飞 邵兴锋 李和生 周文化 许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23-329,共7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对人体的功能性和保健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GABA在食品领域中得到较多应用。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植物富集法和微...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对人体的功能性和保健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GABA在食品领域中得到较多应用。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植物富集法和微生发酵法富集GABA,使得动植物中GABA得到更好地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中GABA形成机理及富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植物富集法 微生物发酵法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愈伤组织增殖 被引量:7
8
作者 谢寅峰 张志敏 +3 位作者 张颖颖 孙朦 尚旭岚 方升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8,共3页
为获得大量优质愈伤组织,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镧稀土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愈伤组织增长率以及愈伤组织的颜色和状态因... 为获得大量优质愈伤组织,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镧稀土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愈伤组织增长率以及愈伤组织的颜色和状态因素,以MS基本培养基的增殖效果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20.00 g/L时愈伤组织增长率最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组合为KT0.20 mg/L+2,4-D0.20 mg/L,平均增长量、增长率分别为4.38 g/瓶和1 024.51%。稀土对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50 mg/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青钱柳悬浮培养体系和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也为青钱柳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愈伤组织 蔗糖 稀土 植物生长调节剂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苋菜芽生长中相关酶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熊茜 王春幸 +4 位作者 王凯凯 孙朦 王鸿飞 邵兴锋 许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0-15,共6页
为探究苋菜芽生长过程中相关酶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采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MeJA)培养苋菜种子,根据苋菜芽的生长情况及苋红素的含量确定最优培养浓度后,在最优浓度下培养苋菜芽,记录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 为探究苋菜芽生长过程中相关酶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采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MeJA)培养苋菜种子,根据苋菜芽的生长情况及苋红素的含量确定最优培养浓度后,在最优浓度下培养苋菜芽,记录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收取2、4、6、8 d的苋菜芽,对根长、全长、苋红素、总酚、过氧化氢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苋菜种子的最优培养浓度为100μmol/L。MeJA处理不利于种子萌发,并且明显抑制了苋菜芽的根长和全长。但与空白对照相比,经MeJA处理过的苋菜芽中苋红素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并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来清除O_2^-,延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降低来抑制的H_2O_2积累。本研究为提高苋菜芽中苋红素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为苋菜芽生长过程中相关酶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芽 苋红素 茉莉酸甲酯 过氧化氢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苋红素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茜 王春幸 +4 位作者 孙朦 王凯凯 宋佳敏 许凤 王鸿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1-226,232,共7页
以彩苋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苋红素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苋红素得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苋红素粗提液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苋红素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以彩苋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苋红素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苋红素得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提取出的苋红素粗提液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苋红素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H_2O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0(m∶v,g/m L),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44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提取出的苋红素得率为0.308%,验证实验得到的苋红素得率为0.305%,两者误差为0.98%,证明此工艺条件合理可行。另外,苋红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1,1-二硝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IC_(50)分别为0.18、0.06和0.3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苋 苋红素 响应面优化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促花对傲大贴梗海棠‘长寿冠’叶片生长及光合指标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俊芳 步行 +3 位作者 王涛 谢寅峰 孙朦 张往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3-858,共6页
为探讨增温促花对盆栽海棠的生理影响,以‘长寿冠’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温度处理(CK、T2、T3),比较了复栽后(6至8月)不同处理长寿冠的叶片数、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复栽... 为探讨增温促花对盆栽海棠的生理影响,以‘长寿冠’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温度处理(CK、T2、T3),比较了复栽后(6至8月)不同处理长寿冠的叶片数、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复栽后长寿冠的叶片数、比叶重、叶面积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玻璃温室增温处理(T3)叶片数及比叶重下降尤为明显,与CK相比,月均分别下降45.14%和25.22%,且各月份均与CK差异显著(P<0.05);(2)增温处理复栽后长寿冠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其中T3处理Pn、Gs、Tr下降幅度较大,与CK相比,月均分别下降14.99%、16.96%和24.32%,但与CK相比,Pn的下降并不显著(P﹥0.05)。气体交换参数变化的分析表明增温处理后长寿冠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以上结果说明,增温促花对盆栽海棠长寿冠复栽后叶片生长及光合作用均产生不利影响,增温愈高,影响程度愈大;叶片数可作为‘长寿冠’受增温影响程度的有效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促花 盆栽长寿冠 叶片生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促花及叶面施肥对盆栽海棠‘长寿冠’花色及成色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俊芳 王涛 +3 位作者 孙朦 唐颂豪 张往祥 谢寅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5-450,共6页
以盆栽海棠‘长寿冠’为材料,在对其花色素进行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促花调控过程中增温及叶面施肥对花瓣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寿冠’花色是多种色素共同显色的结果,但花青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其花... 以盆栽海棠‘长寿冠’为材料,在对其花色素进行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促花调控过程中增温及叶面施肥对花瓣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寿冠’花色是多种色素共同显色的结果,但花青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其花色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长寿冠促花调控过程中,适当增大昼夜温差或在现蕾期喷洒0.2%过磷酸钙或0.2%硫酸钾有利于花青素含量的提高,使花朵着色加深;在现蕾期喷洒0.1%的尿素则造成花青素含量降低,使花朵颜色淡化。RHSCC比色结果与花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基本吻合,可作为评判‘长寿冠’花色质量的一个依据。该项研究为海棠花色素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等提供基础,同时为海棠促花调控过程中花色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长寿冠’ 增温促花 叶面施肥 花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戏曲图形设计中意境感的体现与表达——以作品《桃花扇-续情》为例
13
作者 孙朦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8期13-15,共3页
意境是戏曲舞台的关键,尽管现代戏曲在形式上有所改革,但是“意境美”仍然是戏曲作品的最终追求。本文从图形设计的变形、色彩、寓意等方面出发,对传奇剧本《桃花扇》的图形设计进行“意境化”的分析。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下,设计者必... 意境是戏曲舞台的关键,尽管现代戏曲在形式上有所改革,但是“意境美”仍然是戏曲作品的最终追求。本文从图形设计的变形、色彩、寓意等方面出发,对传奇剧本《桃花扇》的图形设计进行“意境化”的分析。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下,设计者必须注重现代设计给人带来的独特的意境体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戏曲视觉设计应在保证图形的可识别性和故事性的前提下,运用图形设计,营造“意境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设计 戏曲 意境 《桃花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黄酮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防治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小丰 任慧 +3 位作者 许凤 王靖 孙朦 王鸿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8-1037,共10页
为考察辣木叶黄酮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意大利青霉菌为试验菌种,采用体外平板接菌试验和体内损伤接种试验研究辣木叶黄酮对金桔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对意大利青霉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为考察辣木叶黄酮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意大利青霉菌为试验菌种,采用体外平板接菌试验和体内损伤接种试验研究辣木叶黄酮对金桔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对意大利青霉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4.00和8.00 mg·mL-1。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会引起意大利青霉菌菌丝体的扭曲,明显改变青霉菌菌丝的形态,而胞内超微结构显示辣木叶黄酮会破坏其膜结构和细胞器,导致胞内内容物外流,胞内空洞化,进而引起菌体死亡;损伤接种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处理可显著降低金桔的病斑直径并保持金桔硬度(P<0.05),同时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相关防御酶的活性,使果胶酶保持较低的活性,增强果实的抗病性。本研究结果对辣木叶黄酮在柑橘类水果采后贮藏保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桔 辣木叶黄酮 意大利青霉菌 抑菌活性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处理对费菜总黄酮及其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春幸 王鸿飞 +6 位作者 熊茜 宋佳敏 胡月 董栓泉 孙朦 王凯凯 许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本文以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培温度(20,25,28℃)、光周期(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果糖浓度(0、10、20、30、40 mmol/L)对费菜中总黄酮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费菜最佳水培温度为25℃,光周期为16 h/... 本文以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培温度(20,25,28℃)、光周期(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果糖浓度(0、10、20、30、40 mmol/L)对费菜中总黄酮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费菜最佳水培温度为25℃,光周期为16 h/8 h;30 mmol/L果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费菜中的总黄酮含量,比对照组高1.37 mg/g(鲜重);在培养期间,与对照组相比,果糖处理可以有效减缓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和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活性的下降,同时抑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表明果糖处理通过调控总黄酮合成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费菜总黄酮的富集。这些结果为提高费菜活性成分和营养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菜 水培条件 果糖处理 黄酮合成代谢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自信纵横论
16
作者 邹平林 孙朦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民族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及其成员对自己民族存在价值和发展能力的肯定评价与积极认同。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应当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考察:从纵向来看,表现为我们对自己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成就及由此彰显出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民族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及其成员对自己民族存在价值和发展能力的肯定评价与积极认同。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应当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考察:从纵向来看,表现为我们对自己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成就及由此彰显出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发展能力的肯定评价与积极认同,即表现为历史自信;横向来看,则表现为中华民族对自己国家当前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肯定评价与积极认同,即表现为“四个自信”。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纵横交汇,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信 历史自信 “四个自信” 精神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桃褐腐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志军 田雨 +5 位作者 蔡志翔 徐子媛 严娟 孙朦 马瑞娟 俞明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018-3028,I0001-I0035,共46页
【目的】褐腐病是危害桃果实的最严重病害之一,在采收前后造成大量果实损失,开展桃褐腐病抗性的系统鉴定评价,筛选抗性资源,为褐腐病抗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遗传资源,是解决栽培品种褐腐病抗性不强的长久之策。【方法】2018—2021年,以... 【目的】褐腐病是危害桃果实的最严重病害之一,在采收前后造成大量果实损失,开展桃褐腐病抗性的系统鉴定评价,筛选抗性资源,为褐腐病抗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遗传资源,是解决栽培品种褐腐病抗性不强的长久之策。【方法】2018—2021年,以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种质资源为试材,采收8.0—8.5成熟度的果实,无损接种616份,有损接种505份,观测无损接种的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的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以平均值和0.5标准差建立9级抗性评价体系,比较不同种质类型、果实类型、来源地的褐腐病抗性,并分析抗性指标与其他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为(11.22±5.96)%,变异系数为35.48,基于此指标建立的9级抗性评价体系中,抗性1级(<0.80%)的种质资源缺失,2级(0.80—3.78%)中含有10份抗性较强的种质资源,3级(3.78%—6.76%)134份,4级(6.76%—9.73%)157份,5级(9.73%—12.71%)122份,6级(12.71%—15.68%)73份,7级(15.68%—18.66%)60份,8级(18.66%—21.64%)21份,9级(>21.64%)39份。无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为(1.71±0.21)cm·d^(-1),变异系数为0.18,基于此指标的9级评价体系中,1级(<0.98 cm·d^(-1))含11份种质资源,2级(0.98—1.19 cm·d^(-1))28份,3级(1.19—1.40 cm·d^(-1))72份,4级(1.40—1.61 cm·d^(-1))109份,5级(1.61—1.83 cm·d^(-1))103份,6级(1.83—2.04 cm·d^(-1))82份,7级(2.04—2.25 cm·d^(-1))45份,8级(2.25—2.46 cm·d^(-1))29份,9级(>2.46 cm·d^(-1))26份。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y)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x)的回归为关系为y=6.2073x(R^(2)=0.1839),线性程度较低。分组均值比较发现中国桃野生资源相对具有较强的褐腐病抗性,是抗性资源挖掘的重点。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2个指标均与果实带皮硬度(r=-0.234)和去皮硬度(r=-0.240)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果重(r=0.427)和着色程度(r=0.319)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结论】分别建立了基于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的褐腐病抗性9级评价体系;筛选出抗侵染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0份,抗扩展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1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褐腐病 评价体系 抗性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疏果对“霞晖8号”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斌斌 陈鸿 +6 位作者 郭磊 张圆圆 王晓俊 郭绍雷 孙朦 俞明亮 马瑞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191,共5页
为探讨一次疏果并定果对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疏果时期,以盛果期“霞晖8号”桃为试材,以不疏果为对照(CK),将疏果时期设置为盛花后30、35、40 d。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疏果均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和产量,且不同时期间未见显著... 为探讨一次疏果并定果对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疏果时期,以盛果期“霞晖8号”桃为试材,以不疏果为对照(CK),将疏果时期设置为盛花后30、35、40 d。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疏果均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和产量,且不同时期间未见显著差异。在果实品质方面,花后35 d疏果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均较高;花后40 d疏果处理,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均较CK提高,SSC、总酸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但内在口感提升;花后30 d疏果处理比其余2个处理综合品质低,但较对照高。生产上对“霞晖8号”桃进行一次疏果并定果时,盛花后30 d即可进行,但35 d以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果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量对金陵黄露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张斌斌 王晓俊 +5 位作者 陈鸿 张圆圆 孙朦 郭绍雷 俞明亮 马瑞娟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4,共5页
为探讨不同负载量对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自然开心形树形的金陵黄露桃为试材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T1,留果约150个/株;T2,留果约250个/株;T3,留果约300个/株;T4,留果约350个/株,单株重复,每处理重... 为探讨不同负载量对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自然开心形树形的金陵黄露桃为试材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T1,留果约150个/株;T2,留果约250个/株;T3,留果约300个/株;T4,留果约350个/株,单株重复,每处理重复6次。结果表明:T4处理产量较高,但单果重最低;T1处理产量最低,但单果重最高;T2处理产量相对较低,但单果重相对较高;T3处理产量相对较高,但单果重相对较低。T1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较高。T2和T3处理果实内在品质均略低于T1处理。负载量对果实着色程度影响不显著。可见,盛果期金陵黄露桃负载量为每株约150个果实时(每667 m^(2)产量约1300 kg),产量较低,但可生产出较大果个的果实,品质较好;每株250~300个果实时(每667 m^(2)产量2000~2400 kg),可保证较高的产量和较大的果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量 单果重 外观着色 内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医全科医学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朦 朱桂祯 刘芳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19-21,共3页
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是当今居家养老模式的必然趋势。中医全科医学以整体观为中心,针对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面临的各种健... 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是当今居家养老模式的必然趋势。中医全科医学以整体观为中心,针对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面临的各种健康问题有其特有的应对措施,以达到为居家老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全科 居家养老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