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结合手术显微镜在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患牙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书昱 刘溦 +1 位作者 周经涛 方加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治疗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磨牙304颗(上颌第一磨牙159颗,上颌第二磨牙145颗),开髓后记录髓室底根管口数目及位置,对术前X线片怀疑为颊侧根管... 目的探讨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治疗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磨牙304颗(上颌第一磨牙159颗,上颌第二磨牙145颗),开髓后记录髓室底根管口数目及位置,对术前X线片怀疑为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的患牙,先在肉眼下探查疏通根管,再根据牙科锥形束CT结果在根管显微镜下在根管口深处寻找疏通根管,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后逐步深入技术预备根管,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术前、中、后X线片评价根管治疗效果。结果 304颗磨牙中,髓室底两根管口者为51颗,其中颊侧为单一根管口、下方又分为近、远中侧根管者为30颗(上颌第一磨牙8颗,上颌第二磨牙22颗)。牙科锥形束CT结果示根管分叉位于颊侧髓室底根方3~8 mm处。30颗磨牙中,7颗磨牙的根管通过常规操作技术可定位疏通;22颗磨牙的根管通过锥形束CT结合根管显微镜下操作可疏通至根尖区,术中、术后X线片示根管预备、充填良好;8颗磨牙因近颊根第二根管开口于根管中下段或根管钙化而未能疏通。结论牙科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可精准地定位手术区域,是治疗此类疑难根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手术显微镜 锥形束CT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上颌第二磨牙变异根管发生率及治疗策略分析
2
作者 冯晓黎 孙书昱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3期176-185,共10页
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且变异多见,导致对其进行根管治疗难度较大,甚至会出现治疗失败。因此,了解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的多样性是成功治疗的前提。融合根是上颌第二磨牙最常见的牙根变异类型之一,在国内人... 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且变异多见,导致对其进行根管治疗难度较大,甚至会出现治疗失败。因此,了解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的多样性是成功治疗的前提。融合根是上颌第二磨牙最常见的牙根变异类型之一,在国内人群中其发生率在23.9%~42.25%。融合根常伴有复杂的根管融合,在国内人群中上颌第二磨牙VI型融合根中融合根管发生率可达90.5%。针对上颌第二磨牙变异根管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根管口定位、融合根管峡区清理及充填等方面。临床上对融合根变异根管口进行定位时,可联合应用锥形束CT、牙科手术显微镜、数字化动静态导航技术等辅助手段。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对于融合根管峡区的清理及充填,应加强化学预备,适时采用激光辅助根管冲洗、光动力治疗,以及显微根尖手术都将有效提高变异根管的治疗成功率。本文对中国人群上颌第二磨牙变异根管发生率及治疗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上颌第二磨牙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成功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根管变异 融合根 根管口定位 峡区 根管治疗 锥形束CT 牙科手术显微镜 数字化导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书昱 靳安民 +1 位作者 范卫华 章锦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45,147,共3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了解牙周病变程度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67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及242例无冠心病的健康对照者,纳入的年龄范围为41~89岁,通过问卷形式了解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吸烟、饮酒状况等一般情况,口...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了解牙周病变程度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67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及242例无冠心病的健康对照者,纳入的年龄范围为41~89岁,通过问卷形式了解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吸烟、饮酒状况等一般情况,口腔检查受试者的牙周临床指数并按照临床附着丧失(CAL)程度进行分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牙周感染与冠心病间的关系。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牙周炎患病率较高且牙周破坏程度严重,排除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高于牙周健康者(P<0.001,OR=23.116,38.223)。结论中、重度牙周炎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心病 临床附着丧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显微镜对上颌第一恒磨牙近舌根管寻找定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孙书昱 边专 范兵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评价手术显微镜在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的近舌根管 (MB2根管 )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上颌第一恒磨牙牙髓病或尖周病患牙 52个 ,采用肉眼观察或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来寻找、定位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 ,运用统计学分析将两者对... 目的 :评价手术显微镜在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的近舌根管 (MB2根管 )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上颌第一恒磨牙牙髓病或尖周病患牙 52个 ,采用肉眼观察或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来寻找、定位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 ,运用统计学分析将两者对MB2根管的发现率进行比较。结果 :肉眼观察组 30例中有1 5例发现MB2根管。手术显微镜组 2 2例中有 1 7例发现MB2根管 ,手术显微镜组对MB2根管的发现率显著高于肉眼组 (P <0 .0 5)。结论 :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寻找、发现MB2根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显微镜 上颌第一恒磨牙 近中颊根 近舌根管 定位 龋病 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及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书昱 靳安民 +1 位作者 范卫华 章锦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冠心病 牙周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书昱 曾雄群 +2 位作者 靳安民 范卫华 章锦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765位点、-11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根据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及纳入标准收集1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及143名健康对照者,检查牙周状况并根据牙周附着丧失的程度进行分类,用问卷...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765位点、-11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根据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及纳入标准收集1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及143名健康对照者,检查牙周状况并根据牙周附着丧失的程度进行分类,用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取患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环氧化酶2-765位点G>C及-1195位点G>A的基因型分布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环氧化酶2-765位点G>C基因型频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1195位点G>A的基因型分布在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较健康对照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携带GA或AA基因型可使牙周病的患病风险增加(OR3.3,95%CI 1.6~6.9或OR3.7,95%CI 1.5~9.5),中、重度牙周炎患者AA或GA基因型频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增加.结论: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11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 慢性病 牙周炎 疾病遗传易感性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遗漏根管再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书昱 辛少群 +1 位作者 方加铄 刘河娣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中遗漏根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上颌第一恒磨牙再治疗中通过插入小号K锉进行X线片偏移投照技术(近中或远中)及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探查髓室底所确认的遗漏在根管病例9例,记录再治疗中发现遗漏根管的部位,数...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中遗漏根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上颌第一恒磨牙再治疗中通过插入小号K锉进行X线片偏移投照技术(近中或远中)及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探查髓室底所确认的遗漏在根管病例9例,记录再治疗中发现遗漏根管的部位,数量及疏通的根管数目并进行分析。结果再治疗中发现上颌第一恒磨牙遗漏一个根管病例8例,遗漏两个根管病例1例;遗漏部位为近烦根管1例,近烦舌侧根管(MB2)根量5例,远颊根管2例,腭侧根管1例;再治疗中可重新疏通的遗漏根管7例。结论上颔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中MB2根管遗漏率较高,遗漏根管的原因主要是根管口钙化及根管结构变异,完全去除髓室顶并仔细探查髓室底及显微超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寻找、发现并疏通遗漏根管。术前X线片有助于诊断上颌第一恒磨牙遗漏根管的发生及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恒磨牙 再治疗 遗漏根管 近颇舌侧根管 显微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洗技术应用于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书昱 周经涛 +2 位作者 林金伏 方加铄 林文红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7期308-310,共3页
目的评价根管超声冲洗技术对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8例患者172颗患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2组:常规冲洗组80颗患牙,常规局麻下开髓、探查根管、确定工作长度后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预备中用2.5%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冲... 目的评价根管超声冲洗技术对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8例患者172颗患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2组:常规冲洗组80颗患牙,常规局麻下开髓、探查根管、确定工作长度后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预备中用2.5%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冲洗根管,预备完后用2.5%次氯酸钠和17%EDTA溶液冲洗根管,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冷牙胶侧方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超声冲洗组92颗患牙,治疗程序同常规冲洗组,常规根管冲洗后再进行根管超声冲洗,最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观察随访术后1周内患牙的疼痛发生率、根管充填质量及侧枝根管充填情况。结果术后1周复诊超声冲洗组和常规冲洗组根管充填1周内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疼痛发生均与根管数目多少无关(P>0.05),术后X线片证实各组根管充填良好,根管超声冲洗后侧枝根管充填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超声冲洗后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发生,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洗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活髓牙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变异根管的诊治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书昱 辛少群 +1 位作者 方加铄 刘河娣 《广东牙病防治》 2005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恒磨牙变异根管在根管治疗中的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 1例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再治疗病例,清理髓腔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超声器械小心钻磨髓室底,牙髓探针仔细探查,在近中侧发现第二个腭侧根管口,近颊根近舌根管与近颊根管融...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恒磨牙变异根管在根管治疗中的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 1例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再治疗病例,清理髓腔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超声器械小心钻磨髓室底,牙髓探针仔细探查,在近中侧发现第二个腭侧根管口,近颊根近舌根管与近颊根管融合,常规逐步后退法预备探查到的4个根管,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充填根管。结果 术后10个月复查,患者无主观症状,患牙能正常行使功能,X线片显示根尖无病变,临床检查患牙无异常表现。结论 术前X线片对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变异根管的诊断及发生部位的确定有较大帮助,治疗中完全去除髓室顶、仔细探查髓室底和显微超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寻找、发现并疏通遗漏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恒磨牙变异根管 治疗 诊断 超声器械 显微超声技术 根管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3颗根管再治疗患牙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书昱 林文红 +1 位作者 林金伏 叶敏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12期636-638,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根管治疗效果的常见因素,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收集405例根管再治疗患者共493颗患牙,包括前牙115颗,前磨牙91颗,磨牙287颗。记录患牙的临床表现、X线片表现、冠修复或充填情况、根管再治疗情况等,分析临床上影响根管... 目的研究影响根管治疗效果的常见因素,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收集405例根管再治疗患者共493颗患牙,包括前牙115颗,前磨牙91颗,磨牙287颗。记录患牙的临床表现、X线片表现、冠修复或充填情况、根管再治疗情况等,分析临床上影响根管治疗效果的问题,总结引起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患牙中,根管欠填464颗(94.1%)、超填8颗(1.6%),遗漏根管138颗(28.0%),存在钙化根管134颗(27.2%),根管偏移202颗(41.0%),根管内异物27颗(5.5%),髓腔或根管穿孔15颗(3.0%),冠方修复不完善340颗(69.0%),有根尖暗影356颗(72.2%),有症状的患牙307颗(62.7%)。磨牙遗漏根管、根管偏移的比例较前磨牙和前牙高。470颗患牙能够顺利完成根管再治疗,23颗患牙因根管异物无法取出、根管超填、根管偏移严重、治疗中根尖区侧穿、髓腔穿孔较大等问题经根管再治疗后症状不缓解而拔除。结论引起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因素主要是根管欠填、冠方修复不完善、根管偏移、遗漏根管,大多数患牙采用规范的根管治疗技术进行根管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再治疗 根管预备 遗漏根管 根管欠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根管治疗后疾病患牙根尖组织中的表达
11
作者 孙书昱 轩东英 +2 位作者 倪佳 曾雄群 谢宝仪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0期509-512,共4页
目的研究Th1/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根管治疗后疾病(post-treatment endodontic disease,PED)患牙根尖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12例根管治疗失败患牙的根尖组织样本,制作组织学切片后,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根尖组织样本中Th1/Th17细胞相关因... 目的研究Th1/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根管治疗后疾病(post-treatment endodontic disease,PED)患牙根尖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12例根管治疗失败患牙的根尖组织样本,制作组织学切片后,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根尖组织样本中Th1/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蛋白的表达,用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样本中阳性染色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例样本病理检查确诊2例根尖肉芽肿,10例根尖囊肿,通过免疫组化检验证实12例病变组织均检测出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蛋白的表达,且白细胞介素-17表达高于干扰素-γ(t=6.720,P<0.05)。结论 Th1/Th17细胞相关因子均参与了根管治疗失败患牙根尖炎症过程,而Th17型炎症反应可能在PED发生中发挥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 Th17细胞相关因子 根管治疗后疾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邱小玲 贾搏 +2 位作者 韩久松 褚洪星 孙书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MTA的可行性、特点、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牙体牙髓科完成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06例计146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前牙7... 目的:研究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MTA的可行性、特点、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牙体牙髓科完成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06例计146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前牙75例、下颌前牙13例、上颌前磨牙6例、下颌前磨牙4例、上颌磨牙4例、下颌磨牙4例。手术包括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根尖倒充填主要步骤,术后1年回访,通过临床症状和放射学检查评估疗效,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联合MTA应用的1年成功率达95.9%(140/146),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根尖病灶范围分别统计手术疗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失败5例6颗患牙,主要原因为根折及合并重度牙周炎。结论:在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采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应用可取得满意效果;显微根尖手术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口腔显微镜显微根尖手术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572C/G多态性与冠心病和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卫华 柳大烈 +3 位作者 章锦才 肖立明 谢成婕 孙书昱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572C/G多态性与冠心病和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选择129例冠心病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47例冠心病患者、131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和121例健康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572C/G多态性与冠心病和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选择129例冠心病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47例冠心病患者、131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和121例健康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析方法,比较IL-6基因-174、-57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分布特点。结果IL-6基因-174位点C等位基因在各组检出率极低为0%~0.8%。GG、GC两种基因型和G、C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基因-572位点CC、GC、GG三种基因型和C、G等位基因频率在健康组和牙周炎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6基因-174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变异率低。-572位点的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无关,与冠心病有关,-572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易感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6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Taq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春先 阎玉霞 +5 位作者 章锦才 赵红宇 范卫华 肖立民 谢宝仪 孙书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汉族人群重度慢性牙周炎(CP)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汉族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观察组)156例及150例牙周健康对照者的颊黏膜拭子,以Chelex-100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汉族人群重度慢性牙周炎(CP)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汉族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观察组)156例及150例牙周健康对照者的颊黏膜拭子,以Chelex-100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TaqⅠ基因型,并分析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97和0.016),TTvs(Tt+tt)OR=2.63,95%CI为1.28~5.42,TvstOR=2.27,95%CI为1.15~4.50。结论VDR基因Taq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TAQ 单核苷酸多态性 慢性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钙方式观察牙髓组织切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万蕾 章锦才 +1 位作者 轩东英 孙书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7-919,共3页
目的比较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脱钙法和复合酸脱钙法处理的牙齿石蜡切片的牙髓组织学形态特点。方法选用10%EDTA及复合酸(Plank-Rychlo)脱钙液,分别用于牙齿石蜡切片脱钙,通过记录脱钙时间,观察HE染... 目的比较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脱钙法和复合酸脱钙法处理的牙齿石蜡切片的牙髓组织学形态特点。方法选用10%EDTA及复合酸(Plank-Rychlo)脱钙液,分别用于牙齿石蜡切片脱钙,通过记录脱钙时间,观察HE染色效果,评价室温下(20~28℃)2种不同脱钙液对切片制作的影响。结果 EDTA脱钙液处理的石蜡切片牙髓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小管结构清晰,色泽对比鲜明,但脱钙时间较长;Plank-Rychlo脱钙液脱钙速度相对较快,但染色较EDTA脱钙液稍显模糊。结论在制作牙齿石蜡切片观察牙髓组织学形态时,EDTA脱钙液和Plank-Rychlo脱钙液所制切片均能取得良好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技术 石蜡切片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兰根管凝胶行根管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金伏 孙书昱 +3 位作者 叶敏 蚁旭贤 黄艳梅 陈翠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29-333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格兰根管凝胶(EDTA)行根管治疗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190例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接受应用EDTA行根管治疗术,护理配合包括用物准备,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吸除口腔唾液、水和废屑等。结果:所有患牙经应用EDTA... 目的:探讨应用格兰根管凝胶(EDTA)行根管治疗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190例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接受应用EDTA行根管治疗术,护理配合包括用物准备,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吸除口腔唾液、水和废屑等。结果:所有患牙经应用EDTA行根管治疗后,X线片显示为恰充,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护士应具备根管治疗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应用EDTA行根管治疗术的操作程序,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该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疗法 护理 格兰根管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572C/G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卫华 柳大烈 +3 位作者 章锦才 肖立明 谢成婕 孙书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174G/C、-572C/G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析方法,比较19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164例健康者IL-6基因-174、-572位点基因...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174G/C、-572C/G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析方法,比较19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164例健康者IL-6基因-174、-57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特点。结果IL-6基因-174位点GG、GC基因型检出率为99.4%、0.6%,无CC基因型,两种基因型和G、C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IL-6基因-572位点CC、GC、GG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66.9%、30.6%、2.5%,C、G等位基因检出率为81.9%、18.1%,三种基因型和C、G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6基因-174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变异率低,-572位点的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6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手操作对根管预备中辅助设备的使用效果与保养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金伏 孙书昱 +2 位作者 刘河娣 孟波 叶敏 《现代医院》 2011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根管预备中辅助设备使用与保养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总结628例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电子根尖定位仪、机用镍钛器械、超声根管治疗仪和牙科显微镜辅助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保养的临床资料。结果 628例根管预备治疗获得...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根管预备中辅助设备使用与保养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总结628例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电子根尖定位仪、机用镍钛器械、超声根管治疗仪和牙科显微镜辅助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保养的临床资料。结果 628例根管预备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上述辅助设备功能正常、保养良好。结论四手操作在根管预备中辅助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保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延长辅助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原因造成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操作 根管预备 辅助设备 使用与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基因+3954C/T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卫华 柳大烈 +3 位作者 章锦才 肖立明 谢成婕 孙书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2-1354,1358,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3954C/T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析方法,比较17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168例牙周健康者IL-1B基因+3954位点基因型和等...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3954C/T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析方法,比较17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168例牙周健康者IL-1B基因+395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特点。结果IL-1B基因+3954位点CC、CT基因型检出率为96.5%和3.5%,无TT基因型,两种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B基因+3954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变异率低,+3954位点的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1B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四手操作护理体会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敏 孟波 +2 位作者 孙书昱 周经涛 林金伏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显微超声治疗中,如何实施规范标准的四手护理操作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和术者服务。方法 52例患者的52颗根管阻塞患牙在四手操作下行显微超声治疗,护理人员做好术前环境、器械及患者的准备工作,遵循无菌显微操作原则,...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显微超声治疗中,如何实施规范标准的四手护理操作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和术者服务。方法 52例患者的52颗根管阻塞患牙在四手操作下行显微超声治疗,护理人员做好术前环境、器械及患者的准备工作,遵循无菌显微操作原则,始终保持术者视野清晰,在器械的传递方向、传递区域、器械工作头的朝向、衔接技巧等方面加强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52例患者行显微镜下阻塞根管疏通术后,50例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显微超声治疗阻塞根管是一项精细的工作,护理人员在器械传递方向、传递区域、衔接技巧方面需经过特殊的操作技巧培训后才能高效率地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技术 根管显微镜 根管治疗 阻塞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