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对帕金森小鼠模型运动机能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庆 孙艳红 +7 位作者 王璐 张一 诸颖 李晓明 孔华庭 王少朋 胡钧 樊春海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针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医疗手段,它通过将针插入人体特定的部位(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本文重点探讨针灸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运动机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采... 针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医疗手段,它通过将针插入人体特定的部位(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本文重点探讨针灸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运动机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小鼠PD模型,发现针灸阳陵泉穴(GB34)能够保护PD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免受损伤,从而改善不协调的运动。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还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发现针灸可以促进溶酶体膜的修复和ɑ-synuclein毒性蛋白的降解,提示针灸有可能改善PD小鼠的自噬水平。为揭示针灸治疗的作用机理及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帕金森病 阳陵泉穴 自噬
原文传递
纳米ZnO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组织mdr1、nka、ctr1、hif基因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菲 赵群芬 +3 位作者 卢鹏 孔华庭 方剑 龚一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29-32,36,共5页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性,特别是生物毒性。基因mRNA受环境的影响往往早于毒性损伤,可作为组织损伤的前兆。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运用RT-PCR研究了ZnO纳米颗粒(5.6 mg/L)对肝组织mdr1(多...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性,特别是生物毒性。基因mRNA受环境的影响往往早于毒性损伤,可作为组织损伤的前兆。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运用RT-PCR研究了ZnO纳米颗粒(5.6 mg/L)对肝组织mdr1(多药耐药性基因)、nka(Na+-K+-ATP酶基因)、ctr1(高亲和铜转运蛋白基因)、hif(低氧诱导因子基因)mRNA的影响,这些基因主要与斑马鱼肝组织自身免疫、细胞膜转运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有关。实验发现各基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ZnO纳米颗粒对斑马鱼肝组织mdr1、nka、ctr1、hif基因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颗粒 斑马鱼 mdr1 NKA ctr1 HIF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催化聚合的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标签 被引量:1
3
作者 诸颖 孔华庭 +3 位作者 张继超 王丽华 胡钧 樊春海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0,共5页
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很好的穿透深度和优秀的能量分辨,因而在纳米分辨细胞成像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X射线显微技术多用于细胞结构成像,而和该技术相适合的特异性识别细胞内重要生物靶标的分子探... 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很好的穿透深度和优秀的能量分辨,因而在纳米分辨细胞成像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X射线显微技术多用于细胞结构成像,而和该技术相适合的特异性识别细胞内重要生物靶标的分子探针仍较缺乏。本工作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良好的能量分辨特点,经体外化学催化反应成功制备了同步X射线可见的成像标签,成像分辨率达到30 n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备X射线敏感的分子探针,实现对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成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二氨基联苯胺盐酸盐 催化 聚合物 同步X射线 成像标签
原文传递
SDS与Triton X-100对细胞膜通透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霞 孔华庭 +1 位作者 张继超 诸颖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2,共6页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能溶解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辅助染色试剂快速渗透,在免疫染色或组织透明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工作...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能溶解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辅助染色试剂快速渗透,在免疫染色或组织透明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工作研究了SDS和Triton X-100对细胞膜通透程度的差异,优化了最佳的透膜条件;考察了SDS和Triton X-100的选择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应用合肥光源软X射线纳米显微线站的全场透射成像技术研究了透膜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0.25%Triton X-100的透膜效果优于4%SDS。0.25%Triton X-100的最优处理时间为10 min;在过氧化物酶催化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聚合的实验中,SDS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进而影响染色效果,而Triton X-100不会影响染色结果;同步辐射高分辨成像结果显示,采用Triton X-100进行透膜,还不会显著影响细胞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细胞膜通透 X射线成像
原文传递
纳米TiO_2、ZnO、SiO_2对剑尾鱼肝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小晶 孔华庭 +1 位作者 颜进 赵群芬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13,共5页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氧化纳米颗粒TiO2、ZnO、SiO2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肝中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处理组,高浓度(5 mg/L、10 mg/L)组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5 mg/L处理组Na+/K+-ATP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氧化纳米颗粒TiO2、ZnO、SiO2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肝中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处理组,高浓度(5 mg/L、10 mg/L)组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5 mg/L处理组Na+/K+-ATP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 mg/L处理组中Na+/K+-ATP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酶的活性(p<0.05)。低浓度组(0.1 mg/L、1 mg/L)则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除0.1 mg/L组在暴露1 d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纳米ZnO、SiO2处理组(0.1 mg/L、10 mg/L)在暴露1 d后,肝中Na+/K+-ATP酶的活性均比对照组高,随着暴露时间增加至20 d,Na+/K+-ATP酶活性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1 mg/L时,对暴露后1 d剑尾鱼肝中的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均为诱导作用,诱导大小顺序为ZnO>TiO2>SiO2;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至10 d,纳米TiO2、ZnO、SiO2处理组对Na+/K+-ATP酶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ZnO、SiO2 剑尾鱼 Na+/K+-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纳米颗粒-蛋白的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凯 孔华庭 +3 位作者 崔之芬 张瑜 潘亮 诸颖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6,共5页
研究了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Fe3O4纳米颗粒与多种蛋白(包括白蛋白、纤维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Fe3O4纳米颗粒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存在蛋白种类选择性,对蛋白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纤维蛋白>免疫... 研究了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Fe3O4纳米颗粒与多种蛋白(包括白蛋白、纤维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Fe3O4纳米颗粒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存在蛋白种类选择性,对蛋白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形成的Fe3O4纳米颗粒-蛋白复合物有效地降低了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颗粒 蛋白 吸附 选择性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电转条件对Cas9核糖核蛋白基因编辑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凯 韩玲 +3 位作者 孔华庭 闫庆龙 张瑜 诸颖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81,共5页
直接向细胞内输运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复合物(Cas9 RNP)对于进行各种基因编辑、基因表达调控和DNA/RNA成像具有重要意义。电转是向细胞内导入Cas9 RNP的重要方法。本工作研究了电压、脉冲长度及脉冲次数等电转条件对Cas9 RNP细胞内基... 直接向细胞内输运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复合物(Cas9 RNP)对于进行各种基因编辑、基因表达调控和DNA/RNA成像具有重要意义。电转是向细胞内导入Cas9 RNP的重要方法。本工作研究了电压、脉冲长度及脉冲次数等电转条件对Cas9 RNP细胞内基因编辑效率的影响,评估了不同电转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电压为1 300 V,脉冲次数为1,脉冲宽度为30 ms时,Cas9 RNP具有较高的基因编辑效率且生物安全性较好。本工作为CRISPR/Cas9复合物进一步的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9核糖核蛋白(Cas9 RNP) 电转条件 直接输运 编辑效率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TagS750-Cas9核酸酶的制备及体内代谢分布研究
8
作者 闫庆龙 冉铁成 +3 位作者 孔华庭 张继超 张瑜 诸颖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70,共8页
Cas9核酸酶在CRISPR/Cas9系统中执行切割靶标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重要功能,研究其在体内的代谢行为对活体水平的基因编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键将近红外荧光染料Vivo TagS750与Cas... Cas9核酸酶在CRISPR/Cas9系统中执行切割靶标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重要功能,研究其在体内的代谢行为对活体水平的基因编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键将近红外荧光染料Vivo TagS750与Cas9蛋白偶联,制备了标记率高达99%的TagS750-Cas9融合蛋白。采用荧光强度监测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Cas9蛋白在常见生理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切割活性进行了鉴定,并将其尾静脉注射到BALB/c小鼠体内,通过监测TagS750-Cas9蛋白荧光强度的变化对其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gS750-Cas9蛋白的体外稳定性良好,表面标记的TagS750并不影响Cas9蛋白的切割活性。TagS750-Cas9蛋白进入体内后,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为55 h;主要分布于肝、肾、肺、脾脏中,心脏的分布较少;72 h可被机体完全代谢清除。研究结果为CRISPR/Cas9系统中Cas9核酸酶的体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9 核酸酶 制备 分布 代谢
原文传递
纳米颗粒诱导的自噬效应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崔之芬 诸颖 +6 位作者 李晓明 孔华庭 陈楠 孙艳红 盛春 樊春海 黄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3521-3529,共9页
自噬是细胞自身调节维持稳态的重要过程,对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及病理学作用,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纳米颗粒诱导的自噬效应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纳米毒理和纳米医药研究... 自噬是细胞自身调节维持稳态的重要过程,对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及病理学作用,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纳米颗粒诱导的自噬效应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纳米毒理和纳米医药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扼要介绍了细胞自噬的基本情况,包括自噬的种类、诱导因素、自噬的调节和参与基因以及自噬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意义.按照纳米颗粒的种类,重点阐述了纳米颗粒诱导的自噬效应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指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有效调控纳米颗粒引发的自噬效应,从而更好地抵御疾病,促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自噬 生物医药领域 “双刃剑” 调控
原文传递
纳米颗粒-蛋白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凯 孔华庭 +3 位作者 李晓霞 孙艳红 黄庆 诸颖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1-678,共8页
纳米颗粒和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是当今纳米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正确评估纳米安全性,指导纳米颗粒的生物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纳米颗粒和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课题组工作的... 纳米颗粒和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是当今纳米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正确评估纳米安全性,指导纳米颗粒的生物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纳米颗粒和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纳米颗粒-蛋白冠对蛋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及细胞摄取等的影响,指出在进一步的工作中,应注重研究纳米颗粒-蛋白冠对某一具体生物学过程的影响,为设计具有不同生物学应用的纳米颗粒-蛋白冠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蛋白质 相互作用 生物效应
原文传递
DNA纳米结构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亮 孔华庭 +3 位作者 孙艳红 王丽华 樊春海 诸颖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4,共7页
DNA纳米结构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对于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DNA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DNA纳米结构的特点,重点分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两个层次,综述了近年来DNA纳米结构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 DNA纳米结构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对于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DNA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DNA纳米结构的特点,重点分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两个层次,综述了近年来DNA纳米结构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纳米结构 细胞 动物 生物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于点击化学的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标签
12
作者 汤乔伟 蔡小青 +6 位作者 殷大鹏 孔华庭 张祥志 张继超 闫庆龙 诸颖 樊春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1-444,共4页
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能量(元素)分辨能力,在细胞内生物分子的识别和成像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已发展的与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技术相适合的对细胞内多种生命靶标同时进行识别与成像的探针... 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能量(元素)分辨能力,在细胞内生物分子的识别和成像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已发展的与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技术相适合的对细胞内多种生命靶标同时进行识别与成像的探针技术仍较缺乏.本工作应用X射线具有良好的能量分辨、且元素谱间互不干扰的特点,可控合成聚多巴胺(PDA)纳米颗粒,在PDA纳米颗粒上修饰叠氮基并螯合金属离子,发展了基于点击化学的同步X射线成像标签(PDA-N3-Metal),并以30 nm的成像分辨率对该标签进行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备基于点击化学的X射线探针,实现同时对细胞内多种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成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点击化学 同步X射线 金属 成像标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