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素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小燕 宓士军 +5 位作者 赵霞 董淑云 王银环 张娜 门秀丽 张连元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7-458,48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过程中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肝素减轻LI/R损伤的可能机制,为LI/R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本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正常雄性Wistar大鼠20只,...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过程中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肝素减轻LI/R损伤的可能机制,为LI/R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本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正常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肝素组(H组)和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两组动物均于再灌注损伤后2h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黏附、白微栓及微血管壁的完整性(管周出血)等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中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值。结果: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微血管中大量白细胞贴壁、粘附,白微栓形成增多,与I/R组比较,H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流速度(AFV)和微静脉血流速度(VFV)显著下降(P<0.01);血浆黏度(ηp)、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ηre)、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ηre)、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沉方程K值(ESRK)、红细胞刚性指数(TK)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EDI)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P-选择素、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肝素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P-选择素和ICAM-1的水平而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全身微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系膜微循环 肝素 血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预适应和心肌的延迟保护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小燕 张连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热应激 预适应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儿茶酚胺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小燕 汝磊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B08期61-66,共6页
回顾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再狭窄相关的凋亡现象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孔小燕 李宏杰 +2 位作者 赵利军 张连元 董淑云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15-416,共2页
①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大鼠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②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1)及对照组(n=21),均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剥脱损伤内皮模型,术后不同时间取损伤段血管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应... ①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大鼠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②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1)及对照组(n=21),均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剥脱损伤内皮模型,术后不同时间取损伤段血管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③结果氯沙坦组损伤段血管新生内膜面积和厚度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1,P<0.05),同时新生内膜中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④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以通过下调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核转录因子κB活性,从而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氯沙坦 平滑肌细胞 核因子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大鼠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及Fas抗原及其配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孔小燕 李宏杰 杨成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①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Fas抗原与Fas配体的影响及其对临床预防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②方法将42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实验组(n=21)及对照组(n=21),实验动物均行左侧... ①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Fas抗原与Fas配体的影响及其对临床预防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②方法将42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实验组(n=21)及对照组(n=21),实验动物均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剥脱损伤内皮模型,术后于不同时间段取损伤段血管,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Tunnel标记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Fas抗原及其配体在血管壁中的表达。③结果对照组于术后第7、14天损伤血管壁面积增加,相同时间段内两组比较,结果氯沙坦实验组管壁增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7、14天氯沙坦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壁中Fas抗原、Fas配体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④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以通过Fas系统调节损伤段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而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再狭窄 氯沙坦 细胞凋亡 FAS抗原 FAS配体 动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
6
作者 孔小燕 门秀丽 +4 位作者 董淑云 李宏杰 赵利军 段国贤 张连元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6-1337,共2页
关键词 肢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伤现象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大鼠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孔小燕 李宏杰 李红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预防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1)及对照组(n=21),均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剥脱损伤血管内皮模型,术...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预防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1)及对照组(n=21),均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剥脱损伤血管内皮模型,术后不同时间取损伤段血管研究,两组病理切片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Tunnel标记法检测平滑肌细胞调亡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率。结果:对照组和氯沙坦组于术后7d、14d均可见损伤段血管壁面积增加,其中对照组为0.3435±0.0450mm2和0.3812±0.0517mm2,而氯沙坦组为0.2822±0.0368mm2和0.3207±0.0243mm2。相同时间段两组比较,氯沙坦管壁增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7d、14d氯沙坦组的平滑肌细胞细胞调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7d、14d氯沙坦组增殖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以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调亡,抑制其增殖;减轻血管损伤早期的管壁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氯沙坦 免疫组织化学 动物 实验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课堂个性化作业的设置 被引量:3
8
作者 孔小燕 《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20期52-53,共2页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借助作业这个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存在缺乏系统性、趣味性、个性化等弊端,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借助作业这个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存在缺乏系统性、趣味性、个性化等弊端,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设计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层次性等丰富多彩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个性化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会静静地听——浅议小学英语听力能力的缺失及其对策
9
作者 孔小燕 《华夏教师》 2016年第B03期85-85,共1页
听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听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往往侧重读写技能的培养,却忽视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较弱.教师应培养和训练他们听的习惯、技巧等,从而切... 听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听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往往侧重读写技能的培养,却忽视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较弱.教师应培养和训练他们听的习惯、技巧等,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 对策 习惯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抗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宏杰 孔小燕 +2 位作者 景有伶 赵春秀 张连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实验研究 损伤机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肺表面活性物质 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2005年 2004年 自由基生成 黄芪注射液 氧化过程 氧自由基 发生机制 补气中药 防治药物 损伤模型 I/R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赵利军 门秀丽 +4 位作者 董淑云 孔小燕 段国贤 李宏杰 张连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7-830,共4页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止血带法复制LIR模型,部分动物在再灌注前经静脉给予L-Arg(150mg.kg-1),观察心肌组织MDA、MPO和TNF-α水平和血浆CK、CK-MB及NO的含量...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止血带法复制LIR模型,部分动物在再灌注前经静脉给予L-Arg(150mg.kg-1),观察心肌组织MDA、MPO和TNF-α水平和血浆CK、CK-MB及NO的含量;心脏插管观测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收缩期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光镜下进行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观察。结果LIR后心肌组织MDA、MPO和TNF-α含量增加(P<0.01或P<0.05),血浆CK、CK-MB及NO水平升高(P<0.01),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水肿等组织损伤的征象。静脉给予L-Arg后,心肌组织MDA、MPO含量的增加和血浆CK、CK-MB及TNF-α的升高受到一定程度抑制(P<0.01或P<0.05),NO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光镜下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表现有所改善。结论L-Arg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发挥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再灌注损伤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牛磺酸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成兰云 门秀丽 +3 位作者 张连元 李宏杰 孔小燕 赵利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76-1780,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control);(2)LIR组;(3)牛磺酸处理组(LIR+taurine);(4)生理盐水处理组(LIR+saline)。采...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control);(2)LIR组;(3)牛磺酸处理组(LIR+taurine);(4)生理盐水处理组(LIR+saline)。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气变化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记方法(Western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及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和X-盒结合蛋白-1(XBP1)基因表达的改变;光镜下观察肺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IR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数增多,CHOP蛋白表达上调,XBP-1、ATF4和CHOP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牛磺酸能明显减轻LIR后肺损伤;肺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肺组织MDA的含量减少,SOD和CAT活性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CHOP蛋白表达下调,ATF4、XBP1和CHOP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参与LIR后肺损伤,牛磺酸对LIR后肺组织的保护作用与其减轻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肺损伤 缺血再灌注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肺损伤和细胞凋亡及NO的效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丹 孔小燕 +5 位作者 董淑云 李宏杰 赵利军 门秀丽 周红霞 张连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14-2216,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的损伤性变化以及细胞凋亡在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探讨一氧化氮(NO)对LIR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本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给予外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底物(L-Arg)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的损伤性变化以及细胞凋亡在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探讨一氧化氮(NO)对LIR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本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给予外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底物(L-Arg)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处理,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缺血4h再灌注4h时各组动物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放免法检测凋亡相关细胞因子TNF-α在肺组织的表达,结合计算机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caspase-3、TNF-α蛋白表达情况,结合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LIR后4h,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呈凋亡改变,肺组织TNF-α、caspase-3、Bax明显上调,Bcl-2表达下调。L-Arg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肺组织TNF-α、caspase-3、Bax的表达情况与IR组相比明显减弱,Bcl-2表达明显增强;L-NAME处理组动物肺组织TNF-α、caspase-3、Bax的表达情况与IR组相比明显增强,Bcl-2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大鼠LIR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且与TNF-α有关;NO可通过减弱细胞凋亡相关因子TNF-α的表达,减轻LIR后肺组织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肺损伤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牛磺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门秀丽 赵利军 +3 位作者 孔小燕 赵霞 李克宁 张连元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牛磺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模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单用牛磺酸组(Tau组)、单用葛根素组(Pue组)和葛根素联合牛磺酸组(Pue+Tau组)。8周后,测4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牛磺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模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单用牛磺酸组(Tau组)、单用葛根素组(Pue组)和葛根素联合牛磺酸组(Pue+Tau组)。8周后,测4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葡萄糖(Glucose)、胰岛素(Insuli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及胰腺线粒体MDA、ROS及SO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DX-1)的表达。结果:Tau组、Pue组及Pue+Tau组较DM组大鼠血浆SOD活性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升高,而Glucose、MDA、ROS及HbA1c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3个给药组大鼠胰腺线粒体MDA和ROS含量较D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SOD活性均有显著升高,其中Pue+Tau组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M组大鼠胰岛细胞中PDX-1表达水平较低,Tau和Pue组胰岛细胞PDX-1表达上调,Pue+Tau组PDX-1表达明显上调。结论:葛根素联合牛磺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上调PDX-1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牛磺酸 葛根素 胰腺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胰岛素 免疫组织化学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孟庆春 王玲玲 +1 位作者 孔小燕 门秀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Ozagrel sodium)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奥扎格雷钠组,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Ozagrel sodium)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奥扎格雷钠组,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用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奥扎格雷钠组肺血管扩张、炎性细胞聚集、线粒体水肿、内膜下基底膜水肿、内皮细胞肿胀等情况明显减轻;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MDA、XOD活力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肺组织IL-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奥扎格雷钠可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四肢 血栓烷B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丙二醛 黄嘌呤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Sprague-Dawley 奥扎格雷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多器官水肿及丹参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利军 门秀丽 +3 位作者 孔小燕 李宏杰 赵霞 张连元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导致的多器官水肿及丹参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以止血带法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SM组在再灌注前30 mi... 目的: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导致的多器官水肿及丹参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以止血带法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SM组在再灌注前30 min经尾静脉推注丹参注射液5 ml/kg。准确留取每只动物的心、肝、肾、肺、脑、肠及骨骼肌组织各1 g,恒温烘干后称其干重并计算各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骨骼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I/R后各组织W/D均增加(P<0.05,P<0.01),血浆S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增加(P<0.05,P<0.01),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P<0.01),骨骼肌组织镜下可见炎细胞浸润、肌纤维间隙增宽等病理改变。而SM组与单纯再灌注组比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氧化损伤程度减轻,镜下组织形态学变化有所改善。结论: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多器官水肿,丹参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多器官的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再灌注 水肿 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远端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利军 门秀丽 +3 位作者 董淑云 段国贤 孔小燕 张连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在下肢骨骼肌的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适应组(IPC+I/R)。测定心肌组织XO、SOD和MDA含量;检测血浆CK、CK-MB及心肌组织MPO水平;检... 目的探讨发生在下肢骨骼肌的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适应组(IPC+I/R)。测定心肌组织XO、SOD和MDA含量;检测血浆CK、CK-MB及心肌组织MPO水平;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IR后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MDA、XO含量增加(P<0.01或P<0.05),心肌组织MPO及血浆CK、CK-MB水平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1)。Bcl-2和Bax蛋白表达增多,但Bcl-2/Bax比值降低。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水肿等组织损伤的征象;在IPC+I/R组,心肌组织SOD的减少和MDA、XO及MPO含量的增加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血浆CK、CK-MB水平有所下降(P<0.01),Bcl-2表达增强而Bax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P<0.01)。光镜下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表现也有所改善。结论大鼠骨骼肌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远端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再灌注损伤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多器官水肿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利军 孔小燕 +4 位作者 门秀丽 李宏杰 吴静 刘丽华 张连元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多器官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用橡皮带结扎动物双后肢根部4h,然后松解橡皮带恢复血流灌注4h制作大鼠肢体缺血...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多器官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用橡皮带结扎动物双后肢根部4h,然后松解橡皮带恢复血流灌注4h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SM组在再灌注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5mL/kg。手术取血处死动物,准确留取每只动物的心、肝、肾、肺、脑、肠及骨骼肌组织各1g。恒温烘干后称其干重并计算各标本的湿干重比值(W/D)。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IR后各组织W/D均增加(P<0.05),血浆SOD活性降低,而XOD活性和MDA水平增加(P<0.05),镜下可见各组织出现结构紊乱、组织间隙增宽和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而SM组与I/R组比较,血浆SOD活性回升,而XOD活性和MDA水平降低(P<0.05),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有所减轻。结论:LIR可导致多器官水肿,氧化应激是其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可通过抗氧化发挥抗组织水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再灌注损伤 四肢 水肿 超氧化物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丙二醛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损伤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利军 门秀丽 +3 位作者 李宏杰 孔小燕 吴静 刘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92-1894,1900,共4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IR+IPostC组)。制作大鼠LIR模型,IR+IPostC组在缺血后,实施肢体松解...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IR+IPostC组)。制作大鼠LIR模型,IR+IPostC组在缺血后,实施肢体松解-结扎各5 min,反复5次,即缺血后适应,然后再进入持续的血流再灌注阶段。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MB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及IR+IPostC组血清CK、CK-MB、AST、LDH、α-HBDH及cTnI水平均升高,心肌组织及血清MDA及XOD水平升高(P<0.05),而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IPostC组血清CK、CK-MB、AST、LDH、a-HBDH及cTnI水平均降低(P<0.05),血浆及心肌组织的MDA及XOD有所降低而SOD水平升高(P<0.05)。电镜下可见C组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整齐,明暗带清晰,线粒体基质致密,嵴排列紧密整齐。IR组可见肌丝排列紊乱或消失,基质明显水肿,线粒体大部分或全部的嵴和膜融合或消失,空泡化明显,糖原数量明显减少。IR+IPostC组心肌上述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LIPostC可减轻LIR对心肌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再灌注 大鼠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大鼠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娜 张连元 +3 位作者 王银环 董淑云 孔小燕 赵利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给予牛磺酸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后大鼠肝脏损伤及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L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牛磺酸(T)组... 目的:探讨给予牛磺酸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后大鼠肝脏损伤及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L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牛磺酸(T)组和牛磺酸+缺血/再灌注(TR)组。比色法测定动物血浆ALT、AST、MDA,肝组织MDA、MPO、DNA裂解率和钙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浆及肝组织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R和TR组各损伤性指标、TNF-α水平均升高,NF-κB蛋白表达增高(P<0.01);但TR组上述各项指标较I/R组显著降低。结论:牛磺酸预处理可减轻大鼠LI/R所致肝脏损伤,降低TNF-α、NF-κB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再灌注损伤 肝脏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核转录因子(NB-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