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纳雍鬃岭矿山生态修复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宇 廉琦 +3 位作者 张磊 汪发勇 孙定钊 汪炎林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8期15-22,共8页
定量评价纳雍鬃岭矿山生态修复区3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情况,揭示区域活动状况与生态环境发展规律。选取1990年、1999年、2009年、2019年4期Landsat TM/OLI影像,将湿度、热度、干度、绿度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运用RSEI... 定量评价纳雍鬃岭矿山生态修复区3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情况,揭示区域活动状况与生态环境发展规律。选取1990年、1999年、2009年、2019年4期Landsat TM/OLI影像,将湿度、热度、干度、绿度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运用RSEI模型评价分析所选矿山生态修复区在30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经过研究分析,评价区域的RSEI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趋好,而在勺窝镇南部以东、鬃岭镇东南部等矿权集中分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其余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变好。评价结果与发展趋势为相关管理部门对治理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提供一定数据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雍鬃岭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法 矿山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提条件对土壤氨氮提取数量的影响
2
作者 汪发勇 白建军 +2 位作者 孙定钊 刘满义 尹磊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土壤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推算是通过测试土壤全氮、氨氮和硝态氮的数量,利用全氮减去氨氮和硝态氮获得。不同区域或不同学者对DON的定义不同,在测试过程中选取多种浸提方法测定土壤氨氮,结果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受... 土壤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推算是通过测试土壤全氮、氨氮和硝态氮的数量,利用全氮减去氨氮和硝态氮获得。不同区域或不同学者对DON的定义不同,在测试过程中选取多种浸提方法测定土壤氨氮,结果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受到何种因素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了振荡时间、浸提剂、温度以及土水比对土壤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程度为土水比>浸提剂>振荡时间>温度;对氨氮浸提数量分别表现为随土水比与浸提剂浓度增大而升高;在浸提温度低于50℃时,土壤氨氮的浸提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振荡时间在60 min内,土壤氨氮的提取数量随着振荡时间增加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氮 提取方法 氨氮 正交试验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调”数据的山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发勇 孙定钊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12期66-68,共3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响应已被广泛关注。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结合已有研究,收集区域粮食产量、价格等数据计算得到云岩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评估了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响应已被广泛关注。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结合已有研究,收集区域粮食产量、价格等数据计算得到云岩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评估了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岩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07.89×10^(6)元,其中调节服务占比较高,林地和水域是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地类,二者价值占比89.80%,应加强二者的保育和管护;云岩区生态系统服务高低值呈聚集性片状分布,黔灵山公园以北是典型的高值区,低值主要集中于已建成的城镇区域,城市与生态共建融合发展是云岩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调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云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定钊 梁友嘉 刘丽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60,共14页
贵州省地处生态脆弱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域,分析多驱动因素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地区生态建设及土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lobeLand30土地利用/覆被、贵州省粮食产量和价格等数据,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利... 贵州省地处生态脆弱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域,分析多驱动因素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地区生态建设及土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lobeLand30土地利用/覆被、贵州省粮食产量和价格等数据,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程度、转移矩阵及空间自相关指数并修正得到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表,分析贵州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量化驱动因子的影响力及其交互作用。发现:(1)研究期间林地、草地分别减少1 148.79和1 600.36 km^(2),水体和人造地表分别增加496.54和2 315.81 km^(2),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45.16%,人造地表动态度为32.75%;耕地、林草地和人造地表的空间置换过程显著,且人造地表与耕地存在权衡变化;(2)土地利用程度高值主要围绕贵阳、安顺和合肥城区分布,土地利用分布存在空间聚集性,全局Moran′s I值均大于0,且人造地表呈现出显著的高-高聚集(H-H)特征;(3)人口、路网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产生持续影响,同时降水对耕地和林地分布关联,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表现为协同增强作用;(4)近20年间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林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80%以上,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是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贵州省有29个区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减损转为增益,在未来生态建设中应加强林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驱动力 贵州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Markov-CA模型的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29
5
作者 孙定钊 梁友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5-836,共12页
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研究能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生态系统集成管理提供科学支持。集成Logistic回归模型、改进的Markov与FLUS模型模拟黄土高原2020—2050年3种典型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发现各情景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及空间置换转移主要... 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研究能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生态系统集成管理提供科学支持。集成Logistic回归模型、改进的Markov与FLUS模型模拟黄土高原2020—2050年3种典型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发现各情景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及空间置换转移主要集中在农用地、草地和城镇用地;历史趋势延续情景下农用地减少15205 km^(2),草地、城镇用地分别增加2742 km^(2)和16007 km^(2);生态保育管护情景中草地增加7076 km^(2),林草用地增长存在权衡关系(r_(主要林地-草地)=-0.66),在典型区域的生态恢复管理中应加以重视;城镇发展建设情景中农用地减少20256 km^(2),城镇用地增加22032 km^(2),变化均达到极值,其中,南部城镇扩张与农用地减少存在强权衡关系(r_(农用地-城镇用地)=-1)。改进的Markov-FLUS模型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利用模拟,情景分析可有效揭示区域生态保护与城镇扩张的阈值变化,为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权衡管理和水土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S模型 Markov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保育 城镇扩张 多情景模拟 权衡分析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