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特征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宁 尚群 孙新儒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特征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确诊,其中腺癌30例,鳞状细胞癌26例,小细胞肺癌22例。所... 目的探讨能谱CT特征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确诊,其中腺癌30例,鳞状细胞癌26例,小细胞肺癌22例。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检查,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癌原发病变与转移淋巴结间的不同能量keV下能谱CT特征参数值、有效原子序数(Neff-Z)、能谱曲线斜率(λHU)、碘含量。分析能谱CT特征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肺腺癌原发病变能谱CT特征参数值(40 keV)大于肺腺癌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磷癌患者原发病变能谱CT特征参数值(40 keV、60 keV、80 keV、100 keV、120 keV、140 keV)、λHU、碘含量小于肺磷癌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原发病变能谱CT特征参数值(80 keV)、碘含量小于小细胞肺癌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原发病变能谱CT特征参数值(120 keV、140 keV)大于小细胞肺癌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诊断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Kappa值为0.792,一致性良好。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3%、83.33%、93.33%、95.83%、83.33%。能谱CT诊断肺磷癌淋巴结转移的Kappa值为0.805,一致性良好。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4%、85.71%、92.31%、94.74%、85.71%。能谱CT诊断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Kappa值为0.899,一致性良好。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100.00%、95.45%、100.00%、87.50%。结论能谱CT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帮助临床提供辅助诊断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能谱CT 病理类型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 SUV在鼻咽癌T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新儒 胡莹莹 +5 位作者 张旭 林晓平 梁培炎 樊卫 陈明远 赵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灶18F-FDG SUV在鼻咽癌T分期中的价值,以期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11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首次放疗前的PET/CT资料,按照T分期分为4组:T1期6例,T2期18例,T3期64例,T4期25例。采用18F-FDG高摄取(SUV≥2.5)...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灶18F-FDG SUV在鼻咽癌T分期中的价值,以期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11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首次放疗前的PET/CT资料,按照T分期分为4组:T1期6例,T2期18例,T3期64例,T4期25例。采用18F-FDG高摄取(SUV≥2.5)为阈值人工勾画感兴趣区(ROI),在XELERIS工作站上自动计算所勾画病灶的大小、SUVmax和SUVmean。分析SUV与T分期的关系。【结果】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显示,原发灶大小(Size)、SUVmax、SUVmean在T分期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4.46,17.02,16.62;P均<0.01)。病灶大小和SUVmax、SUVmean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和0.37,P<0.01。鼻咽癌病灶的大小和SUVmax、SUVmean呈正相关。【结论】18F-FDG PET/CT SUVmax、SUVmean在鼻咽癌T1~T4分期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分期升高逐渐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灌注参数(Ktrans)和扩散参数(ADC)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结节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新儒 罗昕 +1 位作者 何兵 董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45-648,共4页
目的评估MR定量灌注参数(Ktrans)和扩散参数(ADC)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结节灶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乳腺结节灶患者行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和扩散成像(GE SIGNAL 1.5T)检查。对每个病例,在相应的Ktrans和ADC图上选取感兴趣区(ROI)。记录... 目的评估MR定量灌注参数(Ktrans)和扩散参数(ADC)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结节灶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乳腺结节灶患者行动态对比增强MR灌注成像和扩散成像(GE SIGNAL 1.5T)检查。对每个病例,在相应的Ktrans和ADC图上选取感兴趣区(ROI)。记录所有ROI的Ktrans和ADC的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最小值(min),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Ktrans(max)与ADC(max)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483,P<0.001。Ktrans(min)亦与ADC(min)呈负相关,r=-0.550,P<0.001。Ktrans(mean)与ADC(mean)呈负相关,r=-0.527,P<0.001。结论不论乳腺结节灶的病理类型,Ktrans值与ADC值Ktrans值始终呈负相关,这些发现表明微血管渗透性、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可能调节和/或影响肿瘤细胞数量、缺血性损伤及复杂的细胞外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肿瘤 表观扩散系数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18)F-FDG PET/CT表现和血清EBV-VCA/IgA相关性的研究
4
作者 孙新儒 梁培炎 +3 位作者 胡莹莹 张旭 林晓平 樊卫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患者18F-FDG PET/CT表现和血清EBV-VCA/IgA滴度水平是否具有相关性,以期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11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首次放疗前的PET/CT资料,及同期采用免疫酶法测定的外周静脉血清EB病毒VCA/IgA结果。...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患者18F-FDG PET/CT表现和血清EBV-VCA/IgA滴度水平是否具有相关性,以期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11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首次放疗前的PET/CT资料,及同期采用免疫酶法测定的外周静脉血清EB病毒VCA/IgA结果。分析入选患者原发灶SUV值、原发灶大小、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和血清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113例患者中,Ⅰ期2例,Ⅱ期13例,Ⅲ期61例,Ⅳa期24例,Ⅳb期13例。Spearman秩和相关结果显示:SUVmax、SUVmean与血清EBV-VCA/IgA之间的相关系数rs分别为0.009和0.015,P>0.05。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具有相关性,N0~N3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据病灶大小和远处转移与否分组,血清EBV-VCA/IgA在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18F-FDG PET/CT确定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血清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之间存在相关,并且N0~N3期VCA/IgA抗体滴度水平逐渐升高;原发灶SUV值、原发灶大小及远处转移与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无明显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EB病毒 血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随访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升高的宫颈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胡莹莹 孙新儒 +3 位作者 林晓平 梁培炎 张旭 樊卫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4-99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早期、正确诊断复发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检测无症状复发性宫颈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宫颈癌随访期间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早期、正确诊断复发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检测无症状复发性宫颈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宫颈癌随访期间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但并非所有随访SCCAg升高的宫颈癌患者经体格检查及传统影像均能探测到复发病灶。本研究探讨18F-FDGPET/CT在宫颈癌随访血清SCCAg升高中的应用,评估SCCAg升高在宫颈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宫颈癌随访血清SCCAg升高并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18F-FDGPET/CT显像检查的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病理类型、随访SCCAg升高水平、PET/CT显像结果、其他影像检查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31例患者均为宫颈鳞癌,包括3例鳞腺癌。所有患者均经PET/CT探测到病灶,PET/CT诊断宫体或阴道局部复发3例,转移28例;最终经病理或临床证实局部复发3例,转移27例,原发肺鳞癌1例;PET/CT探测恶性病变率为100%(31/31),诊断宫颈癌复发准确率为96.8%(30/31)。随访血清SCCAg值为1.5~37.8pg/L,SCCAg值与PET/CT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无相关性。与其他影像检查相比,PET/CT明显提高探测效率,发现更多的病灶。结论:宫颈癌治疗后随访血清SCCAg升高提示肿瘤复发,PET/CT能有效探测病灶,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复发 ^18F-FDG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钙化与脑皮质及浅层白质缺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玉花 罗昕 +6 位作者 于克文 张广霞 李波 刘伟 孙新儒 曹金凤 何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钙化与大脑皮质及浅层白质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48例患者头颈部血管CT造影及全脑CT灌注成像资料,收集患者检查同期临床资料。依据颈动脉钙化积分(calcium score)分组:CS>0组与CS=0组:根据脑灌注改变分为异常组、... 目的:探讨颈动脉钙化与大脑皮质及浅层白质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48例患者头颈部血管CT造影及全脑CT灌注成像资料,收集患者检查同期临床资料。依据颈动脉钙化积分(calcium score)分组:CS>0组与CS=0组:根据脑灌注改变分为异常组、正常组。分析各临床资料在颈动脉CS>0组与CS=0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各临床资料、颈动脉钙化与脑灌注数据相关性:分析颈动脉CS>0组与CS=0组之间对脑灌注阳性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TC、LDL及血糖在颈动脉CS>0组与CS=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钙化与同侧脑组织灌注异常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颈动脉CS>0组与CS=0组间对各脑组织灌注阳性率的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关注颈动脉钙化与脑组织供血障碍相关性,有利于脑缺血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钙化 大脑皮质 浅层白质: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中低剂量与超低剂量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保东 王博江 +2 位作者 孙新儒 黄光明 谭延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lung biopsy,PLB)中低剂量CT引导与超低剂量CT引导的临床效果及辐射剂量的差别。方法选取我院CT引导下PLB病例286例,其中低剂量组151例为对照组,超低剂量组135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及年...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lung biopsy,PLB)中低剂量CT引导与超低剂量CT引导的临床效果及辐射剂量的差别。方法选取我院CT引导下PLB病例286例,其中低剂量组151例为对照组,超低剂量组135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病灶最大直径、皮肤到靶病灶的距离、手术操作时长、标本数量、病理诊断阳性率、辐射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对手术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例在患者性别、年龄、病灶最大直径、皮肤到靶病灶的距离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标本数量、病理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操作时长方面,实验组用时更短(P<0.001)。在辐射剂量方面,实验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为(47.5±11.6)mGy-cm,较对照组(216.7±93.5)mGy-cm下降了78.1%,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均满足穿刺需求。结论与低剂量CT相比,超低剂量CT引导的PLB,辐射剂量进一步减低的情况下,不增加手术时间,且可保证病理诊断阳性率和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与MRI综合影像诊断在中耳乳突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花 金晓东 +4 位作者 孙新儒 罗昕 巩晓 尚群 何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1期1795-1797,1809,共4页
目的 探讨HRCT与MRI综合影像诊断在中耳乳突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中耳乳突炎患者影像资料,男63例,女37例,年龄2~76岁,所有患者均行HRCT及MRI(T1WI、T2WI、3D-FIESTA)检查.回顾分析HRCT、MRI、HRCT+MRI 3种影像... 目的 探讨HRCT与MRI综合影像诊断在中耳乳突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中耳乳突炎患者影像资料,男63例,女37例,年龄2~76岁,所有患者均行HRCT及MRI(T1WI、T2WI、3D-FIESTA)检查.回顾分析HRCT、MRI、HRCT+MRI 3种影像检查方式对中耳乳突炎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听骨链破坏、鼓室壁破坏、颅内侵犯等)的显示情况,分别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3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中耳乳突炎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显示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经统计分析,对100例中耳乳突炎的直接征象显示:P> 0.05,按照a=0.05标准检验,认为三组检查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间接征象显示:P< 0.001,按照a=0.05标准检验,认为3种检查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观察对象HRCT、MRI、HRCT+MRI对间接征象的显示率分别56%、15%、64%,其中对间接征象的显示率HRCT+MRI检查方式优于HRCT及MRI检查方式.结论 中耳乳突炎患者综合应用HRCT与MRI检查,能提高其间接征象的检出率,尤其对于拟手术患者,术前明确中耳炎周围侵犯状况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乳突炎 HR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鉴别孤立型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宁 尚群 孙新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7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孤立型肺内小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2月接收的SPN患者120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良性组(n=32)、恶性组(n=88),入院之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 目的:观察探讨孤立型肺内小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2月接收的SPN患者120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良性组(n=32)、恶性组(n=88),入院之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对比两组CT平均值、强化峰值与CT征象检出率,并根据病检结果,观察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CT平均值、强化峰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结节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晕征、短毛刺征等CT征象检出率高于良性组,钙化灶、卫星灶检出率低于良性组(P<0.05)。根据病检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鉴别诊断SPN良恶性准确率为95.83%、灵敏度96.59%、特异度93.75%。结论: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能够全面明确病变特征及病灶形态,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型肺内小结节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良恶性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机械性肠梗阻5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孙新儒 加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96-,共1页
关键词 肠梗阻/诊断 肠梗阻/治疗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30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11
作者 孙新儒 罗小怀 加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29-229,共1页
临床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很常见,常因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需手术治疗,但因患者肝功能往往有不同程度损害,且伴有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水等一系列复杂病理、生理改变,在整个围手术期,需做一系列相关处理... 临床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很常见,常因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需手术治疗,但因患者肝功能往往有不同程度损害,且伴有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水等一系列复杂病理、生理改变,在整个围手术期,需做一系列相关处理,且处理稍有不慎,即会导致病情加重,继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从2000年至2010年5月共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离断术30例,现将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许伟伟 孙新儒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9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8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的患者,其中术后皮下积液者43例,无皮下积液者45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表明,...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8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的患者,其中术后皮下积液者43例,无皮下积液者45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表明,年龄、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清扫数、皮瓣固定、使用生物蛋白胶、BMI、术前新辅助化疗、合并糖尿病与皮下积液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5岁,无皮瓣固定、未使用生物蛋白胶、合并糖尿病是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年龄>45岁、无皮瓣固定、未使用生物蛋白胶、合并糖尿病时易发生术后皮下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皮下积液 单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回顾总结
13
作者 孙新儒 加雄 罗小怀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26期3568-3570,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开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对2001年元月至2007年元月112例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约1h,术后未用止痛剂,术后第一日下床活动,到目前无一例复发。结论:该术式较易掌握...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开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对2001年元月至2007年元月112例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约1h,术后未用止痛剂,术后第一日下床活动,到目前无一例复发。结论:该术式较易掌握,术后疼痛轻,病人康复快、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ALPPS一期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及对血清miR-145、miR-143、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赵婧萱 孙新儒 赵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一期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效果及对微小RNA-145(miR-145)、miR-143、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3例PLC患者,根据手术方...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一期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效果及对微小RNA-145(miR-145)、miR-143、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3例P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辅助ALPPS术,n=32)和对照组(开腹ALPPS术,n=3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血清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1周miR-145、miR-143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4/32),低于对照组的29.03(9/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8,P=0.105>0.05)。两组患者术后3 d血清IgM、IgA、IgG水平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1周血清miR-145、miR-143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镜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ALPPS一期手术治疗PLC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保护肝功能,减轻免疫功能损伤,降低血清miR-145、miR-14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微RNAs 免疫球蛋白M/血液 免疫球蛋白G/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可疑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莹莹 张旭 +3 位作者 樊卫 林晓平 梁培炎 孙新儒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可疑复发性宫颈癌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宫颈癌根治后随访期间临床可疑复发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治疗资料、可疑复发表现、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同期常规影像检查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可疑复发性宫颈癌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宫颈癌根治后随访期间临床可疑复发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治疗资料、可疑复发表现、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同期常规影像检查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PET/CT结果对临床诊疗的影响.结果 PET/CT诊断宫颈癌复发43例,最终经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证实复发性宫颈癌40例,盆腔脓肿2例,放射性肠炎1例;PET/CT未见恶性征象8例,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均未见异常.PET/CT诊断复发性宫颈癌灵敏度为100.00%(40/40),特异性为72.73%(8/11),准确性为94.12%(48/51).PET/CT指导制订临床诊疗及随访计划34例,改变治疗计划7例.与其他影像检查相比,PET/CT可发现更多的病灶.结论^18F-FDG PET/CT能有效诊断复发性宫颈癌,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格林-巴利综合征下肢神经损伤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金凤 王姗姗 +6 位作者 何兵 巩涛 罗昕 孙新儒 刘浩 宋立涛 王光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评价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下肢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诊断为GBS的30例患者及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0例GB...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评价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下肢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诊断为GBS的30例患者及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0例GBS患者接受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1周后所有受检者接受下肢神经DWIBS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正常志愿者及GBS患者DWIBS图像重组后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不同DWIBS评分间GBS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传导幅度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GBS患者DWIBS胫神经、腓总神经评分与电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30名健康志愿者的60条胫神经、腓总神经均完整清晰显示,信号强度好,评分均为4分,医师间的一致性很好(Kappa值为1.0)。30例GBS患者的60条胫神经、腓总神经中,53条胫神经、52条腓总神经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包括边缘模糊、扭曲变形、辨认困难、信号强度减弱等;两名医师对胫神经、腓总神经显示情况评分一致性很好(Kappa值分别为0.879、0.863)。随着DWIBS评分的减低,GBS患者胫神经MCV、腓总神经MCV、胫神经传导幅度、腓总神经传导幅度降低,各评分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BS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DWIBS评分与MCV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0.84,P<0.05),与运动神经传导幅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0.79,P<0.05)。结论DWIBS能够三维立体地清晰显示胫神经、腓总神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GBS患者下肢神经损伤,且与神经电生理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