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智善 孟然 +4 位作者 焦力群 李思颉 张鸿祺 陈健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06-409,420,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单纯动脉溶栓后(尿激酶)再通不良的16例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NIHSS)18...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单纯动脉溶栓后(尿激酶)再通不良的16例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NIHSS)18(14~21)分;改良Rankin评分(mRS)中位数4(3~5)分]患者行血管成形术治疗。对其中6例行球囊扩张术,3例行支架置入术,7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结果①16例患者术前血流灌注(TIMI)分级0级14例(87.5%),1级2例(12.5%)。术后14例血管再通,总再通率为87.5%。其中11例(68.8%)完全再通,3例(12.5%)部分再通。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的7例,均为完全再通;单纯支架置入术的3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单纯球囊扩张术的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未再通(TIMI分级由0级变为1级)2例。②术后2例(12.5%)死亡,1例于术后第5天死于小脑及脑干出血,另1例于术后第6天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③生存的14例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NIHSS和mRS评分较术后2周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采用超声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9.5(3~46)个月,仅行球囊扩张术后的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结论单纯动脉溶栓后再通不良的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成形术可能会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其中联合支架置入术可能较单纯联合球囊扩张术具有更高的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性 血管成形术 动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局部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智善 刘毅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12-616,共5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t-PA静脉溶栓时间窗较短(≤4.5h),对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等大血管闭塞的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t-PA静脉溶栓时间窗较短(≤4.5h),对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等大血管闭塞的溶栓效果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血栓切除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分析及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毅 孙智善 +1 位作者 孟然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缺血性脑损伤(卒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早期,通过对卒中发病机制和调节介质的研究,提示神经保护药是潜在、有效的干预和治疗药物。此后,大量研究采用动物模型来探讨缺血后脑内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证实部分药物确实具... 缺血性脑损伤(卒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早期,通过对卒中发病机制和调节介质的研究,提示神经保护药是潜在、有效的干预和治疗药物。此后,大量研究采用动物模型来探讨缺血后脑内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证实部分药物确实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为神经保护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通过MEDLINE检索引擎(PubMed)以“neuropro-tection”和“stroke”为关键词搜索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神经保护药 生物医学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输血指征评分对产科急诊手术输血的影响
4
作者 尚玉红 王景超 孙智善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9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分析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输血指征评分(Emergency TransfusionScore,ETS)系统实施前后产科急诊手术患者的输血情况。方法查阅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营市垦利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麦迪斯顿DoCare手术麻... 目的分析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输血指征评分(Emergency TransfusionScore,ETS)系统实施前后产科急诊手术患者的输血情况。方法查阅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营市垦利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麦迪斯顿DoCare手术麻醉系统内,产科急诊手术者的基础资料、麻醉记录以及输血信息。根据不同时间段内评分系统的不同,分为ETS组和非ETS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输血结果。结果在采取EST评分实施前后,急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输液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EST评分前,产科急诊输血患者72例(12.31%),EST评分后,产科急诊输血患者58例(9.45%)。进一步分析显示,ETS评分实施后,红细胞输注率无显著变化(P>0.05),但显著降低了高龄产妇红细胞输注率(P<0.05)、ASA为I~II级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P<0.05)以及术中红细胞的输注量(P<0.05)。结论ETS评分系统的使用有效降低了产科急诊手术中输血的不合理性,显著改善了输血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输血 医院 产科 妇科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克林霉素对妇科急性盆腔炎治疗效果研究
5
作者 尚玉红 王景超 孙智善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0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东营市垦利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东营市垦利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甲硝唑;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白带、月经恢复正常所用时间,以及子宫压痛、腰骶疼痛、下腹坠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血清内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均改善(P<0.001),且观察组CRP、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3/60),与对照组的11.67%(7/6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克林霉素可有效改善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炎症的进展,且不良反应少,与头孢曲松+甲硝唑联用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炎症趋化因子类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智善 孟然 +3 位作者 冯兴中 曾现伟 贾建平 吉训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比较这2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按照症状体征演进过程进行分型,将本组215例大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非进展性大灶梗死和进展性大灶梗死2组,比较这2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根据脑缺血灶的解剖部位将患者分4组:脑干、皮层各叶、基底节区及小脑,比较各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6.74%)高于腔隙性脑梗死(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7.72%)高于非进展性大灶脑梗死(7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病灶位于脑干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3.53%)高于缺血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各叶(48.99%)、基底节区(22.22%)及小脑(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综合征与脑梗死类型和部位相关,脑心综合征提示脑梗死进展或累及脑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心综合征
原文传递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智善 孟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9期15-16,共2页
脑卒中是一类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中老年人多发,是当今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是危及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病,其病理生理过... 脑卒中是一类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中老年人多发,是当今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是危及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病,其病理生理过程很难逆转,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多。最近,美国有研究表明,如果每个人都得到合理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一级预防 病理生理过程 高发病率 致死疾病 高死亡率 中老年人 人民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