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治疗合并膝骨关节炎的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37
1
作者 徐大启 陈华斌 +5 位作者 赵浩 瞿瑾 李雄 孙德毅 邱续强 吕红斌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治疗合并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该科156例合并有早、中期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术。术前对所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治疗合并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该科156例合并有早、中期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术。术前对所有患者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常规行膝关节正侧位、髌骨轴位、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片和患膝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KOA诊断和临床分期以及半月板损伤诊断和分级。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术。术后积极行患肢康复训练,术后7~10天出院,出院后佩戴护膝负重行走。采用门诊复诊或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围手术感染、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9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87.3±7.9)明显优于术前(67.5±4.9)(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治疗合并早、中期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骨关节炎 关节镜 半月板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腓前韧带腓骨止点双束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华斌 张涛 +5 位作者 瞿瑾 李雄 孙德毅 邱续强 吕红斌 徐大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54-1362,共9页
目的: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最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常导致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如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长期迁延反复,将发展为踝骨关节炎而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目的: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最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常导致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如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长期迁延反复,将发展为踝骨关节炎而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经保守治疗3~6个月后未见明显好转的ATFL损伤患者应尽早考虑手术修复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ATFL腓骨止点双束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医学科诊断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67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17~41岁,病程为(12.6±3.2)个月;左踝29例,右踝38例。患者均因反复扭伤导致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明显松弛;ATFL止点压痛、跟腓韧带止点压痛、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采用X线检查排除其他踝关节疾患,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检查观察患侧ATFL损伤情况。患者均有手术指征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在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并ATFL腓骨止点双束解剖重建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及标准化流程的康复锻炼。术后3、6、12、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卡尔森踝关节功能(Karlsson ankle functional,KAF)评分及日本足踝外科学会(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Foot,JSSF)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结果。结果:67例患者在术中关节镜下检查发现炎性滑膜增生52例(77.6%),明显骨赘增生12例(17.9%),Ⅱ~Ⅲ度距骨骨软骨损伤23例(34.3%),Ⅳ度软骨损伤5例(7.5%)。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在麻醉状态下前抽屉试验为阴性、内翻应力试验为阴性;术后锚钉位置良好。其中3例(4.5%)患者术后出现腓浅神经暂时性麻痹,足踝部皮肤麻木,2周内逐渐恢复;无围手术期感染、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15.64±3.17)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可以正常行走;踝关节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大多数患者无疼痛或偶有轻度疼痛;踝关节的功能及活动度得到恢复,没有发生再次失稳。64例(95.5%)患者可以恢复至伤前的劳动或运动水平。站立位X线检查提示关节间隙良好,未见狭窄;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AOFAS评分(94.78±6.37)明显优于术前(64.17±12.43,P<0.01),KAF评分和JSSF量表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F:91.04±11.36 vs 59.74±13.63,P<0.01;JSSF:95.32±10.21 vs 66.92±14.38,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并ATFL腓骨止点双束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距腓前韧带 解剖重建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B型胫骨平台骨折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大启 陈华斌 +5 位作者 戴祝 瞿瑾 李雄 孙德毅 邱续强 吕红斌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B型胫骨平台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4年7月该科诊治的B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16例,均无其他部位骨折。术前行膝关节正侧位摄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及骨折分型。术中首先进行关节...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B型胫骨平台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4年7月该科诊治的B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16例,均无其他部位骨折。术前行膝关节正侧位摄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及骨折分型。术中首先进行关节镜下探查,明确关节内骨折情况,处理合并损伤的半月板等关节内结构。然后经小切口在平台骨折侧建立复位隧道,并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再以钢板螺钉固定。复位骨隧道内植骨预防塌陷。术毕患膝加压包扎,留置伤口引流1~2 d,并持续冰敷。术后第3天开始CPM机辅助行关节活动锻炼。第7~10天出院,佩戴可调节膝关节活动支具积极无负重康复锻炼。术后6~8周支具保护下开始负重行走。术后6、12和24周定期随访。术后1年左右,待骨折愈合再次手术取除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初次术后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9~12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患膝疼痛等症状。再次取内固定手术顺利。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取除内固定术后(92.5±5.7)和骨折术后(90.5±7.0)均较骨折术前(50.6±6.3)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B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疗效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平台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创伤后感染性骨不连 被引量:12
4
作者 邵云峰 张湘生 +1 位作者 黎志宏 孙德毅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评价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干创伤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胫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均采用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20例采用两段式镶嵌式外固定器加压,23例采用三段式外固定器行截骨延长,骨不连端加压。结果术后随访10~41个月... 目的评价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干创伤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胫骨创伤感染性骨不连均采用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20例采用两段式镶嵌式外固定器加压,23例采用三段式外固定器行截骨延长,骨不连端加压。结果术后随访10~41个月,43例骨不连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5个月。根据改良ASAMI标准评定:非延长组:骨评定优14例,良3例,差3例;功能评定优13例,良3例,中4例。延长组:骨评定优16例,良4例,中2例,差1例;功能评定优14例,良4例,中3例,差2例。14例43处钉道感染,1例再发骨髓炎,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创伤后感染性骨不连可实现骨延长与加压及一定程度的角度和长度矫正,技术操作简单,初步应用疗效满意,且骨折端开放换药的方法更容易被医师和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外固定器 骨延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次切取背部皮片整复大面积烧伤后疤痕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捷新 施浩然 +1 位作者 孙德毅 杜尉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70-571,共2页
目的为大面积烧伤后疤痕增殖挛缩又缺乏正常皮肤的患者提供一种整复方法。 方法在 1例烧伤总面积 90 % ,全身疤痕增殖挛缩的患者 ,背部先后 5次在疤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 ,作中厚疤痕表皮片移植术。 结果5次手术后皮片全部存活 ,患者疤... 目的为大面积烧伤后疤痕增殖挛缩又缺乏正常皮肤的患者提供一种整复方法。 方法在 1例烧伤总面积 90 % ,全身疤痕增殖挛缩的患者 ,背部先后 5次在疤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 ,作中厚疤痕表皮片移植术。 结果5次手术后皮片全部存活 ,患者疤痕部位功能恢复 ,但供皮区愈合时间较长。 结论中厚疤痕表皮片移植术为大面积烧伤后疤痕增殖又缺乏正常皮肤的病人提供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法 ,使疤痕部位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 断层皮片 供皮区 烧伤后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环境促进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捷新 施浩然 +1 位作者 奚菁 孙德毅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湿润环境对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用水胶体敷料和藻酸盐敷料在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上形成密闭和半密闭的湿润伤口环境,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可能性及伤口疼痛程度。结果:在密闭和半密闭的湿润环境下中... 目的:观察湿润环境对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用水胶体敷料和藻酸盐敷料在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上形成密闭和半密闭的湿润伤口环境,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可能性及伤口疼痛程度。结果:在密闭和半密闭的湿润环境下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无感染,疼痛减轻。结论:湿润环境能促进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环境 创面愈合 中厚皮片 供皮区 烧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疤痕表皮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捷新 孙德毅 施浩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90-91,共2页
皮片移植术是烧伤后疤痕增殖挛缩病人后期整复治疗的重要方法,在正常皮肤切取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于疤痕切除后的创面,以恢复功能和改善外貌.但是,在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中,由于正常皮肤组织极少,无法取得足够的皮片用于后期整复手术,给病... 皮片移植术是烧伤后疤痕增殖挛缩病人后期整复治疗的重要方法,在正常皮肤切取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于疤痕切除后的创面,以恢复功能和改善外貌.但是,在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中,由于正常皮肤组织极少,无法取得足够的皮片用于后期整复手术,给病人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在烧伤病人的疤痕部位切取表皮片,移植于创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疤痕 表皮移植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酮喷雾剂在预防增殖性疤痕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德毅 施浩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09-210,共2页
为防止烧伤创面愈合后增殖性疤痕挛缩造成功能障碍和形态上受损,应用硅酮喷雾剂治疗患者141例,152个部位,观察3月以上均达到较好的效果,且使用简便。作者介绍了硅酮喷雾剂应用时间、方法等。
关键词 疤痕 硅酮凝胶 硅酮喷雾剂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瘀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彭力平 孙德毅 +4 位作者 林松青 范世珍 徐宁达 单爱云 熊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消瘀散局部外敷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成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A组用消瘀散外敷治疗,B组空白对照。用药第3、5、10d作大体观察、光镜下组... 目的:观察消瘀散局部外敷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成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A组用消瘀散外敷治疗,B组空白对照。用药第3、5、10d作大体观察、光镜下组织观察、血液流变检测。结果:两组大体观察各时相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第5dA组组织病理革兰氏染色评分优于B组(P<0.01);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A组用药后各时相全血粘度(低、中切)、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都明显低于B组(均为P<0.01)。结论:消瘀散外用治疗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其血液流变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治 消瘀散 急性血瘀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雷公藤红素干预膝骨关节炎模型小鼠滑膜和滑膜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益华 阳春华 +1 位作者 卢圆圆 孙德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252-2258,共7页
背景: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包括针灸疗法和中药药剂;雷公藤红素具有抗炎症、抗癌等功效,治疗关节炎有显著疗效,但是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雷公藤红素对膝骨关节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PF级... 背景: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包括针灸疗法和中药药剂;雷公藤红素具有抗炎症、抗癌等功效,治疗关节炎有显著疗效,但是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雷公藤红素对膝骨关节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PF级8周龄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雷公藤红素组、电针联合雷公藤红素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膝关节处注射单碘乙酸盐构建膝骨关节炎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正常饲养,电针组小鼠电针刺激膝关节处干预治疗,雷公藤红素组小鼠雷公藤红素灌胃治疗,电针联合雷公藤红素组小鼠电针刺激膝关节处,且灌胃服用雷公藤红素治疗。每天电针治疗1次,雷公藤红素灌服1次,整个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小鼠膝关节压力疼痛阈值;并通过宏观关节炎评分系统评价小鼠关节炎症状况;取小鼠外周血,通过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肿瘤转化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滑膜及滑膜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雷公藤红素组小鼠膝骨关节炎得到极大改善(P<0.05),且二者联合改善更为显著(P<0.01);②疼痛阈值测定: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雷公藤红素组小鼠痛觉阈值显著增加(P<0.05),且二者联合疼痛阈值增加更为显著(P<0.05);③关节炎评分:治疗过程中,模型组小鼠关节炎评分逐渐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雷公藤红素组小鼠关节炎评分均有所下降,而电针和雷公藤红素联合组评分下降幅度更大;④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含量: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雷公藤红素组小鼠外周血中肿瘤转化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⑤Western blot结果: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雷公藤红素组小鼠滑膜和滑膜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二者联合组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增加(P<0.01);⑥提示电针联合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治疗小鼠膝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雷公藤红素 膝骨关节炎 转化生长因子Β 炎症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与价格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旭东 孙德毅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27,共2页
税收与价格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经济调节工具。在当前经济改革过程中,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而无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税收与价格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经济调节工具。在当前经济改革过程中,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而无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无论税金是包含在价格之内,还是价格的附加,都与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 价格 影响 国民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带锁髓内钉Ⅰ期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
12
作者 孙德毅 刘贵明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8期2495-2496,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同一体位、切口下Ⅰ期采用股骨重建型带锁髓内钉对9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进行内固定。结果随访1年~3.5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10.6个月,平均5.3个月...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同一体位、切口下Ⅰ期采用股骨重建型带锁髓内钉对9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进行内固定。结果随访1年~3.5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10.6个月,平均5.3个月。无锁钉断裂及固定角度丢失,股骨头坏死征象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Ⅰ期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股骨重建型带锁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贵明 孙德毅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及早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术后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随访8~30个月,17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2周,髋关节功能按...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及早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术后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随访8~30个月,17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2周,髋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法评定: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3%。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及早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固定可靠、创伤小、合并症少、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闭合复位 重建钉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基复合催化剂在气态挥发性有机物降解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高竹茵 佟竹君 +1 位作者 宇冠霖 孙德毅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5-7,共3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超标排放不仅会导致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还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众多的VOCs去除技术当中,催化燃烧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低、净化效率高等优势,但核心在于高效催化剂的开... 挥发性有机物(VOCs)超标排放不仅会导致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还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众多的VOCs去除技术当中,催化燃烧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低、净化效率高等优势,但核心在于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应用。锰基催化剂已被证明具有优异的低温催化活性并被广泛应用于VOCs催化氧化反应中。介绍了锰基复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催化剂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催化燃烧 锰基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钴氧化物催化燃烧VOCs研究进展
15
作者 高竹茵 佟竹君 +1 位作者 宇冠霖 孙德毅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409-411,419,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被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及人类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催化氧化法是目前最具推广价值的VOCs处理技术之一,其核心是具有高活性催化剂的开发。钴氧化物催化剂因其性能优异、稳定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被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及人类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催化氧化法是目前最具推广价值的VOCs处理技术之一,其核心是具有高活性催化剂的开发。钴氧化物催化剂因其性能优异、稳定性强备受关注。简述了单一钴氧化物催化剂的设计进展,总结了钴氧化物催化剂对VOCs的催化氧化机理,并对未来的钴氧化物催化剂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氧化物 催化燃烧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现状
16
作者 孙序基 孙德毅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4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 现状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痂延长术治疗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继发桡侧球棒手畸形的临床报道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德毅 黎志宏 +1 位作者 刘傥 张湘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评价利用镶嵌式双臂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桡骨骨髓炎后继发桡侧球棒手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镶嵌式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导致的Heikel’sⅢ型桡侧球棒手畸形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 [目的]评价利用镶嵌式双臂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桡骨骨髓炎后继发桡侧球棒手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镶嵌式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桡骨化脓性骨髓炎后导致的Heikel’sⅢ型桡侧球棒手畸形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骨缺损长度3~8 cm,平均5.8 cm;桡偏角度30°~70°,平均55°。术后观察前臂肘、腕关节功能及骨不连的愈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24~58个月随访,球棒畸形纠正,术后的桡偏角度0~10°,平均5.0°±3.1°,P<0.05有统计学意义;双侧前臂等长,肘腕关节屈曲、伸直功能恢复良好;前臂旋后功能改善至71.8°±13.5°,P<0.05提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无神经、血管损伤。[结论]利用镶嵌式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是治疗桡骨骨髓炎后继发桡侧球棒手畸形的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有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痂延长术 骨髓炎 桡侧球棒手畸形
原文传递
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和肢体短缩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靖 张湘生 +1 位作者 万军 孙德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的26例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治疗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的26例儿童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肢体短缩行骨段转移术。男15例,女11例,年龄8~17岁,平均11.6岁,术前患肢平均骨缺损长度4.8 cm,肢体短缩差值平均5.3 cm。[结果]全部病人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116个月,平均外固定指数48.0 d/cm。延长范围5.8~15.1 cm(平均10.3 cm),骨不连接愈合时间平均6.6个月(4~13个月)。骨愈合率100%,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是治疗儿童伴有肢体短缩的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骨段转移术 骨缺损 肢体短缩
原文传递
皮瓣移植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浩然 杨增年 +2 位作者 曹亮 孙德毅 史济湘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电击伤,热挤压伤或者接触高温物体,而引起的深度Ⅲ°烧伤,多发生在四肢关节部位或头面部,除全层皮肤烧伤外,常伴有肌腱、神经、血管、骨组织的损伤或暴露。有时在面颈部和四肢还可发生热贯穿损伤,创面长期不愈,并发症多。如作单纯... 电击伤,热挤压伤或者接触高温物体,而引起的深度Ⅲ°烧伤,多发生在四肢关节部位或头面部,除全层皮肤烧伤外,常伴有肌腱、神经、血管、骨组织的损伤或暴露。有时在面颈部和四肢还可发生热贯穿损伤,创面长期不愈,并发症多。如作单纯植皮覆盖创面,亦必然导致瘢痕形成,愈合后严重影响功能。因此,应早期进行修复,皮瓣移植是修复这类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瓣移植
原文传递
消瘀散不同剂型外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力平 孙德毅 +5 位作者 林松青 范世珍 刘兆丰 徐宁达 单爱云 熊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消瘀散不同剂型外用对软组织损伤(急性血瘀症)模型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各剂型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软膏组(A组)、搽剂组(B组)、熏蒸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A、B、C组分别用消瘀散各剂型治疗。用药第3、5、1... 目的:比较消瘀散不同剂型外用对软组织损伤(急性血瘀症)模型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各剂型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软膏组(A组)、搽剂组(B组)、熏蒸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A、B、C组分别用消瘀散各剂型治疗。用药第3、5、10天作大体观察评分、组织学观察、血液流变学测定、血药浓度(大黄素)测定。结果:各组大体观察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5天组织病理评分优于各组(P<0.05);A组第3天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的改善优于各组(P<0.01);A组血药浓度在各时相均为最高(P<0.01)。结论:消瘀散外用治疗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软膏剂的吸收和疗效优于搽剂、熏蒸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治 消瘀散 剂型 急性血瘀证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