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以“以竹代塑”为引领加快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涛 汤丽洁 +4 位作者 马金龙 邵超 朱竹墨 孙京禄 杨庆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安徽省历来重视竹产业发展,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安徽省市场区位优越,竹资源较为丰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对安徽全省重点区域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针对竹原料供应不足、产... 安徽省历来重视竹产业发展,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安徽省市场区位优越,竹资源较为丰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对安徽全省重点区域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针对竹原料供应不足、产业链发展水平不高、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不强、要素保障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高品质竹资源供应体系、建立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强化要素保障等建议,以期为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以竹代塑 高质量发展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密度空间插值研究
2
作者 孙京禄 张贝尔 +1 位作者 王淑文 陆贝贝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8期24-27,共4页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度的重要因子,也是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制定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重要指标依据。因缺乏高精度的大尺度DEM数据,故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实现沟壑密度在区域尺度上的空间插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BP神经网络...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度的重要因子,也是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制定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重要指标依据。因缺乏高精度的大尺度DEM数据,故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实现沟壑密度在区域尺度上的空间插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BP神经网络插值在区域尺度地理要素空间变异研究中,特别是小样本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精度。基于陕北黄土高原80个试验样区5 m分辨率DEM和将30 m分辨率DEM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平均坡度作为辅助变量,利用BP神经网络插值方法进行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密度插值,并与不同插值方法结果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当处理目标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却不存在一个准确关系式时,BP神经网络插值具有优越性,插值结果精度更高。此外,还对比了基于不同辅助变量的BP神经网络插值精度,结果表明:对于样本点稀疏、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尺度空间插值,采用辅助变量的BP神经网络插值精度明显高于不采用辅助变量,且选取的辅助变量必须与目标变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增加相关系数低的辅助变量反而会导致插值精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沟壑密度 空间插值 辅助变量 陕北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DEM的黄土地貌正负地形自动分割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周毅 汤国安 +3 位作者 王春 肖晨超 董有福 孙京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6,共6页
黄土地貌正负地形自动分割是构建地表空间分布式机理-过程模型的基础。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地貌坡面形态及汇流过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5m分辨率栅格DEM自动分割黄土正、负地形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坡面上下游栅格点的坡... 黄土地貌正负地形自动分割是构建地表空间分布式机理-过程模型的基础。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地貌坡面形态及汇流过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5m分辨率栅格DEM自动分割黄土正、负地形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坡面上下游栅格点的坡度对比识别沟沿线点,然后利用汇水模型提取沟沿线点约束的上游汇水区域,从而实现正、负地形的自动分割。在黄土塬区及丘陵沟壑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优点是提取精度高,人工干预少,在不同地貌类型区域内有很好的应用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地形 沟沿线 DEM 自动分割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IAMACHY反演数据的全球CO_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明伟 李晨晨 +3 位作者 张兴赢 王春 江岭 孙京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102,共8页
通过卫星观测光谱反演计算是当前观测全球CO_2浓度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观测条件及反演方法的限制,基于卫星观测光谱反演计算只能得到离散的CO_2浓度数据,需要借助空间插值方法才能获得空间连续的CO_2浓度数据。本文... 通过卫星观测光谱反演计算是当前观测全球CO_2浓度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观测条件及反演方法的限制,基于卫星观测光谱反演计算只能得到离散的CO_2浓度数据,需要借助空间插值方法才能获得空间连续的CO_2浓度数据。本文以SCIAMACHY研究团队发布的XCO_2浓度数据为基础数据,首先对比分析了空间分析中常用的3种经典插值方法(反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样条函数法)在XCO_2空间内插中的精度,综合分析平均绝对值误差、绝对值误差最大值和均方根误差3个指标,结果表明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为最优内插方法。基于该方法生成2003年1月—2012年4月共计112个月的全球大陆XCO_2浓度分布数据集,并对全球大陆范围内XCO_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此时段内全球各个大陆XCO_2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全球大陆平均水平上,XCO_2浓度增加幅度为17.43×10^(-6),XCO_2年平均值增加速率约为2×10^(-6),总体上呈现北半球增加速率高于南半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AMACHY XCO2 空间插值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SM的黄土侵蚀地形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明伟 江岭 +1 位作者 王春 孙京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侵蚀最强烈的区域之一,基于当前的地形信息对其地形进行重建可有效估算侵蚀量。该文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首先建立了黄土高原流域地形重建模型,并以多期人工模拟小流域为实例数据,从微观(坡度)和宏观(等高线)...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侵蚀最强烈的区域之一,基于当前的地形信息对其地形进行重建可有效估算侵蚀量。该文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首先建立了黄土高原流域地形重建模型,并以多期人工模拟小流域为实例数据,从微观(坡度)和宏观(等高线)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侵蚀阶段模拟小流域的地形重建结果,该地形重建结果具有较高精度,且处于侵蚀发育中期的小流域重建结果要优于处于侵蚀发育晚期的小流域重建结果。最后,以高程相对误差为指标定量分析了小流域地形重建的精度,结果显示,两个时期小流域重建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55%和0.5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9%和2.73%,表明基于HASM方法的黄土流域地形重建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M 黄土地貌 地形重建 精度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区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预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贝尔 蒋旭东 +1 位作者 孙京禄 陆贝贝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7期142-151,共10页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客观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并适时准确进行生态安全预警,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PSR模型构建安...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客观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并适时准确进行生态安全预警,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PSR模型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对2008—2013年安徽省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警。结果发现,安徽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区域处于轻警-无警区。生态安全指数空间上呈南高北低趋势,皖南山区生态安全状况最好,江淮地区次之,皖北地区较差。从驱动因子上看,皖北地区生态安全受压力指标影响较大,江淮地区生态安全受状态指标影响较大,皖南地区生态安全受响应指标影响较大。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省域生态安全评价实证案例和相关理论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动态分析 预警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安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贝尔 蒋旭东 +1 位作者 孙京禄 马金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4-26,共3页
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强调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分析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的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配... 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强调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分析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的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创新绩效考评制度和"多规合一"机制,构建监测、评价与预警体系等角度提出加快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建设 空间规划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滁州市主体功能区布局方案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明伟 居肖肖 +1 位作者 杨欣 孙京禄 《枣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5-74,共10页
以遥感数据、市县级的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地面观测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信息时空建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滁州市土地、水、光照、林草分布等基础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差异性,以及对滁州市当前经济... 以遥感数据、市县级的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地面观测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信息时空建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滁州市土地、水、光照、林草分布等基础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差异性,以及对滁州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开展评价.采用经典统计学与空间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分析滁州市各个县区、乡镇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现状,并对上述因素对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展开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专家打分与判别评价等分析方法,对滁州市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宜性的分布,结合滁州市已有相关规划及发展政策将滁州市划分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集聚区、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本研究的成果可为相关政府规划部门制定本地区的发展决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市 主体功能区 GIS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空间信息数据整合思路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庆 孙京禄 +1 位作者 王春 蒋旭东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0-43,共4页
空间信息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资源。其有效交换与服务是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目前存在着多源、海量、异构、分散的区域空间信息急需有效管理。为此,应以"整合→共享→服务"为技术路线建设区域空间信... 空间信息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资源。其有效交换与服务是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目前存在着多源、海量、异构、分散的区域空间信息急需有效管理。为此,应以"整合→共享→服务"为技术路线建设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将空间信息数据分为专题(行业)数据、综合数据和元数据,并分别通过综合空间信息管理中心和行业空间信息管理中心共同协作实现集散式的数据管理,随后讨论了综合空间信息管理中心和行业空间信息管理中心的组成,提出了加强空间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间信息 基础设施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铜现代工业走廊建设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贝尔 蒋旭东 +1 位作者 孙京禄 陆贝贝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2-56,共5页
新常态背景下,工业走廊建设需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安徽省合肥、铜陵两市发展基础好,具有建设现代工业走廊的基础。合铜现代工业走廊建设,将打造安徽南北发展纵轴,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文章分析合铜现代工... 新常态背景下,工业走廊建设需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安徽省合肥、铜陵两市发展基础好,具有建设现代工业走廊的基础。合铜现代工业走廊建设,将打造安徽南北发展纵轴,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文章分析合铜现代工业走廊建设意义、背景、基础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优化空间发展格局、落实主体功能战略与制度、培育特色中小城镇、完善园区对接合作方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铜现代工业走廊 区域协调发展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旭东 张贝尔 孙京禄 《安徽科技》 2014年第7期9-10,共2页
加快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在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高端、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安徽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区域集聚 新兴产业 安徽省 发展对策 经济增长点 产业领域 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SWOT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贝尔 孙京禄 +1 位作者 陆贝贝 王淑文 《当代经济》 2018年第15期44-46,共3页
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全面梳理了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的优势、短板、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全面梳理了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的优势、短板、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和促进两化融合等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为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产业发展和相关规划制定提供决策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承接产业转移 开发园区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萌萌 曾微波 +1 位作者 张贝尔 孙京禄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2期90-93,共4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反映区域内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能力,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期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地图制图... 资源环境承载力反映区域内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能力,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期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地图制图等技术,对某一时间跨度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该方法的评价结果经实地验证,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近五年来安徽省各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可以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资源环境承载力 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县重大建设项目谋划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贝贝 张贝尔 孙京禄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272-274,共3页
指出了重大建设项目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项目谋划是推进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全面梳理了泾县项目谋划的优势、短板、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重大项目库谋划方法、加强项... 指出了重大建设项目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项目谋划是推进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全面梳理了泾县项目谋划的优势、短板、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重大项目库谋划方法、加强项目分类谋划指导、加强项目谋划质量等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泾县未来项目谋划和相关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项目谋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行政尺度下的碳收支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海岳 齐娇娇 +4 位作者 叶延磊 张贝尔 孙京禄 杨灿灿 赵明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01-5612,共12页
在“双碳”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指定碳减排措施已经成为当今政府与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行政区划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显著影响,因此准确计算我国不同尺度行政区划下的碳吸收与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我国不同行政区今后制定... 在“双碳”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指定碳减排措施已经成为当今政府与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行政区划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显著影响,因此准确计算我国不同尺度行政区划下的碳吸收与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我国不同行政区今后制定合理的差异化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采用遥感和统计等多源数据资料,综合生态模型、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不同行政尺度下(省、市、县)的碳排放与碳吸收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中国植被碳吸收总量不断增加,平均值逐渐增大;不同行政尺度下的碳排放存在时空变化的差异性,小尺度下的时空变化更为明显,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②不同行政尺度下碳压力指数(CPI)时空分布与碳排放相似,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碳排放对碳吸收的压力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减弱;③时空热点分析表明,碳吸收量全国冷热点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东热西冷”的空间格局;碳排放量冷热点空间分布呈现聚集特征,省级尺度主要为振荡的热点,市级和县级尺度主要为连续热点.启示:①我国不同区域和时段的碳吸收呈现显著的变异性,特别是中、东部区域仍然有通过增加碳吸收来抵消碳排放的可能性;②同一尺度下的行政区(如不同省份)以及一个尺度下的下一级行政区(例如同一省的不同市),碳吸收和碳排放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性.因此,以省级行政区为例,后续在制定碳交易和减排等政策时可先考虑省内不同地市之间协调排放等,再考虑省与省之间的协调,有望能更好地推动相关政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尺度 碳排放 碳吸收 碳压力指数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DEM子集划分对地形信息量计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旸 汤国安 +1 位作者 王春 孙京禄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3-1466,共4页
针对子集区域划分方案对DEM地形信息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定理的子集划分算法。新算法较好地避免了人为指定分级标准带来的DEM信息熵计算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为实现DEM地形信息量的有效评价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DEM 子集划分 信息熵 最大熵定理
原文传递
一种优化高精度曲面建模的DEM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明伟 张扬 +2 位作者 江岭 王春 孙京禄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针对当前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在基于高程散点构建DEM过程中存在形态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地表形态变化特征的模型优化方法。通过局部计算区域的坐标系旋转,重新构建了计算格网点周围点的高程之间的约束方程关系。该研究采用理论数学... 针对当前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在基于高程散点构建DEM过程中存在形态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地表形态变化特征的模型优化方法。通过局部计算区域的坐标系旋转,重新构建了计算格网点周围点的高程之间的约束方程关系。该研究采用理论数学曲面和实地高程采样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的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构建的DEM在平均绝对值误差、误差最大值、均方根误差等误差指标上相对反距离加权、普通克里格和样条插值等经典插值方法均有明显改善。此外通过山体阴影等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方法构建的DEM具有更高的形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M DEM 精度 空间内插
原文传递
“十三五”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贝尔 蒋旭东 孙京禄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第5Z期15-17,共3页
近年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总量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体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时期,培育和促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加强引导和鼓励,准确把... 近年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总量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体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时期,培育和促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加强引导和鼓励,准确把握产业规律和市场需求,依托创新驱动和人才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和错位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期间 安徽省
原文传递
加快安徽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陆贝贝 蒋旭东 +1 位作者 张贝尔 孙京禄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第35期50-51,58,共3页
随着2016年安徽省9县(区)的入选,安徽省目前共有15个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重任务,是安徽省扶贫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点核心区域。通过对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 随着2016年安徽省9县(区)的入选,安徽省目前共有15个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重任务,是安徽省扶贫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点核心区域。通过对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炼出具有安徽省特色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第二批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财政转移支付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