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转型 与“功能分工陷阱”的跨越 |
孙志燕
郑江淮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6
|
|
2
|
从“低成本”优势向数字经济大国优势转变的政策选择 |
孙志燕
郑江淮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3
|
以“区域协同”推动秦巴山区更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孙志燕
施戍杰
|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4
|
“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
孙志燕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2022 |
3
|
|
5
|
加快在国家层面推动“技术集群”的战略布局,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
孙志燕
郑江淮
|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6
|
对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区域效应的计量分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
孙志燕
颜瑞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13 |
1
|
|
7
|
关于在国家层面构建科学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探讨 |
孙志燕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12 |
4
|
|
8
|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 |
孙志燕
|
《新经济导刊》
|
2006 |
3
|
|
9
|
中国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新趋势及对策建议 |
孙志燕
|
《区域经济评论》
|
2014 |
2
|
|
10
|
新一轮东北振兴需在数字经济新分工体系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
孙志燕
董雪兵
|
《中国国情国力》
|
2022 |
3
|
|
11
|
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
孙志燕
王舒睿
|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13 |
1
|
|
12
|
新技术革命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
孙志燕
|
《中国经济报告》
|
2019 |
3
|
|
13
|
更有效发挥区域政策在推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
孙志燕
侯永志
|
《发展研究》
|
2017 |
0 |
|
14
|
以技术中立为总体导向平衡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安全 |
孙志燕
|
《中国发展观察》
|
2023 |
0 |
|
15
|
从发达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看中国“十四五”区域发展的基本走向 |
孙志燕
|
《发展研究》
|
2020 |
0 |
|
16
|
以英国为鉴加快完善我国空间规划治理体系 |
孙志燕
|
《发展研究》
|
2018 |
0 |
|
17
|
积极应对全球价值链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
孙志燕
郑江淮
|
《中国科技奖励》
|
2021 |
0 |
|
18
|
美国“工业锈带”复兴之鉴 |
孙志燕
施戍杰
|
《中国经济报告》
|
2017 |
0 |
|
19
|
中国进入“后生产”社会就业演变趋势分析及建议 |
孙志燕
|
《中国经济报告》
|
2023 |
0 |
|
20
|
构建更加安全稳健的半导体供应链 |
孙志燕
|
《新经济导刊》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